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线路板连续压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060486发布日期:2022-05-17 23:2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线路板连续压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柔性线路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柔性线路板连续压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柔性线路板,又称软性电路板、挠性电路板,其以质量轻、厚度薄、可自由弯曲折叠等优良特性而备受青睐,但国内有关fpc的质量检测还主要依靠人工目测,成本高且效率低,而随着电子产业飞速发展,电路板设计越来越趋于高精度、高密度化,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fpc缺陷自动化检测成为产业发展必然趋势。
3.柔性线路板的制作流程包括切开材料、化学清洗、内层抗蚀干膜、酸性蚀刻、化学清洗、内层覆盖膜对位、压合、烘烤、在柔性线路板上印刷字符和终检几个工序,其中在压合时是将柔性线路板和硬度加强板压合,提高柔性线路板的韧性,但是普通压合装置在压合时不容易使柔性线路板与硬度加强板对齐,从而使得压合的质量不够稳定;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柔性线路板连续压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线路板连续压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普通柔性线路板使用的连续压合装置在压合时,压合的质量不够稳定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线路板连续压合装置,包括第一工作箱和第二工作箱,所述第二工作箱的上方安装有液压顶,且液压顶与第二工作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工作箱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液压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支座,且支座与支撑板通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支座的上方安装有气缸,且气缸与支座通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下方安装有对齐板,且对齐板与气缸通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对齐板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分别安装有第一转动箱和第二转动箱,且第一转动箱和第二转动箱均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工作箱的前端面上安装有窥察窗,且窥察窗与第二工作箱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箱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一转腿,且第一转腿与第一转动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腿的一端安装有第四伺服电机,且第四伺服电机与第一转腿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的后端面上安装有第四减速器,所述第一转腿的后端面上安装有第二移料辊,所述第二移料辊和第四伺服电机均通过联轴器与第四减速器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且第三伺服电机与第一转动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前端面上安装有第三减速器,所述第一转腿和第三伺服电机均通过联轴器与第三减速器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箱一侧设置有第二转腿,所述第二转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
减速器,且第二减速器与第二转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器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转动箱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移料辊,所述第一移料辊和第二伺服电机均通过联轴器与第二减速器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五伺服电机,且第五伺服电机与第二转动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五伺服电机的一侧安装有第五减速器,所述第五减速器的一侧安装有主轴,所述主轴和第五伺服电机均通过联轴器与第五减速器固定连接,所述主轴与第二转腿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箱的内部安装有轴承座,且轴承座与第二转动箱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的内部安装有副轴,且副轴与轴承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12.优选的,第一工作箱和第二工作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方安装有上电加热压合台,且上电加热压合台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工作箱的内部安装有支架,且支架与第二工作箱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上方安装有底部电加热压合台,且底部电加热压合台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工作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且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二工作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工作箱的内部分别安装有驱动辊和从动辊,且驱动辊和从动辊均通过轴承与第一工作箱转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前端面上安装有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一减速器的前端面上安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和第一伺服电机均通过联轴器与第一减速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辊的一侧安装有从动轮,且从动轮与驱动辊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与驱动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辊和从动辊的外侧均设置有传输带,所述从动辊与驱动辊通过传输带转动连接,所述传输带与底部电加热压合台贴合。
14.一种柔性线路板连续压合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s1:通过传输带将柔性线路板和加强板输送到第二工作箱的内部;
16.s2:通过液压顶驱使支撑板向下移动,使得支撑板带动上电加热压合台下沉;
17.s3:通过上电加热压合台的下沉,与底部电加热压合台贴合,对传输带上方的柔性线路板和加强板进行施加压力,实现压合的效果;
18.s4:在上电加热压合台与底部电加热压合台压合之前,通过第一移料辊和第二移料辊将柔性线路板和加强板向对齐板移动;
19.s5:通过对齐板将柔性线路板和加强板拦截,使得柔性线路板与加强板之间对齐,从而提升压合的效果。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该发明通过对齐板、第一转动箱和第二转动箱的设置,对齐板为l形板,夹角为九十度,第一转动箱上安装有第二移料辊,第二转动箱上安装有第一移料辊,通过第二移料辊的转动可将柔性线路板和硬度加强板向对齐板的一个面移动,通过第一移料辊可将柔性线路板和硬度加强板向对齐板的另一个面移动,从而将柔性线路板和硬度加强板能够完美的对齐在一起,从而当上电加热压合台与底部电加热压合台相互贴合压合时能够将柔性线路板与硬度加强板完美的贴合在一起,从而提升柔性线路板与硬度加强板压合的质量。
22.2.该发明通过支撑板的设置,支撑板可将第一转动箱、第二转动箱、上电加热压合台、气缸和对齐板连接在一起,支撑板用于支撑和固定第二工作箱内部的全部结构,使得第二工作箱的内部结构更加集中,从而使得第二工作箱体积更小,便于运输,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柔性线路板连续压合装置的正视图;
24.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柔性线路板连续压合装置的剖视图;
25.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转动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转动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的对齐板的整体示意图。
28.图中:1、第一工作箱;2、第二工作箱;3、液压顶;4、窥察窗;5、第一伺服电机;6、第一减速器;7、驱动轮;8、从动轮;9、驱动辊;10、传输带;11、从动辊;12、底部电加热压合台;13、支架;14、支撑板;15、第一转动箱;16、第二转动箱;17、上电加热压合台;18、支座;19、气缸;20、对齐板;21、第一移料辊;22、第二伺服电机;23、第二减速器;24、第三伺服电机;25、第三减速器;26、第一转腿;27、第四伺服电机;28、第四减速器;29、第二移料辊;30、第二转腿;31、第五伺服电机;32、第五减速器;33、主轴;34、副轴;35、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0.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柔性线路板连续压合装置,包括第一工作箱1和第二工作箱2,第二工作箱2的上方安装有液压顶3,且液压顶3与第二工作箱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工作箱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与液压顶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板14的上方安装有支座18,且支座18与支撑板14通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支座18的上方安装有气缸19,且气缸19与支座18通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气缸19的下方安装有对齐板20,且对齐板20与气缸19通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对齐板20与支撑板14滑动连接,支撑板14的上方分别安装有第一转动箱15和第二转动箱16,且第一转动箱15和第二转动箱16均与支撑板14固定连接,第二工作箱2的前端面上安装有窥察窗4,且窥察窗4与第二工作箱2固定连接。
31.进一步,第一转动箱15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一转腿26,且第一转腿26与第一转动箱15转动连接,第一转腿26的一端安装有第四伺服电机27,且第四伺服电机27与第一转腿26固定连接,第一转腿26设置有两个,第一转腿26用于固定第四伺服电机27。
32.进一步,第四伺服电机27的后端面上安装有第四减速器28,第一转腿26的后端面上安装有第二移料辊29,第二移料辊29和第四伺服电机27均通过联轴器与第四减速器28固定连接,第二移料辊29由两个第一转腿26固定,与两个第一转腿2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33.进一步,第一转动箱15的内部安装有第三伺服电机24,且第三伺服电机24与第一转动箱15固定连接,第三伺服电机24的前端面上安装有第三减速器25,第一转腿26和第三伺服电机24均通过联轴器与第三减速器25固定连接,第一转腿26与第三减速器25之间设置有连轴,第三伺服电机24在通过第三减速器25减速后驱动连轴转动,从而将第一转腿26转动。
34.进一步,第二转动箱16一侧设置有第二转腿30,第二转腿30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减速器23,且第二减速器23与第二转腿30固定连接,第二减速器2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22,第二转动箱16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移料辊21,第一移料辊21和第二伺服电机22均
通过联轴器与第二减速器23固定连接,第二转腿30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转腿30,第一移料辊21由两个第二转腿30固定。
35.进一步,第二转动箱16的内部安装有第五伺服电机31,且第五伺服电机31与第二转动箱16固定连接,第五伺服电机31的一侧安装有第五减速器32,第五减速器32的一侧安装有主轴33,主轴33和第五伺服电机31均通过联轴器与第五减速器32固定连接,主轴33与第二转腿30固定连接,主轴33用于连接第二转腿30和第五减速器32,第二转动箱16的内部结构与第一转动箱15的内部结构相同。
36.进一步,第二转动箱16的内部安装有轴承座35,且轴承座35与第二转动箱16固定连接,轴承座35的内部安装有副轴34,且副轴34与轴承座3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轴承座35用于固定和支撑副轴34,副轴34用于连接另一个第二转腿30,两个第二转腿30分别由主轴33和副轴34固定,同时第一转动箱15的两个第一转腿26也是如此被固定。
37.进一步,第一工作箱1和第二工作箱2固定连接,支撑板14的下方安装有上电加热压合台17,且上电加热压合台17与支撑板14固定连接,第二工作箱2的内部安装有支架13,且支架13与第二工作箱2固定连接,支架13的上方安装有底部电加热压合台12,且底部电加热压合台12与支架13固定连接,第二工作箱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5,且第一伺服电机5与第二工作箱2固定连接,第一工作箱1的内部分别安装有驱动辊9和从动辊11,且驱动辊9和从动辊11均通过轴承与第一工作箱1转动连接,上电加热压合台17与底部电加热压合台12的位置相互对应,并且两个都是通过电阻丝加热的方式对两个压台进行加热。
38.进一步,第一伺服电机5的前端面上安装有第一减速器6,第一减速器6的前端面上安装有驱动轮7,驱动轮7和第一伺服电机5均通过联轴器与第一减速器6固定连接,驱动辊9的一侧安装有从动轮8,且从动轮8与驱动辊9固定连接,从动轮8与驱动轮7通过皮带转动连接,驱动辊9和从动辊11的外侧均设置有传输带10,从动辊11与驱动辊9通过传输带10转动连接,传输带10与底部电加热压合台12贴合,传输带10用于输送柔性线路板和硬度加强板。
39.一种柔性线路板连续压合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0.s1:通过传输带10将柔性线路板和加强板输送到第二工作箱2的内部;
41.s2:通过液压顶3驱使支撑板14向下移动,使得支撑板14带动上电加热压合台17下沉;
42.s3:通过上电加热压合台17的下沉,与底部电加热压合台12贴合,对传输带10上方的柔性线路板和加强板进行施加压力,实现压合的效果;
43.s4:在上电加热压合台17与底部电加热压合台12压合之前,通过第一移料辊21和第二移料辊29将柔性线路板和加强板向对齐板20移动;
44.s5:通过对齐板20将柔性线路板和加强板拦截,使得柔性线路板与加强板之间对齐,从而提升压合的效果。
45.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传输带10将柔性线路板和加强板输送到第二工作箱2的内部,通过液压顶3驱使支撑板14向下移动,使得支撑板14带动上电加热压合台17下沉,通过上电加热压合台17的下沉,与底部电加热压合台12贴合,对传输带10上方的柔性线路板和加强板进行施加压力,实现压合的效果,在上电加热压合台17与底部电加热压合台12压合之前,通过第一移料辊21和第二移料辊29将柔性线路板和加强板向对齐板20移动,通过对齐板20将柔性线路板和加强板拦截,使得柔性线路板与加强板之间对齐,从而提升压合的
效果,启动第一伺服电机5,第一伺服电机5将通过第一减速器6减速后驱使驱动轮7转动,驱动轮7通过从动轮8带动驱动辊9转动,驱动辊9带动传输带10和从动辊11转动,将柔性线路板和加强板放置在传输带10的上方,从而将柔性线路板和加强板输送至第二工作箱2的内部,然后启动第三伺服电机24,第三伺服电机24将通过第三减速器25减速后驱使第一转腿26转动,从而将第二移料辊29转动至与柔性线路板和加强板贴合,启动第五伺服电机31,第五伺服电机31将通过第五减速器32减速后驱使主轴33转动,主轴33带动第二转腿30的一端转动,从而将第一移料辊21转动至与柔性线路板和加强板贴合,启动液压顶3,使得支撑板14下降,从而将上电加热压合台17靠经传输带10,启动气缸19,气缸19将推动对齐板20下沉,使得对齐板20下降与传输带10贴合,然后同时启动第四伺服电机27和第二伺服电机22,从而使得第二移料辊29和第一移料辊21同时转动,通过第二移料辊29和第一移料辊21的转动,将柔性线路板和加强板的两个垂直的边向对齐板20靠近,并与其贴合,从而将柔性线路板与加强板完美的对齐在一起,然后再次通过液压顶3将上电加热压合台17下沉,压在传输带10的上方,传输带10的下方由底部电加热压合台12托住,两个压合台同时加热,从而实现高温压合的工作效果。
4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