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09182发布日期:2022-02-12 14:5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散热装置及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变频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变频器。


背景技术:

2.变频器作为驱动和控制电机和设备,在工业生产中起到节能降耗、精准控制等作用。变频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热巨大,因此需要强力的散热装置对其内部元件进行散热。而常使用的散热装置一般包括安装板以及安装于其上的散热元件,散热元件则多采用风扇,风扇通过转动以提升空气的流动速率,从而将变频器内部元件表面产生的热量带出,以达成变频器内部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的目的。
3.而发明人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常使用的散热装置通过线缆与变频器的主板或电源连接,即是线缆的一端固定于散热元件主体,另一端插接于上述主板,线缆的中部处于过度自由悬浮的状态;在变频器的使用过程中,线缆可能会对其外的元件造成干扰,例如线缆的中部可能晃入散热元件主体内部,从而影响散热元件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变频器,以改善目前线缆的中部处于过度自由的现状。
5.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散热设备,包括安装板、散热元件和固定件。所述安装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具有第一表面。所述散热元件包括散热元件主体与线缆,所述散热元件主体安装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线缆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元件主体连接。所述固定件分别与所述线缆及所述安装板连接,以将所述线缆的部分固定于所述安装板。
6.可选地,所述安装板还包括固定部以及连接部,固定部位于所述基板面向所述散热元件的一侧,并与所述基板相对设置。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基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固定件分别与所述线缆及所述固定部连接。
7.可选地,所述固定部、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基板共同围成收纳空间,所述线缆的部分收纳于所述收纳空间。
8.可选地,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件为柔性件,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将所述线缆绑缚固定于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件包括扎带或者线箍。
9.可选地,所述固定部设有复数个所述第一通孔,各所述第一通孔沿预设方向间隔排布,每一所述第一通孔均穿设有所述固定件。
10.可选地,所述散热元件主体与所述基板中的一个设有定位柱,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
11.可选地,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防护网。所述基板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基板于对应所述散热元件主体处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防护网安装于所述第二表面,并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处。
12.可选地,所述安装板还包括延伸部以及插接部。所述延伸部自所述基板的边缘延
伸出,并相对所述基板倾斜或垂直设置。所述插接部自所述延伸部背离所述基板的一端起始背离所述散热元件延伸。
13.可选地,所述散热元件包括风扇。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变频器,包括上述的散热装置。
15.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元件、安装板和固定件。所述安装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具有第一表面。所述散热元件包括散热元件主体与线缆,所述散热元件主体安装于第一表面,所述线缆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元件主体连接;所述固定件分别与所述线缆及所述安装板连接,以将所述线缆的部分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与目前市场上的散热装置相比,本散热装置还包括固定件,该固定件将所述线缆的中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进而可对所述线缆对应安装部表面的部分起到较佳的约束作用。即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可改善目前所述线缆的中部处于过度自由的现状。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7.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图;
18.图2是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9.图3是本技术图1中散热装置的分解图;
20.图4是本技术中图1的a部放大图;
21.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3.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5.如图1和图2所示,其分别示出了散热装置1的两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散热装置1包括散热元件10、安装板20与固定件30。散热元件10安装于安装板20上,固定件30则将散热元件10的连接线固定于安装板20上。接下来,依次对上述结构作详细说明。
26.对于上述安装板20,请参阅图3与图4,其分别示出了该散热装置1的分解示意图以及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同时结合图1与图2,安装板20是上述散热元件20以及固定件30的安装基体,其包括基板21、固定部22、连接部23、延伸部24和插接部25。其中,基板21呈扁平的板状结构,其是安装板20的主体结构;该基板2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11以及第二表面212,上述第一表面211用于安装上述散热元件10。固定部22位于基板21面向散热元件主体11的一侧,并与基板21相对设置,其亦呈扁平的板状结构。连接部23的一端与基板21连接,另一端与固定部22连接,以使固定部22相对基板21固定;同时,该固定部22、连接部23和基板21共同围成收纳空间26。可选的,基板21、固定部22以及连接部23一体式钣金成型,或者,还可以是分体焊接等形式连接。延伸部24自基板21的边缘延伸出,并相对基板21倾斜或垂直设置。插接部25则是自延伸部24背离基板21的一端起始背离散热元件10延伸;其用于在散热装置1安装于变频器时,与变频器上相应的结构进行卡接,以便于该散热装置1的安装。较优地,安装板20的表面镀有锌层,从而避免散热装置1整体的接地不良。
27.对于上述散热元件10,请继续参阅图3,同时结合其他附图,散热元件10是该散热装置1的核心散热元件,其包括散热元件主体11和线缆12。本实施例以散热元件10包括风扇进行说明,其中散热元件主体11即为风扇的主体部分,线缆即为风扇的线缆部分。具体地,散热元件主体11安装于上述第一表面211上,安装板20在对应位置设有第二通孔213;如此,散热元件主体11则可在电力的驱动下带动气流自第一表面211的一侧向第二表面212的一侧流动,进而热交换的目的。较优地,为方便散热元件主体11的安装,基板21设置有定位柱214,散热元件主体11则设置有与定位柱214相适配的定位孔111,定位柱214插入定位孔111,以便散热元件主体11定位安装于基板21。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定位柱214亦可以设于散热元件主体11,相应地,定位孔111设于基板21。线缆12的一端与散热元件主体11连接,另一端部分则用于与散热装置1外部的供电装置连接。线缆12的部分固定于安装板20上,以对线缆的中间部分进行约束,从而避免线缆12在散热装置1使用过程中晃入散热元件主体11内,并造成散热装置1损伤,甚至危害到用户健康的弊端。可选地,散热装置1包括至少两个散热元件10,各散热元件10之间沿设定方向f间隔排列。例如,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1包括三个散热元件10;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散热装置1亦可以包括其他任意数量的散热元件10。此外,即使本实施例是以风扇为例对散热元件10进行说明,但应当理解,本技术实则并不局限于此;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散热元件10亦可以包括液冷型散热元件。
28.对于上述固定件30,如图3所示,固定件30分别与线缆12及安装板10连接,以将线缆12的部分固定于安装板10。本实施例中,固定件30为柔性件;上述固定部22上述设有第一通孔221,固定件30穿过第一通孔221,并将线缆12绑缚固定于固定部22。较优地,线缆12的部分收容于上述收纳空间26;该设置一方面可避免线缆12过多的裸露于安装板12,进而造成散热装置1中线束较多较乱的弊端,使其更为美观,另一方面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线缆12向外晃动。更优地,固定部22设有两个以上第一通孔221,各第一通孔221沿预设方向x间隔设置,每一第一通孔221均穿设有固定件30;其中,本技术所述的“预设方向”与上述设定方向平行,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预设方向x与设定方向f之间亦可以具有夹角,例如,该预设方向x与上述设定方向f垂直,本技术不对两者的相对位置关系作具体限定。可选地,固定件30包括扎带、线箍或者扎线等;当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30还可以是其他任意可以将线缆12固定于固定部22上的结构,例如胶水等。
29.应当理解,即使本实施例中固定件30是将线缆12的中间部分固定于上述固定部22上,但本技术实则并不局限于此;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30亦可以将线缆12固定于安装板20的任意部位,如基板21或连接部23。同理,在某些情况下,上述固定部22、连接部23、延伸部24和插接部25是可以省略的。
30.进一步地,该散热装置10还包括防护网40以及用于对该防护网40进行锁紧固定的锁紧件50。具体地,防护网40安装于基板21的第二表面212,并设于第二通孔213处。防护网40包括主体部41和至少两安装部42。主体部41呈网状,其盖设上述第二通孔213。主体部41的网状结构可以为同心圆环桩分布,或者是任意形状开孔的阵列结构,例如矩形孔、圆形孔、椭圆形孔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孔,亦或是多种形状阵列的网状结构;在此不一一详举限定。安装部42自主体部41向外延伸,至第二表面212。锁紧件50分别与安装部42及散热元件主体11连接,并将安装部42与散热元件主体11固定于基板21。可选地,锁紧件50包括螺栓,相应地,上述散热元件主体11设有相适配的螺孔,该螺栓依次穿过安装部42和基板而与散热主体11螺纹连接。防护网40的设置旨在避免用户误触风扇的扇叶,以及避免杂物飞入上述风扇而造成损坏。需要说明的是,防护网40包括至少一对安装部42,同一对安装部42中的两安装部42之间沿主体部41的周向间隔分布;各对安装部42之间亦沿主体部41的周向间隔分布。如此,即使防护网40中某一个安装部42受损,该防护网40亦可通过其中有效的一对安装部42安装于上述第二表面。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20还设有铰接部(图未示),铰接部连接于连接部23和基板21之间,以使连接部23和固定部22可以相对基板21旋转,当连接部23向靠近第二表面212的方向旋转时,便于线缆12收容于收纳空间26;当连接部23向靠近第一表面211的方向旋转时,收纳空间26闭合,可以更好的收容和保护线缆21。
3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散热装置1包括散热元件10、安装板20和固定件30。安装板20包括基板21,基板21具有第一表面211。散热元件10包括散热元件主体11与线缆12,散热元件主体11安装于第一表面211,线缆12的一端与散热元件主体11连接;固定件30分别与线缆12及安装板20连接,以将线缆12的部分固定于安装板20。
33.与目前市场上的散热装置相比,本散热装置1还包括固定件30,该固定件30将线缆12的中部固定于安装板20上,进而可对线缆12对应安装部20表面的部分起到较佳的约束作用。即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可改善目前线缆的中部处于过度自由的现状。
3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变频器100,如图5所示,变频器100包括上述的散热装置1,对于散热装置1的结构和功能请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35.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