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导流的5G综合杆压铸镁合金LED灯杆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47920发布日期:2021-11-18 00:22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导流的5G综合杆压铸镁合金LED灯杆屏的制作方法
一种便于导流的5g综合杆压铸镁合金led灯杆屏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led显示屏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导流的5g综合杆压铸镁合金led灯杆屏。


背景技术:

2.目前,led显示屏是近年来应用十分广泛的高科技显示设备,具有屏幕亮度高、清晰度高、质量稳定、寿命长、显示功能灵活多变、屏体面积可任意组合的特点。
3.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241150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led灯杆屏,其包括机壳、设在所述机壳内的电路板以及设在所述电路板上的led模组,所述led模组包括若干led灯和与所述led灯电连接的控制芯片,所述led灯和节能控制芯片分别设在所述电路板的两侧。
4.现有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892239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其公开了一种户外显示装置,包括机壳、导流组件及显示屏;机壳内设置有容置腔及与容置腔相通的安装孔,机壳包括底板、侧板、顶板、前盖和后盖,底板为条形的平板状结构,底板上开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进风孔。
5.但是,上述底板上仅设置了进风孔,可能不便对进入机壳内的气流进行导流,从而可能会影响机壳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导流的5g综合杆压铸镁合金led灯杆屏,便于对进入机壳内的气流进行导流。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导流的5g综合杆压铸镁合金led灯杆屏,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导流的5g综合杆压铸镁合金led灯杆屏,包括机壳、开设于机壳内的容纳腔、安装于容纳腔内的电路板以及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多个led模组;所述led模组包括若干led灯和与所述led灯电连接的控制芯片,所述机壳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显示孔以及安装孔,所述显示孔用于放置多个led模组,所述安装孔上安装有后盖门,所述后盖门上安装有5g通信模块,所述后盖门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孔以及出风孔,所述进风孔以及出风孔均与容纳腔连通并且均安装有滤板;所述出风孔靠近电路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导流罩,所述第一导流罩远离电路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对应出风孔设置;所述后盖门靠近电路板的一侧安装有多个风机,所述风机的进口朝向容纳腔设置,所述第一导流罩的顶部开设有用于供风机的出口通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导流罩靠近电路板的一侧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风机的出口朝向第一斜面设置,所述第一斜面朝向出风孔设置;所述进风孔靠近电路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导流罩,所述第二导流罩远离电路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对应进风孔设置,所述第二导流罩的顶部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对应第一导流罩设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风机,然后在第一导流罩以及第二导流罩的作用下能够对进入机壳内的气流进行导流。设置的滤板,能够对一些杂物进行阻挡,从而能够降低机壳内进入较多杂物的可能性。
9.优选的,所述第四通孔上安装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五通孔,每个所述第五通孔上设置有第三导流罩,所述第三导流罩远离电路板的一侧开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朝向后盖门设置,所述第三导流罩靠近电路板的一侧弧形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五通孔以及第六通孔,便于对进入机壳内的气流进行导流。
11.优选的,还包括两组用于固定导流板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接于导流板底部一端的第一插板,所述第二导流罩顶部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供第一插板插接的插槽,所述插槽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内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侧壁沿其周向依次固接有多个螺旋块,所述竖管的内壁沿其周向依次开设有多个螺旋槽,所述螺旋槽与螺旋块一一对应配合;所述驱动杆的顶部固接有连接板,所述插槽的侧壁开设有用于供连接板沿竖向滑移的环形槽,所述第一插板能够抵接于连接板的顶部,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用于驱动驱动杆向上移动的第一弹性组件;所述安装槽的顶壁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内沿竖向滑移连接有插杆,所述竖管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插杆沿竖向移动的传动组件,所述导流板的一端开设有供插杆插接的插孔,所述插孔与穿孔连通,所述插杆的顶部能够突出导流板的顶部设置,所述导流板顶部的一端沿其宽度方向滑移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插杆上开设有用于供限位块插接的限位槽,所述导流板顶部的一端安装有用于使限位块朝向限位槽移动的第二弹性组件;所述限位块与插杆的相对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斜面,两个所述第二斜面相匹配。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导流板进行安装时,通过移动导流板使第一插板插接于插槽,此时第一插板驱动驱动杆向下移动,然后驱动杆在螺旋块以及螺旋槽的作用下驱动竖管转动,接下来插杆在传动组件的作用下与插孔插接,然后插杆在第二斜面的作用下驱动限位块向远离限位槽的方向移动,直至限位块对准限位槽后,此时限位块在第二弹性组件的作用下与限位槽插接,从而便可对导流板进行安装;通过设置固定装置,便于对导流板进行安装。
13.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套设固定于竖管外侧壁的齿轮,所述齿轮上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一侧固接有燕尾块,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供燕尾块滑移的燕尾槽;所述齿条的顶部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齿条的一端铰接于插杆的底端。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插杆移动时,通过竖管转动驱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驱动齿条移动,齿条移动驱动连杆运动,连杆运动便可驱动插杆移动;通过设置传动组件,便于驱动插杆移动。
15.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固接于驱动杆底部的水平块,所述水平块沿竖向滑移连接于安装槽,所述水平块的底部固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水平块的一端固接于安装槽的底壁。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插杆复位时,通过移动限位块使限位块与限位槽分离,此时水平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驱动水平块向上移动,水平块向上移动驱动驱动杆向上移动,驱动杆向上移动驱动竖管复位,竖管复位便可驱动插杆复位;通过设置第一
弹性组件,便于驱动驱动杆复位,进而便于驱动插杆复位。
17.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固接于导流板顶部一端的导杆以及沿导流板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导杆的滑套;所述滑套固接于限位块的一侧,所述导杆上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接于滑套远离插杆的一端,另一端固接于导杆远离插杆的一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在斜面的作用下驱动限位块向远离限位槽的方向移动,限位块移动带动滑套移动,滑套移动对第二弹簧进行抵压,此时第二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限位块对准限位槽后,此时滑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驱动限位块与限位槽插接;通过设置第二弹性组件,便于使限位块与限位槽插接。
19.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两个限位块向远离限位槽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导流板顶部的丝杠以及固接于丝杠一端的手轮;所述导流板的顶部固接有水平杆,所述水平杆上沿导流板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螺纹连接于丝杠;所述驱动板的两端分别固接有纵杆,每个所述纵杆远离驱动板的一端固接有推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相互远离侧分别固接有抵接块,两个所述推块能够分别抵接于抵接块靠近插杆的一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限位块与限位槽分离时,通过转动手轮转动丝杠,丝杠转动驱动驱动板移动,驱动板移动带动推块移动,推块移动驱动抵接块移动,从而便可使限位块与限位槽分离;通过设置驱动机构,便于使限位块与限位槽分离。
21.优选的,所述后盖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多个风机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固接有第二插板,所述第二插板通过第二通孔插接于第一导流罩的内腔,所述压板栓接于后盖门靠近第一导流罩的一侧。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风机时,先将风机放置到后盖门上,然后通过移动压板使第二插板插接于第一导流罩的内腔,接下来先通过螺栓将第一导流罩安装到后盖门上,随后通过移动压板使压板抵接于风机的壳体,然后通过螺栓将压板安装到后盖门上,从而便可对风机进行安装;通过设置连接装置,便于对风机进行安装。
23.优选的,所述led模组的长度为200mm,高度为200mm;所述显示孔的长度为600mm,高度为1200mm。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显示led模组。
25.优选的,所述led模组的点间距为p3.864。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点间距指的是led显示屏中,一个灯珠中心到相邻灯珠中心的距离,单位为毫米。在业界中,也常用“pixelpitch”单词中的字母“p”来简称点间距,例如1.5mm点间距的屏称为p1.5,2mm点间距的屏称为p2。led模组的点间距选择p3.864,这样能够提高led模组的显示效果。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启动风机,然后在第一导流罩以及第二导流罩的作用下能够对进入机壳内的气流进行导流。设置的滤板,能够对一些杂物进行阻挡,从而能够降低机壳内进入较多杂物的可能性;2.当需要对导流板进行安装时,通过移动导流板使第一插板插接于插槽,此时第一插板驱动驱动杆向下移动,然后驱动杆在螺旋块以及螺旋槽的作用下驱动竖管转动,接下来插杆在传动组件的作用下与插孔插接,然后插杆在斜面的作用下驱动限位块向远离限
位槽的方向移动,直至限位块对准限位槽后,此时限位块在第二弹性组件的作用下与限位槽插接,从而便可对导流板进行安装;通过设置固定装置,便于对导流板进行安装;3.当需要使限位块与限位槽分离时,通过转动手轮转动丝杠,丝杠转动驱动驱动板移动,驱动板移动带动推块移动,推块移动驱动抵接块移动,从而便可使限位块与限位槽分离;通过设置驱动机构,便于使限位块与限位槽分离。
附图说明
28.图1为实施例中凸显容纳腔的爆炸图;图2为实施例中凸显进风孔以及出风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凸显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凸显固定装置以及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凸显传动组件以及第二弹性组件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中凸显螺旋块以及螺旋槽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机壳;11、容纳腔;12、电路板;13、led模组;14、显示孔;15、安装孔;16、后盖门;161、进风孔;162、出风孔;17、5g通信模块;18、滤板;2、第一导流罩;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3、第一斜面;3、风机;4、连接装置;41、压板;411、通风孔;42、第二插板;5、第二导流罩;51、第三通孔;52、第四通孔;53、插槽;531、环形槽;54、安装槽;55、穿孔;56、燕尾槽;6、导流板;61、第五通孔;62、第三导流罩;621、第六通孔;63、插孔;7、固定装置;71、第一插板;72、竖管;721、螺旋槽;73、驱动杆;731、螺旋块;74、连接板;75、插杆;751、限位槽;76、限位块;761、第二斜面;77、传动组件;771、齿轮;772、齿条;773、燕尾块;774、连杆;78、第一弹性组件;781、水平块;782、第一弹簧;79、第二弹性组件;791、导杆;792、滑套;793、挡块;794、第二弹簧;8、驱动机构;81、丝杠;82、手轮;83、水平杆;84、驱动板;85、纵杆;86、推块;87、抵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30.本发明公开一种便于导流的5g综合杆压铸镁合金led灯杆屏,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壳1、开设于机壳1内的容纳腔11、安装于容纳腔11内的电路板12以及安装于电路板12上的多个led模组13;机壳1由镁合金压铸而成;led模组13的点间距为p3.864,led模组13的长度为200mm,高度为200mm;led模组13包括若干led灯和与led灯电连接的控制芯片,机壳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显示孔14以及安装孔15,显示孔14的长度为600mm,高度为1200mm,显示孔14用于放置多个led模组13;安装孔15的一侧侧壁铰接有后盖门16,后盖门16远离其铰接处的一侧栓接于安装孔15的另一侧侧壁,后盖门16上安装有5g通信模块17,后盖门16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孔161以及出风孔162,进风孔161以及出风孔162均与容纳腔11连通并且均安装有滤板18。
31.如图1和图3所示,出风孔162靠近电路板12的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导流罩2,第一导流罩2远离电路板1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21,第一通孔21对应出风孔162设置;后盖门16靠近电路板12的一侧安装有多个风机3,风机3竖直设置,风机3的进口朝向容纳腔11设置,第一导流罩2的顶部开设有用于供风机3的出口通过的第二通孔22,第一导流罩2靠近电路板12的一侧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斜面23,风机3的出口朝向第一斜面23设置,第
一斜面23朝向出风孔162设置。
32.如图1和图3所示,后盖门16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多个风机3的连接装置4,连接装置4包括压板41,压板41上开设有多个与风机3的进口一一对应的通风孔411,压板41竖直设置,压板41的底部固接有第二插板42,第二插板42竖直设置,第二插板42通过第二通孔22插接于第一导流罩2的内腔,压板41栓接于后盖门16靠近第一导流罩2的一侧。当需要安装风机3时,先将风机3放置到后盖门16上,然后通过移动压板41使第二插板42插接于第一导流罩2的内腔,接下来先通过螺栓将第一导流罩2安装到后盖门16上,随后通过移动压板41使压板41抵接于风机3的壳体,然后通过螺栓将压板41安装到后盖门16上,从而便可对风机3进行安装;通过设置连接装置4,便于对风机3进行安装。
33.如图1和图2所示,进风孔161靠近电路板12的一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有第二导流罩5,结合图4,第二导流罩5远离电路板12的一侧开设有第三通孔51,第三通孔51对应进风孔161设置,第二导流罩5的顶部开设有第四通孔52,第四通孔52对应第一导流罩2设置。启动风机3,然后在第一导流罩2以及第二导流罩5的作用下能够对进入机壳1内的气流进行导流。设置的滤板18,能够对一些杂物进行阻挡,从而能够降低机壳1内进入较多杂物的可能性。
34.如图1和图4所示,第四通孔52上安装有导流板6,导流板6上矩形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五通孔61,每个第五通孔61上固接有第三导流罩62,第三导流罩62远离电路板12的一侧开设有第六通孔621,第六通孔621朝向后盖门16设置,这样能够使进入机壳1内的气流不直接朝向电路板12吹去,因气流内可能掺杂有水,从而能够降低电路板12发生短路的可能性;第三导流罩62靠近电路板12的一侧弧形设置,这样便于使雨水回流到第一导流罩2内。设置的第五通孔61以及第六通孔621,便于对进入机壳1内的气流进行导流。
35.如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两组用于固定导流板6的固定装置7,固定装置7包括固接于导流板6底部一端的第一插板71,第一插板71呈方形且竖直设置,第二导流罩5顶部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供第一插板71插接的插槽53,插槽53沿竖向延伸,插槽53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54,安装槽54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竖管72,结合图6,竖管72内设置有驱动杆73,驱动杆73竖直设置,驱动杆73的侧壁沿其周向依次固接有多个螺旋块731,竖管72的内壁沿其周向依次开设有多个螺旋槽721,螺旋槽721与螺旋块731一一对应配合;驱动杆73的顶部固接有连接板74,连接板74水平设置,插槽53的侧壁开设有用于供连接板74沿竖向滑移的环形槽531,第一插板71的底部能够抵接于连接板74的顶部,安装槽54内安装有用于驱动驱动杆73向上移动的第一弹性组件78;安装槽54的顶壁开设有穿孔55,穿孔55内沿竖向滑移连接有插杆75,竖管7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插杆75沿竖向移动的传动组件77,导流板6的一端开设有供插杆75插接的插孔63,插孔63与穿孔55连通,插杆75的顶部能够突出导流板6的顶部设置,导流板6顶部的一端沿其宽度方向滑移连接有限位块76,插杆75上开设有用于供限位块76插接的限位槽751,导流板6顶部的一端安装有用于使限位块76朝向限位槽751移动的第二弹性组件79;限位块76与插杆75的相对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斜面761,两个第二斜面761相匹配。当需要对导流板6进行安装时,通过移动导流板6使第一插板71插接于插槽53,此时第一插板71驱动驱动杆73向下移动,然后驱动杆73在螺旋块731以及螺旋槽721的作用下驱动竖管72转动,接下来插杆75在传动组件77的作用下与插孔63插接,然后插杆75在第二斜面761的作用下驱动限位块76向远离限位槽751的方向移动,直至限位块76对准限位槽751
后,此时限位块76在第二弹性组件79的作用下与限位槽751插接,从而便可对导流板6进行安装;通过设置固定装置7,便于对导流板6进行安装。
36.如图5和图6所示,传动组件77包括套设固定于竖管72外侧壁的齿轮771,齿轮771上啮合有齿条772,齿轮771和齿条772均水平设置,齿条772远离齿轮771的一侧固接有燕尾块773,安装槽54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供燕尾块773沿导流板6的宽度方向滑移的燕尾槽56;齿条772的顶部铰接有连杆774,连杆774远离齿条772的一端铰接于插杆75的底端。当需要驱动插杆75移动时,通过竖管72转动驱动齿轮771转动,齿轮771转动驱动齿条772移动,齿条772移动驱动连杆774运动,连杆774运动便可驱动插杆75移动;通过设置传动组件77,便于驱动插杆75移动。
37.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弹性组件78包括固接于驱动杆73底部的水平块781,水平块781水平设置,水平块781沿竖向滑移连接于安装槽54,水平块781的底部固接有第一弹簧782,第一弹簧782竖直设置,第一弹簧782远离水平块781的一端固接于安装槽54的底壁。当需要驱动插杆75复位时,通过移动限位块76使限位块76与限位槽751分离,此时水平块781在第一弹簧782的作用下驱动水平块781向上移动,水平块781向上移动驱动驱动杆73向上移动,驱动杆73向上移动驱动竖管72复位,竖管72复位便可驱动插杆75复位;通过设置第一弹性组件78,便于驱动驱动杆73复位,进而便于驱动插杆75复位。
38.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弹性组件79包括固接于导流板6顶部一端的导杆791以及沿导流板6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导杆791的滑套792;导杆791沿导流板6的宽度方向设置,滑套792固接于限位块76的一侧,导杆791远离插杆75的一端固接有挡块793,导杆791上套接有第二弹簧794,第二弹簧794沿导流板6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弹簧794的一端固接于滑套792远离插杆75的一端,另一端固接于挡块793。插杆75在斜面的作用下驱动限位块76向远离限位槽751的方向移动,限位块76移动带动滑套792移动,滑套792移动对第二弹簧794进行抵压,此时第二弹簧794处于被压缩状态;当限位块76对准限位槽751后,此时滑套792在第二弹簧794的作用下驱动限位块76与限位槽751插接;通过设置第二弹性组件79,便于使限位块76与限位槽751插接。
39.如图4所示,导流板6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两个限位块76向远离限位槽751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8,驱动机构8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导流板6顶部的丝杠81以及固接于丝杠81一端的手轮82;丝杠81沿导流板6的宽度方向设置,导流板6的顶部固接有水平杆83,水平杆83沿导流板6的宽度方向设置,水平杆83上沿导流板6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有驱动板84,驱动板84沿导流板6的长度方向设置,驱动板84螺纹连接于丝杠81;驱动板84的两端分别固接有纵杆85,纵杆85沿导流板6的宽度方向设置,每个纵杆85远离驱动板84的一端固接有推块86,两个限位块76的相互远离侧分别固接有抵接块87,抵接块87竖直设置,两个推块86能够分别抵接于抵接块87靠近插杆75的一侧。当需要使限位块76与限位槽751分离时,通过转动手轮82转动丝杠81,丝杠81转动驱动驱动板84移动,驱动板84移动带动推块86移动,推块86移动驱动抵接块87移动,从而便可使限位块76与限位槽751分离;通过设置驱动机构8,便于使限位块76与限位槽751分离。
40.工作原理:启动风机3,然后在第一导流罩2以及第二导流罩5的作用下能够对进入机壳1内的气流进行导流。设置的滤板18,能够对一些杂物进行阻挡,从而能够降低机壳1内进入较多杂物的可能性。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