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发光装置

文档序号:28205035发布日期:2021-12-25 03:2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发光装置

1.本发明涉及动植物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对于动植物养殖通常可分为传统的养殖方式和现代化的养殖方式,相比于传统农业的开敞式养殖方式,现代化的的室内养殖技术能够减少受到外界气候的影响,提高土地和空间资源利用率,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和产量并可以有效地避免重金属等污染。动植物的生长很大程度上收到光照的影响,传统的养殖方式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天气的影响,从而不能保证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能够接收到适宜的光照,进一步地影响了动植物的生长;现代化的养殖方式可利用人造光代替太阳光为动植物提供光照,并可通过自动化的智能控制实现对动植物生长环境的调节,从而保证动植物的高效生长,大大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3.cn 111174153 a公开了一种运动式植物补光装置,包括补光单元及导轨单元,补光单元包括移动支架、设置于移动支架上的补光灯安装架及若干设置于补光灯安装架上的植物补光灯;导轨单元包括固定支架、与固定支架连接的导轨;移动支架与导轨活动连接;移动支架具有分别位于导轨两侧的侧支脚,侧支脚的末端转动连接有行走轮,行走轮与导轨抵接;其中一个行走轮连接有驱动装置。如此使得所需的植物光照灯的数量减少、减少成本、植物光照调节灵活且方便。
4.cn 106719422 b公开了一种鸡场大面积规模化养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良种受精鸡蛋进行孵化,孵化期间,采用紫外光照射鸡蛋,鸡蛋孵化后转入育雏阶段,育雏阶段饲喂育雏料,育雏期间人工调控白天、夜间的温度和湿度,育雏结束后进入促发育阶段,促发育阶段饲喂促发育料,促发育阶段,每天夜间用蓝光led灯照射鸡群,促发育阶段结束后进入快速育肥阶段,快速育肥阶段饲喂快速育肥饲料,快速育肥期间,每天夜间9~10点间,设定鸡舍温度在6~8℃,该发明通过孵化、育雏、促发育、快速发育管理办法实现鸡场大规模快速养鸡,实现高产、低病、高品质养殖目的。
5.在现有技术中,大多为针对不同类型的动植物的生长特性以探究各动植物不同的最优生长环境参数,并通过装置及系统的配合将现有生长环境参数调节至最优生长环境参数以保证动植物的最优化生长。但最优生长环境多为经过大数据算法得出的标准值,但即使同类型的动植物之间也会由于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而使得在相同生长环境下也可能出现生长情况的不同,在无法快速监测并及时对生长环境进行调节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由于生长状态差异的累积而影响最终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在动植物生长过程中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光照,部分光线随着反射和/或折射等现象可能会逸散于生长区域之外,从而造成的能量的浪费,既可能影响最终的产量和质量,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6.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
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农业发光装置,以解决现有问题。
8.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发光装置,其包括通过光照单元向生长区域照射光线的光照部和能够获取生长区域内动植物的生长状态信息的采集部。采集部能够基于采集探头单元和/或反射光采集单元获取光照部向生长区域发射光线后的反馈光线以获取生长区域内动植物的实时生长状态。反馈光线为光照部射出的光线经动植物表面反射后的光和/或透过动植物间隙而激发产光物质发出的光。
9.反射光采集单元能够采集设置于生长区域中的反光板射出的反馈光线。反光板在朝向于光照部的光照单元一侧涂覆有荧光粉,以接收透过动植物间隙的光线并被激发。
10.该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光照部通过光照单元照射于生长区域时,部分光线能够照射于动植物表面,而其余部分光线能够从动植物的间隙中透过而向底部逸散,不同的入射光线能够在生长区域内获得不同的反馈光线,其中,照射于动植物表面的光线反射后形成的反馈光线能够由采集探头单元监测,透过与动植物间隙的光线能够由反光板上涂覆的产光物质接收并激发形成的反馈光线能够由反射光采集单元监测,通过对反馈光线所携带的信息进行运算处理以获取动植物的实时生长状态,同时不同反馈光线之间运算处理后得到的结果也能够进行结果的校准,以获取更加准确的动植物生长状态。进一步地,反光板的设置一方面能够为生长区域底部创造无光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动植物的背光侧进行补光,以保证多方位全面的光照。优选地,根据荧光粉被激发的能量、更新育苗期、品质形成期和品质积累期的照射时长与光照强度来构建光配方数据库,以科学精准地完成生长区域的管理。
11.采集探头单元设置于采集主体单元上,采集主体单元上与采集探头单元能够同侧设置有光电转换元件,以通过光电转换元件反馈光线的光能转换为电能。
12.光电转换元件转换得到的电能能够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采集部供能。光电转换元件能够将多余的电能传输至蓄电池组进行储存。
13.采集部能够基于采集移动单元的运动而移动至不同生长区域对应的位置,以完成相应动植物的生长状况信息采集。采集部能够随着采集移动单元的运动而通过调温单元对光照部进行调温。
14.该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采集部至少包括采集主体单元和采集探头单元,其中,采集探头单元可设置于采集主体单元靠近于生长区域的一侧,以便于接收反馈光线。进一步地,采集主体单元上与采集探头单元同侧设置的光电转换元件也可接收反馈光线,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采集部供能,其中,光电转换元件转换的电能至少能够用于采集探头单元的能量消耗。优选地,在采集主体单元内可设置有蓄电池组,以通过蓄电池组对光电转换元件转换得到的多余电能进行储存,并在光电转换元件提供的电能无法满足消耗所需时将储存的电能进行释放,以保证采集部的正常运行。采集部还可设置有采集移动单元,以通过采集移动单元的运动带动采集部对多个生长区域进行监测,从而节省了设备成本。同时,采集部可设置有用于对光照部进行调温的调温单元,以保证光照部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维持在正常的温度范围内,从而在降低安全隐患的同时,避免光照部过
高的温度对生长区域的温度环境参数产生影响,以保证动植物的正常生长。进一步地,不论采集部为固定式还是移动式,都可在任一光照部温度异常的情况下,将已处于对应位置的采集部上设置的调温单元启动,以完成对光照部的调温。
15.光照部能够基于生长区域内动植物的不同种类和/或生长阶段配置有能够发射不同光强和/或波长的光照单元。不同的光照单元能够基于相互间的配速设置有相同或不同的离地高度。
16.光照部配置的光照调控单元能够随着生长区域内动植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和/或实时生长状态的改变而调整光照单元的配光方案。
17.不同光照单元之间能够响应于光照调控单元确定的配光方案而向生长区域发射对应波长的光线。光照调控单元能够驱动光源移动单元以带动光照单元完成生长区域的扫描。
18.光源移动单元能够基于光照调控单元的控制驱动不同的光照单元以固定或可变的移速差沿同向或反向的方向移动。移动速度与移动方向能够相互独立控制。
19.农业发光装置设置的中控单元能够基于光照调控单元和/或采集调控单元来调控光照部和/或采集部。
20.该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灯体单元可呈窄带结构,以使得灯体单元在对生长区域进行动态扫描时能够进行短时高光强的光照,使得照射死角更少,不仅宏观上更多叶片得到光线,而且微观上植物叶片表面的纤毛也减少了遮挡,且叶面以及叶背侧的光线感受器官本身也能得到更多发育机会,同时对于接收到同等能量光子的植物而言,短时高光强给植物带来的促生长效果优于长时低光强给植物带来的促生长效果,其中,灯体单元的窄带结构可指灯体单元自身呈细长状的带状结构,即灯体单元一侧的长度远大于与该侧相邻侧的长度,以使得灯体单元在任一时刻所照射的受光区域能够基于灯体单元的窄带结构而呈现长条状区域。
附图说明
21.图1为农业发光装置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农业发光装置在实施例中的位于生长区域内的应用场景图;
23.图3为农业发光装置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框图;
24.图4为农业发光装置在实施例中的局部电路连接图。
25.附图标记列表
26.100:光照部;110:第一光照单元;120:第二光照单元;130:光照调控单元;200:采集部;210:采集主体单元;220:采集探头单元;230:采集移动单元;240:调温单元;250:采集调控单元;310:中控单元;320:传感单元;330:电源单元;331:光电转换元件;332:蓄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28.如图1所示为农业发光装置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农业发光装置在实施例中的位于生长区域内的应用场景图,如图3所示为农业发光装置在实施例中的结
构示意框图,如图4所示为农业发光装置在实施例中的局部电路连接图。
29.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发光装置,其包括用于对动植物提供光照的光照部100和用于对动植物生长情况进行采集部200,其中,动植物被限定于对应的生长区域内,光照部100和采集部200能够悬置于生长区域沿竖直方向上的空中。生产区域的结构尺寸材质等参数可根据不同动植物的生产需求而确定,例如,箱内种植的小型植物或培育的动物种蛋可设置为多层叠拼架构的生长区域以充分利用空间,室内种植的中大型植物或培育的动物可设置为单层平铺架构以保证生长空间。优选地,对于植物的生长区域可采用环境可控且产量更高的无土栽培模式,以使得生长区域可不需要依赖于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为植物提供营养就能够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栽培环境。
3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光照部100可设置有至少一个光照单元,其中,每个光照单元能够布设有若干光转换效率更高的单色led灯,以使得在相同能耗下,可以比复合光源发出更多的光子,从而降低能耗。优选地,光照单元能够呈窄带结构以使得光照单元的长边长度远大于其宽边长度,从而使得窄带高光强的光照单元在进行扫描时光线照射的死角更少,不仅宏观上更多叶片得到光线,而且微观上植物叶片表面的纤毛也减少了遮挡,且叶面以及叶背侧的光线感受器官本身也能得到更多发育机会。进一步地,光照部100的光照单元能够在光源移动单元的驱动下在生长区域上方划过以完成光源动态扫描,其中,光源移动单元对光照单元的驱动速度与生长区域所培育的动植物种类相关,例如,对于接收到同等能量光子的植物而言,短时高光强给植物带来的促生长效果优于长时低光强给植物带来的促生长效果。优选地,光照单元的设置数量可基于生长区域所培育的动植物种类及其生长阶段而确定,以调控生长区域所接受光线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或光照频率等,其中,以植物为例如,不同植物具有彼此不同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光强超过光饱和点时,促进植物生长的效果就不明显了,反而造成了能耗的浪费,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则植物生长速度得不到改善并且生长缓慢,造成了产品质量和数量的降低。例如,番茄的光饱和点约为40000lux,光补偿点约为6000lux,而生菜的光饱和点约为20000lux,光补偿点为2000lux,可针对生长区域所种殖的或混种的情况合理规划光照部100的照射方案。优选地,若干光照单元能够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满足生长区域的不同受光需求,其中,不同的光照单元可配置为能够发射波长彼此不同的光线,例如红光、蓝光、绿光和/或紫外光等,以使得光照部100配置的光照调控单元130能够针对相应植物来选择性启用相应波长的光源。进一步地,光照调控单元130可基于不同波长光线的混合比例、光线混合方式和/或光源功率调节提供多种照射策略,并根据环境光线进行自适应调节及根据动植物品种、动植物生长阶段进行自适应调节。具体地,光照单元可配置有具有不同离地高度的第一光照单元110和第二光照单元120以避免第一光照单元110和第二光照单元120在光源移动单元的驱动下进行移动时发生碰撞,其中,第一光照单元110和第二光照单元120能够发射相同或不同的波长及强度的光线以适应于生长区域的受光需求。可选地,第一光照单元110和第二光照单元120在光源移动单元驱动下的移动能够以固定或可变的移速差进行同向或反向移动,以使得获得最优的光照方案。
3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光照部100可设置于采集部200与生产区域之间,以避免采集部200遮挡光照单元的光线照射路径而影响动植物的受光情况。采集部200可包括相互连接的采集主体单元210和采集探头单元220,其中,采集探头单元220设置于采集主体单元
210朝向于生长区域的一侧。采集探头单元220至少设置有拍摄元件以实现对动植物生长状况信息的获取。采集部200可基于生长区域的数量和位置确定不同的设置方式,其中,采集部200还可设置有与采集主体单元210连接的采集移动单元230,以通过采集移动单元230带动采集主体单元210和采集探头单元220在铺设的轨道上按照预设路径移动,从而使得采集部200可对多个生长区域内的动植物生长状况进行监测。采集移动单元230可设置有固定组件和移动组件,以通过移动组件在固定组件的预设轨道上滑动,从而使得采集移动单元230能够带动采集部200移动。进一步地,采集部200可设置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其中,固定式的采集部200可针对不同生产区域独立设置并分别获得相应生长区域的生长状况信息,以避免数据干扰;移动式的采集部200可针对多个生产区域进行依次监测并依次获得相应生长区域的生长状况信息,以节约安装成本。采集移动单元230至少包括由电机驱动的监测滑轮,其中,监测滑轮能够与架设于生长区域上方的监测滑轨活动连接,以使得在电机的驱动下,监测滑轮在监测滑轨的限定轨道上移动,从而带动采集部200按预设轨迹移动。进一步地,采集部200的安装位置或移动定点位置可根据光照部100的透光板113位置和生长区域位置而确定,使得光照单元射出的光线能够经过生长区域内动植物表面反射后在不被光照单元遮挡的情况下由采集探头单元220接收,从而完成生长状况信息的获取。
3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不同动植物在生长时需求不同的光照时间,当生长区域可接收到光照时定为光照期,当生长区域不可接收到光照时定为阴影期,农业发光装置能够根据不同动植物的不同受光需求而对光照部100进行启闭或调节。当生长区域处于阴影期时光照部100处于非工作状态,可通过对光照部100的移动实现装置的高效运行,从而提高装置的利用率以降低安装成本,其中,光照部100可通过光源移动单元在不同生长区域间实现移动,光源移动单元可包括由电机驱动的光源滑轮,光源滑轮能够与架设于生长区域上方的光源滑轨活动连接,以使得在电机的驱动下,光源滑轮在光源滑轨的限定轨道上移动,从而带动光照部100按预设轨迹移动。例如,对于茄科类植物每天的光照期为8~20小时,优选的光照期为12~18小时左右,即茄科类植物每天优选的阴影期为6~12小时左右,当光照期和地影期均选为12小时的情况下,光照部可在两个生长区域之间完成理论上的无缝交替,从而实现光照部100的最大化利用。进一步地,为保证光照部100的使用寿命,可由多个光照部100轮替完成所有生长区域的照明工作,以通过合理的安排既节省了安装成本,也节省了维护成本。进一步地,光源移动单元和采集移动单元230可独立设置或组合设置,其中,独立设置能够更加灵活地实现照明功能和监测功能,组合设置可进一步节省成本。
33.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农业发光装置能够对位于生长区域内的植物进行光源供给和生长监测,其中,针对不同植物的种类可选择不同波长的光源进行照明,并基于不同植物的特征波长以完成生长状况信息的采集,例如,对于茄科类植物需要光照部100至少包括能够发射出450~660nm波长范围内的光线的光照单元。优选地,采集部200能够基于光谱数据库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比对分析,以获取当前植物的生长状况,其中,光谱数据库是利用基于不同植物特征波长而选择的多光谱标准光源照射植物以采集的不同植物色坐标和反射光谱等信息而建立的。进一步地,采集探头单元220可以是ccd光谱成像仪,以使得采集探头单元220可以对植物进行信息采集,并可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监测主体内的分析模块和/或储存模块以完成叶片色坐标和反射光谱等信息的比对分析和/或储存,经过分析后可以判断当前被测植物的生长状况,以便于对生长区域的实时环境参数进行及时调节,从而
实现植物的高效生长。
3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农业发光装置能够对位于生长区域内的动物进行光源供给和生长监测,例如,母鸡的产蛋及鸡蛋的孵化都需要适宜的光照条件,其中,通过在不同的生长时期以调节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和/或光照颜色以保证产蛋与孵化的顺利进行。鸡蛋在孵化过程中可通过能够高清成像的采集探头单元220对鸡蛋的胚胎与蛋清进行成像以获取胚胎与蛋清的厚度,在通过设置于监测主体内的信号接收器来接收由电磁波发生器向鸡蛋发射的电磁波经鸡蛋反馈回的回波,以获取回波时间,从而基于回波时间与厚度的采集数据经过传播速度、介电常数和预设区间的推导分析,以判断被测鸡蛋的孵化情况。
3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采集部200的采集主体单元210上可连接有调温单元240,其中,调温单元240可以是由若干能够绕同一转轴旋转的叶片组成,以通过电机的驱动转轴旋转,从而带动叶片沿同一方向转动。当采集部200移动至任一光照部100上方时,都可通过调温单元240实现对光照部100的降温。
3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生长区域的部分位置可配置若干涂覆有荧光粉的发光板,例如,在培育植物的生长区域内植物根部的上方设置有可为植物根部创造无光环境的反光板,使得涂覆有荧光粉的反光侧能够朝向于光照部100设置。光照部100的光照单元120照向于植物受光面的过程中,部分光线能够透过植物叶片的间隙照射至位于植物根部的反光板的反光侧,反光侧上的荧光粉基于透过光线的激发而发射出植物背光面所需波长的光线,使得植物背光面也能够获取到一定的光照来补充植物叶片获取的光强,从而降低能耗。进一步地,采集部200可在生长区域内配置有用于监测反光板激发光线参数的反射光采集单元,反射光采集单元能够基于荧光粉激发光线的参数来推算由光照单元120发出的透过叶片间隙的光线量,从而通过判断叶片间隙大小来确定叶片生长状态,进而判断植物生长状态。优选地,反射光监单元和/或采集探头单元220获取的数据均可以用于判断植物的生长状态,其中任一监测单元推算的植物生长状态能够用于对另一检测单元推算的植物生长状态进行校准,以保证判断的准确性。当植物处于不良生长状态时能够基于反射光采集单元和/或采集探头单元220获取的数据来判断生长区域内的其他不利条件,例如温度、水、肥料供应等问题,从而更便于对生长区域内的环境因素进行调节。进一步地,可根据荧光粉被激发的能量来形成、更新育苗期、品质形成期和品质积累期的照射时长与光照强度的光配方数据库,以基于不同植物的种类合理规划生长区域及光源移动单元和/或采集移动单元230的移动轨迹。
3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农业发光装置还可包括中控单元310,中控单元310可与光照部100的光照调控单元130和/或采集部200的采集调控单元250信号连接,农业发光装置可设置有传感单元320和电源单元330。
3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控单元310既不设置于光照部100内也不设置于采集部200内,以通过信号传输的方式与光照调控单元130和/或采集调控单元250实现信息交互,光照调控单元130和/或采集调控单元250能够响应于中控单元310发出的控制信号以驱动光照部100和/或采集部200进行适应性调整。
3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传感单元320可设置有紫外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空气传感器等,以通过不同功能的传感器来执行不同的检测任务,从而获取当前生长区域的实时环境参数。当实时环境参数与标准环境参数之间存在由光照因素引起的差值
超出设定阈值时,可反馈至中控单元310,以使得中控单元310能够通过光照调控单元130对光照部100进行调节。同时,还可在光照部100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以用于对光照部100的内部温度进行检测,当光照部100内部温度过高时,接收到反馈信号的中控单元310能够驱动采集调控单元250以启动采集移动单元230,基于检测移动单元的运动使得采集部200能够定向移动至需要降温的光照部100对应位置,以通过设置于采集主体单元210上的调温单元240实现对光照部100的降温。
4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电源单元330能够与各功能单元电连接以提供电能,其中,电源单元330可至少包括用于维持光照部100正常运行的光源电源组件和用于维持采集部200正常运行的监测电源组件。优选地,监测电源组件能够在监测主体上的与采集探头单元220同侧的一端设置有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光电转换元件331,以通过光电转换元件331对逸散于监测主体表面的光能进行回收,从而在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同时以至少满足采集部200的至少部分功能运行时的能量消耗,例如,光电转换元件331转换的电能可为采集探头单元220的运行提供电能。进一步地,光电转换元件331可以是发光二极管元件,发光二极管元件可由基底发光二极管阵列以先串联后并联的方式连接而成,其中,基底发光二极管由若干发光二极管堆叠而成。优选地,由于生长区域存在光照期和阴影期的交替,不论是移动式还是固定式的采集部200都可能存在部分时刻无法接收到光线,因此监测主体内可设置有由若干蓄电池单体以串联和/或并联方式连接而成的蓄电池组332,以通过蓄电池组332对光电转换元件331转换而成的多余电能进行储存,以使得发光二极管转换的电能在不能满足采集探头单元220的能量消耗时可由蓄电池组332释放储存的电能以保证采集探头单元220的正常工作。进一步地,在生长区域可规律性地设置若干反光部件,以使得光照单元120射向生长区域的部分光线能够被反射,从而使得位于生长区域的动植物在不能直接接收到光照的背光部位也可以通过反射光的照射而受光,同时,部分位置的反光部件还可将反射的光线以穿过光照部100的透光板113的方式射向于光电转换元件331,以保证光电转换元件331能够接收到适宜的光线从而完成光电转换。中控单元310能够基于各光照部100的光照计划和/或蓄电池组332内的剩余电量等因素来制定采集部200的运行计划和路径,例如,采集部200在处于非监测状态时,中控单元310可通过采集调控单元250驱动采集移动单元230来带动监测主体移动至光照强度高、光照时间长、光照波长范围广的光照部100对应位置,以在非监测状态为蓄电池组332储存更多电能;采集部200在处于监测状态时,中控单元310能够基于各光照部100的光照计划和当前状态,合理规划出采集部200的监测路径,采集移动单元230响应于控制信号以配合于各光照部100的方式实现生长状态的采集。
4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农业发光装置设置的中控单元310能够将划分而成的若干生长区域及对应的光照部100编号,确定各生长区域内相应设置的动植物种类;根据数据库中的云端数据基于不同的动植物种类确定不同生长区域对应的标准环境参数,并将标准光照参数根据编号对应传输至相应的光照部100,以使得光照调控单元130能够响应于控制信号确定光照单元适当的配光方案,从而向生长区域发射对应参数的光线;基于传感单元320反馈的实时环境参数与标准环境参数之间差值和设定阈值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光照部100运行的状态,并在由光照因素引起的差值超出设定阈值时,通过驱动光照调控单元130来调节光照部100的光照参数;基于各光照部100的光照计划和/或蓄电池组332内的剩余电
量等因素来制定采集部200的运行计划和路径,并通过驱动采集调控单元250来带动驱动部按照预设的计划和路径运行;通过向采集调控单元250传输控制信号以驱动采集部200的采集探头单元220对各生长区域的动植物生长状态信息进行采集,并在采集主体单元210内进行信息储存和分析,以使得中控单元310能够接收到由采集调控单元250发出的对应被测动植物的当前生长状态;对于培育植物的生长区域可驱动反射光采集单元对反光板上荧光粉激发的光线进行采集,以通过透过叶片间隙的光线量来推算植物当前的生长状态和生长阶段,并可将植物当前生长状态发送至中控单元310以进行校正;基于采集的动植物当前生长状态与历史生长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以判断动植物的生长环境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并在当前生长状态与历史数据信息差异超出设定阈值时通过驱动光照调控单元130来调节光照部100的光照参数。
4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4.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46.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在全文中,“优选地”所引导的特征仅为一种可选方式,不应理解为必须设置,故此申请人保留随时放弃或删除相关优选特征之权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