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面状加热器、座垫、取暖器具以及融雪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6162发布日期:2023-04-20 06:2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面状加热器、座垫、取暖器具以及融雪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加热器,尤其涉及将碳片等作为发热体的便携式面状加热器。


背景技术:

1、以往,已知有具备发热效果高的碳片的面状加热器。碳片的辐射性能高,容易使片整体均匀地发热,因此能够用于融雪、地暖等。作为碳片的结构,例如,可以由含有活性炭粉末的树脂片构成(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也以通过混纱技术将碳纤维片化(参照专利文献2)。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4285号公报

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826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2、由于碳片的电阻值是依据纵横比的,因此在房屋的地暖、屋顶、道路上的融雪等中使用的情况下,根据其使用环境所要求的发热量、在使用场所准备的电源等,来确定片形状、尺寸。因此,在使用场所、电源设备等不确定的环境下即使直接应用以往的面状加热器,也有可能无法充分发挥作为加热器的功能。

3、因此,谋求一种能够应对各种使用目的、使用环境的面状加热器。

4、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能够应用于各种使用环境,例如,构成为融雪片、带加热器功能的座垫、加热垫等能够搬运的面状加热器。另外,能够在折叠状态将便携式面状加热器收纳于收纳袋的(一套)取暖器具作为灾害避难所用的取暖器具或者在野营等使用的野营用取暖器具来提供。

6、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面状加热器具备:分别通过通电而发热的多个碳片;电极,与多个发热片的长边方向端部连接;以及盖片,覆盖多个发热片。而且,多个碳片在多个碳片的短边方向上排列,便携式面状加热器构成为能够在相邻的碳片之间弯折或折叠。在此,“碳片”表示以厚度薄的片状含有碳作为发热体的发热片,可以形成为合成树脂片、纸、布状。盖片从其单面或两面整体地覆盖多个碳片。

7、盖片例如具有柔软性、挠性,可以由能够弯折、折叠的绝缘性片或比片薄的绝缘性膜等构成。例如,盖片可以由覆盖多个发热片的两面的软质的合成树脂片或合成树脂膜构成,另外,也可以由覆盖多个发热片的单面的弹性的合成树脂片或合成树脂膜构成。对于多个碳片整体可以在单面设置1个隔热件,或者,也可以设置与多个碳片分别接触的多个隔热件。

8、多个发热片能够构成为经由电极串联连接,依次流过电流。或者,也可以构成为分别进行电源供给,即分别流过电流。根据所使用的电源的结构,能够适当地采用电连接、电源供给的方法。例如,可以构成为多个碳片相互隔开给定间隔排列并并联地电连接。例如,只要构成为多个碳片各自在长边方向两端部与板状或箔状电极连接,在相邻的碳片之间相对的板状电极经由柔性的导线连接即可。或者,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将多个碳片间的电连接选择性地设定为并联及串联中的任一个。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的将上述便携式面状加热器设置为融雪片的方法以设置于多个碳片的单面侧的隔热件朝向与积聚的雪相反的外侧的方式,将盖片在相邻的碳片之间弯折,并放置于积聚的雪上。

10、实用新型效果

11、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适应使用目的、使用环境的便携式面状加热器。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面状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2.一种便携式面状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面状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面状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面状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面状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面状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8.一种座垫,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面状加热器。

9.一种取暖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10.一种融雪片,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面状加热器。


技术总结
便携式面状加热器(100’)具备3张碳片(120’A、120’B、120’C)。碳片(120’A、120’B、120’C)以其短边方向沿着盖片(130’)的长边方向的方式排列,并被盖片(130’)包覆。便携式面状加热器(100’)能够在相邻的碳片之间折叠。

技术研发人员:相马伸行,中野浩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多吉库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