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率发热电缆注塑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24007发布日期:2021-11-03 16:5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率发热电缆注塑接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率发热电缆注塑接头,属于发热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发热电缆,是制成电缆结构,以电力为能源,利用合金电阻丝或者碳纤维发热体远红外进行通电发热,来达到采暖或者保温的效果。通常,发热电缆的结构一般为冷线

发热线

冷线串接而成,串接部位采用隐式接头或热缩管接头结构连接。现有发热电缆的发热线多为恒功率发热线,并且大多为一根发热线设置。此结构简单,发热线与冷线对接时,连接牢靠性比较容易保障,存在的隐患及故障较少。
3.但是现有发热电缆功能太少,使用恒功率发热线工作耗能严重,投入的使用成本较高。为此,有的发热电缆内会设置多根功率不同的发热线,进行变功率发热来满足使用需要。设置多根发热线,就需要对应设置多根冷线与之一一对应连接,采用现有的隐式接头或热缩管接头结构存在以下不足:
4.(1)如果将多根发热线与冷线一一对接后,再采用整体隐式接头或热缩管接头结构固定,此过程中多根对接结构极易错位,连接牢靠性不易保障,安装质量差;
5.(2)如果每根发热线与对应冷线连接后采用单独的隐式接头或热缩管接头结构固定,将会增加增大连接处的尺寸,影响发热电缆的整体结构规格和美观性,并且制造工艺繁琐,生产效率低下,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6.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率发热电缆注塑接头,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一种多功率发热电缆注塑接头,它用于多功率发热电缆内的多根发热线与冷线电缆内对应设置的多根冷线的端头对接固定,每条发热线与其对应的冷线均通过第一固定管铆压连接并通过灌锡形成灌锡层,在灌锡层外包裹有带有多个过线腔的热缩管后形成一体式固定结构;所述多功率发热电缆和冷线电缆内的接地线通过第二固定管铆压连接,并与所述的一体式固定结构包裹在注塑封帽内。
9.前述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均为铜管或铜带压接成的管状结构。
10.前述热缩管为扁平管,扁平管两端为绝缘层适配的腔孔,中部通过隔层分隔成多个与发热线数量相匹配的过线腔,其为一体式成型结构。
11.前述注塑封帽为pvc护套或pe护套,其采用注塑机一次性注塑成型。
12.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多功率发热电缆注塑接头,它用于多功率发热电缆内的多根发热线与冷线电缆内对应设置的多根冷线的端头对接固定,每条发热线与其对应的冷线均通过第一固定管铆压连接并通过灌锡形成灌锡层,在灌锡层外包裹有带有多个过线腔的热缩管后形成一体式固定结构;所述多功率发热电缆和冷线电缆内的接
地线通过第二固定管铆压连接,并与所述的一体式固定结构包裹在注塑封帽内。其针对具有多根发热线的发热电缆而设计,首先采用多个第一固定管将每条发热线与其对应的冷线一一固定,再进行灌锡后实现初步固定,之后采用带有多个过线腔且为一体式固定结构的热缩管进行二次固定,同时接地线采用第二固定管初步固定,最后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将其封在注塑封帽,形成注塑接头,此结构保证多根发热线与冷线一一对接过程中不会发生错位,连接可靠性高,安装质量好。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结构紧凑,连接可靠性高,保证使用安全的同时,使得发热电缆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大大减少了后期的维修人力和财力成本。
15.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热缩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0.图4为热缩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1.图5为热缩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注塑封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4.如图1

图2所示, 一种多功率发热电缆注塑接头,它用于多功率发热电缆内的多根发热线1与冷线电缆内对应设置的多根冷线2的端头对接固定,所述的多功率发热电缆内具有多条功率不同或相同且并列设置的发热线1,在发热线1外包裹有将其一一分隔开的绝缘层3,在绝缘层3外设置与发热线1并行的接地线4,并且在绝缘层3、接地线4外依次包裹有金属屏蔽层5和护套6;每条发热线1与其对应的冷线2均通过第一固定管7铆压连接并通过灌锡形成灌锡层8,在灌锡层8外包裹有带有多个过线腔的热缩管9后形成一体式固定结构;所述多功率发热电缆和冷线电缆内的接地线通过第二固定管10铆压连接,并与所述的一体式固定结构包裹在注塑封帽11内。
25.所述多功率发热电缆内的发热线1可以为两条设置,其功率比为1:9、2:8、3:7、4:6、5:5。
26.所述的发热线1均为多股合金丝组成。
27.优选地,所述发热线1为两条设置,其中一根发热线的功率为13w/m,另一根发热线的功率为7w/m,两条发热线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并且其中一根发热线为七股合金丝构成,另一根发热线为五股合金丝构成。
28.所述第一固定管7为铜管或铜带压接成的管状结构,将所述发热线1和冷线2搭接在一起,并通过铆压机将其铆压固定在第一固定管7内,实现发热线1和冷线2的初步固定,再进行灌锡,形成灌锡层8,保证发热线1与对应冷线2连接牢靠。所述第二固定管10为铜管,将多功率发热电缆和冷线电缆内的接地线4搭接在一起,并通过铆压机将其铆压固定在第二固定管10内,可实现接地线的初步固定,保证其连接可靠。
29.具体见图3

图5,所述热缩管9为扁平管,扁平管两端为绝缘层3适配的腔孔901,中部通过隔层902分隔成多个与发热线1数量相匹配的过线腔903,其为一体式成型结构。装配时先将热缩管9套装在多功率发热电缆或冷线电缆端部,且使每根发热线1或冷线2一一穿过过线腔孔,再进行发热线1和冷线6的初步固定、灌锡后,再将热缩管9移动至连接部位,将每根发热线1、冷线2连接处分隔开来,并热缩后形成一体式固定结构。
30.或者,所述热缩管9为多根设置,每根热缩管一一包裹在对应的发热线1、冷线6连接部位,热缩后形成独立分开的结构,此结构采用的热缩管为现有结构,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31.所述注塑封帽11为pvc护套或pe护套。其采用注塑机一次性注塑成型,使其形成注塑封帽11。
32.见图6,所述注塑封帽11为扁平长条形结构。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保密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