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风道及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47506发布日期:2022-04-21 22:28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散热风道及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储能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风道及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储能装置主要是指用于储存电能的装置,其在充电后可以存储上百瓦时的电量,并在用户需要时释放这些电能以供用户使用。
3.在存储和释放的过程中,储能装置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储能装置的内部空间狭小,散热效率不高。这些热量长时间堆积在储能装置内的各处,会对储能装置的各部件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风道,以减少热量的堆积,以及提高散热效率。
5.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散热风道,包括风道本体、升压模块、逆变模块、mppt模块和散热组件,所述风道本体具有容纳所述升压模块、所述逆变模块和所述mppt模块的空腔,所述升压模块、所述逆变模块和所述mppt模块两两之间具有间隔,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间隔连通。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风道本体包括底板和上框,所述底板的两侧与所述上框的两侧分别相接以形成所述空腔,所述底板的前端与所述上框的前端围成进风口,所述底板的后端与所述上框的后端围成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间隔连通,所述风扇经所述进风口或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间隔连通。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逆变模块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mppt模块与所述升压模块均设置于所述上框,所述mppt模块与所述逆变模块形成第一间隔,所述升压模块与所述逆变模块形成第二间隔,所述mppt模块与所述升压模块沿所述上框的延伸方向上形成第三间隔,所述第一间隔、所述第二间隔与所述第三间隔连通。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逆变模块上的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沿所述底板延伸的方向延伸。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压模块较所述mppt模块靠近所述进风口。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框的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设置于所述第三间隔内,并沿垂直于所述上框延伸的方向延伸。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框的第三散热片,所述第三散热片靠近设置于所述mppt模块,并沿所述上框延伸的方向延伸。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风扇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框包括顶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顶板两侧的连接板,两侧的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所述顶板的两侧相接,以形成所述空腔。
14.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包括壳体和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散热风道,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散热孔,所述壳体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散热孔,所述风道本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间隔与所述第一散热孔和所述第二散热孔连通。
15.本发明的一种散热风道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风道本体的空腔可以布置升压模块、逆变模块和mppt模块,以使上述三者两两之间能够具有间隔,间隔的存在可以减少这些模块工作时相互传导热量的情况,从而减少热量的堆积;风扇与间隔连通,可以将这些模块表面的热量导出,以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散热风道的剖视示意图;
18.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风道的正视示意图;
19.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风道的后视示意图;
20.图中,1、风道本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111、顶板;112、底板;
21.2、升压模块;
22.3、逆变模块;
23.4、mppt模块;
24.51、第一风扇;52、第二风扇;531、第一散热片;532、第二散热片;533、第三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7.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mppt模块”,其全称“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模块,它能够实时侦测太阳能板的发电电压,并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使系统以最大功率输出对蓄电池充电。
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散热风道,包括风道本体1、升压模块2、逆变模块3、mppt模块4和散热组件,风道本体1具有容纳升压模块2、逆变模块3和mppt模块4的空腔,升压模块2、逆变模块3和mppt模块4两两之间具有间隔,散热组件包括风扇,风扇与间隔连通。
30.风道本体1的空腔可以布置升压模块2、逆变模块3和mppt模块4,以使上述三者两两之间能够具有间隔,间隔的存在可以减少这些模块工作时相互传导热量的情况,从而减少热量的堆积;风扇与间隔连通,可以将这些模块表面的热量导出,以提高散热效率。
31.进一步的,风道本体1包括底板112和上框,底板112的两侧与上框的两侧分别相接以形成空腔,底板112的前端与上框的前端围成进风口11,底板112的后端与上框的后端围成出风口12,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均与间隔连通,风扇经进风口11或出风口12与间隔连通。
32.可以理解的是,底板112的两侧与上框的两侧分别相接,可以形成空腔,一方面使升压模块2、逆变模块3和mppt模块4可以通过设置于底板112或上框上,使得上述三者两两之间具有间隔,以减少这些模块工作时相互传导热量的情况,从而减少热量的堆积。底板112的后端与上框的后端围成的出风口12,可以用于将与上述模块进行热交换以后的空气导出出风口12,同时新的空气可以经进风口11补充进来,从而提高本发明的散热效率。风扇经进风口11或出风口12与间隔连通,可以避免风扇设置于风道之中,风扇不占用空腔的容积,有利于提高空腔内的散热效率。
33.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逆变模块3设置于底板112,mppt模块4与升压模块2均设置于上框,mppt模块4与逆变模块3形成第一间隔,升压模块2与逆变模块3形成第二间隔,mppt模块4与升压模块2沿上框的延伸方向上形成第三间隔,第一间隔、第二间隔与第三间隔连通。
34.可以理解的是,逆变模块3作为上述三者中体积最大、质量最重的模块,设置于底板112上,可以使本发明整体的重心靠下,提高本发明的稳定性。mppt模块4与升压模块2的质量较轻,体积较小,设置于上框不会对上框产生过大的向下的拉力。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的设置有利于风扇将升压模块2、逆变模块3和mppt模块4产生的热量导向出风口12,提高散热的效率。mppt模块4与升压模块2沿上框的延伸方向上形成第三间隔,第三间隔的存在可以避免风扇直接将mppt模块4产生的热量完全导向升压模块2,或者避免风扇直接将升压模块2产生的热量完全导向mppt模块4,从而减少热量的堆积。第一间隔、第二间隔与第三间隔连通,使得上述间隔与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连通时,可以将上述三者产生的热量从出风口12处导出。
35.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散热组件包括设置于逆变模块3上的第一散热片531,第一散热片531沿底板112延伸的方向延伸。
36.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散热片531可以吸收逆变模块3上产生的热量,减少逆变模块3上热量堆积的情况。第一散热片531沿底板112延伸的方向延伸,有利于风扇将第一散热片531上的热量导向出风口12,提高散热的效率。
37.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升压模块2较mppt模块4靠近进风口11。
38.可以理解的是,升压模块2的体积较mppt模块4的体积小,相应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也较小。升压模块2较mppt模块4靠近进风口11,其产生的热量即使被风扇导向mppt模块4,造成的影响也会较小。设置升压模块2较mppt模块4靠近进风口11,有利于空腔内的部件布局合理化,可以减少热量的堆积,并提高散热的效率。
39.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减少升压模块2产生的热量对mppt模块4造成的影响,散热组件包括设置于上框的第二散热片532,第二散热片设置于第三间隔内,并沿垂直于上框延伸的方向延伸。
40.可以理解的是,设置第二散热片532设置于第三间隔内,使得风扇既可以直接将升压模块2产生的热量导向第二散热片532,可以提高第二散热片532的吸热效率,又避免了热量堆积于升压模块2处的情况。同时第二散热片532沿垂直于上框延伸的方向延伸,使来自
升压模块2的热量被第二散热片532吸收和遮挡,这些热量无法直接作用于设置于上框上的mppt模块4上,从而减少mppt模块4上热量堆积的情况。
41.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散热组件包括设置于上框的第三散热片533,第三散热片533靠近设置于mppt模块4,并沿上框延伸的方向延伸。
42.具体的,第三散热片533可以吸收mppt模块4上产生的热量,减少mppt模块4上热量堆积的情况。第一散热片531沿底板112延伸的方向延伸,有利于风扇将第一散热片531上的热量导向出风口12,提高散热的效率。
43.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散热的效率,如图1至4所示,可以设置第一风扇51和第二风扇52,第一风扇51与进风口11连通,第二风扇52与出风口12连通。
4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风扇51与第二风扇52的转向相同,使得第二风扇52会将升压模块2、逆变模块3和mppt模块4产生的热量从空腔内导出,同时第一风扇51向空腔补充新的空气。及时排出热量和导入新的空气,可以提高本发明的散热效率。
4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框包括顶板111以及设置于顶板111两侧的连接板,两侧的连接板分别与顶板111的两侧相接,以形成空腔。
46.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板可以增大顶板111和底板112之间的间隔,进而增大空腔的高度,同时,顶板111、顶板111两侧的连接板以及底板112四者可以围成相对封闭的空腔,使得热量只能被从进风口11进来的空气导向出风口12,提高散热的效率。
47.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包括壳体和如上述实施例的散热风道,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散热孔,壳体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散热孔,风道本体1设置于壳体内,间隔与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连通。
48.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散热风道,因此储能装置具有如上述实施例的散热风道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除此之外,风道本体1的空腔通过第一散热孔可以补充新的空气,以将升压模块2、逆变模块3和mppt模块4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出风口12经过第二散热孔导出,以实现对上述三者的散热效果。
4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升压模块2、逆变模块3和mppt模块4工作,产生热量,出风口12处的第二风扇52转动,以将上述三者产生的热量导出,同时进风口11处的第一风扇51转动,将新的空气补充进空腔之中。
50.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风道,其风道本体1的空腔可以布置升压模块2、逆变模块3和mppt模块4,以使上述三者两两之间能够具有间隔,间隔的存在可以减少这些模块工作时相互传导热量的情况,从而减少热量的堆积;风扇与间隔连通,可以将这些模块表面的热量导出,以提高散热效率。
51.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