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发热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7998发布日期:2022-04-07 04:2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纤维发热席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发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发热席。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寒冷的冬季,人们都需要随时随地都有保暖取暖的装置,而做在贴身衣服、坐垫或席子等地方的发热体越来越收到欢迎。所有发热体中,碳纤维发热材料,释放的远红外线波长为5-20um,与人体自身的发热波长相吻合,易于人体吸收,从而可释放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射线,改善血液循环、调节人体经络、促进血液流通、提高免疫力、延年益寿,成为最近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发热材料而被广泛采用。
3.人们在睡觉的时候及其需要保暖装置,因此目前市场上将碳纤维运用在了席子上,但是现有的发热席将碳纤维夹在两层席面之间,然后接通电源进行发热,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人体在发热席上反转滚动会带动碳纤维移位,产生安全隐患,会导致碳纤维与电源接触不良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维发热席,其具有使用寿命长,碳纤维不易移位,发热均匀的优点。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碳纤维发热席,包括:席面,所述席面包括编织层和若干根导电碳纤维,若干根所述导电碳纤维沿所述编织层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在所述编织层内,所述席面正对的两侧均设置有导电铜带,所述导电铜带压合在所述编织层顶部,所述导电碳纤维与所述导电铜带垂直且所述导电碳纤维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席面两侧的导电铜带连接,两根所述导电铜带的其中一端通过导线引出电源两极并电连接有温度控制开关,所述导电铜带上形成有若干个上接触槽,所述席面底部设置有衬底层,所述衬底层顶部与所述上接触槽正对的位置均开设有下接触槽,处于正对位置的上接触槽和下接触槽围合成抵触空间,每根所述导电碳纤维的两端分别伸入抵触空间内且与上接触槽和下接触槽抵触。
7.进一步设置:所述席面包括头部枕放区和身体接触区,所述头部枕放区内相邻两根导电碳纤维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身体接触区内相邻两根导电碳纤维之间的垂直距离。
8.进一步设置:所述衬底层底部还设置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包括三明治网布层和设置于所述三明治网布层底部的竹炭层。
9.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层底部还设置有头部支撑垫,所述头部支撑垫位于所述头部枕放区下方且与所述头部枕放区形状适配。
10.进一步设置:所述头部支撑垫包括若干层柔性垫块,每层所述柔性垫块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所述头部枕放区下方的支撑层顶部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所述头部支撑垫与支撑层通过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的配合连接。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导电碳纤维编织入编织层内,电源通过导电铜带和导电碳纤维形成回路,对编织层均匀加热,且其中部分导电碳纤维断裂后不影响别的导电碳纤维与导电铜带形成回路,且导电碳纤维的两端均伸入抵触空间内进行限位,不易发生移位,提高了发热席的使用寿命。头部枕放区内相邻两根导电碳纤维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身体接触区内相邻两根导电碳纤维之间的垂直距离,即头部枕放区内导电碳纤维的密度小于身体接触区内导电碳纤维的密度,避免人们睡眠时头部温度过高引起不适,影响睡眠质量。头部支撑垫的设置抬高了头部枕放区的高度,在人们睡眠时没有枕头也能保持一个舒适的睡姿,同时若干个柔性垫块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便于人们拆装调整头部枕放区的高度,增大适用范围,便于用户选择。
附图说明
12.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14.图中,1、编织层;2、导电碳纤维;3、导电铜带;4、上接触槽;5、衬底层;6、下接触槽;7、三明治网布层;8、竹炭层;9、柔性垫块;10、温度控制开关;11、头部枕放区;12、身体接触区。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6.实施例:
1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碳纤维发热席,包括:席面,席面包括编织层 1和若干根导电碳纤维2,若干根导电碳纤维2沿编织层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在编织层1内,席面正对的两侧均设置有导电铜带3,导电铜带3压合在编织层1顶部,导电碳纤维2与导电铜带3垂直且导电碳纤维2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席面两侧的导电铜带3连接,两根导电铜带3的其中一端通过导线引出电源两极并电连接有温度控制开关10,导电铜带3上形成有若干个上接触槽4,席面底部设置有衬底层5,衬底层5顶部与上接触槽4正对的位置均开设有下接触槽6,处于正对位置的上接触槽4和下接触槽6围合成抵触空间,每根导电碳纤维2的两端分别伸入抵触空间内且与上接触槽4和下接触槽6 抵触。席面包括头部枕放区11和身体接触区12,头部枕放区11内相邻两根导电碳纤维2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身体接触区12内相邻两根导电碳纤维2 之间的垂直距离。
18.如图2所示,衬底层5底部还设置有支撑层,支撑层包括三明治网布层 7和设置于三明治网布层7底部的竹炭层8,竹炭层8的竹炭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绿色环保并能吸收紫外线。支撑层底部还设置有头部支撑垫,头部支撑垫位于头部枕放区11下方且与头部枕放区 11形状适配。头部支撑垫包括若干层柔性垫块9,每层柔性垫块9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头部枕放区11下方的支撑层顶部设置有魔术贴毛面,头部支撑垫与支撑层通过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的配合连接。
19.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将导电碳纤维2编织入编织层1内,电源通过导电铜带3和导电碳纤维2形成回路,对编织层1均匀加热,且其中部分导电碳纤维2断裂后不影响别的导电碳纤维2与导电铜带3形成回路,且导电碳纤维2的两端均伸入抵触空间内进行限位,不易发
生移位,提高了发热席的使用寿命。头部枕放区11内相邻两根导电碳纤维2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身体接触区12内相邻两根导电碳纤维2之间的垂直距离,即头部枕放区11内导电碳纤维2的密度小于身体接触区12内导电碳纤维2的密度,避免人们睡眠时头部温度过高引起不适,影响睡眠质量。头部支撑垫的设置抬高了头部枕放区11的高度,在人们睡眠时没有枕头也能保持一个舒适的睡姿,同时若干个柔性垫块9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便于人们拆装调整头部枕放区11的高度,增大适用范围,便于用户选择。
20.以上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碳纤维发热席,其特征在于,包括:席面,所述席面包括编织层(1)和若干根导电碳纤维(2),若干根所述导电碳纤维(2)沿所述编织层(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在所述编织层(1)内,所述席面正对的两侧均设置有导电铜带(3),所述导电铜带(3)压合在所述编织层(1)顶部,所述导电碳纤维(2)与所述导电铜带(3)垂直且所述导电碳纤维(2)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席面两侧的导电铜带(3)连接,两根所述导电铜带(3)的其中一端通过导线引出电源两极并电连接有温度控制开关(10),所述导电铜带(3)上形成有若干个上接触槽(4),所述席面底部设置有衬底层(5),所述衬底层(5)顶部与所述上接触槽(4)正对的位置均开设有下接触槽(6),处于正对位置的上接触槽(4)和下接触槽(6)围合成抵触空间,每根所述导电碳纤维(2)的两端分别伸入抵触空间内且与上接触槽(4)和下接触槽(6)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发热席,其特征在于,所述席面包括头部枕放区(11)和身体接触区(12),所述头部枕放区(11)内相邻两根导电碳纤维(2)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身体接触区(12)内相邻两根导电碳纤维(2)之间的垂直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发热席,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层(5)底部还设置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包括三明治网布层(7)和设置于所述三明治网布层(7)底部的竹炭层(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发热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底部还设置有头部支撑垫,所述头部支撑垫位于所述头部枕放区(11)下方且与所述头部枕放区(11)形状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发热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支撑垫包括若干层柔性垫块(9),每层所述柔性垫块(9)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所述头部枕放区(11)下方的支撑层顶部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所述头部支撑垫与支撑层通过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的配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发热席,包括:席面,席面包括编织层和若干根导电碳纤维,若干根导电碳纤维沿编织层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在编织层内,席面正对的两侧均设置有导电铜带,导电铜带压合在编织层顶部,导电碳纤维与导电铜带垂直且导电碳纤维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席面两侧的导电铜带连接,两根导电铜带的其中一端通过导线引出电源两极并电连接有温度控制开关,导电铜带上形成有若干个上接触槽,席面底部设置有衬底层,衬底层顶部与上接触槽正对的位置均开设有下接触槽,处于正对位置的上接触槽和下接触槽围合成抵触空间,每根导电碳纤维的两端分别伸入抵触空间内。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寿命长,碳纤维不易移位,发热均匀的优点。点。点。


技术研发人员:伍春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华业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9
技术公布日:2022/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