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设备、操作助力机构及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12253发布日期:2023-11-17 06:52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计算机硬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设备、操作助力机构及扳手。


背景技术:

1、服务器等计算设备的节点机箱较重,且各节点的尾部和机柜之间设置有连接器,该连接器的插、拨操作均需要施加较大的作用力。将节点机箱推入机柜以及拔出机柜过程中阻力很大,运维操作较为不便。现有一种典型的“铡刀”扳手提供了助推和助拔的功能,适配于该扳手的助力结构耦合在每个节点机箱上,占用节点面板空间,直接影响节点空间利用率。另外,每个节点均需要设置助力结构,节点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操作助力机构及扳手,通过结构优化实现扳手与组件侧解耦分离,在合理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基础上,降低组件侧制造成本。

2、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助力机构,用于组件与机体的拆装,其扳手独立于组件设置,其配合端可与组件和机体适配实现助力功能,相应地,组件上设置的组件配合部包括枢转轴,机体侧设置的机体配合部包括插入支撑部。其中,扳手配合端的枢转部可与组件的枢转轴枢转适配,且其插入压抵部位于枢转部远离施力端的一侧;扳手绕枢转轴沿第一方向转动,且插入压抵部可与插入支撑部抵接,也即机体侧的插入支撑部位于该扳手上插入压抵部的转动路径上,以构建施力支撑助力点;基于相适配的枢转部和枢转轴,扳手继续转动,可推动组件相对于机体位移至插装工作位,利用杠杆原理降低实际操作强度。如此设置,将助力扳手作为工具与组件解耦分离,组件(节点)侧结构得以优化,可减少空间占用。

3、另外,基于组件侧结构的简化,能够有效降低组件侧的制造成本。此外,基于助力扳手与组件解耦分离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利用该扳手的通用性,可合理控制扳手的总体配置数量,整体上可进一步降低拆装运维成本。以服务器为例,对于一个机柜来说,可以一台机柜配备一处扳手;对于一个机房来说,可根据实际运维场景需求配几套即可。

4、基于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扳手的配合端还包括拨出限位部,以与组件侧的拨出配合部相适配,并配置为:扳手可绕枢转轴沿第二方向转动至过渡位,并配置为:转动至过渡位的拨出限位部,沿插装方向位于组件的拨出配合部内侧,基于相适配的拨出限位部和拨出配合部,扳手可拉动组件相对于机体位移至移出工作位。这样,该扳手集成具备助推和助拉功能,通过一个扳手工具即可方便执行组件的插拨操作,可操作性较好;与此同时便于现场管理,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5、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组件与机体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相适配的卡口和卡扣件,两者分别设置在组件和机体上;位于插装工作位时,卡扣件上的卡扣置于卡口中,以限制组件移出,可有效规避组件非常态移位,避免影响设备正常使用;位于移出工作位时,脱出卡口的卡扣压抵于设置有卡口的构件,且卡扣件形变并储备变形能。实际操作时,拉动扳手即可将组件拨出机箱或机柜时,卡扣件始终保持储备变形能的形变状态,当组件被再次插入机箱或机柜至卡扣对中卡口时,该卡扣件则释放所储备的变形能,快速与卡扣扣合定位。这样,无需另外操作即可卡合复位,可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

6、示例性的,相适配的卡口和卡扣件中,卡口可开设在机体侧,相应地将卡扣件设置在组件侧;当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设计,卡口开设在组件侧,并将卡扣件设置在机体侧。

7、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扳手的配合端设置有凹口,凹口的底部形成枢转部;凹口旁侧的配合端设置有延伸体,延伸体朝向远离凹口底部的方向延伸,且延伸体的侧表面形成插入压抵部。如此设置,将扳手的凹口与组件侧的枢转轴相对伸入,建立两者间的枢转关系,具有操作简单可靠的特点。

8、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在延伸体上设置有限位凸块,并由限位凸块形成与拨出配合部适配的拨出限位部,结构简单,且加工成本得以合理控制;相应地,组件配合部的枢转轴内侧还设置有避让槽,以容纳转动至过渡位的配合端本体,这样,动态配合作动关系下,扳手的配合端本体可置于组件侧的避让槽内,在满足助推助拨功能的基础上,提高整体构成的集成度。

9、示例性的,该避让槽包括第一槽和自第一槽的槽壁内凹形成的第二槽,且由第二槽的第一槽壁形成拨出配合部,其中,第一槽的尺寸与延伸体适配,第二槽的尺寸与限位凸块适配;这样,基于第一槽的尺寸与延伸体适配的特点,且延伸体上限位凸块的尺寸大于第一槽的尺寸,在扳手伸入的预备状态,利用该限位凸块实现扳手预备状态的定位,防止扳手初始伸入时误操作解锁。

10、基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第二槽的第二槽壁包括转动限位部,转动限位部位于限位凸块的转动路径上;以构建过渡位的定位约束,也即通过结构自身保证精确操作。拨出配合部所在位置处的第二槽的槽宽,大于限位凸块的尺寸,转动至过渡位的限位凸块与拨出配合部具有预定距离,由此形成冗余空间,并利用该冗余空间配置止挡部;具体地,该止挡部可设置在第二槽的第一槽壁,限位凸块沿移出方向压抵拨出配合部时,止挡部可限制限位凸块脱出第二槽,可提高拨出操作的可靠性。

11、在实际应用中,该止挡部的形态可根据实际产品设计进行确定,应当理解,通过止挡部能够有效限制扳手上限位凸块脱离其拨出位置即可。

12、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该卡扣件包括解锁施力部,且可与扳手的延伸体适配,并配置为:扳手转动至过渡位时,延伸体压抵卡扣件的解锁施力部,以便卡扣件形变且卡扣脱出所述卡口。由此,在助力拉拨操作前,通过扳手同步完成组件锁止关系的解除,可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

13、在实际应用中,卡扣件的本体为片状结构,其内侧端为固定端,其外侧端延伸形成解锁施力部,卡扣朝向所述卡口突出于卡扣件的片状本体。

14、示例性的,该卡扣件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分体式结构。在具体应用中,可以采用不同材质制成的分体式结构,辅以各分体部分的结构差异,获得不同变形刚度。例如但不限,该卡扣件的与机箱侧框固定的部分分体具有相对高的刚度,以控制整体变形趋势及连接可靠性,而形成解锁施力部的另一部分分体具有相对低的刚度,利于产生适应性形变,满足可靠解除锁止的功能需要。

15、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扳手还包括辅助卡爪,辅助卡爪与扳手的配合端本体铰接,且可转动切换于夹持工作位和打开工作位之间,并配置为:位于夹持工作位的辅助卡爪,其夹持端位于延伸体的相对侧,且夹持端与延伸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枢转轴的尺寸。利用与扳手相适配的辅助卡爪,能够使得扳手能够保持留置在组件上,这样,在实际插拨操作进行过程中,操作者不需要把持扳手,并可执行其他操作,具有较好的使用体验。

16、基于第一方面的第六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在该辅助卡爪与扳手之间设置有复位弹性件,辅助卡爪可在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在夹持工作位;且辅助卡爪转动至打开工作位时,复位弹性件可形变并储备变形能。常态下,基于复位弹性件的作用,辅助卡爪保持在夹持工作位,辅助卡爪转动切换至打开工作位后,复位弹性件提供复位作用力至辅助卡爪,可快速复位至夹持工作位。

17、基于第一方面的第七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施方式:配合端本体包括内凹容纳部,复位弹性件和部分辅助卡爪设置在内凹容纳部中。这样,常态下复位弹性件及一部分辅助卡爪结构的外廓内置于扳手本体中,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18、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扳手,其包括配合端和施力端,该助力扳手的配合端可与组件和机体适配实现助力功能,扳手的配合端包括枢转部和插入压抵部,且插入压抵部位于枢转部远离施力端的一侧,其中,扳手配合端的枢转部可与组件侧的枢转轴枢转适配,扳手绕枢转轴沿第一方向转动,且插入压抵部可与机体侧的插入支撑部抵接,也即机体侧的插入支撑部位于该扳手上插入压抵部的转动路径上,以构建施力支撑助力点;基于相适配的枢转部和枢转轴,扳手继续转动,可推动组件相对于机体位移至插装工作位,利用杠杆原理降低实际操作强度。如此设置,将助力扳手作为工具与组件解耦分离,组件侧结构得以优化,可减少空间占用。另外,基于助力扳手与组件解耦分离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利用该扳手的通用性,可合理控制扳手的总体配置数量,整体上可进一步降低拆装运维成本。

19、基于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扳手的配合端还包括拨出限位部,以与组件侧的拨出配合部相适配,并配置为:扳手可绕枢转轴沿第二方向转动至过渡位,并配置为:转动至过渡位的拨出限位部,沿插装方向位于组件的拨出配合部内侧,基于相适配的拨出限位部和拨出配合部,扳手可拉动组件相对于机体位移至移出工作位。这样,该扳手集成具备助推和助拉功能,通过一个扳手工具即可方便执行组件的插拨操作,可操作性较好;与此同时,还可便于现场管理。

20、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扳手的配合端设置有凹口,凹口的底部形成枢转部;凹口旁侧的配合端设置有延伸体,延伸体朝向远离凹口底部的方向延伸,且延伸体的侧表面形成插入压抵部。如此设置,将扳手的凹口与组件侧的枢转轴相对伸入,建立两者间的枢转关系,具有操作简单可靠的特点。

21、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在延伸体上设置有限位凸块,并由限位凸块形成与拨出配合部适配的拨出限位部,结构简单,且加工成本得以合理控制;相应地,组件配合部的枢转轴内侧还设置有避让槽,以容纳转动至过渡位的配合端本体,这样,动态配合作动关系下,扳手的配合端本体可置于组件侧的避让槽内,在满足助推助拨功能的基础上,提高整体构成的集成度。

22、示例性的,该避让槽包括第一槽和自第一槽的槽壁内凹形成的第二槽,且由第二槽的第一槽壁形成拨出配合部,其中,第一槽的尺寸与延伸体适配,第二槽的尺寸与限位凸块适配;这样,基于第一槽的尺寸与延伸体适配的特点,且延伸体上限位凸块的尺寸大于第一槽的尺寸,在扳手伸入的预备状态,利用该限位凸块实现扳手预备状态的定位,防止扳手初始伸入时误操作解锁。

23、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第二槽的第二槽壁包括转动限位部,转动限位部位于限位凸块的转动路径上;以构建过渡位的定位约束,也即通过结构自身保证精确操作。拨出配合部所在位置处的第二槽的槽宽,大于限位凸块的尺寸,转动至过渡位的限位凸块与拨出配合部具有预定距离,由此形成冗余空间,并利用该冗余空间配置止挡部;具体地,该止挡部可设置在第二槽的第一槽壁,限位凸块沿移出方向压抵拨出配合部时,止挡部可限制限位凸块脱出第二槽,可提高拨出操作的可靠性。

24、在实际应用中,该止挡部的形态可根据实际产品设计进行确定,应当理解,通过止挡部能够有效限制扳手上限位凸块脱离其拨出位置即可。

25、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扳手还包括辅助卡爪,辅助卡爪与扳手的配合端本体铰接,且可转动切换于夹持工作位和打开工作位之间,并配置为:位于夹持工作位的辅助卡爪,其夹持端位于延伸体的相对侧,且夹持端与延伸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枢转轴的尺寸。利用与扳手相适配的辅助卡爪,能够使得扳手能够保持留置在组件上,这样,在实际插拨操作进行过程中,操作者不需要把持扳手,并可执行其他操作,具有较好的使用体验。

26、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五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在该辅助卡爪与扳手之间设置有复位弹性件,辅助卡爪可在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在夹持工作位;且辅助卡爪转动至打开工作位时,复位弹性件可形变并储备变形能。常态下,基于复位弹性件的作用,辅助卡爪保持在夹持工作位,辅助卡爪转动切换至打开工作位后,复位弹性件提供复位作用力至辅助卡爪,可快速复位至夹持工作位。同时,该扳手的配合端本体包括内凹容纳部,复位弹性件和部分辅助卡爪设置在内凹容纳部中。这样,常态下复位弹性件及一部分辅助卡爪结构的外廓内置于扳手本体中,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27、本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机体和插装在所述机体中的组件,该组件设置有组件配合部,机体设置有机体配合部,组件配合部和机体配合部可与前述的扳手适配;其中,组件配合部包括枢转轴,机体配合部包括插入支撑部;该助力扳手的枢转部可与组件的枢转轴枢转适配,施力于扳手可绕枢转轴沿第一方向转动,且其插入压抵部可转动至与插入支撑部抵接,以便扳手可推动组件相对于机体位移至插装工作位。如此设置,将助力扳手作为工具与组件解耦分离,组件(节点)侧结构得以优化,可减少空间占用。另外,基于组件侧结构的简化,能够有效降低计算设备的整体制造成本。此外,基于助力扳手与组件解耦分离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利用该扳手的通用性,可合理控制扳手的总体配置数量,整体上可进一步降低拆装运维成本。

28、在具体应用中,该计算设备可以为计算机、服务器等产品类型。示例性地,该计算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组件为安装在服务器机柜中的节点机箱。

29、基于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该组件配合部还包括拨出配合部,扳手可绕组侧的枢转轴沿第二方向转动至过渡位,并配置为:在过渡位,扳手的拨出限位部位于拨出配合部在插装方向的内侧,以便扳手拉动组件相对于机体位移至移出工作位。这样,通过一个扳手工具即可方便执行组件的插拨操作。

30、基于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组件与机体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相适配的卡口和卡扣件,两者分别设置在组件和机体上;位于插装工作位时,卡扣件上的卡扣置于卡口中,以限制组件移出,可有效规避组件非常态移位,避免影响设备正常使用;位于移出工作位时,脱出卡口的卡扣压抵于设置有卡口的构件,且卡扣件形变并储备变形能。实际操作时,拉动扳手即可将组件拨出机箱或机柜时,卡扣件始终保持储备变形能的形变状态,当组件被再次插入机箱或机柜至卡扣对中卡口时,该卡扣件则释放所储备的变形能,快速与卡扣扣合定位。这样,无需另外操作即可卡合复位,可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

31、示例性的,相适配的卡口和卡扣件中,卡口可开设在机体侧,相应地将卡扣件设置在组件侧;当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设计,卡口开设在组件侧,并将卡扣件设置在机体侧。

32、基于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组件配合部的枢转轴内侧还设置有避让槽,以容纳转动至过渡位的配合端本体,这样,动态配合作动关系下,扳手的配合端本体可置于组件侧的避让槽内,在满足助推助拨功能的基础上,提高整体构成的集成度。

33、示例性的,该避让槽包括第一槽和自第一槽的槽壁内凹形成的第二槽,且由第二槽的第一槽壁形成拨出配合部,其中,第一槽的尺寸与延伸体适配,第二槽的尺寸与限位凸块适配;这样,基于第一槽的尺寸与延伸体适配的特点,且延伸体上限位凸块的尺寸大于第一槽的尺寸,在扳手伸入的预备状态,利用该限位凸块实现扳手预备状态的定位,防止扳手初始伸入时误操作解锁。其中,第二槽的第二槽壁包括转动限位部,转动限位部位于限位凸块的转动路径上;以构建过渡位的定位约束,也即通过结构自身保证精确操作。拨出配合部所在位置处的第二槽的槽宽,大于限位凸块的尺寸,转动至过渡位的限位凸块与拨出配合部具有预定距离,由此形成冗余空间,并利用该冗余空间配置止挡部;具体地,该止挡部可设置在第二槽的第一槽壁,限位凸块沿移出方向压抵拨出配合部时,止挡部可限制限位凸块脱出第二槽,可提高拨出操作的可靠性。

34、在实际应用中,该止挡部的形态可根据实际产品设计进行确定,应当理解,通过止挡部能够有效限制扳手上限位凸块脱离其拨出位置即可。

35、基于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该卡扣件包括解锁施力部,且可与扳手的延伸体适配,并配置为:扳手转动至过渡位时,延伸体压抵卡扣件的解锁施力部,以便卡扣件形变且卡扣脱出所述卡口。由此,在助力拉拨操作前,通过扳手同步完成组件锁止关系的解除,可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

36、在实际应用中,卡扣件的本体为片状结构,其内侧端为固定端,其外侧端延伸形成解锁施力部,卡扣朝向所述卡口突出于卡扣件的片状本体。示例性的,该卡扣件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分体式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