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车辆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77988发布日期:2022-02-08 09:5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车辆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车辆控制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can控制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车辆控制器。


背景技术:

2.汽车车载网络can控制器是在一块可编程芯片上通过逻辑电路的组合而制成的。该控制器具有与单片微处理器进行连接的接口,可以由微处理器对其进行编程,以便对它的工作方式进行设置,控制它的工作状态,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而汽车行驶过程中容易颠簸,can控制器上的接口处的插头容易震动后松动,造成接触不良。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车辆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can控制器的接口处的插头容易受震动后松动,造成接触不良。
5.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车辆控制器,包括连接头、外壳、一号固定件,所述外壳的空腔中设置有电路部分;所述连接头固定在外壳的前端,且纵向通孔中设置有接口,所述连接头的顶部设置的空腔为安装腔,所述接口与电路部分电性连接;所述一号固定件的结构包括移动板、钩板、一号转轴、二号转轴、四号齿轮,所述移动板呈l型的板状结构,所述移动板的底侧壁上设置的条形的齿槽,所述移动板设置在连接头的顶侧壁上,所述钩板呈l型的板状结构,所述钩板的后端与移动板的后端铰接,所述一号转轴设置在安装腔的右部,所述一号转轴的底部固定有二号齿轮、顶端穿过连接头的顶壁后固定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插入到齿槽中,并与齿槽啮合,所述二号转轴设置在安装腔的左部,所述二号转轴的底部固定有三号齿轮、且顶端穿过连接头的顶壁后固定有一号旋钮,所述四号齿轮设置在安装腔的中部,所述四号齿轮的左端与三号齿轮啮合、右端与二号齿轮啮合。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号转轴的顶部固定有棘轮,所述棘轮的顶端设置有钩状的二号定位杆,所述二号定位杆的左端通过带有扭簧的铰接块与安装腔的左侧壁连接,所述二号定位杆钩住棘轮,防止二号转轴反转。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腔的前端通孔中设置有按柱,所述按柱通过弹簧与安装腔的前侧壁连接,所述按柱的后端固定有抵柱,所述抵柱的后端抵在二号定位杆,向后按压按柱后,所述按柱通过抵柱将二号定位杆向后推动,使得二号定位杆离开棘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板的底部的前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个导柱,所述导柱插入到连接头的后侧壁的通孔中,所述导柱在通孔中前后滑动,起到给移动板导向的作用。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头的前侧壁的左右端各固定有一个夹块,所述夹块的内侧面呈弧面状,两个夹块夹住插入到接口处的插头。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左右侧壁上各设置有一个二号定位件,所述二号定位件将外壳固定在车内配件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号定位件的结构包括固定块、螺纹柱、转头,所述固定块呈半椭圆形柱体结构,所述固定块与外壳固定;所述螺纹柱螺进固定块的螺纹通孔中;所述转头设置在固定块的顶侧壁的凹槽中,并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转头的顶端固定有二号旋钮、底端固定有插柱,所述插柱呈十字形的柱体结构,且插入到螺纹柱的通孔中,所述二号旋钮带动转头转动,所述转头带动插柱转动,所述插柱带动螺纹柱转动,使得螺纹柱向下螺进到车内配件的螺纹孔中,使得外壳固定在车内配件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的顶侧壁的左右侧各设置有一根一号定位杆,所述一号定位杆的内侧端与外壳的顶侧壁铰接,所述一号定位杆向下转动至外壳的顶侧壁上时,抵在二号旋钮的后侧壁上,防止二号旋钮反转。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设置二号定位件,安装时将外壳置于车内配件上,旋动二号旋钮,二号旋钮带动转头转动,所述转头带动插柱转动,所述插柱带动螺纹柱转动,使得螺纹柱向下螺进到车内配件的螺纹孔中,使得外壳固定在车内配件上,然后将一号定位杆向下转动至外壳的顶侧壁上时,抵在二号旋钮的后侧壁上,防止二号旋钮反转。本实用新型便于固定安装。
15.(2)本实用新型设置一号定位件,将插头插入到接口中,两个夹块夹住插入到接口处的插头,然后将钩板向前转动,使得钩板勾在插头的前侧,然后旋动一号旋钮,一号旋钮带动二号转轴转动,使得三号齿轮通过四号齿轮带动二号齿轮转动,使得一号转轴和一号齿轮转动,一号齿轮通过齿槽推动移动板向后转动,使得钩板向前转动并钩住插头。本实用新型可防止插头与接口松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7.图2为连接头的俯视的剖视图;
18.图3为固定块的剖视图。
19.其中:连接头10、安装腔11、外壳12、接口13、一号转轴14、一号齿轮15、二号齿轮16、二号转轴17、三号齿轮18、四号齿轮19、一号旋钮20、移动板21、钩板22、导柱23、夹块24、固定块25、螺纹柱26、转头27、插柱28、二号旋钮29、一号定位杆30、按柱31、弹簧32、抵柱33、二号定位杆34、棘轮35。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车辆控制器,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连接头10、外壳12、一号定位件,所述外壳12的空腔中设置有电路部分;所述连接头10固定在外壳12的前端,且纵向通孔中设置有接口13,所述连接头10的顶部设置的空腔为安装腔11,所述接口13与电路部分电性连接;所述一号定位件的结构包括移动板21、钩板22、一号转轴14、
二号转轴17、四号齿轮19,所述移动板21呈l型的板状结构,所述移动板21的底侧壁上设置的条形的齿槽,所述移动板21设置在连接头10的顶侧壁上,所述钩板22呈l型的板状结构,所述钩板22的后端与移动板21的后端铰接,所述一号转轴14设置在安装腔11的右部,所述一号转轴14的底部固定有二号齿轮16、顶端穿过连接头10的顶壁后固定有一号齿轮15,所述一号齿轮15插入到齿槽中,并与齿槽啮合,所述二号转轴14设置在安装腔11的左部,所述二号转轴17的底部固定有三号齿轮18、且顶端穿过连接头10的顶壁后固定有一号旋钮20,所述四号齿轮19设置在安装腔11的中部,所述四号齿轮19的左端与三号齿轮18啮合、右端与二号齿轮16啮合。
21.所述二号转轴17的顶部固定有棘轮35,所述棘轮35的顶端设置有钩状的二号定位杆34,所述二号定位杆34的左端通过带有扭簧的铰接块与安装腔11的左侧壁连接,所述二号定位杆34钩住棘轮35,防止二号转轴17反转。
22.所述安装腔11的前端通孔中设置有按柱31,所述按柱31通过弹簧32与安装腔11的前侧壁连接,所述按柱31的后端固定有抵柱33,所述抵柱33的后端抵在二号定位杆34,向后按压按柱31后,所述按柱31通过抵柱33将二号定位杆34向后推动,使得二号定位杆34离开棘轮35。
23.所述移动板21的底部的前侧壁上固定有若干个导柱23,所述导柱23插入到连接头10的后侧壁的通孔中,所述导柱23在通孔中前后滑动,起到给移动板21导向的作用。
24.所述连接头10的前侧壁的左右端各固定有一个夹块24,所述夹块24的内侧面呈弧面状,两个夹块24夹住插入到接口13处的插头。
25.所述外壳12的左右侧壁上各设置有一个二号定位件,所述二号定位件将外壳12固定在车内配件上。
26.所述二号定位件的结构包括固定块25、螺纹柱26、转头27,所述固定块25呈半椭圆形柱体结构,所述固定块25与外壳12固定;所述螺纹柱26螺进固定块25的螺纹通孔中;所述转头27设置在固定块25的顶侧壁的凹槽中,并与固定块25转动连接,所述转头27的顶端固定有二号旋钮29、底端固定有插柱28,所述插柱28呈十字形的柱体结构,且插入到螺纹柱26的通孔中,所述二号旋钮29带动转头27转动,所述转头27带动插柱28转动,所述插柱28带动螺纹柱26转动,使得螺纹柱26向下螺进到车内配件的螺纹孔中,使得外壳12固定在车内配件上。
27.所述外壳12的顶侧壁的左右侧各设置有一根一号定位杆30,所述一号定位杆30的内侧端与外壳12的顶侧壁铰接,所述一号定位杆30向下转动至外壳12的顶侧壁上时,抵在二号旋钮29的后侧壁上,防止二号旋钮29反转。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安装时将外壳12置于车内配件上,旋动二号旋钮29,二号旋钮29带动转头27转动,所述转头27带动插柱28转动,所述插柱28带动螺纹柱26转动,使得螺纹柱26向下螺进到车内配件的螺纹孔中,使得外壳12固定在车内配件上,然后将一号定位杆30向下转动至外壳12的顶侧壁上时,抵在二号旋钮29的后侧壁上,防止二号旋钮29反转;将插头插入到接口13中,两个夹块24夹住插入到接口13处的插头,然后将钩板22向前转动,使得钩板22勾在插头的前侧,然后旋动一号旋钮20,一号旋钮20带动二号转轴17转动,使得三号齿轮18通过四号齿轮19带动二号齿轮16转动,使得一号转轴14和一号齿轮15转动,一号齿轮15通过齿槽推动移动板21向后转动,使得钩板22向前转动并钩住插头。本实用
新型可防止插头与接口松动。
2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