一种电源负载测试仪的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1865发布日期:2021-12-29 10:05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负载测试仪的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负载测试仪的放置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源负载仪在工作时由于流经电流量大,产生的热量高;现有技术的大功率电源负载仪设备的散热效果并不理想严重的甚至导致负载仪烧毁。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负载测试仪的放置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电源负载仪。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源负载测试仪的放置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组成,所述外层壳体与所述内层壳体之间设置有通道,所述内层壳体内设置有电源负载测试仪,所述通道内填充有冷冻液,所述外层壳体上设置有循流管,所述循流管与所述通道连通,所述循流管上设置有循环液泵。
5.优选的,所述外层壳体上还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连通所述通道。
6.优选的,所述散热管呈u型。
7.优选的,所述散热管为不锈钢管。
8.优选的,所述内层壳体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冷冻液吸取壳体内的热量,并利用散热管进行散热;通过循流管使得冷冻液循环流动;加速散热效果;本实用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1.图中:壳体1、内层壳体11、外层壳体12、通道2、电源负载测试仪3、循流管4、循环液泵5、散热管6、温度传感器7。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负载测试仪的放置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由内层壳体11与外层壳体12组成,所述外层壳体12与所述内层壳体11之间设置有通道2,所述内层壳体11内设置有电源负载测试仪3,所述通道2内填充有冷冻液,所述外层壳体12上设置有循流管4,所述循流管4与所述通道2连通,所述循流管4上设置有循环液泵5。需要散热时,所述循环液泵5提供液体循环的动力,使得冷冻液在所述通道2、循流管
4内流动,使得所述壳体1的温度降低,同时能够使得与所述壳体1接触的所述电源负载测试仪3的温度降低,实现很好的散热效果。
14.优选的,所述外层壳体12上还设置有散热管6,所述散热管6 连通所述通道2。所述散热管6内也可以流动冷冻液,由于所述散热管6是与空气接触的,也可以使得冷冻液的温度降低,达到散热的效果。
15.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6呈u型,设置u型的散热管6增加散热的热交换面积,提高散热效果。且所述散热管6采用不锈钢管,采用不锈钢管也可以提高散热效果。
16.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层壳体11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7电路外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继电器,所述循环液泵5的供电端通过继电器连接到供电电源,温度传感器7采集壳体 1的温度信息,并传送至控制器,当壳体1内的温度超出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继电器导通,使得循环液泵5工作。
17.具体的,所述的温度传感器7为tp1000型号温度传感器;采集准确度高,成本低。
18.在应用时,采用的控制器为51系列单片机控制器;开发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负载测试仪的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组成,所述外层壳体与所述内层壳体之间设置有通道,所述内层壳体内设置有电源负载测试仪,所述通道内填充有冷冻液,所述外层壳体上设置有循流管,所述循流管与所述通道连通,所述循流管上设置有循环液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负载测试仪的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壳体上还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连通所述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负载测试仪的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呈u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源负载测试仪的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为不锈钢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负载测试仪的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壳体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负载测试仪的放置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组成,所述外层壳体与所述内层壳体之间设置有通道,所述内层壳体内设置有电源负载测试仪,所述通道内填充有冷冻液,所述外层壳体上设置有循流管,所述循流管与所述通道连通,所述循流管上设置有循环液泵。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冻液吸取壳体内的热量,并利用散热管进行散热;通过循流管使得冷冻液循环流动;加速散热效果;本实用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广泛的应用前景。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范承 甘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诺亚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