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工程的信号传输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26729498发布日期:2021-09-22 21:3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工程的信号传输装置及方法

1.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控制工程使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工程的信号传输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控制工程是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各种工程实现问题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包括对自动控制系统提出要求(即规定指标)、进行设计、构造、运行、分析、检验等过程。它是在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在使用自动化控制工程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信号传输装置,但现有的信号传输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将信号传输装置直接裸露在表面,易导致其他物品与信号传输装置直接产生碰撞,由于信号传输装置内部安装有精密零部件,易导致信号传输装置损坏,同时在对信号传输装置进行固定安装的过程中,通常采用螺栓的方式对信号传输装置进行固定,从而不利于对信号传输装置进行固定,不仅加大了劳动强度,同时还降低了安装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工程的信号传输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工程的信号传输装置,包括信号传输器本体、顶板、第一限位块、散热架、连接块、放置箱、安装板、方形块、移动板、滑孔、放置孔、第一挡盖、连接口、第一连接柱、推板、防磨垫、第一卡条、第二卡条、第一弹簧、第二挡盖、第二限位块、安装块、连接板、散热板、挡环、安装座、第二连接柱、竖直板、第二弹簧、推块和延长条,所述放置箱的底端中心处开设有连接口,且连接口与信号传输器本体的底端开设的连接接口相互对应,连接板上对称开设有通孔,且第二连接柱的一端分别贯穿该通孔与挡环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板的两侧,第二连接柱上绕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位于连接板和竖直板之间,竖直板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内部,且安装座与第二连接柱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安装座分别对称固定安装在放置箱的内部两侧,且放置箱分别位于散热板的正下方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板的正视图为直角梯形形状,所述信号传输器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连接块固定在移动板的一侧四角,方形块固定在移动板的一侧中心处,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分别对称固定安装有推块,且第一挡盖与推块的连接处开设有滑孔,第一挡盖固定安装在放置箱的一侧,所述推块的一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分别与推板的一侧四角固定连接,且延长条与第一连接柱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延长条固定安装在放置箱的外部,第二挡盖与推板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柱上绕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位于由放置箱、延长条和第二挡盖组成的内部空间中,推板的一侧中心处粘接有防磨垫。
5.优选的,所述信号传输器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散热架,且散热架的内部两侧分别与散热板的一侧贴合,散热板的另一侧均匀固定在连接板上。
6.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四角以及中心处分别开设有限位孔,且该限位孔分别与连接块和方形块相互配合连接,同时放置箱与连接块和方形块的连接处均开设有通孔。
7.优选的,所述第一挡盖的外部一侧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安装块,且安装块上分别开设有安装孔,第一挡盖的一侧中心处开设有放置孔,且放置孔与移动板相互对应。
8.优选的,所述放置箱的另一侧与第二挡盖固定连接,且第二挡盖与延长条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信号传输器本体的顶端中心处与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顶板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位于第一挡盖和第二挡盖的顶端中心处开设的通孔内部。
10.优选的,所述信号传输器本体的另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卡条,且第二卡条与第一卡条相互卡合连接,第一卡条固定安装在放置箱的内部,且信号传输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本体和信号发送器本体。
11.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工程的信号传输方法,包括步骤一,固定;步骤二,推动;步骤三,放置;步骤四,限位;
12.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首先利用安装块上开设的安装孔,将第一挡盖固定安装在所需位置处即可,且第一挡盖与放置箱固定连接,同时放置箱与第二挡盖固定连接,从而利用固定第一挡盖对放置箱和第二挡盖进行固定;
13.其中上述步骤二中,随后人工推动推板,由于第一连接柱与推板固定连接,从而利用推动推板带动第一连接柱的移动,且第一连接柱与推块固定连接,从而使推块位于滑孔内滑动,此时利用推块的移动带动移动板、连接块和方形块的移动,且此时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随着推板的推动,当防磨垫与放置箱贴合时即可停止推动推板,并且使防磨垫与放置箱一直处于贴合状态;
14.其中上述步骤三中,随后人工将信号传输器本体放置在放置箱的内部,同时第二卡条与第一卡条相互卡合连接,随后在放置信号传输器本体的过程中,首先散热架与散热板接触,随后即可将信号传输器本体放置在放置箱的内部,从而利用散热架与散热板的接触带动连接板位于第二连接柱上移动,此时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随后即可将信号传输器本体完全放置在信号传输器本体的内部,随后利用第二弹簧的弹力使连接板反向移动,从而使散热板与散热架贴合即可对信号传输器本体进行散热处理,当信号传输器本体完全放置在放置箱内部时,顶板的底端设置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位于第一挡盖和第二挡盖的顶端开设的通孔内部即可;
15.其中上述步骤四中,随后人工停止使防磨垫与放置箱处于贴合的状态,利用第一弹簧的弹力使推板反向移动,从而使移动板、方形块和连接块反向移动,利用移动板、方形块和连接块的反向移动从而使连接块和方形块位于安装板上开设的通孔内部即可对安装板进行限位处理,同时安装板与信号传输器本体固定连接,即对信号传输器本体进行限位处理,随后人工即可利用导线通过连接口与信号传输器本体中设置的连接接口配合连接,利用信号传输器本体的内部设置的信号接收器本体和信号发射器本体对信号进行传输即可。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通过将信号传输器本体放置在放置箱的内部,有利于对放置箱进行保护,避免了其他物体直接与信号传输器本体产生碰撞
导致信号传输器本体的损坏,同时在对信号传输器本体进行固定安装时,通过将第二卡条和第一卡条相互配合连接,然后利用安装的方形块和连接块对信号传输器本体上固定安装的安装板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对信号传输器本体进行安装,改变了传统中采用螺栓的固定连接方式,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18.图2和图3均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正视剖视图;
19.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
20.图5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21.图6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22.图7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23.图中:1、信号传输器本体;2、顶板;3、第一限位块;4、散热架;5、连接块;6、放置箱;7、安装板;8、方形块;9、移动板;10、滑孔;11、放置孔;12、第一挡盖;13、连接口;14、第一连接柱;15、推板;16、防磨垫;17、第一卡条;18、第二卡条;19、第一弹簧;20、第二挡盖;21、第二限位块;22、安装块;23、连接板;24、散热板;25、挡环;26、安装座;27、第二连接柱;28、竖直板;29、第二弹簧;30、推块;31、延长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

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工程的信号传输装置,包括信号传输器本体1、顶板2、第一限位块3、散热架4、连接块5、放置箱6、安装板7、方形块8、移动板9、滑孔10、放置孔11、第一挡盖12、连接口13、第一连接柱14、推板15、防磨垫16、第一卡条17、第二卡条18、第一弹簧19、第二挡盖20、第二限位块21、安装块22、连接板23、散热板24、挡环25、安装座26、第二连接柱27、竖直板28、第二弹簧29、推块30和延长条31,放置箱6的底端中心处开设有连接口13,且连接口13与信号传输器本体1的底端开设的连接接口相互对应,信号传输器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散热架4,且散热架4的内部两侧分别与散热板24的一侧贴合,散热板24的另一侧均匀固定在连接板23上,连接板23上对称开设有通孔,且第二连接柱27的一端分别贯穿该通孔与挡环25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柱27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板28的两侧,第二连接柱27上绕接有第二弹簧29,且第二弹簧29位于连接板23和竖直板28之间,竖直板28固定安装在安装座26的内部,且安装座26与第二连接柱27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安装座26分别对称固定安装在放置箱6的内部两侧,且放置箱6分别位于散热板24的正下方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板24的正视图为直角梯形形状,信号传输器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7,安装板7的四角以及中心处分别开设有限位孔,且该限位孔分别与连接块5和方形块8相互配合连接,同时放置箱6与连接块5和方形块8的连接处均开设有通孔,有利于连接块5和方形块8的的移动,连接块5固定在移动板9的一侧四角,方形
块8固定在移动板9的一侧中心处,移动板9的两侧分别对称固定安装有推块30,且第一挡盖12与推块30的连接处开设有滑孔10,第一挡盖12固定安装在放置箱6的一侧,第一挡盖12的外部一侧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安装块22,且安装块22上分别开设有安装孔,第一挡盖12的一侧中心处开设有放置孔11,且放置孔11与移动板9相互对应,推块30的一侧分别与第一连接柱1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柱14的另一端分别与推板15的一侧四角固定连接,且延长条31与第一连接柱14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延长条31固定安装在放置箱6的外部,放置箱6的另一侧与第二挡盖20固定连接,且第二挡盖20与延长条31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便于对第二挡盖20进行固定,第二挡盖20与推板15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第一连接柱14上绕接有第一弹簧19,且第一弹簧19位于由放置箱6、延长条31和第二挡盖20组成的内部空间中,推板15的一侧中心处粘接有防磨垫16,信号传输器本体1的顶端中心处与顶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顶板2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21,且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21分别位于第一挡盖12和第二挡盖20的顶端中心处开设的通孔内部,信号传输器本体1的另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卡条18,且第二卡条18与第一卡条17相互卡合连接,第一卡条17固定安装在放置箱6的内部,且信号传输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本体和信号发送器本体。
26.请参阅图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工程的信号传输方法,包括步骤一,固定;步骤二,推动;步骤三,放置;步骤四,限位;
27.其中上述步骤一中,首先利用安装块22上开设的安装孔,将第一挡盖12固定安装在所需位置处即可,且第一挡盖12与放置箱6固定连接,同时放置箱6与第二挡盖20固定连接,从而利用固定第一挡盖12对放置箱6和第二挡盖20进行固定;
28.其中上述步骤二中,随后人工推动推板15,由于第一连接柱14与推板15固定连接,从而利用推动推板15带动第一连接柱14的移动,且第一连接柱14与推块30固定连接,从而使推块30位于滑孔10内滑动,此时利用推块30的移动带动移动板9、连接块5和方形块8的移动,且此时第一弹簧19处于压缩状态,随着推板15的推动,当防磨垫16与放置箱6贴合时即可停止推动推板15,并且使防磨垫16与放置箱6一直处于贴合状态;
29.其中上述步骤三中,随后人工将信号传输器本体1放置在放置箱6的内部,同时第二卡条18与第一卡条17相互卡合连接,随后在放置信号传输器本体1的过程中,首先散热架4与散热板24接触,随后即可将信号传输器本体1放置在放置箱6的内部,从而利用散热架4与散热板24的接触带动连接板23位于第二连接柱27上移动,此时第二弹簧29处于压缩状态,随后即可将信号传输器本体1完全放置在信号传输器本体1的内部,随后利用第二弹簧29的弹力使连接板23反向移动,从而使散热板24与散热架4贴合即可对信号传输器本体1进行散热处理,当信号传输器本体1完全放置在放置箱6内部时,顶板2的底端设置的第一限位块3和第二限位块21分别位于第一挡盖12和第二挡盖20的顶端开设的通孔内部即可;
30.其中上述步骤四中,随后人工停止使防磨垫16与放置箱6处于贴合的状态,利用第一弹簧19的弹力使推板15反向移动,从而使移动板9、方形块8和连接块5反向移动,利用移动板9、方形块8和连接块5的反向移动从而使连接块5和方形块8位于安装板7上开设的通孔内部即可对安装板7进行限位处理,同时安装板7与信号传输器本体1固定连接,即对信号传输器本体1进行限位处理,随后人工即可利用导线通过连接口13与信号传输器本体1中设置的连接接口配合连接,利用信号传输器本体1的内部设置的信号接收器本体和信号发射器
本体对信号进行传输即可。
31.工作原理:在对信号传输器本体1进行固定时,只需按压推板15带动移动板9、方形块8和连接块5的移动,当防磨垫16与放置箱6贴合时,即可将信号传输器本体1上安装的第二卡条18与第一卡条17配合连接,然后停止按压推板15,在第一弹簧19弹力的作用下使移动板9、方形块8和连接块5反向移动,当方形块8和连接块5分别位于与信号传输器本体1固定安装的安装板7上开设的通孔内部,即可对信号传输器本体1进行限位固定,改变了传统中利用螺栓的方式对信号传输器本体1进行安装固定,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将信号传输器本体1放置在放置箱6的内部,有利于对信号传输器本体1进行保护,避免了其他物体直接与信号传输器本体1产生碰撞导致信号传输器本体1的损坏,从而延长了信号传输器本体1的使用寿命,且利用安装的散热板24与散热架4相互贴合,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利于对信号传输器本体1进行散热处理。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