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控制板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5651发布日期:2022-04-09 10:0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控制板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控制板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2.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是汽车的重要部件,直接依靠电机提供辅助扭矩,协助驾驶员进行转向操作并获得最佳转向特性,在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的使用中,包括外壳和内部的控制板,为对控制板进行保护,需要采用封装结构,避免外部水进入内部,但是现有的封装结构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3.现有的封装结构,大都采用单层密封,配合螺钉进行固定安装,不方便进行稳定的多重密封,导致长时间使用受汽车振动等因素影响,水容易进入内部,同时现有的封装结构,在使用螺钉固定时,不方便进行定位安装,导致螺钉容易出现滑丝的情况,影响后续密封和使用。
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封装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控制板封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封装结构,不方便进行稳定的多重密封,同时不方便进行定位安装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控制板封装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螺栓固定有控制板,且底板上螺钉固定有外壳;
7.还包括:
8.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于底板的顶部,且安装槽内放置有外壳的底边,并且安装槽的侧壁上粘接有第一气囊,而且外壳的底部边缘处粘接有第二气囊;
9.挡框,粘接于外壳外侧的底部,所述挡框位于底板的顶部边缘处位置,且挡框的底面粘接有橡胶垫,并且挡框的底部边缘处固定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位于锁定槽内,且锁定槽开设于底板的边侧,所述挡框的底面位置固定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位于固定槽内,并且固定槽开设于底板的顶部边缘处。
10.优选的,所述外壳在安装槽内插接安装,且安装槽的俯视截面呈矩形结构开设。
11.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固定有定位杆,且定位杆位于定位槽内,并且定位槽开设于底板的顶部。
12.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截面呈“l”字形结构对称分布在外壳内,且定位杆的一端与定位槽相卡合。
13.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对称分布在安装槽内,且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为弧形结构设计,并且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上下交错分布。
14.优选的,所述锁定杆一端的底面呈倾斜结构设计,且锁定杆与锁定槽之间凹凸配
合。
15.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在挡框上对称分布,且固定杆与底板相互垂直,并且挡框与底板的边侧相互平行。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多重密封,同时方便定位安装,具体内容如下:
17.1.通过设置在安装槽内壁的第一气囊和设置在外壳底部外侧的第二气囊,将外壳插入安装槽内时,外壳对第一气囊进行挤压,安装槽对第二气囊进行挤压,同时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接触,进行多重密封操作,配合“l”字形结构的定位杆插入定位槽内,对外壳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
18.2.通过设置在外壳外侧的挡框,其跟随外壳活动,置于底板边侧,配合橡胶垫进行再次密封,对底板外部进行密封操作,配合固定杆插入固定槽,对挡框的顶部进行固定,同时位于挡框底部边缘处的锁定杆,其倾斜面与底板顶部接触实现挡框的弯曲,直至外壳和挡框完成安装,锁定杆卡入锁定槽内,对挡框的边侧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挡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底板;2、控制板;3、外壳;31、定位杆;32、定位槽;4、安装槽;5、第一气囊;6、第二气囊;7、挡框;8、橡胶垫;9、锁定杆;10、锁定槽;11、固定杆;12、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控制板封装结构,底板1、控制板2、外壳3、定位杆31、定位槽32、安装槽4、第一气囊5、第二气囊6、挡框7、橡胶垫8、锁定杆9、锁定槽10、固定杆11和固定槽12;
27.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端面螺栓固定有控制板2,且底板1上螺钉固定有外壳3;还包括:安装槽4,安装槽4开设于底板1的顶部,且安装槽4内放置有外壳3的底边,并且安装槽4的侧壁上粘接有第一气囊5,而且外壳3的底部边缘处粘接有第二气囊6;外壳3在安装槽4内插接安装,且安装槽4的俯视截面呈矩形结构开设,外壳3的内壁上固定有定位杆31,且定位杆31位于定位槽32内,并且定位槽32开设于底板1的顶部,定位杆31的截面呈“l”字形结构对称分布在外壳3内,且定位杆31的一端与定位槽32相卡合,第一气囊5对称分布在安装槽4内,且第一气囊5和第二气囊6均为弧形结构设计,并且第一气囊5和第二气囊6上下交错分布;
28.如图1-3中,将控制板2固定在底板1上,将外壳3底部插入底板1上的安装槽4内,同时使得定位杆31插入定位槽32内,对外壳3进行定位安装,外壳3的底部与第一气囊5接触对其进行挤压,同时外壳3上的第二气囊6与安装槽4接触受力压缩,使得第二气囊6进入安装槽4内并与第一气囊5接触,通过两侧的第一气囊5和第二气囊6实现多重密封操作;
29.挡框7,粘接于外壳3外侧的底部,挡框7位于底板1的顶部边缘处位置,且挡框7的底面粘接有橡胶垫8,并且挡框7的底部边缘处固定有锁定杆9,锁定杆9位于锁定槽10内,且锁定槽10开设于底板1的边侧,挡框7的底面位置固定有固定杆11,且固定杆11位于固定槽12内,并且固定槽12开设于底板1的顶部边缘处,锁定杆9一端的底面呈倾斜结构设计,且锁定杆9与锁定槽10之间凹凸配合,固定杆11在挡框7上对称分布,且固定杆11与底板1相互垂直,并且挡框7与底板1的边侧相互平行;
30.如图1-2和图4-5中,外壳3在安装时,挡框7跟随活动,使得固定杆11插入固定槽12内,同时挡框7底部的锁定杆9,其斜面受力带动挡框7变形活动,直至外壳3完全插入安装槽4内,此时锁定杆9恢复卡入锁定槽10内,通过锁定杆9和固定杆11对挡框7进行固定,然后通过螺钉将外壳3固定在底板1上。
31.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控制板封装结构时,如图1-5中,首先将控制板2固定在底板1上,然后将外壳3插入安装槽4内,使得定位杆31插入定位槽32内,通过第一气囊5和第二气囊6受力变形和接触,对外壳3与底板1进行多重密封;
32.接着,挡框7跟随活动,固定杆11插入固定槽12内,锁定杆9受力带动挡框7边侧变形,并最终卡入锁定槽10内,使得挡框7与底板1边侧相贴,配合橡胶垫8进行再次密封保护。
3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