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边缘端的高吞吐低延时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37718发布日期:2022-06-01 23:1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合边缘端的高吞吐低延时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边缘端的高吞吐低延时服务器。


背景技术:

2.随着5g以及物联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集中式数据中心云计算处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边缘计算技术由此得到发展和应用,其可以满足行业在实时业务、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包括边缘服务器、边缘集成机和边缘网关等,其中,边缘服务器多是一组完成单一功能的服务器,如防火墙服务器、高速缓存服务器以及负载均衡服务器等,常具备高吞吐低延时等特性,其区别于数据中心服务器,通常具有更加宽泛的工作温度范围、更短的机箱深度、模块化、热插拔、小型化、易于维护以及适应不同安装场景等特点。
3.现有的边缘服务器大都利用内置风扇配合散热孔来进行通风散热,在长期使用之后,散热孔附近的壳体表面容易积聚灰尘和杂质,由于散热孔通常直接开设在壳体上,不便于拆卸清理,而直接对壳体表面进行清洁的话,灰尘和杂质又容易落入机壳内部,使得清洁十分不便,同时,散热孔内外通常时刻保持连通,使得服务器在闲置、散热风扇不工作时,外部环境中的灰尘和杂质容易经由散热孔进入机壳内部,不仅会影响服务器机壳内部的清洁,也可能会影响机壳内部零部件的正常工作,甚至会引起机壳内部零件发生损坏,存在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将针对以上缺点,提供一种适合边缘端的高吞吐低延时服务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5.技术方案:一种适合边缘端的高吞吐低延时服务器,包括服务器机壳、多个安装固定部件和多个散热防尘部件;
6.服务器机壳,所述服务器机壳上开设有多个用于通风散热的通风槽;
7.多个安装固定部件,对应设置于多个所述通风槽内;
8.多个散热防尘部件,对应安装于多个所述安装固定部件内,包括固定内环,所述固定内环远离安装固定部件的一面安装有用于防尘过滤的凸形防尘滤板,所述固定内环远离凸形防尘滤板的一面连接有用于密封防尘的通风插板和密封转板。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固定部件包括固定外环、凸形固定槽和内螺纹;
10.固定外环,插设于所述通风槽内,通过固定外环的设置不仅便于将散热防尘部件固定在服务器机壳上,也便于散热防尘部件的拆卸;
11.凸形固定槽,贯穿开设于所述固定外环内;
12.内螺纹,开设于所述凸形固定槽内壁上,用于安装固定散热防尘部件。
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固定部件还包括多个第一固定板和多个第一螺纹孔;
14.多个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外环外壁上;
15.多个第一螺纹孔,对应开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服务器机壳上,多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服务器机壳与固定外环的第一固定螺钉。
1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防尘部件还包括外螺纹、旋转卡板和多个旋转卡槽;
17.外螺纹,开设于所述固定内环外壁上且与内螺纹相适配,用于连接固定内环与固定外环,固定内环和固定外环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螺纹连接,便于固定内环和固定外环的拆装;
18.旋转卡板,连接于所述固定内环远离固定外环的一面,旋转卡板的设置便于使用者通过旋转卡板旋转固定内环;
19.多个旋转卡槽,开设于所述旋转卡板上,便于转动固定内环,多个旋转卡槽的设置可以进一步便于使用者通过旋转卡槽卡紧旋转卡板带动固定内环转动。
2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防尘部件还包括多个第二固定板和多个第二螺纹孔;
21.多个第二固定板,连接于所述凸形防尘滤板上;
22.多个第二螺纹孔,对应开设于多个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旋转卡板上,多个所述第二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凸形防尘滤板和旋转卡板的第二固定螺钉。
2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防尘部件还包括固定插槽、转柱和旋钮;
24.固定插槽,开设于所述固定内环远离凸形防尘滤板的一面,用于固定通风插板与固定内环;
25.转柱,连接于所述通风插板中部且与密封转板转动连接,所述密封转板中部开设有与转柱相适配的插孔,所述密封转板通过插孔插设于转柱上并通过插孔与转柱转动连接;
26.旋钮,螺纹连接于所述转柱远离通风插板的一端,用于固定通风插板与密封转板。
2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合边缘端的高吞吐低延时服务器,通过在服务器机壳上设置散热防尘部件,不仅可以调节服务器机壳内外空气的连通,从而在服务器闲置时对服务器内部零部件进行密封保护,也可以对流入机壳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同时设置安装固定部件,便于散热防尘部件的拆装、清洁,降低灰尘杂质进入机壳内的几率,保护服务器内零部件的清洁和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固定部件和散热防尘部件的立体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固定部件和散热防尘部件的爆炸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固定部件和散热防尘部件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31.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服务器机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图。
34.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服务器机壳、101.通风槽、2.安装固定部件、201.固定外环、202.第一固定板、203.第一螺纹孔、204.第一固定螺钉、205.凸形固定槽、206.内螺纹、3.散
热防尘部件、301.固定内环、302.外螺纹、303.旋转卡板、304.凸形防尘滤板、305.第二固定板、306.第二螺纹孔、307.第二固定螺钉、308.旋转卡槽、309.固定插槽、310.通风插板、311.密封转板、312.转柱、313.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35.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36.申请人认为,现有的边缘服务器散热孔大都直接开设在机壳上,使得散热孔周边积聚灰尘杂质之后,不便于直接清洁,也不便于拆卸清洁,同时,散热孔敞开设置,外部环境中的灰尘杂质容易在服务器闲置时进入机壳内,会影响机壳内零部件的清洁,也可能会造成机壳内零部件的正常工作甚至损坏,存在一定的隐患。
37.为此,申请人提出一种适合边缘端的高吞吐低延时服务器,如图1-图6所示,包括服务器机壳1、多个安装固定部件2和多个散热防尘部件3。
38.其中,服务器机壳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通风散热的通风槽101,通风槽101与服务器机壳1内的散热风扇对应设置。
39.多个安装固定部件2对应设置于多个通风槽101内,用于安装散热防尘部件3。
40.使用时,可通过将散热防尘部件3从安装固定部件2上拆下,一方面,通过调整散热防尘部件3可以调整服务器机壳1内外部的连通,可以在服务器闲置时,对服务器内部零部件进行密封保护,另一方面,也可以单独对散热防尘部件3进行清洁,降低清洁时灰尘杂质进入服务器机壳1内的几率,同时,将安装固定部件2从服务器机壳1上拆下,使得无需打开服务器机壳1,即可以直接通过通风槽101对散热风扇进行维护,方便使用者使用和检修。
41.多个散热防尘部件3对应安装于多个安装固定部件2内,包括固定内环301,固定内环301远离安装固定部件2的一面安装有用于防尘过滤的凸形防尘滤板304,固定内环301远离凸形防尘滤板304的一面连接有用于密封防尘的通风插板310和密封转板311。
42.如图1-图3所示,安装固定部件2包括固定外环201、凸形固定槽205和内螺纹206。
43.其中,固定外环201插设于通风槽101内,通过固定外环201的设置不仅便于将散热防尘部件3固定在服务器机壳1上,也便于散热防尘部件3的拆卸,方便对散热防尘部件3进行更换、清洁等操作,降低清洁时灰尘和杂质落入服务器机壳1的几率,保护服务器机壳1内部件的清洁。
44.凸形固定槽205贯穿开设于固定外环201内。
45.内螺纹206开设于凸形固定槽205内壁上,用于安装固定散热防尘部件3,内螺纹206和凸形固定槽205的设置,用于固定并抵紧散热防尘部件3以及散热防尘部件3内相关部件,同时螺纹连接方式也便于散热防尘部件3与安装固定部件2的拆装,拆卸时只需将散热防尘部件3从安装固定部件2内旋出即可。
46.如图2-图3所示,安装固定部件2还包括多个第一固定板202和多个第一螺纹孔203。
47.其中,多个第一固定板202固定连接于固定外环201外壁上。
48.多个第一螺纹孔203对应开设于多个第一固定板202与服务器机壳1上,多个第一螺纹孔203内均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服务器机壳1与固定外环201的第一固定螺钉204。
49.安装时,多个第一固定板202贴合抵接在服务器机壳1外壁上,配合第一螺纹孔203和第一固定螺钉204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将固定外环201固定在服务器机壳1上,同时螺纹连接方式,也便于固定外环201与服务器机壳1的拆装,同时,通风槽101对应服务器机壳1内部的散热风扇进行开设,当安装固定部件2从通风槽101内取出后,可以方便使用者直接通过通风槽101对服务器机壳1内部的安热风扇进行维护。
50.如图1-图6所示,散热防尘部件3还包括外螺纹302、旋转卡板303和多个旋转卡槽308。
51.其中,外螺纹302开设于固定内环301外壁上且与内螺纹206相适配,用于连接固定内环301与固定外环201,固定内环301和固定外环201通过外螺纹302和内螺纹206螺纹连接,便于固定内环301和固定外环201的拆装。
52.长期使用之后,凸形防尘滤板304上容易积聚灰尘杂质,由于凸形防尘滤板304为表面向外凸出,使用者可直接对凸形防尘滤板304表面进行清洁,清洁时,进入凸形防尘滤板304内部的灰尘杂质容易经由凸形防尘滤板304侧边的滤孔漏出,可以降低灰尘杂质进入服务器机壳1内的几率,并且,部分灰尘杂质即使进入凸形防尘滤板304内侧,也容易落在固定内环301内侧,可以通过将固定内环301从固定外环201内旋出,对固定内环301内部进行清洁。
53.旋转卡板303连接于固定内环301远离固定外环201的一面,旋转卡板303的设置便于使用者通过旋转卡板303旋转固定内环301。
54.多个旋转卡槽308开设于旋转卡板303上,便于转动固定内环301,多个旋转卡槽308的设置可以进一步便于使用者通过旋转卡槽308卡紧旋转卡板303带动固定内环301转动。
55.如图2-图3所示,散热防尘部件3还包括多个第二固定板305和多个第二螺纹孔306。
56.其中,多个第二固定板305连接于凸形防尘滤板304上。
57.多个第二螺纹孔306对应开设于多个第二固定板305与旋转卡板303上,多个第二螺纹孔306内均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凸形防尘滤板304和旋转卡板303的第二固定螺钉307,第二固定板305、第二螺纹孔306和第二固定螺钉307的设置用于固定凸形防尘滤板304和旋转卡板303,同时螺纹连接方式也便于使用者对凸形防尘滤板304和旋转卡板303进行拆装。
58.在对凸形防尘滤板304进行清洁时,可以直接将凸形防尘滤板304从旋转卡板303上拆下,单独对凸形防尘滤板304进行清洁,不仅便于对凸形防尘滤板304进行清洁,也可以降低清洁时的灰尘杂质进入服务器机壳1的概率,保护服务器机壳1内相关部件的清洁和正常使用。
59.如图3-图4所示,散热防尘部件3还包括固定插槽309、转柱312和旋钮313。
60.其中,固定插槽309开设于固定内环301远离凸形防尘滤板304的一面,用于固定通风插板310与固定内环301,通风插板310靠近固定插槽309的一面连接有与固定插槽309相适配的环形插板,通风插板310通过环形插板插设于固定插槽309内,从而将通风插板310与固定内环301固定。
61.转柱312连接于通风插板310中部且与密封转板311转动连接,密封转板311中部开设有与转柱312相适配的插孔,密封转板311通过插孔插设于转柱312上并通过插孔与转柱312转动连接,同时通风插板310与密封转板311上对应均匀开设有散热槽。
62.同时,当通风插板310在转柱312上转动使得通风插板310与密封转板311的散热槽对应时,服务器机壳1内部与外部相连通,此时可以对服务器机壳1进行通风散热,当服务器闲置、服务器内部散热风扇不工作时,旋转通风插板310在转柱312上转动,直到通风插板310与密封转板311上的散热槽间隔对应时,可以将服务器机壳1相对密封起来,降低此时灰尘杂质进入服务器机壳1内的几率,从而在服务器闲置时对服务器内部部件进行防尘密封保护。
63.旋钮313螺纹连接于转柱312远离通风插板310的一端,用于固定通风插板310与密封转板311,转柱312远离通风插板310的一端开设有外转动螺纹,旋钮313内壁上开设有与外转动螺纹相适配的内转动螺纹,旋钮313通过内转动螺纹与外转动螺纹和转柱312螺纹连接。
64.其中,当需要对密封转板311进行转动时,旋松旋钮313,当密封转板311转动调节完成之后,再旋紧旋钮313即可将密封转板311与通风插板310抵紧固定,同时,在通风插板310与密封转板311上的散热槽间隔对应时,可以进一步抵紧通风插板310和密封转板311,可以提高密封性。
65.工作原理:安装时,将固定外环201插设于通风槽101内直到第一固定板202与服务器机壳1外壁抵紧,同时使得第一固定板202与服务器机壳1上的第一螺纹孔203相对应,并将第一固定螺钉204旋入第一螺纹孔203内并旋紧,将固定外环201固定在通风槽101内,之后,若服务器工作需要散热,则旋松旋钮313,将密封转板311在转柱312上转动,使得密封转板311与通风插板310上的散热槽相对应时,再将旋钮313与转柱312旋紧,使得密封转板311与通风插板310抵紧固定,然后,通过旋转卡槽308和旋转卡板303,并利用内螺纹206和外螺纹302将固定内环301旋入固定外环201的凸形固定槽205内固定即可。
66.长期使用之后,凸形防尘滤板304表面积聚灰尘杂质之后,可以通过旋转卡槽308和旋转卡板303将固定内环301从固定外环201内旋出,即可对凸形防尘滤板304和旋转卡板303等部件进行单独清洁,或是将第二固定螺钉307从第二螺纹孔306内旋出,将凸形防尘滤板304从旋转卡板303上拆下,可单独对凸形防尘滤板304进行清洁,清洁完成之后,再将凸形防尘滤板304抵紧旋转卡板303表面,并将第二固定板305与旋转卡板303上的第二螺纹孔306对应,把第二固定螺钉307旋入第二螺纹孔306内将凸形防尘滤板304和旋转卡板303固定即可。
67.如上,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