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80564发布日期:2021-09-25 11:46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驱动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源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源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输入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后输出低压直流电位于led电路供电。
3.现有的led驱动电源在使用时,当led灯持续工作较长时间后,其内部电路会产生较大的热量。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led驱动电源内的热量不及时散去会造成led驱动电源内的温度持续升高,对led驱动电源本身以及其内部的电路板造成损坏,引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led驱动电源不易因其内部温度升高而损坏,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源保护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源保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电源保护装置,包括led驱动电源,所述led驱动电源包括电源驱动模块,还包括:
8.热量检测模块,以电源驱动模块上的温度为基准,输出温度检测信号;
9.比较处理模块,耦接于所述热量检测模块,内预置有基准电压值,获取温度检测信号,并将温度检测信号与基准电压值比较,输出处理信号;
10.以及散热模块,耦接于所述检测模块,以接收处理信号,作出对led驱动电源进行冷却降温的响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led驱动电源内的温度升高,热量检测模块会根据输出相应的温度检测信号,比较处理模块根据温度检测信号与基准电压值的比较,判断led驱动电源内的温度是否正常,若led驱动电源内的温度过高则输出处理信号,启动散热模块对led驱动电源降温,使led驱动电源不易因其内部温度升高而损坏。
12.优选的,还包括:
13.报警模块,耦接于所述比较处理模块,以接收处理信号作出报警响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报警模块的设置,当led驱动电源内温度过高时,对人员进行警报提醒,方便人员及时作出反应。
15.优选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
16.延时单元,耦接于所述比较处理模块,以接收处理信号后延时输出报警信号;
17.以及报警器,耦接于所述延时单元,以接收报警信号作出报警响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本装置在检测到led驱动电源内的温度过高时,会
作出降温操作,当在延时时段内,散热模块将温度降至正常范围内,则报警器不启动,若没有将温度降至正常范围内,则说明led驱动电源内发生异常,启动报警,提醒人员进行检修。
19.优选的,所述延时单元采用555定时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555定时器具有低功耗、输入阻抗高等优点,较为节能。
21.优选的,所述散热模块包括延时缓放电路以及散热器,所述延时缓放电路与比较处理模块耦接以接收处理信号,所述延时缓放电路与散热器耦接以控制散热器延时关闭。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时缓放电路的设置,使得散热器可在led驱动电源温度恢复正常范围后,仍持续一段时间对led驱动电源进行降温,将其温度继续降低,避免在led驱动电源温度在短暂恢复正常范围后,在短时间内又再次升高,造成散热模块在短时间内启动、关闭频繁,而导致散热模块的寿命降低。
23.优选的,所述散热器采用风扇。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风扇产生的气流对led驱动电源进行散热,带走多余热量,较为方便。
25.优选的,所述热量检测模块包括热敏电阻r1、稳压二极管d1、电阻r2以及电阻r3,所述电阻r2的一端与电源驱动模块的正极输出端耦接、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耦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源驱动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耦接,所述热敏电阻r1的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耦接、另一端与电阻r3耦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耦接。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上升而上升的特性,热敏电阻r1所分到的电压会随led驱动电源内部的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设置稳压二极管d1,使热敏电阻r1与电阻r3分到的总电压值保持稳定,使得led驱动电源内部的温度上升时电阻r3的两端电压升高,通过检测电阻r3的两端电压通过简单计算便可知晓led驱动电源内部的温度,无需采用温度传感器,较为方便。
27.优选的,所述比较处理模块包括运算放大器oa1,所述运算放大器oa1的正相输入端耦接于热敏电阻r1与电阻r3之间的连接点上,所述运算放大器oa1的反相输入端用于输入基准电压值,所述运算放大器oa1的输出端与散热模块耦接。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运算放大器oa1、基准电压值,通过简单的比较电路,便可判断led驱动电源内部的温度是否异常,较为方便。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通过设置热量检测模块、比较处理模块以及散热模块,可对led驱动电源进行降温,使其不易因其内部温度升高而损坏;
31.通过设置报警模块,使本装置在led驱动电源内部温度过高时,能够对人员发出警报提醒;
32.通过设置延时单元,使散热模块不易在短时间内启动、关闭频繁,而导致其寿命降低。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电路图。
3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报警模块的电路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电源驱动模块;2、热量检测模块;3、比较处理模块;4、散热模块;41、延时缓放电路;42、散热器;5、报警模块;51、延时单元;52、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源保护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电源保护装置,包括led驱动电源,led驱动电源包括电源驱动模块1、热量检测模块2、比较处理模块3、散热模块4以及报警模块5。电源驱动模块1为led驱动电源内部的电路模块,电源驱动模块1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市电、输出端用于输出低压直流电以对led灯进行供电。
38.热量检测模块2,以电源驱动模块1上的温度为基准输出温度检测信号,其具体结构包括:热敏电阻r1、稳压二极管d1、电阻r2以及电阻r3, 热敏电阻r1设置在led驱动电源内部以对电源驱动模块1的温度作出反应,电阻r2的一端与电源驱动模块1的正极输出端耦接、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耦接,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源驱动模块1的负极输出端耦接,热敏电阻r1的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耦接、另一端与电阻r3耦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耦接,使得电阻r3与热敏电阻r1分到的总电压为稳压二极管d1的击穿电压,以保持电阻r3与热敏电阻r1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的稳定;
39.比较处理模块3,耦接于热量检测模块2,内预置有基准电压值,获取温度检测信号,并将温度检测信号与基准电压值比较,输出处理信号;其具体结构包括:运算放大器oa1,运算放大器oa1的正相输入端耦接于热敏电阻r1与电阻r3之间的连接点上,运算放大器oa的反相输入端用于输入基准电压值,基准电压值由干电池提供,当电源驱动模块1的温度升高后,热敏电阻r1的电阻会下降,其所分到的电压也会降低,电阻r3两端的电压会升高,而运算放大器oa1的正相输入端获取到的电压为电阻r3两端的电压,当电源驱动模块1的温度升高到特定温度(80摄氏度)后,电阻r3两端的电压超过基准电压值的电压,运算放大器oa1输出高电平的处理信号;
40.散热模块4,耦接于检测模块,以接收处理信号,作出对电源驱动模块1进行冷却降温的响应。其具体结构为:散热模块4包括延时缓放电路41以及散热器42,延时缓放电路41与运算放大器oa1的输出端耦接以接收处理信号输出缓放信号,散热器42耦接于延时缓放电路41以接收缓放信号以作出立即启动、延时关闭的响应。更具体的:延时缓放电路41包括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1以及缓放继电器km1,电阻r4与运算放大器oa1的输出端耦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5耦接,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于电阻r4与电阻r5之间的连接点上,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缓放继电器km1的线圈耦接,缓放继电器km1的线圈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耦接。散热器42的一端与电源vcc耦接,另一端耦接有三极管q2,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散热器42耦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耦接有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与缓放继电器km1的触点开关耦接,缓放继电器km1触点开关的另一端与电源vcc1耦接,散热器42采用风扇或半导体制冷板;
41.当运算放大器oa1输出高电平的处理信号后,三极管q1接通,缓放继电器km1的线圈导通,将缓放继电器km1的触点开关关闭,使散热器42所在电路导通,散热器42开始工作对电源驱动模块1进行散热,使电源驱动模块1的温度下降,在电源驱动模块1的温度下降到正常范围后,缓放继电器km1的触点开关延时关闭,使散热器42对电源驱动模块1进行充分
散热;
42.参照图2,报警模块5,耦接于比较处理模块3,以接收处理信号作出报警响应,其结构包括:延时单元51、报警器52,延时单元51耦接于比较处理模块3,以接收处理信号后延时输出报警信号,报警器52耦接于延时单元51,以接收报警信号作出报警响应。在本实施例中,延时单元51采用555定时器、报警器52采用报警铃,其及具体电路结构为:延时单元51耦接有非门u1,非门u1的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oa1的输出端耦接,非门u1的输出端与延时单元51的第二引脚耦接,延时单元51的第八引脚以及第四引脚接电源vcc,延时单元51的第一引脚以及第六引脚接地,延时单元51的第四引脚耦接有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与延时单元51的第一引脚耦接,延时单元51的第三引脚耦接有继电器km2的线圈,延时单元51的其他引脚空置,报警器52的一端与电源vcc耦接、另一端耦接有三极管q3,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报警器52耦接、发射极接地、基极耦接有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与继电器km2的触点开关耦接,电器km2的触点开关的另一端接电源vcc1;
43.延时单元51的设置使得当报警模块5持续接收到高电平的处理信号超过一端时间(20分钟)后,说明散热模块4未将电源驱动模块1的温度降下去,为防止电源驱动模块1继续升温,造成led驱动电源的损坏,延时单元51的第三引脚输出高电平控制继电器km2启动,将继电器km2的触点开关闭合,使报警器52启动报警,对人员进行警示,便于人员及时对本保护装置进行检修。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电源保护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led驱动电源内部温度过高后,热量检测模块2中的热敏电阻r1的阻值下降,电阻r3分到的电压上升,使得运输放大器oa1输出高电平,将散热器42启动,对led驱动电源进行散热,经过散热器42降温一段时间后,led驱动电源内的温度仍未降低到正常值,则报警模块5启动,提醒人员led驱动电源内部异常,便于人员对其进行检修。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