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加热辊内轴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39976发布日期:2022-08-23 23:51阅读:42来源:国知局
电磁加热辊内轴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设备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电磁加热辊内轴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高分子复合材料生产时普遍需要使用电磁加热辊,在电磁加热辊中,感应加热线圈绕制在金属内轴上,由于漏磁现象的发生,金属内轴、硅钢层、线圈层等会被加热,如果没有冷却措施,内轴机械强度、刚度大大降低,旋转运动出现卡滞,线圈层会被烧坏,造成电磁加热辊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必须对内轴及时冷却。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辊内轴冷却结构,冷却效率高,防止出现线圈层被烧坏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加热辊内轴冷却结构,设有内轴,其特征在于,内轴外径上铣削出螺旋形的沟槽,冷却管螺旋缠绕在内轴的沟槽内,冷却管端头从内轴表面的槽孔向内引入,在内轴的颈内部通过,冷却管端头外接制冷机,环绕冷却管及内轴表面设有硅钢层,硅钢层外缠绕有线圈层。
5.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
6.所述的冷却管为单螺旋结构,冷却管从内轴的一端进,从内轴的另一端出。
7.所述的冷却管为双螺旋结构,冷却管从内轴的一端进出。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高效、快速冷却内轴,保证了内轴正常的工作温度,进而还可以提高电磁加热辊温度,应用在更高的温度领域。
附图说明
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0.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螺旋结构冷却管缠绕结构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螺旋结构冷却管缠绕结构的示意图。
13.图中1-内轴;2-冷却管;3-硅钢层;4-线圈层。
具体实施方式
14.在图中,本实用新型内轴1外径上铣削出螺旋形的沟槽,然后把冷却管2螺旋缠绕在内轴1沟槽内,冷却管2端头从内轴1表面的槽孔向内引入,在内轴1的颈内部通过,冷却管2端头外接制冷机;环绕冷却管2及内轴1表面设有硅钢层3,硅钢层3外缠绕有线圈层4。冷却管2缠绕螺距恒定,内轴1表面冷却温度均匀,另外采用螺旋形式缠绕,冷却管2跟内轴1接触面积大,冷却效率高,冷却管2材料可以选用不锈钢材料、铝合金、铜、钢管等热的良导体,冷
却介质选用比热容较大的水。冷却管2螺旋缠绕方式两种方式:一、冷却管2为单螺旋结构,冷却管2从内轴1的a、b两端进出)见图2);冷却管2为双螺旋结构,冷却管2从内轴1的b端进出(见图3)。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加热辊内轴冷却结构,设有内轴,其特征在于,内轴外径上铣削出螺旋形的沟槽,冷却管螺旋缠绕在内轴的沟槽内,冷却管端头从内轴表面的槽孔向内引入,在内轴的颈内部通过,冷却管端头外接制冷机,环绕冷却管及内轴表面设有硅钢层,硅钢层外缠绕有线圈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加热辊内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管为单螺旋结构,冷却管从内轴的一端进,从内轴的另一端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加热辊内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管为双螺旋结构,冷却管从内轴的一端进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辊内轴冷却结构,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生产设备领域。设有内轴,内轴外径上铣削出螺旋形的沟槽,冷却管螺旋缠绕在内轴的沟槽内,冷却管端头从内轴表面的槽孔向内引入,在内轴的颈内部通过,冷却管端头外接制冷机,环绕冷却管及内轴表面设有硅钢层,硅钢层外缠绕有线圈层。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快速冷却内轴,保证了内轴正常的工作温度,进而还可以提高电磁加热辊温度,应用在更高的温度领域。更高的温度领域。更高的温度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张翔宇 李艳菊 侯燕 杨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光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2
技术公布日:2022/8/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