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电路和使用其的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74234发布日期:2021-08-13 19:29阅读:83来源:国知局
接收电路和使用其的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2月10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申请号为10-2020-0015489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各个实施例总体上涉及集成电路技术,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接收经由信号传输线传送的信号的接收电路,以及使用该接收电路的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包括许多电子组件。例如,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由半导体组成的许多半导体装置。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半导体装置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时钟和数据来彼此通信。半导体装置可以各自包括接收电路,以接收从外部设备传送的信号或接收在半导体装置的内部电路之间传送的信号。接收电路可以包括执行差分放大操作的放大电路。由于半导体装置的操作速度逐渐增大,因此经由通道来传送具有高频率的信号。接收电路仅在具有适合于经由通道传送的信号的频率的增益和带宽时才可以准确地接收信号。当经由通道传送信号时,存在多种因素会导致信号损失。其代表性示例包括符号间干扰(isi)和串扰等。在高速操作环境中,为了稳定地发送和接收信号,有必要适当地调整接收电路的增益和带宽,以补偿符号间干扰和串扰。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接收电路可以包括第一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第三放大电路和反馈电路。第一放大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分别对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并产生第一放大信号和第二放大信号。第二放大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分别对第一放大信号和第二放大信号进行放大并产生第一初步输出信号(firstpreliminaryoutputsignal)和第二初步输出信号。第三放大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分别对第一初步输出信号和第二初步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并产生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反馈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电流控制信号、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来改变第一放大信号和第二放大信号的电压电平。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接收电路可以包括第一放大电路、第二放大电路、第三放大电路和反馈电路。第一放大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分别对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二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并产生第一放大信号和第二放大信号。第二放大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分别对第一放大信号和第二放大信号进行放大并产生第一初步输出信号和第二初步输出信号。第三放大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分别对第一初步输出信号和第二初步输出信号进行放大以产生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电阻控制信号来增大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的总增益。反馈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来改变第一放大信号和第二放大信号的电压电平,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电流控制信号来增大第一放大信号和第二放大信号的带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接收电路的配置的示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可变电流电路的配置的示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可变负载电路的配置的示图。

图4是示出根据图1和图2所示的可变电流电路的操作的第一放大信号和第二放大信号的增益的曲线图。

图5是示出根据图1所示的耦接电路是否被连接的第一放大信号和第二放大信号的增益的曲线图。

图6是示出根据图1和图3所示的可变负载电路的操作的第一输出信号和第二输出信号的增益的曲线图。

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半导体系统的配置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接收电路100的配置的示图。参考图1,接收电路100可以基于第一输入信号in1和第二输入信号in2来产生第一输出信号out1和第二输出信号out2。第二输入信号in2可以是第一输入信号in1的互补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输入信号in2可以是参考电压,并且参考电压可以具有与第一输入信号in1摆动的范围的中间值相对应的电压电平。第二输出信号out2可以是第一输出信号out1的互补信号。接收电路100可以包括多个放大电路,其接收第一电压v1和第二电压v2并执行放大操作。第一电压v1可以具有比第二电压v2高的电压电平。

接收电路100可以包括第一放大电路110、第二放大电路120、第三放大电路130和反馈电路140。第一放大电路110可以接收第一输入信号in1和第二输入信号in2,并分别对第一输入信号in1和第二输入信号in2进行放大,以产生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第一放大信号aout1可以具有与第一输入信号in1相对应的逻辑电平,并且第二放大信号aout2可以具有与第二输入信号in2相对应的逻辑电平。第二放大电路120可以接收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并且分别对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进行放大,以产生第一初步输出信号pout1和第二初步输出信号pout2。第一初步输出信号pout1可以具有与第一放大信号aout1相对应的逻辑电平,并且第二初步输出信号pout2可以具有与第二放大信号aout2相对应的逻辑电平。第三放大电路130可以接收第一初步输出信号pout1和第二初步输出信号pout2,并且分别对第一初步输出信号pout1和第二初步输出信号pout2进行放大,以产生第一输出信号out1和第二输出信号out2。第一输出信号out1可以具有与第一初步输出信号pout1相对应的逻辑电平,并且第二输出信号out2可以具有与第二初步输出信号pout2相对应的逻辑电平。

反馈电路140可以接收从第三放大电路130产生的第一输出信号out1和第二输出信号out2。反馈电路140可以基于第一输出信号out1和第二输出信号out2来改变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电压电平。反馈电路140可以接收电流控制信号c<1:n>(n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并可以基于电流控制信号c<1:n>来调整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电压电平的变化幅度(variationwidth)。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带宽可以根据电压电平的变化幅度而改变。例如,随着电压电平的变化幅度增大,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带宽可以增大。带宽可以指其中放大电路可以获得一定大小或更大的ac增益的频率范围。ac增益可以指在相对高的频率范围内的放大电路的增益,并且可以指在输入到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的电压电平从逻辑低电平转变到逻辑高电平或从逻辑高电平转变到逻辑低电平时由放大电路产生的输出信号的增益。dc增益可以指在相对低的频率范围内的放大电路的增益,并且可以指在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基本上维持稳态电压电平时由放大电路产生的输出信号的增益。放大电路的增益和/或总增益可以用作既包括dc增益又包括ac增益的术语。放大电路的增益或带宽可以用作与由放大电路产生的输出信号的增益或带宽基本相同的含义。

反馈电路140还可以接收开关控制信号(sen)。反馈电路140可以基于开关控制信号(sen)来调整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增益和带宽。当基于电流控制信号c<1:n>来增大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带宽时,反馈电路140可以基于开关控制信号(sen)来增大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带宽和dc增益,而减小其ac增益。第三放大电路130可以接收电阻控制信号r<1:m>(m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并且可以基于电阻控制信号r<1:m>来增大第一输出信号out1和第二输出信号out2的总增益。下面将给出其更详细的描述。

第一放大电路110可以包括第一输入晶体管it11和第二输入晶体管it12。第一输入晶体管it11和第二输入晶体管it12可以是n沟道mos晶体管。第一输入晶体管it11可以基于第一输入信号in1来改变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电压电平。第一输入晶体管it11可以连接在第二放大节点on1与被供应有第二电压v2的第二电压端子102之间,并且可以接收第一输入信号in1。第二放大节点on1可以连接到被供应有第一电压v1的第一电压端子101,并且第二放大信号aout2可以通过第二放大节点on1被输出。第二输入晶体管it12可以基于第二输入信号in2来改变第一放大信号aout1的电压电平。第二输入晶体管it12可以连接在第一放大节点op1与第二电压端子102之间,并且可以接收第二输入信号in2。第一放大节点op1可以连接到第一电压端子101,并且第一放大信号aout1可以通过第一放大节点op1被输出。第一负载电阻器rl11可以连接在第二放大节点on1与第一电压端子101之间,并且第二负载电阻器rl12可以连接在第一放大节点op1与第一电压端子101之间。第一负载电阻器rl11和第二负载电阻器rl12可以具有基本相同的电阻值。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负载电阻器rl11和第二负载电阻器rl12可以具有不同的电阻值。第一输入晶体管it11和第二输入晶体管it12可以通过第一电流源is1连接到第二电压端子102。本实施例描述了在第一放大电路110中,第一输入晶体管it11和第二输入晶体管it12被配置为n沟道mos晶体管;然而,本公开不旨在受限于此。第一输入晶体管it11和第二输入晶体管it12可以被配置为p沟道mos晶体管,并且第一放大电路110也可以被实施为p型放大电路。

反馈电路140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和可变电流电路141。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可以是n沟道mos晶体管。第一晶体管t1可以基于第一输出信号out1来改变第一放大信号aout1的电压电平。第一晶体管t1可以连接在第一放大节点op1与第一节点n1之间,并且可以接收第一输出信号out1。第二晶体管t2可以基于第二输出信号out2来改变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电压电平。第二晶体管t2可以连接在第二放大节点on1与第二节点n2之间,并且可以接收第二输出信号out2。

可变电流电路141可以连接在第一节点n1与第二电压端子102之间,并且可以连接在第二节点n2与第二电压端子102之间。可变电流电路141可以将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放电。可变电流电路141可以接收电流控制信号c<1:n>,并且可以基于电流控制信号c<1:n>来调整从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流向第二电压端子102的电流的量。流过可变电流电路141的电流量可以对应于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电压电平的变化幅度。当流过可变电流电路141的电流量增大时,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电压电平的变化幅度可以增大。当流过可变电流电路141的电流量减小时,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电压电平的变化幅度可以减小。

反馈电路140还可以包括耦接电路142。耦接电路142可以接收开关控制信号(sen)。耦接电路142可以基于开关控制信号(sen)来连接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当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通过耦接电路142被连接时,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dc增益和带宽可以增大,而其ac增益可以减小。耦接电路142可以包括电阻器元件r、电容器元件c和开关sw。电阻器元件r可以连接在第一节点n1与第二节点n2之间。电容器元件c可以在第一节点n1与第二节点n2之间与电阻器元件r并联连接。开关sw可以在第一节点n1与第二节点n2之间与电阻器元件r和电容器元件c并联连接。开关sw可以基于开关控制信号(sen)使第一节点n1与第二节点n2短路。当开关控制信号(sen)被使能并且开关sw被导通时,第一节点n1与第二节点n2可以被短路,并且电阻器元件r和电容器元件c可以不影响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的电平电压的改变。当第一节点n1与第二节点n2被短路时,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dc增益和带宽可以减小,而其ac增益可以增大。当开关控制信号(sen)被禁止并且开关sw被关断时,电阻器元件r和电容器元件c可以在第一节点n1与第二节点n2之间形成r-c耦接。当形成了r-c耦接时,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dc增益和带宽可以增大,而其ac增益可以减小。

第三放大电路130可以包括第一输入晶体管it31、第二输入晶体管it32和可变负载电路131。第一输入晶体管it31和第二输入晶体管it32可以是n沟道mos晶体管。第一输入晶体管it31可以基于第二初步输出信号pout2来改变第一输出信号out1的电压电平。第一输入晶体管it31可以连接在第一输出节点op3与第二电压端子102之间,并且可以接收第二初步输出信号pout2。第一输出节点op3可以通过可变负载电路131连接到第一电压端子101,并且第一输出信号out1可以通过第一输出节点op3被输出。第二输入晶体管it32可以基于第一初步输出信号pout1来改变第二输出信号out2的电压电平。第二输入晶体管it32可以连接在第二输出节点on3与第二电压端子102之间,并且可以接收第一初步输出信号pout1。第二输出节点on3可以通过可变负载电路131连接到第一电压端子101,并且第二输出信号out2可以通过第二输出节点on3被输出。第一输入晶体管it31和第二输入晶体管it32可以通过第二电流源is2连接到第二电压端子102。流过第二电流源is2的电流量可以与流过第一电流源is1的电流量基本相同或不同。

可变负载电路131可以连接在第三节点n3与第一输出节点op3之间以及第四节点n4与第二输出节点on3之间。第三节点n3和第四节点n4可以连接到第一电压端子101,并且可以接收第一电压v1。第三节点n3可以通过第一负载电阻器rl31连接到第一电压端子101,并且第四节点n4可以通过第二负载电阻器rl32连接到第一电压端子101。第一负载电阻器rl31可以与第二负载电阻器rl32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电阻值。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负载电阻器rl31和第二负载电阻器rl32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电阻值。可变负载电路131可以接收电阻控制信号r<1:m>,并且可以调整第三节点n3与第一输出节点op3之间的电阻值以及第四节点n4与第二输出节点on3之间的电阻值。随着第一负载电阻器rl31的电阻值基于电阻控制信号r<1:m>而增大,第一输出信号out1和第二输出信号out2的总增益可以增大。另一方面,当第一负载电阻器rl31的电阻值基于电阻控制信号r<1:m>而减小时,第一输出信号out1和第二输出信号out2的总增益可以减小。

第二放大电路120可以包括第一输入晶体管it21、第二输入晶体管it22、第一负载晶体管lt1和第二负载晶体管lt2。第一输入晶体管it21、第二输入晶体管it22、第一负载晶体管lt1和第二负载晶体管lt2可以是n沟道mos晶体管。第一输入晶体管it21可以基于第二放大信号aout2来改变第一初步输出节点op2的电压电平。第一输入晶体管it21可以连接在第一初步输出节点op2与第二电压端子102之间,并且可以接收第二放大信号aout2。第一初步输出节点op2可以连接到第一负载晶体管lt1,并且第一初步输出信号pout1可以通过第一初步输出节点op2被输出。第二输入晶体管it22可以基于第一放大信号aout1来改变第二初步输出节点on2的电压电平。第二输入晶体管it22可以连接在第二初步输出节点on2与第二电压端子102之间,并且可以接收第一放大信号aout1。第二初步输出节点on2可以连接到第二负载晶体管lt2,并且第二初步输出信号pout2可以通过第二初步输出节点on2被输出。第一输入晶体管it21和第二输入晶体管it22可以通过第三电流源is3连接到第二电压端子102。流过第三电流源is3的电流量可以与流过第一电流源is1的电流量和流过第二电流源is2的电流量基本相同,或者可以与流过第一电流源is1或第二电流源is2的电流量不同。

第一负载晶体管lt1可以连接在第一电压端子101与第一初步输出节点op2之间,并且第一负载晶体管lt1的栅极可以连接到第四节点n4。第一负载晶体管lt1可以基于第四节点n4的电压电平而向第一初步输出节点op2供应第一电压v1。第二负载晶体管lt2可以连接在第一电压端子101与第二初步输出节点on2之间,并且第二负载晶体管lt2的栅极可以连接到第三节点n3。第二负载晶体管lt2可以基于第三节点n3的电压电平而向第二初步输出节点on2供应第一电压v1。本实施例描述了第二放大电路120包括第一负载晶体管lt1和第二负载晶体管lt2,并且以负反馈的方式连接到第三放大电路130;然而,本公开不旨在受限于此。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放大电路120可以不包括第一负载晶体管lt1和第二负载晶体管lt2。第一负载电阻器rl21可以连接在第一负载晶体管lt1与第一初步输出节点op2之间。第二负载电阻器rl22可以连接在第二负载晶体管lt2与第二初步输出节点on2之间。第一负载电阻器rl21和第二负载电阻器rl22可以具有基本相同的电阻值。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负载电阻器rl21和第二负载电阻器rl22可以具有不同的电阻值。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可变电流电路200的配置的示图。可变电流电路200可以如图1所示的可变电流电路141来被应用。参考图1和图2,可变电流电路200可以连接在第一节点n1与第二电压端子102之间以及第二节点n2与第二电压端子102之间。可变电流电路200可以包括第一可变电流电路210和第二可变电流电路220。第一可变电流电路210可以连接在第一节点n1与第二电压端子102之间,并且可以调整从第一节点n1流向第二电压端子102的电流量。第一可变电流电路210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t11、第二晶体管t12、第三晶体管t13、第四晶体管t14、第五晶体管t15和第六晶体管t16。第一晶体管t11至第六晶体管t16可以是n沟道mos晶体管。第一晶体管t11和第二晶体管t12可以串联连接在第一节点n1与第二电压端子102之间。第三晶体管t13和第四晶体管t14可以串联连接在第一节点n1与第二电压端子102之间,并且可以与第一晶体管t11和第二晶体管t12并联连接。第五晶体管t15和第六晶体管t16可以串联连接在第一节点n1与第二电压端子102之间,并且可以与第一晶体管t11和第二晶体管t12并联连接。第一晶体管t11的漏极可以连接到第一节点n1,并且第一晶体管t11的栅极可以接收电流控制信号的第一比特位c<1>。第二晶体管t12的漏极可以连接到第一晶体管t11的源极,第二晶体管t12的源极可以连接到第二电压端子102,并且第二晶体管t12的栅极可以接收偏置电压vbias。偏置电压vbias可以具有任意电压电平,以便调整流过可变电流电路200的电流量。第三晶体管t13的漏极可以连接到第一节点n1,并且第三晶体管t13的栅极可以接收电流控制信号的第二比特位c<2>。第四晶体管t14的漏极可以连接到第三晶体管t13的源极,第四晶体管t14的源极可以连接到第二电压端子102,并且第四晶体管t14的栅极可以接收偏置电压vbias。第五晶体管t15的漏极可以连接到第一节点n1,并且第五晶体管t15的栅极可以接收电流控制信号的第三比特位c<3>。第六晶体管t16的漏极可以连接到第五晶体管t15的源极,第六晶体管t16的源极可以连接到第二电压端子102,并且第六晶体管t16的栅极可以接收偏置电压vbias。第二晶体管t12、第四晶体管t14和第六晶体管t16可以基于偏置电压vbias而允许恒定量的电流从第一节点n1流向第二电压端子102。第一晶体管t11、第三晶体管t13和第五晶体管t15可以基于电流控制信号的各个比特位c<1:3>而被选择性地导通,从而导致从第一节点n1流向第二电压端子102的电流量的改变。

第二可变电流电路220可以连接在第二节点n2与第二电压端子102之间,并且可以调整从第二节点n2流向第二电压端子102的电流量。第二可变电流电路220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t21、第二晶体管t22、第三晶体管t23、第四晶体管t24、第五晶体管t25和第六晶体管t26。第一晶体管t21至第六晶体管t26可以是n沟道mos晶体管。第一晶体管t21和第二晶体管t22可以串联连接在第二节点n2与第二电压端子102之间。第三晶体管t23和第四晶体管t24可以串联连接在第二节点n2与第二电压端子102之间,并且可以与第一晶体管t21和第二晶体管t22并联连接。第五晶体管t25和第六晶体管t26可以串联连接在第二节点n2与第二电压端子102之间,并且可以与第一晶体管t21和第二晶体管t22并联连接。第一晶体管t21的漏极可以连接到第二节点n2,并且第一晶体管t21的栅极可以接收电流控制信号的第一比特位c<1>。第二晶体管t22的漏极可以连接到第一晶体管t21的源极,第二晶体管t22的源极可以连接到第二电压端子102,并且第二晶体管t22的栅极可以接收偏置电压vbias。第三晶体管t23的漏极可以连接到第二节点n2,并且第三晶体管t23的栅极可以接收电流控制信号的第二比特位c<2>。第四晶体管t24的漏极可以连接到第三晶体管t23的源极,第四晶体管t24的源极可以连接到第二电压端子102,并且第四晶体管t24的栅极可以接收偏置电压vbias。第五晶体管t25的漏极可以连接到第二节点n2,并且第五晶体管t25的栅极可以接收电流控制信号的第三比特位c<3>。第六晶体管t26的漏极可以连接到第五晶体管t25的源极,第六晶体管t26的源极可以连接到第二电压端子102,并且第六晶体管t26的栅极可以接收偏置电压vbias。第二晶体管t22、第四晶体管t24和第六晶体管t26可以基于偏置电压vbias而允许恒定量的电流从第二节点n2流向第二电压端子102。第一晶体管t21、第三晶体管t23和第五晶体管t25可以基于电流控制信号的各个比特位c<1:3>而被选择性地导通,从而导致从第二节点n2流向第二电压端子102的电流量的改变。

尽管图2示出了电流控制信号c<1:3>包括三个比特位,但是电流控制信号c<1:3>可以包括比三个比特位更小或更大数量的比特位。构成第一可变电流电路210和第二可变电流电路220的晶体管的数量可以根据电流控制信号c<1:3>的比特位的数量而被改变。第一晶体管t11和t21、第三晶体管t13和t23以及第五晶体管t15和t25可以具有基本相同的尺寸。尺寸可以指晶体管的宽度与长度之比。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t11和t21、第三晶体管t13和t23以及第五晶体管t15和t25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例如,第三晶体管t13和t23的每个的尺寸可以是第一晶体管t11和t21的每个的尺寸的两倍,并且第五晶体管t15和t25的每个的尺寸可以是第三晶体管t13和t23的每个的尺寸的两倍。第一可变电流电路210和第二可变电流电路220可以包括具有各种尺寸的晶体管,以对从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流向第二电压端子102的电流量进行各种改变。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可变负载电路300的配置的示图。可变负载电路300可以如图1所示的可变负载电路131来被应用。参考图1和图3,可变负载电路300可以连接在第三节点n3与第一输出节点op3之间以及第四节点n4与第二输出节点on3之间。可变负载电路300可以包括第一可变负载电路310和第二可变负载电路320。第一可变负载电路310可以基于电阻控制信号r<1:3>来不同地调整第三节点n3与第一输出节点op3之间的电阻值。第一可变负载电路310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t31、第二晶体管t32和第三晶体管t33。第一晶体管t31至第三晶体管t33可以是p沟道mos晶体管。第一晶体管t31至第三晶体管t33可以并联连接在第三节点n3与第一输出节点op3之间。第一晶体管t31的源极可以连接到第三节点n3,第一晶体管t31的漏极可以连接到第一输出节点op3,并且第一晶体管t31的栅极可以接收电阻控制信号的第一比特位r<1>。第二晶体管t32的源极可以连接到第三节点n3,第二晶体管t32的漏极可以连接到第一输出节点op3,并且第二晶体管t32的栅极可以接收电阻控制信号第二比特位r<2>。第三晶体管t33的源极可以连接到第三节点n3,第三晶体管t33的漏极可以连接到第一输出节点op3,并且第三晶体管t33的栅极可以接收电阻控制信号的第三比特位r<3>。

第二可变负载电路320可以基于电阻控制信号r<1:3>而对第四节点n4与第二输出节点on3之间的电阻值进行各种改变。第二可变负载电路320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t41、第二晶体管t42和第三晶体管t43。第一晶体管t41至第三晶体管t43可以是p沟道mos晶体管。第一晶体管t41至第三晶体管t43可以并联连接在第四节点n4与第二输出节点on3之间。第一晶体管t41的源极可以连接到第四节点n4,第一晶体管t41的漏极可以连接到第二输出节点on3,并且第一晶体管t41的栅极可以接收电阻控制信号第一比特位r<1>。第二晶体管t42的源极可以连接到第四节点n4,第二晶体管t42的漏极可以连接到第二输出节点on3,并且第二晶体管t42的栅极可以接收电阻控制信号的第二比特位r<2>。第三晶体管t43的源极可以连接到第四节点n4,第三晶体管t43的漏极可以连接到第二输出节点on3,并且第三晶体管t43的栅极可以接收电阻控制信号的第三比特位r<3>。

尽管图3示出了电阻控制信号r<1:3>包括三个比特位,但是电阻控制信号r<1:3>可以包括比三个比特位更小或更大数量的比特位。构成第一可变负载电路310和第二可变负载电路320的晶体管的数量可以根据电阻控制信号r<1:3>的比特位的数量而改变。第一晶体管至第三晶体管t31、t41、t32、t42、t33和t43可以具有基本相同的尺寸。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至第三晶体管t31、t41、t32、t42、t33和t43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例如,第二晶体管t32和t42的每个的尺寸可以是第一晶体管t31和t41的每个的尺寸的两倍,并且第三晶体管t33和t43的每个的尺寸可以是第二晶体管t32和t42的每个的尺寸的两倍。第一可变负载电路310和第二可变负载电路320可以包括具有各种尺寸的晶体管,以基于电阻控制信号r<1:3>来设置各种电阻值。

图4是示出根据图1和图2所示的可变电流电路141和200的操作的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增益的曲线图。在该曲线图中,水平轴表示频率,单位为赫兹(hz),并且竖直轴表示增益量,单位为分贝(db)。参考图1和图4,反馈电路140可以接收第一输出信号out1和第二输出信号out2,并且增大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带宽。反馈电路140可以根据电流控制信号c<1:n>来改变流过可变电流电路141的电流量,从而调整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带宽。随着流过可变电流电路141的电流量增大,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电压电平的变化幅度可以增大。随着流过可变电流电路141的电流量增大,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dc增益可以减小,使得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带宽可以增大。

图5是示出根据图1所示的耦接电路142是否被连接的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增益的曲线图。在该曲线图中,水平轴表示频率,单位为赫兹(hz),竖直轴表示增益量,单位为分贝(db)。参考图1和图5,当开关sw被开关控制信号(sen)导通并且耦接电路142未连接在第一节点n1与第二节点n2之间时,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dc增益可以相对减小,而其ac增益可以相对增大。因此,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ac峰值可以相对增大。当ac峰值增大时,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峰值可以增大,以使得能够在高频操作环境中对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进行精确采样。当开关sw被关断并且耦接电路142被连接在第一节点n1与第二节点n2之间时,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dc增益可以相对增大,而其ac增益可以相对减小。因此,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ac峰值可以相对减小。此外,耦接电路142可以增大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带宽。当ac峰值减小时,dc增益和ac增益之间的差可以减小,并且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电压电平的变化幅度可以减小。当dc增益与ac增益之间的差减小时,用于区分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电压裕度可以增大,使得能够在低频操作环境中对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进行精确采样。因此,当第一输入信号in1和第二输入信号in2各自具有相对高的频率时,接收电路100可以通过导通耦接电路142的开关sw来增大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ac峰值。当第一输入信号in1和第二输入信号in2各自具有相对低的频率时,接收电路100可以通过关断耦接电路142的开关sw而基本上防止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dc增益的减小并且增大其带宽。

图6是示出根据图1和图3所示的可变负载电路131和300的操作的第一输出信号out1和第二输出信号out2的增益的曲线图。在该曲线图中,水平轴表示频率,单位为赫兹(hz),竖直轴表示增益量,单位为分贝(db)。参考图1和图6,随着可变负载电路131的电阻值根据电阻控制信号r<1:m>而增大,第一输出信号out1和第二输出信号out2的总增益可以增大。当第一输出信号out1和第二输出信号out2的总增益增大时,可以从第三放大电路130产生具有更精确的电压电平的第一输出信号out1和第二输出信号out2。通常,当总增益增大时,带宽可能会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反馈电路140可以接收第一输出信号out1和第二输出信号out2,并且增大第一放大信号aout1和第二放大信号aout2的带宽。因此,反馈电路140可以补偿在第三放大电路130中的带宽的减小,从而在基本保持整个接收电路100的带宽的同时来增大增益。

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半导体系统700的配置的示图。参考图7,半导体系统700可以包括第一半导体装置710和第二半导体装置720。第一半导体装置710可以提供在第二半导体装置720工作时所需的各种控制信号。第一半导体装置710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主机设备。例如,第一半导体装置710可以是主机设备,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多媒体处理器(mmp)、数字信号处理器、应用程序处理器(ap)或存储器控制器。第二半导体装置720例如可以是存储装置,并且该存储装置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或同步dram(sdram),并且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电可编程rom(eprom)、快闪存储器、相变ram(pram)、磁性ram(mram)、电阻式ram(rram)或铁电ram(fram)等。

第二半导体装置720可以通过第一总线701和第二总线702连接到第一半导体装置710。第一总线701和第二总线702可以是信号传输路径、链路或用于传输信号的通道。第一总线701可以是单向总线。第一半导体装置710可以通过第一总线701向第二半导体装置720发送第一信号ts1,并且第二半导体装置720可以连接到第一总线701并且可以接收从第一半导体装置710发送来的第一信号ts1。第一信号ts1可以包括例如控制信号,诸如命令信号、时钟信号和地址信号。第二总线702可以是双向总线。第一半导体装置710可以通过第二总线702向第二半导体装置720发送第二信号ts2,或者可以通过第二总线702来接收从第二半导体装置720发送来的第二信号ts2。第二半导体装置720可以通过第二总线702向第一半导体装置710发送第二信号ts2,或者可以通过第二总线702接收从第一半导体装置710发送来的第二信号ts2。第二信号ts2例如可以是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号ts1和第二信号ts2可以分别与互补信号ts1b和ts2b一起作为差分信号对通过第一总线701和第二总线702来发送。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号ts1和第二信号ts2可以分别作为单端信号通过第一总线701和第二总线702来发送。

第一半导体装置710可以包括第一发送电路711(tx)、第二发送电路713(tx)和接收电路714(rx)。第一发送电路711可以连接到第一总线701,并且可以基于第一半导体装置710的内部信号来驱动第一总线701,以向第二半导体装置720发送第一信号ts1。第二发送电路713可以连接到第二总线702,并且可以基于第一半导体装置710的内部信号来驱动第二总线702,以向第二半导体装置720发送第二信号ts2。接收电路714可以连接到第二总线702,并且可以通过第二总线702来接收从第二半导体装置720发送来的第二信号ts2。接收电路714可以对通过第二总线702发送的第二信号ts2进行差分放大,以产生在第一半导体装置710内部使用的内部信号。当通过第二总线702来发送差分信号对时,接收电路714可以对第二信号ts2和互补信号ts2b进行差分放大,以产生内部信号。当通过第二总线702来发送单端信号时,接收电路714可以对第二信号ts2和参考电压进行差分放大以产生内部信号。参考电压可以具有与第二信号ts2摆动的范围的中间值相对应的电压电平。接收电路714可以包括图1所示的接收电路100。

第二半导体装置72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电路722(rx)、发送电路723(tx)和第二接收电路724(rx)。第一接收电路722可以连接到第一总线701,并且可以通过第一总线701接收从第一半导体装置710发送来的第一信号ts1。第一接收电路722可以对通过第一总线701发送来的第一信号ts1进行差分放大,以产生在第二半导体装置720内部使用的内部信号。当通过第一总线701发送差分信号对时,第一接收电路722可以对第一信号ts1和互补信号ts1b进行差分放大以产生内部信号。当通过第一总线701发送单端信号时,第一接收电路722可以对第一信号ts1和参考电压进行差分放大以产生内部信号。参考电压可以具有与第一信号ts1摆动的范围的中间值相对应的电压电平。发送电路723可以连接到第二总线702,并且可以基于第二半导体装置720的内部信号来驱动第二总线702,以向第一半导体装置710发送第二信号ts2。第二接收电路724可以连接到第二总线702,并且可以通过第二总线702接收从第一半导体装置710发送来的第二信号ts2。第二接收电路724可以对通过第二总线702发送的第二信号ts2进行差分放大,以产生在第二半导体装置720内部使用的内部信号。当通过第二总线702发送差分信号对时,第二接收电路724可以对第二信号ts2和互补信号ts2b进行差分放大以产生内部信号。当通过第二总线702发送单端信号时,第二接收电路724可以对第二信号ts2和参考电压进行差分放大以产生内部信号。第一接收电路722和第二接收电路724可以各自包括图1所示的接收电路100。

因为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以其他特定形式来实现本公开,所以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详细说明来限定,并且从权利要求的含义和范围及其概念上的等同物得出的所有修改或修改形式应被解释为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