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生成装置及包括此的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37960发布日期:2023-09-07 02:2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冷水生成装置及包括此的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水生成装置及包括此的净水器,更详细地说,涉及如下的冷水生成装置及包括此的净水器:配置模块部件,使所述模块部件包围流动流体的流道部件的外周面,并且冷却这种模块部件来冷却流体,进而能够充分降低冷却流体的温度,不仅如此,在模块部件配置相互热分离的多个区域,在多个所述区域分别配置冷却流道,为使流体依次流动于这种冷却流道而配置连接管,据此防止流进的流体与流出的流体相互之间发生热交换,尽可能确保冷水量,因此可提高用户满意度。


背景技术:

1、通常,冷水生成装置是冷却从水龙头或水桶供应的水来提供给用户的装置。这种冷水生成装置是为了生成低温饮用水而主要设置在诸如净水器、汽水机、冷热水机等,但也可使用于需要生成冷水的各种领域。

2、科唯怡株式会社的欧洲公开专利公报第3674630号公开了现有的净水器。这种净水器具有水箱主体、热电模块及冷却散热器,所述水箱主体具有内部空间而且形成有入水口及出水口,所述热电模块冷却容纳于所述水箱主体内部的水,所述冷却散热器将热电模块的冷气传输于水箱主体。此时,冷却散热器构成为配置在水箱主体的一侧以冷却容纳于水箱主体内部的水,而如此水箱主体内部没有进行单独的区划来生成冷水,相对高温的水与冷却的水持续进行热交换,因此存在降低冷水的冷却效率的问题。

3、科唯怡株式会社的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3-0001910号公开的冷水制造装置公开了平面区划的流道、包围平面流道的模块部件、配置在模块部件一侧的热电模块。根据这种结构,因为区划的流道难以混合流进的水与冷却的水,因此具有改善冷却效率的优点。然而,平面区划的流道容纳的水量有限,需要用单一的热电模块冷却的区域大,因此存在难以将冷水的冷气保持到入水口附近的问题。

4、朴英满的韩国授权专利第10-1262719号及revotec株式会社的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4-0098017号公开的冷水制造装置公开了多个热电模块,所述多个热电模块与各个模块部件结合,层叠配置多个模块部件,所述多个模块部件分别包括平面区划的流道。根据这种结构,分别冷却多个流道,因此具有可将冷水量增加一定程度并且改善冷却性能的优点。然而,依然使用了平面区划流道,因此限制冷水量,为了增加冷水量,需要扩大模块部件的面积,因此降低冷却性能。不仅如此,要求多个热电模块,因此制造成本高,而且需要向两侧设置多个大体积的热电模块散热工具,因此对于净水器等最终产品的小型化非常不利。

5、在科唯怡株式会社的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20-0106673号公开的冷水制造装置公开了多个流道与单一的热电模块,所述多个流道形成为螺旋形状并且相互重叠配置、具有相互不同的外径,所述热电模块接近于最外廓流道配置。根据这种结构,由于使用立体的螺旋形状的流道,并且使用了多个流道,因此具有增加冷水量的优点。然而,热电模块的冷气难以传递至配置在最内侧的流道,并且各个流道之间相互热接触,因此通过流进的相对高温的水提供的热通过导热传递于其他流道,因此存在降低冷却效率的问题。

6、专利文献1欧洲公开专利公报第3674630号

7、专利文献2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3-0001910号

8、专利文献3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262719号

9、专利文献4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4-0098017号

10、专利文献5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20-0106673号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冷水生成装置的目的在于,将模块部件配置成包围流动流体的流道部件的外周面,区划模块部件的内部,冷却这种模块部件来冷却流体,进而通过模块化的流体流道可充分降低冷却流体的温度,不仅如此,在模块部件配置相互热分离的多个区域,在所述多个区域分别配置冷却流道,为使流体依次流动于这种冷却流道而配置连接管,据此防止流进的流体与流出的流体相互之间发生热交换,尽可能确保冷水量,因此可提高用户满意度。

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的目的在于,在多个单位模块分别形成相互热分离的区域,而且为使这种多个单位模块相互间隔而形成第一间隔空间,进而可将多个单位模块简单地相互热分离,并且可将结构简单化,提高生产率。

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的目的在于,使热电模块与第一至第n冷却流道重叠配置,因此可利用单一的热电模块,甚至是数量少于冷却流道的数量的热电模块冷却多个冷却流道,进而节省制造成本及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因此提高用户满意度。

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的目的在于,在冷却部件配置在模块部件的深度方向一侧的状态下,通过入口在深度方向的另一侧流进的流体沿着冷却流道以朝向深度方向一侧的方向(接近于冷却部件的方向)流动的同时被冷却,并且该流体在通过配置在深度方向一侧的连接管向另一冷却流道移动的状态下被连续冷却,冷却的流体沿着冷却流道以朝向深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方向(远离于冷却部件的方向)流动的同时通过配置在深度方向的另一侧的出口排出,因此防止流进的流体与流出的流体相互之间发生热交换,尽可能确保冷水量,提高用户满意度。

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的目的在于,在冷却部件配置在模块部件的深度方向一侧的状态下,通过入口在深度方向的另一侧流进的流体沿着冷却流道以朝向深度方向一侧的方向(接近于冷却部件的方向)流动的同时被冷却,并且该流体在通过配置在深度方向一侧的连接管向另一冷却流道移动的状态下被连续冷却,冷却的流体沿着冷却流道以朝向深度方向一侧的方向(接近于冷却部件的方向)流动的同时通过配置在深度方向一侧的出口排出,因此防止在流进的流体与流出的流体相互之间发生热交换,尽可能确保冷水量,提高用户满意度。

7、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的目的在于,在冷却流道的入口及与该入口相邻配置的另一冷却流道的出口分别配置在深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状态下,第一间隔空间也配置在深度方向的另一侧,因此流进的流体与流出的流体相互之间不发生热交换,尽可能确保冷水量,提高用户满意度。

8、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的目的在于,多个单位模块通过连接肋条相互热连接,因此利用冷却部件可同时冷却多个单位模块,进而将结构简单化,据此节省制造成本及提高生产率。

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的目的在于,多个单位模块通过连接肋条相互热连接,因此利用数量少于单位模块的数量的冷却部件可同时冷却多个单位模块,进而将结构简单化,据此节省制造成本及提高生产率。

1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的目的在于,在冷却流道包括直线流道与曲线流道的状态下将冷却流道卷取的同时实现立体化,从而通过模块化的流体流道流动流体的整体流道的长度增加,可确保充分的冷却的流体量,不仅如此,还提高空间效率,实现装置小型化,因此提高用户满意度。

1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的目的在于,配置有直线模块与曲线模块,可有效冷却直线流道与曲线流道,不仅如此,还形成第二间隔空间,将直线模块与曲线模块相互间隔配置的同时有效阻断冷却的流体与流进的流体进行热交换,不仅如此,因为形成第二间隔空间,减轻模块部件的重量,实现装置轻量化,因此提供提高用户满意度。

1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的目的在于,将冷却流道层叠配置成螺旋形状的同时实现立体化,进而通过模块化的流体流道增加整体流道的长度,因此可充分确保冷却的流体量,不仅如此,还提高空间效率,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因此提高用户满意度。

1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的目的在于,模块部件的宽度方向长度的范围对应于热电模块的大小而成,进而确保充分的冷却性能的同时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因此提高用户满意度。

1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的目的在于,使模块部件的高度方向长度的范围对应于热电模块的大小而成,进而确保充分的冷却性能的同时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因此提高用户满意度。

1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的目的在于,使模块部件的深度方向长度的范围对应于热电模块的大小而成,进而确保充分的冷却性能的同时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因此提高用户满意度。

1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的目的在于,具有包围模块部件的外周面的隔热材料的外壳部件,进而防止模块部件的冷却性能下降。

17、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的目的在于,在单位模块之间配置单独的隔热壁体,进而更加有效防止单位模块相互之间的热交换,并且尽可能确保冷水量,提高用户满意度。

18、根据本发明的净水器的目的在于,过滤原水来生成净水,供应生成的净水来生成冷水,而冷水生成部配置有模块部件,该模块部件配置成包围流动流体的流道部件的外周面,冷却这种模块部件来冷却流体,进而可充分降低冷却流体的温度,不仅如此,在模块部件配置相互热分离的多个区域,在所述多个区域分别配置冷却流道,为使流体依次流动于冷却流道而配置连接管,据此防止流进的流体与流出的流体相互之间发生热交换,进而尽可能确保冷水量,提高用户满意度。

1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20、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冷水生成装置包括:流道部件,流动流体;模块部件,包围所述流道部件的外周面,以与所述流道部件热接触;及冷却部件,具有热电模块,所述热电模块配置在所述模块部件的一侧,以冷却所述模块部件。所述模块部件包括相互热分离的多个区域。所述流道部件包括:第一至第n冷却流道(n为2以上的整数),分别配置在多个所述区域;入口,形成在各个的所述冷却流道的一端并且暴露在所述模块部件的外部;出口,形成在各个的所述冷却流道的另一端,并且暴露在所述模块部件的外部;连接管,连接第k冷却流道(k为1以上且n-1以下的整数)的所述出口与第k+1冷却流道的入口。

21、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中,所述模块部件包括:多个单位模块,分别形成所述区域;第一间隔空间,将各个的所述单位模块相互间隔预定距离。

22、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中,所述冷却部件使所述热电模块与所述第一至所述第n冷却流道重叠配置。

23、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中,所述热电模块配置在所述模块部件的深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k冷却流道的所述入口远离于所述热电模块配置,所述第k冷却流道的所述出口接近于所述热电模块配置;所述第k+1冷却流道的所述入口接近于所述热电模块配置,所述第k+1冷却流道的所述出口远离于所述热电模块配置。

24、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中,所述热电模块配置在所述模块部件的深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k冷却流道的所述入口远离于所述热电模块配置,所述第k冷却流道的所述出口接近于所述热电模块配置;所述第k+1冷却流道的所述入口远离于所述热电模块配置,所述第k+1冷却流道的所述出口接近于所述热电模块配置。

25、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中,所述第一间隔空间远离于所述热电模块配置。

26、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中,所述模块部件包括连接肋条,所述连接肋条将所述单位模块的深度方向一侧相互热连接,以使所述冷却部件同时冷却多个所述单位模块。

27、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中,所述冷却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热电模块,所述热电模块的数量小于所述单位模块的数量。

28、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中,所述冷却流道包括直线流道及曲线流道,所述直线流道以直线方向流动所述流体,所述曲线流道以曲线方向流动所述流体,所述冷却流道卷取一次以上,以使所述流体依次流动于所述直线流道与所述曲线流道。

29、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中,所述模块部件包括:直线模块,包围所述直线流道的外周面;曲线模块,包围所述曲线流道的外周面;及第二间隔空间,将彼此相向配置的所述直线模块与所述曲线模块相互间隔预定距离配置。

30、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中,所述冷却流道层叠配置成螺旋形状。

31、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中,在所述热电模块形成具有宽度方向长度a与高度方向长度b的直角四边形形状的外周,所述热电模块的热电长度c通过c=√(ab)的数学式定义时,所述模块部件的宽度方向长度aa满足1.5c<aa<4c的范围。

32、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中,在所述热电模块形成具有宽度方向长度a与高度方向长度b的直角四边形形状的外周,所述热电模块的热电长度c通过c=√(ab)的数学式定义时,所述模块部件的高度方向长度bb满足2.3c<bb<5.5c的范围。

33、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中,在所述热电模块形成具有宽度方向长度a与高度方向长度b的直角四边形形状的外周,所述热电模块的热电长度c通过c=√(ab)的数学式定义时,所述模块部件的深度方向长度dd满足c<dd<3.7c的范围。

3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还包括外壳部件,所述外壳部件由隔热性材料构成并且包围所述模块部件的外周面。

35、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中,所述外壳部件包括隔热壁体,所述隔热壁体插入配置于所述第一间隔空间。

36、根据本发明的净水器包括:过滤部,过滤原水来生成净水;及冷水生成部,从所述过滤部接收净水来生成冷水。其中,所述冷水生成部包括:流道部件,流动流体;模块部件,包围所述流道部件的外周面,以与所述流道部件热接触;及冷却部件,具有热电模块,所述热电模块配置在所述模块部件的一侧,以冷却所述模块部件。所述模块部件包括相互热分离的多个区域。所述流道部件包括:第一至第n冷却流道(n为2以上的整数),分别配置在多个所述区域;入口,形成在各个的所述冷却流道的一端并且暴露在所述模块部件的外部;出口,形成在各个的所述冷却流道的另一端,并且暴露在所述模块部件的外部;连接管,连接第k冷却流道(k为1以上且n-1以下的整数)的所述出口与第k+1冷却流道的入口。

37、发明效果

38、根据上述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冷水生成装置为,将模块部件配置成包围流动流体的流道部件的外周面,区划模块部件的内部,冷却这种模块部件来冷却流体,进而通过模块化的流体流道可充分降低冷却流体的温度,不仅如此,在模块部件配置相互热分离的多个区域,在所述多个区域分别配置冷却流道,为使流体依次流动于这种冷却流道而配置连接管,据此防止流进的流体与流出的流体相互之间发生热交换,尽可能确保冷水量,因此提供提高用户满意度的效果。

3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为,在多个单位模块分别形成相互热分离的区域,而且为使这种多个单位模块相互间隔而形成第一间隔空间,进而可将多个单位模块简单地相互热分离,并且可将结构简单化,提供提高生产率的效果。

4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为,使热电模块与第一至第n冷却流道重叠配置,因此可利用单一的热电模块,甚至是数量少于冷却流道的数量的热电模块冷却多个冷却流道,进而节省制造成本及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因此提供提高生产率的效果。

4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为,在冷却部件配置在模块部件的深度方向一侧的状态下,通过入口在深度方向的另一侧流进的流体沿着冷却流道以朝向深度方向一侧的方向(接近于冷却部件的方向)流动的同时被冷却,并且该流体在通过配置在深度方向一侧的连接管向另一冷却流道移动的状态下被连续冷却,冷却的流体沿着冷却流道以朝向深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方向(远离于冷却部件的方向)流动的同时通过配置在深度方向的另一侧的出口排出,因此防止流进的流体与流出的流体相互之间发生热交换,尽可能确保冷水量,提供提高用户满意度的效果。

4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为,在冷却部件配置在模块部件的深度方向一侧的状态下,通过入口在深度方向的另一侧流进的流体沿着冷却流道以朝向深度方向一侧的方向(接近于冷却部件的方向)流动的同时被冷却,并且该流体在通过配置在深度方向一侧的连接管向另一冷却流道移动的状态下被连续冷却,冷却的流体沿着冷却流道以朝向深度方向一侧的方向(接近于冷却部件的方向)流动的同时通过配置在深度方向一侧的出口排出,因此防止在流进的流体与流出的流体相互之间发生热交换,尽可能确保冷水量,提供提高用户满意度的效果。

4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为,在冷却流道的入口及与该入口相邻配置的另一冷却流道的出口分别配置在深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状态下,第一间隔空间也配置在深度方向的另一侧,因此流进的流体与流出的流体相互之间不发生热交换,尽可能确保冷水量,提供提高用户满意度的效果。

4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为,多个单位模块通过连接肋条相互热连接,因此利用冷却部件可同时冷却多个单位模块,进而将结构简单化,因此提供节省制造成本及提高生产率的效果。

4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为,多个单位模块通过连接肋条相互热连接,因此利用数量少于单位模块的数量的冷却部件可同时冷却多个单位模块,进而将结构简单化,据此提供节省制造成本及提高生产率的效果。

4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为,在冷却流道包括直线流道与曲线流道的状态下将冷却流道卷取的同时实现立体化,从而通过模块化的流体流道流动流体的整体流道的长度增加,可确保充分的冷却的流体量,不仅如此,还提高空间效率,实现装置小型化,因此提供提高用户满意度的效果。

47、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为,配置有直线模块与曲线模块,可有效冷却直线流道与曲线流道,不仅如此,还形成第二间隔空间,将直线模块与曲线模块相互间隔配置的同时有效阻断冷却的流体与流进的流体进行热交换,不仅如此,因为形成第二间隔空间,减轻模块部件的重量,实现装置轻量化,因此提供提高用户满意度的效果。

48、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为,将冷却流道层叠配置成螺旋形状的同时实现立体化,进而通过模块化的流体流道增加整体流道的长度,因此可充分确保冷却的流体量,不仅如此,还提高空间效率,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因此提供提高用户满意度的效果。

49、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为,模块部件的宽度方向长度的范围对应于热电模块的大小而成,进而确保充分的冷却性能的同时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因此提供提高用户满意度的效果。

5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为,使模块部件的高度方向长度的范围对应于热电模块的大小而成,进而确保充分的冷却性能的同时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因此提供提高用户满意度的效果。

5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为,使模块部件的深度方向长度的范围对应于热电模块的大小而成,进而确保充分的冷却性能的同时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因此提供提高用户满意度的效果。

5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为,具有包围模块部件的外周面的隔热材料的外壳部件,进而提供防止模块部件的冷却性能下降的效果。

5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冷水生成装置为,在单位模块之间配置单独的隔热壁体,进而更加有效防止单位模块相互之间的热交换,并且尽可能确保冷水量,因此提供提高用户满意度的效果。

54、根据本发明的净水器为,过滤原水来生成净水,供应生成的净水来生成冷水,而冷水生成部配置有模块部件,该模块部件配置成包围流动流体的流道部件的外周面,冷却这种模块部件来冷却流体,进而可充分降低冷却流体的温度,不仅如此,在模块部件配置相互热分离的多个区域,在所述多个区域分别配置冷却流道,为使流体依次流动于冷却流道而配置连接管,据此防止流进的流体与流出的流体相互之间发生热交换,进而尽可能确保冷水量,提供提高用户满意度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