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7533发布日期:2022-07-05 23:2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线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各类电器产品层出不穷,电器数量的增多导致了电线的使用数量显著增大。当有限的空间内增加电器的使用量时,线材、电线等连接线也将随之增多,如果不对电器所连接的电线等连接线加以整理,必然会使连接线杂乱地摆放在空间中,影响空间内的整洁度,甚至会造成人员受伤。
3.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通常需要人工将固线装置通过两颗螺钉固定在电气安装板上,而电气安装板上存在多个与螺钉对应孔位相似的孔位,安装螺钉时需要工作人员仔细比对孔位的位置与形状,以识别目标螺钉孔位。这一过程不仅将耗费大量的人力以及时间,还无法保证固线装置安装的准确性,并且螺钉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固线装置的成本。
4.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低成本、易操作且高效率的固线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线组件,以解决现有的固线装置成本高、固线难度大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线组件,所述固线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结构;以及第二固定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相卡接以形成固线槽,所述固线槽用以容纳待固定线材。
7.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结构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固定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一端。
8.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底座部,所述底座部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底座部;使用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嵌入所述第一通孔内,以将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卡接。
9.优选地,所述底座部的一侧上还具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由凸出于所述底座部表面的两个卡接块构成,所述两个卡接块相对设置以形成卡接槽;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部;使用时,所述第二连接部被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以协同所述第一连接部将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上。
10.优选地,所述固线组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固线组件的基础支撑体固定连接,用于支撑并限定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位置。
11.优选地,所述安装板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三连接部嵌入所述第二通孔内,以将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与所述安装板卡接。
12.优选地,所述底座部的另一侧上还具有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由凸出于所述底座部表面的两个倒刺状的卡扣块构成,所述两个倒刺状的卡扣块相对设置以形成卡扣紧固结构;所述安装板还包括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安装板;其中,所述卡扣紧固结构插入所述第三通孔中并卡紧,以协同所述第三连接部将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13.优选地,所述两个卡接块各自相对的表面上均具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的位置上具有第二凸起部;使用时,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凸起部接触配合并彼此卡紧,用以协同所述第一连接部将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上。
14.优选地,所述底座部朝向所述固线槽的一侧表面上还具有第一防滑部,所述第一防滑部用以加强所述固线组件对线材的固定强度。
15.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中用于形成所述固线槽的部分还具有第二防滑部,其凸出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的表面并朝向所述固线槽内部;所述第二防滑部用以加强所述固线组件对线材的固定强度。
16.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以及所述安装板上均具有形状及尺寸彼此相一致的备用通孔,所述第一固定结构、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以及所述安装板上的备用通孔的中心在三者固定连接后彼此对准。
1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安装固线组件无需使用螺钉,从而显著提高了效率,并且节约成本,固线组件也不易松脱。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固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21.图3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固线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固线组件另一角度面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3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第一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6.图8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第一固定结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9.图11为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30.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第二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3为图11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32.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5为图13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34.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提供的固定组件的示意图。
35.图中标记如下:
36.附图
ꢀꢀ
部件名称
ꢀꢀꢀꢀꢀꢀ
附图
ꢀꢀꢀꢀ
部件名称
ꢀꢀꢀꢀꢀꢀ
附图
ꢀꢀꢀ
部件名称
37.标记
ꢀꢀꢀꢀꢀꢀꢀꢀꢀꢀꢀꢀꢀꢀꢀꢀꢀꢀꢀ
标记
ꢀꢀꢀꢀꢀꢀꢀꢀꢀꢀꢀꢀꢀꢀꢀꢀꢀꢀ
标记
[0038]1ꢀꢀꢀꢀꢀ
第一固定结构
ꢀꢀꢀꢀꢀ2ꢀꢀꢀꢀꢀ
第二固定结构
ꢀꢀꢀꢀ3ꢀꢀꢀꢀꢀ
安装板
[0039]
11
ꢀꢀꢀꢀ
底座部
ꢀꢀꢀꢀꢀꢀꢀꢀꢀꢀꢀ
21
ꢀꢀꢀꢀ
第一连接部
ꢀꢀꢀꢀꢀꢀ
31
ꢀꢀꢀꢀ
第二通孔
[0040]
12
ꢀꢀꢀꢀ
第三连接部
ꢀꢀꢀꢀꢀꢀꢀ
22
ꢀꢀꢀꢀ
第二连接部
ꢀꢀꢀꢀꢀꢀ
32
ꢀꢀꢀꢀ
第三通孔
[0041]
111
ꢀꢀ
第一通孔
ꢀꢀꢀꢀꢀꢀꢀꢀꢀ
23
ꢀꢀꢀ
第二防滑部
ꢀꢀꢀꢀꢀhꢀꢀꢀꢀ
高度差
[0042]
112
ꢀꢀ
第一卡接结构
ꢀꢀꢀꢀꢀ
221
ꢀꢀ
第二凸起部
[0043]
113
ꢀꢀ
第二卡接结构
[0044]
114
ꢀꢀ
第一防滑部
[0045]
1121 第一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7]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48]
实施例1
[0049]
如图1-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线组件,用于线材的固定以及装配,所述固线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结构1以及第二固定结构2。
[0050]
第一固定结构1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2相卡接以形成固线槽,其中,固线槽用以容纳待固定线材。进一步地,固线槽的凹陷程度在生产制作时根据所述待固定线材的具体情况确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二固定结构2中的固线槽底部设置为能够调节高低的活动底板,使固线槽能够根据待固定的线材粗细以及数量调节高低,即调节固线槽的容纳量。本实用新型对固线槽的形状不做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固线槽也可设为与线材外形匹配的类圆形槽。优选地,固线槽呈梯形设置,上窄下宽的形状使得第二固定结构2不易变形,同时也可扩大固线空间。
[0051]
可选地,如图6-11所示,第一固定结构1采用绝缘材料,即第一固定结构 1可以采用塑料、橡胶以及陶瓷等绝缘材料制成,选用耐高温的绝缘垫片可以在线材长时间通电升温时降低高温对第一固定结构1的影响程度,绝缘材料也可以解决线材漏电对用户带来的安全隐患。
[0052]
如图14-1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固线组件还包括一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分别与第一固定结构1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固线组件的基础支撑体固定连接,用于支撑并限定所述第一固定结构1的位置。
[005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结构1包括底座部11,底座部11上具有第一通孔111,并且第一通孔111在厚度方向上贯穿底座部11,第一通孔111用以卡接第二固定结构2的一端,从而固定第二固定结构2,并形成所述固线槽,实现容纳线材的目的。其中,第一通孔11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是其他简单的形状,本实用新型对第一通孔111的形状不做限定。
[0054]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底座部11的一侧上还具有第一卡接结构112,所述卡接结构由凸出于底座部11表面的两个卡接块构成,所述两个卡接块相对设置以形成卡接槽。第一卡接结构112设置于第一固定结构1远离安装板3的一面,第一卡接结构112之间形成的卡接槽用以固定第二固定结构2,防止第二固定结构2出现左右晃动的状况。第一卡接结构112的形状可选为长方体,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半球体、棱锥以及圆柱体等形状,第一卡接结构112的形状对其功能并不存在较大的影响,本实施例对第一卡接结构112的形状不做限定。
[0055]
示例性地,第一卡接结构112所包括的两个卡接块各自相对的表面上均具有第一凸起部1121,所述第一凸起部1121被设置于该卡接块朝向另一卡接块的表面上,第一凸起部1121用于固定第二固定结构2,防止固线装置由于倒置或是其他非水平放置的情况下,致使第二固定结构2脱离第一固定结构1。具体地,第一凸起部1121的形状优选为一近似倒l的形状,第一凸起部1121的开口处朝向安装板3的方向。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凸起部1121的形状不做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接结构112的两个卡接块上均设置有第一凸起部1121,所述两处第一凸起部1121相对设置,用以增强第一固定结构1对第二固定结构 2的限位作用。
[0056]
为便于对线材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的底座部11朝向所述固线槽的一侧表面上还具有第一防滑部114。其中,第一防滑部114用以加强所述固线组件对线材的固定强度。优选地,第一防滑部114上设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可选为橡胶等材质柔软且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由于在第一固定结构1上设置了防滑凸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线材活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从而将线材有效地固定在所述固线组件上。除此之外,第一防滑部114的材料还可以优选为弹性材料,由弹性材料制作的所述固线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该特性有助于增加固线组件可固定线材的数量,从而提升固线组件的实用性。
[0057]
进一步地,如图3以及图8所示,第一固定结构1还包括第三连接部12,第三连接部12位于第一固定结构1的一端,用以将第一固定结构1与安装板3 固定在一起。第三连接部12与底座部11之间存在高度差h,所述高度差h的数值大小由第一固定结构1安装的位置确定。示例性地,第一固定结构1的生产目的是将固线组件卡接于安装板上,所述高度差h的数值大小应为所述安装板的厚度。第三连接部12优选为长方体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对第三连接部12 的形状不做限定。
[0058]
进一步地,为使所述固线组件的结构更具稳定性,底座部11的另一侧上还具有第二卡接结构113,第二卡接结构用以将第一固定结构1与安装板3固定在一起。第二卡接结构113由凸出于所述底座部11表面的两个倒刺状的卡扣块构成,所述两个倒刺状的卡扣块相对设置以形成卡扣紧固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接结构113的材料优选为塑料,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橡胶等弹性材料。可选地,第二卡接结构113由轴对称的两个钩形卡扣组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卡接部16也可为一伞状橡胶组件。
[0059]
进一步地,如图12-13所示,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结构2,第二固定结构2采用
绝缘材料制作,即第二固定结构2可以采用塑料、橡胶以及陶瓷等绝缘材料制成,选用耐高温的绝缘垫片可以在线材长时间通电升温时降低高温对第二固定结构2的损坏程度,绝缘材料也可以解决线材漏电对用户带来的安全隐患。
[0060]
进一步地,为固定线材,第二固定结构2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21。所述第二固定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21卡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的一端。
[0061]
进一步地,为使第二固定结构2卡接第一固定结构1,使用时需要将第一连接部21嵌入第一通孔111内。具体地,第一连接部21穿过第一固定结构1 中的第一通孔111,并且第一连接部21的一面紧贴第三连接部12背离第二固定结构2的一面,通过卡接的方式将第二固定结构2固定在第一固定结构1上。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21能够插入第一通孔111,且第一连接部21的长度略小于第一通孔111的内直径。第一连接部21与第一通孔111接触的位置尽可能不存在缝隙,第一连接部21与第一通孔111的结合可以维持较为稳定的状态。第一连接部21优选为近似长方体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对第一连接部21的形状不做限定。
[0062]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结构2还包括第二连接部22,所述第二连接部22 与第一连接部21分别位于第二固定结构2的两端,并且第二连接部22被卡接在所述卡接槽内以协同所述第一连接部21将第二固定结构2固定在第一固定结构1上。进一步地,第二连接部22宽度略小于第一凸起部1121的宽度,使得第二固定结构2可以嵌入第一凸起部1121中,防止第二固定结构2设有第二连接部22的一端随意晃动。
[0063]
进一步地,为将第一固定结构1与第二固定结构2稳定地结合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22对应的位置上具有第二凸起部221。其中,第二凸起部 221与第一凸起部1121接触配合并彼此卡紧,用以协同第一连接部21将第二固定结构2固定在第一固定结构1上。示例性地,第二凸起部221的形状优选为一近似倒l的形状,第二凸起部221的开口处朝向背离安装板3的方向。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二凸起部221的形状不做限定。第一凸起部1121与第二凸起部 221的连接方式优选为卡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插拔式连接。
[0064]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结构2中用于形成所述固线槽的部分还具有第二防滑部23,其凸出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2的表面并朝向所述固线槽内部,第二防滑部23用以加强所述固线组件对线材的固定强度。第一防滑部114与第二防滑部 23的结构以及材料相似,并且二者相对设置。
[0065]
示例性地,安装板3为镀锌板,即表面镀锌的钢板。应用镀锌板作为安装板3可以有效地防止安装板3表面遭受腐蚀,提升安装板3的抗腐蚀穿透能力,进而延长安装板3的使用寿命。
[0066]
进一步地,为将第一固定结构1安装在安装板3上,安装板3具有第二通孔31,所述第二通孔31在厚度方向上贯穿安装板3。其中,第二通孔3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是其他简单的形状,本实用新型对第二通孔31的形状不做限定。
[0067]
示例性地,第一固定结构1中的第三连接部12嵌入第二通孔31内,以将第一固定结构1与安装板3卡接。第三连接部12的一面紧贴安装板3背离第二固定结构2的一面,通过卡接的方式将第一固定结构1固定在安装板3上。进一步地,第三连接部12能够插入第二通孔31,且第三连接部12的长度略小于第一通孔111的内直径,第三连接部12与第二通孔31接触的位置尽可能不存在缝隙,第三连接部12与第二通孔31的结合可以维持较为稳定的状态。第三连接部12优选为近似长方体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对第一卡接部的形状不做限定。
[0068]
为维持第一固定结构1与安装板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安装板3还包括第三通孔32,所述第三通孔32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安装板。其中,所述卡扣紧固结构插入所述第三通孔32中并卡紧,以协同第三连接部12将第一固定结构1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第三通孔32的形状包括方形以及圆形等具有标识性的形状,方便工作人员快速找准第三通孔32的安装位置,从而提高固线组件整体的生产效率。
[0069]
示例性地,第一固定结构1、第二固定结构2以及安装板上均具有形状及尺寸彼此相一致的备用通孔,第一固定结构1、第二固定结构2以及安装板上的备用通孔的中心在三者固定连接后彼此对准。进一步地,用户可用线或螺钉穿过备用通孔,一方面可以使固定组件的结构更为稳定,另一方面便于用户将固线组件悬挂至其他位置,实现固线组件的多位置应用。
[0070]
如图3以及图6-15所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将第一固定结构1 与第二固定结构2分离,再将线材放入固线槽中,将第一连接部21嵌入第一通孔111中,并将第一凸起部1121与第二凸起部221相连接,使第一固定结构1 与第二固定结构2完成组装。接着,将第三连接部12嵌入第二通孔31中,再讲第二卡接结构113插入第三通孔32中并卡紧,是第一固定结构1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最后将螺丝或固定线穿过备用通孔,实现对固线组件的二次固定,完成固线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螺钉固定的固线装置的结构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固线组件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使用螺钉的次数,安装效率高,节约成本,且不容易松脱。
[0071]
本实施例的所提供的固线组件以卡接的方式固定组件上的各部分,实现固定线材的目的,通过固定组件上的各处卡接部以及嵌入孔将第一固定结构1、第二固定结构2以及安装板3连接在一起形成较为稳定的固线组件,固定过程中以卡接方式代替了螺丝固定的方式,可实现减少了螺钉使用次数的效果,进一步地可以降低固线组件的生产成本。固定组件的使用过程简单易操作,并且不需任何工具辅助连接各组件,以至于所述固线组件可以应用在各类场景中,对操作工具不存在任何要求。
[0072]
实施例2
[0073]
本实施例所包含的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所公开的技术特征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技术特征如下:
[0074]
如图16所示,所述固线组件不包括安装板3。
[0075]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将第一固定结构1与第二固定结构2分离,再将线材放入固线槽中,将第一凸起部1121与第二凸起部221相连接,使第一固定结构1与第二固定结构2完成组装。接着,将第一固定结构1直接卡接于目标物(例如基础支撑体)上,完成固线组件的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螺钉固定的固线装置的结构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固线组件减少了螺钉使用次数的效果,安装效率高,节约成本,且不容易松脱。
[0076]
如图6-13以及图16所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将第一固定结构1 与第二固定结构2分离,再将线材放入固线槽中,将第一连接部21嵌入第一通孔111中,并将第一凸起部1121与第二凸起部221相连接,使第一固定结构1 与第二固定结构2完成组装。接着,将第三连接部12嵌入线材所需固定的装置处,将固线组件固定在一位置上。最后将螺丝或固定线穿过备用通孔,实现对固线组件的二次固定,完成固线操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螺钉固定的固线装置的结构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固线组件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使用螺钉的次数,安装效率高,节约成本,且不容易松脱。
[0077]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固线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