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79669发布日期:2022-05-11 12:3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边缘计算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


背景技术:

2.边缘计算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满足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连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
3.边缘计算装置具有防水结构和散热结构,传统的边缘计算装置的散热结构是通过一块带散热翅片的铝块散热,由于铝块的散热面积有限,散热效果不理想,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设计该边缘计算装置的目的是提高散热效率,也减小主机主体部的体积。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包括主机,还包括安装于主机一侧的进端快接头和出端快接头,所述装置上设置有散热系统,所述主机包括:
6.主机壳,由上壳和下壳盖接固定,所述主机壳内部形成容腔;
7.ai控制面板,安装于所述下壳的槽底面,分别和所述进端快接头、出端快接头连接;
8.插槽,通过支架板及第一螺丝安装于所述下壳的槽底面,所述插槽和所述ai控制面板电连接;
9.所述散热系统包括:设于所述下壳槽内的吸热部和装于所述下壳上端的若干散热管,所述吸热部通过管路和所述散热管连接,所述吸热部内设容置腔,在该容置腔内装有易挥发的散热介质,所述容置腔、管路以及散热管组成封闭的通腔。
10.进一步的,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盖接后通过第二螺丝固定,所述下壳的槽口处设置有一圈台阶槽,在该台阶槽内嵌设有密封圈,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盖接后通过密封圈形成防水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上壳设有指纹识别区,所述指纹识别区和所述ai控制面板为抵触式电连接结构。
12.更进一步的,所述指纹识别区为下凹结构。
13.进一步的,所述上壳还设置有条状显示屏,该条状显示屏通过软排线和所述ai控制面板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吸热部通过呈“z”型结构的压板固定。
15.进一步的,所述易挥发的散热介质包括乙二醇、丙二醇的一种。
16.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为铝管、透明材质的塑料管的一种。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
控制面板10电连接;
31.所述散热系统包括:设于所述下壳13槽内的吸热部12和装于所述下壳13上端的若干散热管4,所述吸热部12通过管路122和所述散热管4连接,所述吸热部12内设容置腔,在该容置腔内装有易挥发的散热介质,所述容置腔、管路122以及散热管4组成封闭的通腔。
32.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13盖接后通过第二螺丝3固定,所述下壳13的槽口处设置有一圈台阶槽,在该台阶槽内嵌设有密封圈18,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13盖接后通过密封圈18形成防水结构。
33.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设有指纹识别区2,所述指纹识别区2和所述 ai控制面板10为抵触式电连接结构。
34.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指纹识别区2为下凹结构。
35.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还设置有条状显示屏15,该条状显示屏15通过软排线和所述ai控制面板10连接。
36.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热部12通过呈“z”型结构的压板固定。
37.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易挥发的散热介质包括乙二醇、丙二醇的一种。
38.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管4为铝管、透明材质的塑料管的一种。
39.实施例2:
40.以下是本实用新型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的散热原理:
41.如图1-3所示,散热管4采用铝管散热,铝管成本低且散热效果好。铝管设置4根,下壳13连接铝管的连接部是第一快接头41,第一快接头41一端是外螺纹口5,另一端是快插接口,本实用新型的的管路设置有4条,管路122是软管,分别和4个快插接口连接,4根铝管螺接在第一快接头41的螺纹端。
42.吸热部12靠近ai控制面板10设置且设置在ai控制面板10的易发热侧,ai控制面板 10工作时发出的热量,被吸热部12吸收。吸热部12是铝材质盒体,其将热量传导给内部的液体介质,液体介质为易挥发的散热介质,其遇热挥发形成气态介质并带走热量。气态介质从管路进入到顶部的散热管4,散热管4由于为长管,增加了散热表面积,进而增加了散热效果。气态介质会随着散热管的散热降温,气态介质降温后会凝结成液态介质并通过管路回流到吸热部,达到散热的目的。
43.实施例3:
44.散热管4如果采用透明材质的塑料,其散热效果相对铝管会差一些,但透明材质的塑料可以查看到气态介质的冷凝过程。
45.实施例4:
46.所述条状显示屏15显示的是温度大小,ai控制面板10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交将信号传输给ai控制面板10,ai控制面板10将温度大小在条状显示屏15上显示。
4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通过易挥发的介质进行吸热,常温下是液态的介质受热挥发会形成气态介质,并带走热量。气态介质从管路进入到顶部的散热管,散热管由于为长管,增加了散热表面积,进而增加了散热效果。气态介质会随着散热管的散热降温,气态介质降温后会凝结成液态介质并通过管路回流到吸热部,达到散
热的目的。由于将传统的散热块替换成散热管,主机主体部的体积会相应的减小,但由于散热管较长,需要较长的空间安装本实用新型的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包括主机(1),还包括安装于主机(1)一侧的进端快接头(14)和出端快接头(19),所述装置上设置有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包括:主机壳,由上壳和下壳(13)盖接固定,所述主机壳内部形成容腔;ai控制面板(10),安装于所述下壳(13)的槽底面,分别和所述进端快接头(14)、出端快接头(19)连接;插槽(7),通过支架板及第一螺丝(8)安装于所述下壳(13)的槽底面,所述插槽(7)和所述ai控制面板(10)电连接;所述散热系统包括:设于所述下壳(13)槽内的吸热部(12)和装于所述下壳(13)上端的若干散热管(4),所述吸热部(12)通过管路(122)和所述散热管(4)连接,所述吸热部(12)内设容置腔,在该容置腔内装有易挥发的散热介质,所述容置腔、管路(122)以及散热管(4)组成封闭的通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13)盖接后通过第二螺丝(3)固定,所述下壳(13)的槽口处设置有一圈台阶槽,在该台阶槽内嵌设有密封圈(18),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13)盖接后通过密封圈(18)形成防水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设有指纹识别区(2),所述指纹识别区(2)和所述ai控制面板(10)为抵触式电连接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区(2)为下凹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还设置有条状显示屏(15),该条状显示屏(15)通过软排线和所述ai控制面板(10)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部(12)通过呈“z”型结构的压板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挥发的散热介质包括乙二醇、丙二醇的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4)为铝管、透明材质的塑料管的一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包括主机,还包括进端快接头和出端快接头,装置上设置有散热系统,主机包括主机壳、AI控制面板、插槽。主机壳由上壳和下壳盖接固定,主机壳内部形成容腔;AI控制面板安装于下壳的槽底面。插槽通过支架板及第一螺丝安装于下壳的槽底面,插槽和AI控制面板电连接;散热系统包括吸热部和若干散热管,吸热部通过管路和散热管连接,吸热部内设容置腔,在该容置腔内装有易挥发的散热介质,容置腔、管路以及散热管组成封闭的通腔。由于将传统的散热块替换成散热管,主机主体部的体积会相应的减小,但由于散热管较长,需要较长的空间安装本实用新型的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型的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型的AI智能分析边缘计算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华禹智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1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