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隔框的电磁屏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71629发布日期:2022-03-16 15:18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机隔框的电磁屏蔽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隔框的电磁屏蔽结构。


背景技术:

2.飞机隔框电磁屏蔽主要目的是将设备舱和人员工作舱进行电磁隔离,主要包括隔框板电磁屏蔽、隔框门电磁屏蔽、长桁通过孔电磁屏蔽和穿舱屏蔽电缆孔的电磁屏蔽。
3.目前,现有的飞机隔框电磁屏蔽主要参照微波暗室的电磁屏蔽方法,大多采用纯金属隔框板,与框缘直接连接,搭接到机体实现电磁防护;在隔框门和门框之间使用安装铍铜簧片的方式与隔框搭接;这些隔框电磁屏蔽方法可靠性低,屏蔽材料容易损坏,与飞机内饰不协调。并且,未对长桁通过孔、穿舱屏蔽电缆孔进行针对性处理,难以满足飞机日益复杂电磁屏蔽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飞机隔框的电磁屏蔽结构,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屏蔽全面,且与飞机内饰协调的飞机隔框电磁屏蔽方法。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飞机隔框的电磁屏蔽结构,用于对飞机设备舱和人员舱进行电磁隔离,所述电磁屏蔽结构包括:
7.设置在隔框门板6和飞机金属框缘3之间的隔框板1;
8.设置在隔框门板6和隔框板1之间的金属门框7,弹性密封导电型材8,弹性密封导电衬垫9;
9.设置在长桁通过孔洞上的第一柔性导电布和金属连接件12;
10.以及设置在电缆通过孔洞上的第二柔性导电布。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的改进为:
12.(1)所述隔框板1由金属面板1a、玻璃钢底板1b、芳纶纸蜂窝芯层1c组成;所述金属面板1a为l型;
13.所述隔框板1的金属面板1a通过金属连接件5与飞机金属补偿片2,飞机金属框缘3,飞机蒙皮4组成的金属机体连接,形成完成的屏蔽界面;且金属面板1a安装朝向电磁波入射面。
14.(2)隔框板1和金属门框7之间通过金属直接接触实现导电,金属门框7和隔框门板6通过弹性密封导电型材8、弹性密封导电衬垫9双层搭接实现导电,形成完成的屏蔽界面;且隔框门板6的金属面板安装朝向电磁波入射面。
15.(3)所述长桁通过孔洞在飞机金属框缘3上。
16.(4)第一柔性导电布通过金属连接件12分别与机身金属长桁10和金属框缘3连接实现导电,并形成喇叭形闭塞面封闭长桁通过孔洞,形成完成的屏蔽界面。
17.(5)所述电缆通过孔洞在隔框板1上。
18.(6)第二柔性导电布通过金属连接件14与金属框缘3连接实现导电,并通过捆扎形式与电缆固定,形成喇叭形闭塞面封闭电缆通过孔洞,形成完成的屏蔽界面。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金属面板蜂窝夹层复合材料隔框板,在保证电磁屏蔽效果的同时提高了隔框与减震隔热效果,可以与整理内饰效果匹配,同时减轻结构重量;双层弹性密封导电材料进行隔框门电磁屏蔽,提高屏蔽密封结构的寿命和电磁屏蔽的可靠性,改善外场维护性;创造性的采用柔性导电材料对长桁通过孔和穿舱屏蔽电缆孔进行电磁屏蔽,提高隔框门电磁屏蔽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同时整个飞机隔框的电磁屏蔽方法可以在外场对老旧飞机进行方便的升级和改装。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框板电磁屏蔽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框门电磁屏蔽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长桁通过孔电磁屏蔽示意图;
23.图4为图3中按照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舱屏蔽电缆孔电磁屏蔽示意图;
25.图6为图5中按照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26.其中:1.隔框板,1a.金属面板,1b.玻璃钢底板,1c.芳纶纸蜂窝芯层,2.飞机金属补偿片,3.飞机金属框缘,4.飞机蒙皮,5.金属连接件,6.隔框门板,7.金属门框,8.弹性密封导电型材,9.弹性密封导电衬垫,10.金属长桁,11.柔性导电材料,12.金属连接件,13.穿舱屏蔽电缆,14.金属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7.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飞机隔框的电磁屏蔽结构作详细说明:
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综合的飞机隔框电磁屏蔽结构,包括四个方面的电磁屏蔽将诶够,分别是隔框板电磁屏蔽,隔框门电磁屏蔽,长桁通过孔电磁屏蔽和穿舱屏蔽电缆孔电磁屏蔽。
29.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金属面层包边隔框板结构与机体补偿片连接实现电磁屏蔽的方法。包括金属面板蜂窝夹层复合材料隔框板1,金属面板1a,玻璃钢底板1b,芳纶纸蜂窝芯层1c,通过金属连接件5,与飞机金属补偿片2,飞机金属框缘3,飞机蒙皮4组成的金属机体连接,形成完成的屏蔽界面。金属面板安装朝向电磁波入射面,飞机金属补偿片2与隔框板1接触面必须褪除底漆和氧化层,露出金属底材后进行化学氧化;金属连接件采用40%的无镀层连接件。
30.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金属面层隔框门结构与金属门框通过双层弹性密封导电材料搭接实现电磁屏蔽的方法。包括与隔框板结构相同的金属面板蜂窝夹层复合材料隔框门板6,金属门框7,弹性密封导电型材8,弹性密封导电衬垫9,隔框板1和金属门框7之间通过金属直接接触实现导电,金属门框7和隔框门板6通过弹性密封导电型材8、弹性密封导电衬垫9双层搭接实现导电,形成完成的屏蔽界面。隔框门板的金属面板安装朝向电磁波入射面。金属门框7与隔框板1接触面、弹性密封导电型材8与金属门框7以及弹性密封导电衬垫9与隔框门板6必须褪除底漆和氧化层,露出金属底材后进行化学氧化;金属连接件采用40%
的无镀层连接件,必要时使用金属“u”型卡板对弹性密封导电材料进行规定,接触面涂导电胶粘接。
31.如图3所示,提供一种以柔性导电材料包裹搭接长桁和框缘实现电磁屏蔽的方法。包括金属长桁10,金属框缘3,柔性导电材料11,金属连接件12,柔性导电材料11通过金属连接件12分别与金属长桁10和金属框缘3连接实现导电,同时形成喇叭形闭塞面封闭长桁通过孔洞,形成完成的屏蔽界面。柔性导电材料11与金属长桁10、金属框缘3使用无镀层的金属铆钉连接,金属接触面必须褪除底漆和氧化层,露出金属底材后进行化学氧化;安装时需保持松紧适度,即保证柔性导电材料11与金属零件的贴合度好并且不撕裂。
32.如图4所示,提供一种以柔性导电材料包裹搭接穿舱屏蔽电缆和框缘实现电磁屏蔽的方法。包括穿舱屏蔽电缆13,金属框缘3,柔性导电材料11,金属连接件14,柔性导电材料11通过金属连接件14与金属框缘3连接实现导电,同时通过捆扎形式与电缆固定,形成喇叭形闭塞面封闭电缆通过孔洞,形成完成的屏蔽界面。柔性导电材料11与金属框缘3使用无镀层的金属铆钉连接,金属接触面必须褪除底漆和氧化层,露出金属底材后进行化学氧化;安装时需保持松紧适度,即保证柔性导电材料11与金属零件的贴合度又其不撕裂。
3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综合的飞机隔框电磁屏蔽方法,包括四个方面的技术特征,分别是隔框板电磁屏蔽,隔框门电磁屏蔽,长桁通过孔电磁屏蔽和穿舱屏蔽电缆孔电磁屏蔽,如图5和图6所示。
34.以上四个方面的技术特征共同组成飞机隔框的电磁屏蔽方法的实用新型,是一种综合的飞机隔框电磁屏蔽技术方法,需同时使用方可以达到相应的屏蔽效果。
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金属面板蜂窝夹层复合材料隔框板,在保证电磁屏蔽效果的同时提高了隔框与减震隔热效果,可以与整理内饰效果匹配,同时减轻结构重量;双层弹性密封导电材料进行隔框门电磁屏蔽,提高屏蔽密封结构的寿命和电磁屏蔽的可靠性,改善外场维护性;创造性的采用柔性导电材料对长桁通过孔和穿舱屏蔽电缆孔进行电磁屏蔽,提高隔框门电磁屏蔽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同时整个飞机隔框的电磁屏蔽方法可以在外场对老旧飞机进行方便的升级和改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