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智慧社区的多业务接入单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76319发布日期:2022-04-02 07:2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智慧社区的多业务接入单元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多业务接入单元设备,尤其是一种应用于智慧社区的多业务接入单元设备。


背景技术:

2.智慧社区是指通过利用各种智能技术和方式,整合社区现有的各类服务资源,为社区群众提供政务、商务、娱乐、教育、医护及生活互助等多种便捷服务的模式。
3.智慧社区的硬件设备在加设时,需要通过多业务接入单元设备,方便硬件的存放和维护,由于传统的单元设备内部的放置板固定后,只能固定在箱体内部,在检修时,无法将放置板拉出,导致内部的硬件设备在检修时较为不便,降低了接入单元设备使用时的便捷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智慧社区的多业务接入单元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慧社区的多业务接入单元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业务接入单元设备在使用时内部设备检修不便的问题。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慧社区的多业务接入单元设备,包括箱体、支撑板和放置板,所述箱体内部对称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箱体开设有散热窗,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放置板;每个所述支撑板外侧皆对称固定有第一滑条,每两个所述第一滑条之间的支撑板上皆固定有第二滑条,所述箱体内侧壁皆开设有与第一滑条和第二滑条配合的滑槽,所述第二滑条外侧后端皆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皆与箱体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放置板之间皆设置有调节结构。
6.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移动块,每个所述支撑板两侧皆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外侧皆对称固定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外端皆固定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皆通过调节槽与支撑板内部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槽皆开设在支撑板内部,所述连接螺杆上皆螺纹连接有固定夹块。
7.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支撑板后端上下侧皆固定有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侧边皆设置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侧边皆固定有滑轮,且滑轮皆与箱体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外侧皆通过螺纹孔连接有支撑套管。
8.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两侧皆开设有与固定杆配合的开槽,所述第二滑条外侧的固定杆上皆对称固定有限位杆,每侧两个所述限位杆外端之间的高度皆大于开槽。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皆设置为横向放置的“t”形,所述箱体外端的固定杆的直径高度皆大于开槽的高度。
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套管的高度皆小于第二螺杆的高度,所述箱体内部皆开设有与滑轮配合的导向槽,且导向槽的宽度皆小于滑槽的宽度。
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块的直径宽度皆大于调节槽的宽度,所述放置板到支撑板之间的厚度皆大于固定夹块的厚度。
12.通过本技术上述实施例,采用了可抽拉式连接结构,通过放置板的可拉动式设计,方便对放置板上放置的硬件设备进行检修,解决了现有的多业务接入单元设备在使用时内部设备检修不便的问题,提高了多业务接入单元设备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17.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8.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2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箱体,2、支撑板,3、放置板,4、散热窗,5、第一滑条,6、第二滑条,7、滑槽,8、固定杆,9、限位杆,10、第一螺杆,11、第二螺杆,12、滑轮,13、支撑套管,14、连接板,15、连接螺杆,16、移动块,17、调节槽,18、固定夹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2.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3.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4.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
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6.本实施例中的多业务接入单元设可以适用于智慧社区,例如,在本实施例提供了如下一种应用于智慧社区的多业务接入单元设备,本实施例中的多业务接入单元可以用于一种智慧社区物联网网关及智慧社区。
27.包括:机箱及设置在所述机箱内的主板;所述主板上集成有处理器,及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存储器、千兆网卡、多路数字量输入输出接口、多路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多个支持热插拔的数据扩展接口、多个多媒体数据接口、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所述多路数字量输入输出接口、多路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多媒体数据接口、无线通信模块与智慧社区内的感知设备相连,用于为处理器和感知设备之间的通信数据传输提供通信连接;所述千兆网卡与管理中心的服务器相连,用于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管理中心的服务器进行处理,以供上层应用系统调用。
28.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用于其他智慧社区。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多业务接入单元设进行介绍。
29.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应用于智慧社区的多业务接入单元设备,包括箱体1、支撑板2和放置板3,箱体1内部对称设置有支撑板2,箱体1开设有散热窗4,两个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多个放置板3;每个支撑板2外侧皆对称固定有第一滑条5,每两个第一滑条5之间的支撑板2上皆固定有第二滑条6,箱体1内侧壁皆开设有与第一滑条5和第二滑条6配合的滑槽7,第二滑条6外侧后端皆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杆8,且固定杆8皆与箱体1滑动连接,支撑板2与放置板3之间皆设置有调节结构,通过支撑板2的可固定式抽拉设计,方便将放置板3对硬件设备进行检修,使得箱体1在使用时维护更加便捷省力,也保证支撑板2可以在箱体1内部放置稳定。
30.调节结构包括移动块16,每个支撑板2两侧皆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板14,且连接板14外侧皆对称固定有连接螺杆15,连接螺杆15外端皆固定有移动块16,移动块16皆通过调节槽17与支撑板2内部滑动连接,调节槽17皆开设在支撑板2内部,连接螺杆15上皆螺纹连接有固定夹块18,通过移动块16和调节槽17配合,方便对放置板3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且方便对支撑板2进行单独拆分;每个支撑板2后端上下侧皆固定有第一螺杆10,且第一螺杆10侧边皆设置有第二螺杆11,第二螺杆11侧边皆固定有滑轮12,且滑轮12皆与箱体1内部滑动连接,第一螺杆10和第二螺杆11外侧皆通过螺纹孔连接有支撑套管13,通过第一螺杆10、第二螺杆11和滑轮12辅助支撑,使得支撑板2在箱体1内部放置更加稳定,也方便在检修时拉动支撑板2;箱体1两侧皆开设有与固定杆8配合的开槽,第二滑条6外侧的固定杆8上皆对称固定有限位杆9,每侧两个限位杆9外端之间的高度皆大于开槽,通过限位杆9进行辅助限位,避免固定杆8转动过度与箱体1分离;固定杆8皆设置为横向放置的“t”形,箱体1外端的固定杆8的直径高度皆大于开槽的高度,方便固定杆8拧动至抵接在箱体1外侧壁上,从而方便将支撑板2推回箱体1内部并固定;支撑套管13的高度皆小于第二螺杆11的高度,箱体1内部皆开设有与滑轮12配合的导向槽,且导向槽的宽度皆小于滑槽7的宽度,保证支撑套管13可以拧动至与第一螺杆10分离,且通过导向槽进行限位固定,避免支撑板2拉动时移动过度
与箱体1完全分离;固定夹块18的直径宽度皆大于调节槽17的宽度,放置板3到支撑板2之间的厚度皆大于固定夹块18的厚度,保证固定夹块18可以抵接在支撑板2侧边,且保证固定夹块18可以拧动至与支撑板2侧边分离。
3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需要对放置板3上放置的硬件进行检修时,拧动两侧的固定杆8,使得固定杆8对箱体1的夹紧固定解除,然后拉动支撑板2,带动放置板3向箱体1外侧移动,同时带动滑轮12在导向槽内部移动,即可对放置板3上的硬件设备进行检修,检修完成后,将支撑板2推回箱体1内部,再拧紧固定杆8,使得固定杆8抵接固定在箱体1上即可,当需要对放置板3之间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先拧动两侧的固定夹块18,使得固定夹块18对支撑板2的夹紧固定解除,拉动放置板3上下移动,即可对放置板3之间的高度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再拧动固定夹块18重新对支撑板2夹紧固定即可,也可以直接拧动连接板14上的螺栓将放置板3从而箱体1内部拆分,当需要对支撑板2进行整体拆分时,先拧动固定杆8,使得固定杆8完全移出第二滑条6内部,然后拧动上下端的支撑套管13,当支撑套管13与第一螺杆10完全分离时,支撑板2与箱体1之间的连接解除,即可将支撑板2整体从箱体1内部拉出,维修完成后,将支撑板2两侧的第二滑条6对齐卡合至滑槽7内部,再将支撑板2完全推动至箱体1内部,将固定杆8拧动至第二滑条6内部的螺纹槽内,再将支撑套管13拧动至与第一螺杆10螺纹固定即可。
3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33.1.本技术操作简单,通过支撑板2的可抽拉式设置,方便将放置板3上的硬件设备拉出检修,使得箱体1在使用时维护更加方便省力,且通过支撑板2的可整体式设置,可以支撑板2整体取出维护,提高了箱体1的实用性;
34.2.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放置板3与支撑板2之间的可调节式设置,方便对放置板3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无需将支撑板2与放置板3拆分后重新组装,也方面在两个支撑板2之间添加或者拆除放置板3。
35.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3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