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盲孔埋孔的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42850发布日期:2022-09-27 18:55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盲孔埋孔的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盲孔埋孔的印刷电路板。


背景技术:

2.印制电路板是现代通信设备、计算机、消费电子等电子产品中电子元器件连接的物理实体和支撑体,担负着信号传递、能量供给关键作用,是电子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基本部件。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向轻、薄、短小化方向快速发展,推动了印制电路板向高精度、高密度、细线化方向进步,高密度互连技术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蓬勃发展起来的。印刷电路板又叫pcb板,是所有电子产品的基础零件,是所有电子元器件的载体,是电子零组件在安装与互连时的主要支撑体。
3.印刷电路板是现在电子产品应用的基础条件,但是一些带有盲孔和埋孔的印刷电路板在使用时,不方便稳固和散热,因此降低了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还有一些印刷电路板在使用时,容易有灰尘进入吸附到电路板上,因此降低了电路板的散热,使得电子元件高效长时间发热而损坏,进而不能保证电子产品寿命。
4.因此,设计一种带盲孔埋孔的印刷电路板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盲孔埋孔的印刷电路板,通过电路板组件与防护装置,以解决目前印刷电路板是现在电子产品应用的基础条件,但是一些带有盲孔和埋孔的印刷电路板在使用时,不方便稳固和散热,因此降低了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还有一些印刷电路板在使用时,容易有灰尘进入吸附到电路板上,因此降低了电路板的散热,使得电子元件高效长时间发热而损坏,进而不能保证电子产品寿命等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盲孔埋孔的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中部设置有电路板组件,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侧壁设置有防护装置;
7.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尘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防尘组件设置在第一防护板的两侧,所述散热组件设置在第一防护板的两侧。
8.优选的,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电路板设置在两个第一防护板之间,三个所述电路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电层,两个所述导电层之间固定连接有绝缘层,三个所述电路板的侧壁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四个。
9.优选的,两个所述电路板之间贯穿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盲孔贯穿设置在两个导电层和绝缘层的中部,两个所述电路板之间设置有信号层预留孔,所述信号层预留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路板之间设置有信号电路孔,所述信号电路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路板之间贯穿设置有埋孔,所述埋孔的数量为两个。
10.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三导热板,所述第三导热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三
导热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电路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三导热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一防护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三导热板的侧壁均匀开设有引脚接口。
11.优选的,所述引脚接口的一端设置在电路板的侧壁上,两个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中部贯穿固定连接有散热网,所述散热网的侧壁设置在第三导热板的侧壁上,两个所述第一防护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的数量为两个。
12.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导热板固定连接在电路板、导电层和绝缘层的两侧,所述两侧第二导热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风扇盒,所述风扇盒的中部安装有散热风扇。
13.优选的,所述防尘组件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防护网固定连接在风扇盒的侧壁上,两个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两个所述第二防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板。
14.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导热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电路板、导电层和绝缘层的侧壁上,两个所述第二防护板的侧壁均匀开设有散热孔,两个所述第二防护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的侧壁设置有防尘网与防护网,防尘网可以有效地避免灰尘进入电路板中,从而影响电路板的正常工作,而防护网则会避免灰尘进入散热风扇中,从而影响散热风扇的正常工作,通过散热组件与防尘组件可以有效地延长电路板使用寿命,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盲孔埋孔的印刷电路板的俯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盲孔埋孔的印刷电路板的侧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盲孔埋孔的印刷电路板的三维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盲孔埋孔的印刷电路板的剖视图。
20.图中:1、第一防护板;2、引脚接口;3、散热网;4、散热孔;5、第一导热板;6、防尘网;7、防护网;8、风扇盒;9、散热风扇;10、第二导热板; 11、第三导热板;12、通孔;13、绝缘层;14、导电层;15、盲孔;16、电路板;17、埋孔;18、信号电路孔;19、信号层预留孔;20、第二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盲孔埋孔的印刷电路板,包括第一防护板1,第一防护板1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是由金属制成,第一防护板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防护板1的中部设置有电路板组件,第一防护板1的侧壁设置有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包括防尘组件和散热组件,防尘组件设置在第一防护板1的两侧,散热组件设置在第一防护板1的两侧,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16,电路板16为现有的公开专利技术产品,电路板16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电路板16设置在两个第一防护板1之间,三个电路板1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电层14,导电层14可以起到导电的作用,方便电的传递,为现有的公开专利技术产品,两个导电层14之间固定连接有绝缘层13,绝缘层13可以起到隔绝电传递的作用,为现有的公开专
利技术产品,三个电路板16的侧壁贯穿设置有通孔12,通孔12方便电路板16的安装与固定,通孔12的数量为四个,两个电路板16之间贯穿设置有盲孔15,盲孔15方便电路板16的安装与固定,盲孔 15的数量为两个,盲孔15贯穿设置在两个导电层14和绝缘层13的中部,两个电路板16之间设置有信号层预留孔19,信号层预留孔1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路板16之间设置有信号电路孔18,信号电路孔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路板16之间贯穿设置有埋孔17,埋孔17可以起到安装与固定的作用,埋孔17的数量为两个,散热组件包括第三导热板11,第三导热板11可以起到导热的作用,为现有的公开专利技术产品,第三导热板11的数量为两个,第三导热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电路板16的侧壁上,第三导热板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一防护板1的侧壁上,第一防护板1和第三导热板11的侧壁均匀开设有引脚接口 2,引脚接口2方便电路元件的安装与固定,引脚接口2的一端设置在电路板16 的侧壁上,两个第一防护板1的中部贯穿固定连接有散热网3,散热网3方便热量的挥发与散热,是由金属制成,散热网3的侧壁设置在第三导热板11的侧壁上,两个第一防护板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板10,第二导热板10可以起到导热的作用,为现有的公开专利技术产品,第二导热板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导热板10固定连接在电路板16、导电层14和绝缘层13的两侧,两侧第二导热板1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风扇盒8,风扇盒8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是由金属制成,风扇盒8的中部安装有散热风扇9,散热风扇9工作可以起到散热的效果,为现有的公开专利技术产品,防尘组件包括防护网7,防护网7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止灰尘的进入,是由金属制成,防护网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护网7固定连接在风扇盒8的侧壁上,两个第一防护板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板20,第二防护板20可以起到防护的租用,是由金属制成,两个第二防护板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热板5,第一导热板5方便热量的传递,为现有的公开专利技术产品,两个第一导热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电路板16、导电层14和绝缘层13的侧壁上,两个第二防护板20的侧壁均匀开设有散热孔4,两个第二防护板2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6,防尘网6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止灰尘的进入,是由金属制成;
2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电器元件通过引脚接口2 接入电路板16的一侧进行使用,中部的盲孔15、通孔12与埋孔17可以起到安装与固定的作用,使电路板层可以进行更好的固定,电路板16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热量会经过第三导热板11传递到散热网3的一侧,而后经过流动将热量排出,还有热量会经过两侧的第二导热板10排出,散热风扇9工作,将从第二导热板10排出的热量排出,起到散热的效果,并且防护网7设置风扇的一侧,防止灰尘的进入,影响风扇的工作,还有热量会经过第一导热板5的一侧散热孔4缓慢排出,防尘网6起到防尘的作用,四周共同为电路板16进行散热,从而保证电路板16在正常的工作下进行工作,从而延长电路板16的使用寿命。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