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0191发布日期:2022-04-07 03:0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智能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款智能照明系统,属于led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智能照明灯为人体感应灯,人体感应灯在人体靠近时,灯亮,延时几十秒钟则灯灭。常规的人体感应灯功能相对单一,不能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比如某办公楼装有多个人体感应灯,在楼梯拐角或走廊拐角处以及两个照明灯的交界处附近往往有照明死角,照明死角处照明亮度较低,给人不舒适、不安全的感觉,如果通过增加人体感应灯的数量来减少照明死角的数量,则需要增加较多的投入成本。
3.传统的智能照明系统一般通过主控系统、显示面板、通讯系统、人体感应传感器、照明灯进行组网和功能组合,来实现联动控制,系统结构复杂,通讯系统一般为485通讯线连接,安装维护不方便,安装及维护成本也较高,小部分出现故障有可能导致整个智能照明系统或大部分照明灯无法正常工作,可靠性较低。
4.传统的智能照明灯存在的问题一是功能相对单一,不能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照明死角多。
5.传统的智能照明系统存在的问题一是系统结构复杂,安装维护不方便。
6.传统的智能照明系统存在的问题二是安装维护成本较高。
7.传统的智能照明系统存在的问题三是小部分出现故障有可能导致整个智能照明系统或大部分照明灯无法正常工作,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是使照明更加充分,大大减少照明死角,能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增加人的舒适感、安全感。第二个目的是使智能照明系统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第三个目的是使智能照明系统安装维护成本降低。第四个目的是提高智能照明系统可靠性。本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别墅、办公楼、车间厂房、地下车库、车站、机场、走廊、庭院、景观照明、公园、旅游景区、街道、公路、住宅、公寓等多种应用场景。
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10.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包括2台及以上照明设备,优选的,台数为2、3、4、5、6、7、8、9、10、16、20、30、40、50、60、70、80、90、100、1000、10000台。所述照明设备包括外壳1及外壳1内部的led灯3、主控板6和外壳1背面或侧面的电源接头2组成,主控板6包括电源模块、光控模块、人体感应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led灯3、电源接头2分别与主控板6连接,其特征在于,当照明设备a的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人体或金属物体移动,且达到其设定阀值时,照明设备a的led灯3由熄灭变为点亮,或由暗光变为亮光,并通过其无线发射模块a发出编码指令m。在无线发射模块a信号覆盖距离l内的照明设备b通过其无线接收模块b接收到编码指令m,照明设备b接收到编码指令m则将照明设备b的led灯3由熄灭变为点亮,或由暗光变为亮光。上述led灯3点亮或变为亮光后,未再次感应到人体或金属物体,则延时时间t
后恢复到熄灭或暗光状态。
11.进一步的,智能照明系统还包括主控制设备,所述主控制设备包括外壳11及外壳11内部的主控板16和外壳11正面或侧面的显示屏17、外壳11背面或侧面的电源接头12、外壳11正面或侧面的按键18组成,主控板16包括电源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显示屏17、按键18、电源接头12分别与主控板16连接,通过点击按键设置延时时间、感应灵敏度或感应距离、灯光亮度、无线发射模块发射距离,并通过显示屏17显示所设置的内容,通过点击按键触发无线发射模块发送编码指令w,编码指令w包含延时时间设置指令、感应灵敏度或感应距离设置指令、灯光亮度设置指令,无线发射模块发射距离设置指令。在主控制设备的无线发射模块信号覆盖距离l内的照明设备a通过其无线接收模块a接收到编码指令w,照明设备a根据编码指令w完成自身的延时时间设置、感应灵敏度或感应距离设置、灯光亮度设置,无线发射模块发射距离设置。照明设备a通过其无线接收模块a接收到编码指令w后通过其无线发射模块a至少进行一次转发。在无线发射模块a信号覆盖距离l内的照明设备b通过其无线接收模块b接收到经过照明设备a转发的编码指令w,照明设备b根据编码指令w完成自身的延时时间设置、感应灵敏度或感应距离设置、灯光亮度设置,无线发射模块发射距离设置,并将编码指令w通过其无线发射模块b至少进行一次转发。
12.进一步的,所述照明设备的主控板6中存储有本机id信息和控制id信息。所述本机id信息和控制id信息数量为1条及以上,优选的,数量为1、2、3、4、5、6、7、8、9、10、16、20、30、40、50、60、70、80、90、100、1000、10000条。所述编码指令m还包含控制id信息。所述照明设备a的主控板6中存储有本机id信息a和控制id信息b,照明设备b的主控板6中存储有本机id信息b和控制id信息c。当照明设备a的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人体或金属物体移动,且达到其设定阀值时,照明设备a的led灯3由熄灭变为点亮,或由暗光变为亮光,并通过其无线发射模块a发出编码指令m。在无线发射模块a信号覆盖距离l内的照明设备b通过其无线接收模块b接收到编码指令m,所述编码指令m还包含控制id信息b,照明设备b接收到编码指令m则将本机id信息b与控制id信息b对比,如果本机id信息b与控制id信息b编码一致,则将照明设备b的led灯3由熄灭变为点亮,或由暗光变为亮光,如果本机id信息b与控制id信息b编码不一致则不点亮、不变为亮光。上述led灯3点亮或变为亮光后,未再次感应到人体或金属物体,则延时时间t后恢复到熄灭或暗光状态。所述编码指令w还包含设置id信息和控制id信息,将本机id信息与设置id信息一致的照明设备的控制id信息进行设置或更改。
13.进一步的,所述主控制设备的主控板16还包括wifi通讯模块或蓝牙通讯模块,通过wifi通讯模块或蓝牙通讯模块连接手机,可通过手机app设置延时时间、感应灵敏度、无线发射模块发射距离、灯光亮度。
14.进一步的,所述照明设备转发编码指令w次数为2次及以上,优选的,次数为2、3、4、5、6、7、8、9、10、16、20、30、40、50、60、70、80、90、100、1000、10000次。所述发射模块信号覆盖距离l为2米及以上,优选的,l为2、3、4、5、6、7、8、9、10、16、20、30、40、50、60、70、80、90、100、1000米。所述照明设备数量为10台及以上,优选的,台数为10、16、20、30、40、50、60、70、80、90、100、1000、10000台。
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为433mhz无线模块或者315mhz无线模块。
16.或者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为wifi通讯模块或蓝牙通讯模
块。
17.或者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为zigbee无线通讯模块或者lora无线通讯模块。
18.进一步的,所述照明设备还包括蓄电池7,优选的,蓄电池7为锂电池。
19.进一步的,所述人体感应传感器9为红外传感器或雷达传感器,优选的,人体感应传感器9为雷达传感器。
20.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照明系统,还包括遥控器,通过遥控器按键可开启其无线通讯模块覆盖距离内的照明设备。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2.一是智能照明系统的照明设备感应到人体或金属物体移动,且达到其设定阀值时,自身点亮的同时将附近的照明设备也点亮,使照明更加充分,大大减少照明死角,能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增加人的舒适感、安全感。
23.二是智能照明系统的各个照明设备均可独立工作,相邻的照明设备通过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进行自动组网,安装时仅需安装电源线,无需安装通讯线缆,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
24.三是智能照明系统,通过多个照明设备自动组网,自动工作,无需复杂的控制设备及手动安装通讯线缆,当其中一台照明设备或部分照明设备出现故障,直接更换有故障的照明设备,无需复杂的调试或故障查找流程,安装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25.四是智能照明系统的各个照明设备均可独立工作,相邻的照明设备通过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进行自动组网,当其中一台照明设备或部分照明设备出现故障,不影响其他照明设备的运行,使整个智能照明系统可靠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智能照明系统平面布置图。
2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照明设备外观示意图。
2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主控制设备外观示意图。
29.上述图中,1-外壳、2-电源接头、3-led灯、6-主控板、7-蓄电池,11-外壳、12-电源接头、16-主控板、17-显示屏、18-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31.实施例一。
32.智能照明系统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照明设备外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主控制设备外观示意图如图3所示。
33.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包括15台照明设备。所述照明设备包括外壳1及外壳1内部的led灯3、主控板6和外壳1背面或侧面的电源接头2组成,主控板6包括电源模块、光控模块、人体感应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led灯3、电源接头2分别与主控板6连接,其特征在于,当照明设备a的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人体或金属物体移动,且达到其设定阀值时,
照明设备a的led灯3由熄灭变为点亮,或由暗光变为亮光,并通过其无线发射模块a发出编码指令m。在无线发射模块a信号覆盖距离l内的照明设备b通过其无线接收模块b接收到编码指令m,照明设备b接收到编码指令m则将照明设备b的led灯3由熄灭变为点亮,或由暗光变为亮光。上述led灯3点亮或变为亮光后,未再次感应到人体或金属物体,则延时时间t后恢复到熄灭或暗光状态。
34.进一步的,智能照明系统还包括主控制设备1台,所述主控制设备包括外壳11及外壳11内部的主控板16和外壳11正面或侧面的显示屏17、外壳11背面或侧面的电源接头12、外壳11正面或侧面的按键18组成,主控板16包括电源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显示屏17、按键18、电源接头12分别与主控板16连接,通过点击按键设置延时时间、感应灵敏度或感应距离、灯光亮度、无线发射模块发射距离,并通过显示屏17显示所设置的内容,通过点击按键触发无线发射模块发送编码指令w,编码指令w包含延时时间设置指令、感应灵敏度或感应距离设置指令、灯光亮度设置指令,无线发射模块发射距离设置指令。在主控制设备的无线发射模块信号覆盖距离l内的照明设备a通过其无线接收模块a接收到编码指令w,照明设备a根据编码指令w完成自身的延时时间设置、感应灵敏度或感应距离设置、灯光亮度设置,无线发射模块发射距离设置。照明设备a通过其无线接收模块a接收到编码指令w后通过其无线发射模块a进行2次转发。在无线发射模块a信号覆盖距离l内的照明设备b通过其无线接收模块b接收到经过照明设备a转发的编码指令w,照明设备b根据编码指令w完成自身的延时时间设置、感应灵敏度或感应距离设置、灯光亮度设置,无线发射模块发射距离设置,并将编码指令w通过其无线发射模块b进行2次转发。
35.进一步的,所述照明设备的主控板6中存储有本机id信息和控制id信息。所述本机id信息和控制id信息数量为10条。所述编码指令m还包含控制id信息。所述照明设备a的主控板6中存储有本机id信息a和控制id信息b,照明设备b的主控板6中存储有本机id信息b和控制id信息c。当照明设备a的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人体或金属物体移动,且达到其设定阀值时,照明设备a的led灯3由熄灭变为点亮,或由暗光变为亮光,并通过其无线发射模块a发出编码指令m。在无线发射模块a信号覆盖距离l内的照明设备b通过其无线接收模块b接收到编码指令m,所述编码指令m还包含控制id信息b,照明设备b接收到编码指令m则将本机id信息b与控制id信息b对比,如果本机id信息b与控制id信息b编码一致,则将照明设备b的led灯3由熄灭变为点亮,或由暗光变为亮光,如果本机id信息b与控制id信息b编码不一致则不点亮、不变为亮光。上述led灯3点亮或变为亮光后,未再次感应到人体或金属物体,则延时时间t后恢复到熄灭或暗光状态。所述编码指令w还包含设置id信息和控制id信息,将本机id信息与设置id信息一致的照明设备的控制id信息进行设置或更改。
36.进一步的,所述主控制设备的主控板16还包括wifi通讯模块或蓝牙通讯模块,通过wifi通讯模块或蓝牙通讯模块连接手机,可通过手机app设置延时时间、感应灵敏度、无线发射模块发射距离、灯光亮度。
37.进一步的,所述照明设备转发编码指令w次数为2次。所述发射模块信号覆盖距离l为10米。
38.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为433mhz无线模块或者315mhz无线模块。
39.进一步的,所述照明设备还包括蓄电池7,蓄电池7为锂电池。
40.进一步的,所述人体感应传感器9为雷达传感器。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