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电控模块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56357发布日期:2022-10-19 03:0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电控模块外壳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控模块外壳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辆电控模块外壳。


背景技术:

2.车辆电控模块是一种用于对车辆电机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的装置,一般通过将车辆电控模块安装在专用的外壳的内部,然后将车辆电控模块与外壳一起安装至指定的位置。
3.现有的车辆电控模块外壳一般采用铝材质,具有质量轻抗老化性能好的优点,可以有效的对车辆的电控模块进行保护。
4.现有的车辆电控模块外壳在对电控模块进行安装或拆卸时较为不便,在将安装在外壳内部的车辆电控模块取出时还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既费时又费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车辆电控模块外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有的车辆电控模块外壳在对电控模块进行安装或拆卸时较为不便,在将安装在外壳内部的车辆电控模块取出时还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既费时又费力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电控模块外壳。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辆电控模块外壳,包括外壳主体、端盖和散热鳍片;所述外壳主体的后侧设置有端盖,所述外壳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散热鳍片,所述外壳主体与端盖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
7.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槽、限位槽、限位块、限位腔、限位弹簧、按压板和辅助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在端盖靠近外壳主体一侧的顶端,且第一连接块插设在第一连接槽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槽开设在外壳主体靠近端盖一侧的顶端,所述限位槽开设在第一连接块的底端,所述限位块顶端的一侧与限位槽卡合,且限位块套设在限位腔的内部,所述限位腔开设在外壳主体靠近端盖一侧顶端的内部,所述限位块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按压板固定连接在限位块顶端远离限位槽的一侧,所述辅助连接组件设置在端盖靠近外壳主体一侧的顶端。
8.优选的,所述限位弹簧的顶端与限位块的底端固定连接,且限位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限位腔的内壁上。
9.优选的,所述辅助连接组件包括套块、套槽、卡块和卡槽,所述套块固定连接在端盖底端靠近外壳主体的一侧,且套块插设在套槽的内部,所述套槽开设在外壳主体靠近端盖一侧的底端,所述卡块胶粘在套槽内壁的顶端,且卡块为橡胶材质,所述卡槽开设在套块的顶端,且卡槽与卡块卡合。
10.优选的,所述散热鳍片与外壳主体之间设置有快装清洁机构,所述快装清洁机构包括固定块、连接腔、连接弹簧、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槽、限位组件和辅助固定组件,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外壳主体顶端的两侧,所述连接腔开设在固定块靠近散热鳍片的一侧,
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侧套设在连接腔的内部,且第二连接块的另一侧与第二连接槽卡合,所述连接弹簧的两侧分别与第二连接块和连接腔之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槽开合在散热鳍片两侧的底端,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第二连接块靠近连接弹簧一侧的两端,所述辅助固定组件设置在散热鳍片两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与固定块之间。
11.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活动块和活动槽,所述活动块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块靠近连接弹簧一侧的两端,且活动块滑动连接在活动槽的内部,所述活动槽开设在连接腔内部的两端。
12.优选的,所述辅助固定组件包括插块、插槽、卡接块和卡接槽,所述插块固定连接在散热鳍片两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且插块的底端插设在插槽的内部,所述插槽开设在固定块的顶端,所述卡接块胶粘在插块一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且卡接块为橡胶材质,所述卡接槽开设在插槽内壁的一侧,且卡接槽与卡接块卡合。
13.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4.1.本发明通过连接机构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方便对车辆电控模块进行安装和拆卸更换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车辆电控模块外壳在对电控模块进行安装或拆卸时较为不便,在将安装在外壳内部的车辆电控模块取出时还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既费时又费力的问题;
15.2.本发明通过快装清洁机构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方便对散热鳍片拆卸清洁的功能,解决了现有的散热鳍片在长时间使用过后其表面会有灰尘堆积进而使散热鳍片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效率降低,进而使外壳主体内部的温度升高对车辆电控模块的工作状态产生影响,而现有的散热鳍片与外壳主体之间又为一体式的结构,在进行清洁时较为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7.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实施例一的立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实施例一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实施例一的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实施例一的立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实施例一的图5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实施例二的局部立体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外壳主体;2、端盖;31、第一连接块;32、第一连接槽;33、限位槽;34、限位块;35、限位腔;36、限位弹簧;37、按压板;38、滑块;39、滑槽;41、套块;42、套槽;43、卡块;44、卡槽;5、散热鳍片;61、固定块;62、连接腔;63、连接弹簧;64、第二连接块;65、第二连接槽;66、活动块;67、活动槽;68、插块;69、插槽;71、卡接块;72、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一
27.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车辆电控模块外壳,包括外壳主体1、端盖2和散热鳍片5;所述外壳主体1的后侧设置有端盖2,所述外壳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散热鳍片5,所述外壳主体1与端盖2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
28.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31、第一连接槽32、限位槽33、限位块34、限位腔35、限位弹簧36、按压板37和辅助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块31固定连接在端盖2靠近外壳主体1一侧的顶端,且第一连接块31插设在第一连接槽32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槽32开设在外壳主体1靠近端盖2一侧的顶端,所述限位槽33开设在第一连接块31的底端,所述限位块34顶端的一侧与限位槽33卡合,且限位块34套设在限位腔35的内部,所述限位腔35开设在外壳主体1靠近端盖2一侧顶端的内部,所述限位块34底端的两侧皆设置有限位弹簧36,所述按压板37固定连接在限位块34顶端远离限位槽33的一侧,所述辅助连接组件设置在端盖2靠近外壳主体1一侧的顶端;
29.工作时,现有的车辆电控模块外壳在对电控模块进行安装或拆卸时较为不便,在将安装在外壳内部的车辆电控模块取出时还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既费时又费力,当要将车辆电控模块安装至外壳主体1的内部后,将第一连接块31与第一连接槽32对齐,然后将端盖2向外壳主体1进行推动,使第一连接块31插入至第一连接槽32的内部,当第一连接块31插入至第一连接槽32的内部时第一连接块31的底端对限位块34顶端一侧所开设的斜面产生挤压,使限位块34向限位腔35的内部进行移动并对限位弹簧36产生挤压,使限位弹簧36产生弹性形变,当第一连接块31完全插入至第一连接槽32的内部时第一连接块31对限位块34的挤压力消失,此时限位块34在限位弹簧36的还原力的作用下恢复至原位并与限位槽33卡合,起到对第一连接块31进行限位,使端盖2与外壳主体1之间连接的效果,当要对车辆的电控模块进行拆卸时,首先将按压板37向下进行按压,在压力的作用下按压板37带动限位块34向限位腔35的内部进行移动,使限位块34解除与限位槽33之间的卡合,然后将端盖2向远离外壳主体1的方向进行拉动使第一连接块31从第一连接槽32的内部脱出即可将端盖2与外壳主体1之间的连接解除,此时即可将安装在外壳主体1内部的车辆电控模块取出。
3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弹簧36的顶端与限位块34的底端固定连接,且限位弹簧3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限位腔35的内壁上;
31.工作时,通过限位弹簧36的还原力的作用起到使限位块34在受到的挤压力消失后自动复位的效果。
32.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连接组件包括套块41、套槽42、卡块43和卡槽44,所述套块41固定连接在端盖2底端靠近外壳主体1的一侧,且套块41插设在套槽42的内部,所述套槽42开设在外壳主体1靠近端盖2一侧的底端,所述卡块43胶粘在套槽42内壁的顶端,且卡块43为橡胶材质,所述卡槽44开设在套块41的顶端,且卡槽44与卡块43卡合;
33.工作时,当第一连接块31在插入至第一连接槽32的内部时,套块41同步插入至套
槽42的内部,此时套块41的顶端对卡块43产生挤压,使卡块43产生弹性形变,当第一连接块31完全插入至第一连接槽32的内部后套块41也完全插入至套槽42的内部,此时套块41的顶端对卡块43的挤压力消失,此时卡块43在自身的还原力的作用下恢复至原状并与卡槽44卡合,起到对外壳主体1与端盖2之间的连接进行辅助固定的效果,当在解除端盖2与外壳主体1之间的连接时则相反。
34.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鳍片5与外壳主体1之间设置有快装清洁机构,所述快装清洁机构包括固定块61、连接腔62、连接弹簧63、第二连接块64、第二连接槽65、限位组件和辅助固定组件,所述固定块61固定连接在外壳主体1顶端的两侧,所述连接腔62开设在固定块61靠近散热鳍片5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块64的一侧套设在连接腔62的内部,且第二连接块64的另一侧与第二连接槽65卡合,所述连接弹簧63的两侧分别与第二连接块64和连接腔62之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槽65开合在散热鳍片5两侧的底端,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第二连接块64靠近连接弹簧63一侧的两端,所述辅助固定组件设置在散热鳍片5两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与固定块61之间;
35.工作时,当要对散热鳍片5进行安装时,首先将外壳主体1的两侧与固定块61对齐然后将散热鳍片5向外壳主体1进行推动,使散热鳍片5向外壳主体1进行移动,此时散热鳍片5的两侧皆对第二连接块64产生挤压,使第二连接块64向连接腔62的内部进行移动并对连接弹簧63产生挤压,使连接弹簧63产生弹性形变解除,当散热鳍片5的底端与外壳主体1抵接时散热鳍片5的两侧对第二连接块64的挤压力消失,此时第二连接块64在自身的还原力的作用下恢复至原位并与第二连接槽65卡合,起到对散热鳍片5进行固定,使散热鳍片5与外壳主体1之间连接的效果,当要对散热鳍片5进行拆卸清洁时反向拉动散热鳍片5即可。
3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活动块66和活动槽67,所述活动块66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块64靠近连接弹簧63一侧的两端,且活动块66滑动连接在活动槽67的内部,所述活动槽67开设在连接腔62内部的两端;
37.工作时,当第二连接块64在进行移动时带动固定连接的活动块66同步在活动槽67的内部进行滑动,通过活动块66和活动槽67组合的作用对第二连接块64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防止第二连接块64在连接弹簧63的还原力的作用下因移动过度而从连接腔62的内部脱出。
38.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固定组件包括插块68、插槽69、卡接块71和卡接槽72,所述插块68固定连接在散热鳍片5两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且插块68的底端插设在插槽69的内部,所述插槽69开设在固定块61的顶端,所述卡接块71胶粘在插块68一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且卡接块71为橡胶材质,所述卡接槽72开设在插槽69内壁的一侧,且卡接槽72与卡接块71卡合;
39.工作时,当散热鳍片5在向外壳主体1进行移动时插块68也随着散热鳍片5的移动同步插入至插槽69的内部,在插块68插入至插槽69的内部时插槽69的内壁对卡接块71产生挤压,使卡接块71产生弹性形变,当散热鳍片5与外壳主体1抵接时插块68也完全插入至插槽69的内部,此时插槽69的内壁对卡接块71的挤压力消失,卡接块71在自身的还原力的作用下恢复至原状并与卡接槽72卡合,起到进一步的对散热鳍片5进行固定的效果,当在对散热鳍片5进行拆卸时则相反。
40.实施例二
41.请参阅图7所示,对比实施例一,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腔35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38,且滑块38滑动连接在滑槽39的内部,所述滑槽39开设在限位块34的一侧;工作时,当限位块34在进行移动时滑块38同步在滑槽39的内部进行滑动,通过滑块38和滑槽39组合的作用起到增强限位块34在进行移动时的稳定性的效果,降低限位块34在进行移动时在限位腔35内部的晃动。
42.工作原理:现有的车辆电控模块外壳在对电控模块进行安装或拆卸时较为不便,在将安装在外壳内部的车辆电控模块取出时还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既费时又费力,当要将车辆电控模块安装至外壳主体1的内部后,将第一连接块31与第一连接槽32对齐,然后将端盖2向外壳主体1进行推动,使第一连接块31插入至第一连接槽32的内部,当第一连接块31插入至第一连接槽32的内部时第一连接块31的底端对限位块34顶端一侧所开设的斜面产生挤压,使限位块34向限位腔35的内部进行移动并对限位弹簧36产生挤压,使限位弹簧36产生弹性形变,当第一连接块31完全插入至第一连接槽32的内部时第一连接块31对限位块34的挤压力消失,此时限位块34在限位弹簧36的还原力的作用下恢复至原位并与限位槽33卡合,起到对第一连接块31进行限位,使端盖2与外壳主体1之间连接的效果,当要对车辆的电控模块进行拆卸时,首先将按压板37向下进行按压,在压力的作用下按压板37带动限位块34向限位腔35的内部进行移动,使限位块34解除与限位槽33之间的卡合,然后将端盖2向远离外壳主体1的方向进行拉动使第一连接块31从第一连接槽32的内部脱出即可将端盖2与外壳主体1之间的连接解除,此时即可将安装在外壳主体1内部的车辆电控模块取出。
43.当第一连接块31在插入至第一连接槽32的内部时,套块41同步插入至套槽42的内部,此时套块41的顶端对卡块43产生挤压,使卡块43产生弹性形变,当第一连接块31完全插入至第一连接槽32的内部后套块41也完全插入至套槽42的内部,此时套块41的顶端对卡块43的挤压力消失,此时卡块43在自身的还原力的作用下恢复至原状并与卡槽44卡合,起到对外壳主体1与端盖2之间的连接进行辅助固定的效果,当在解除端盖2与外壳主体1之间的连接时则相反。
44.当要对散热鳍片5进行安装时,首先将外壳主体1的两侧与固定块61对齐然后将散热鳍片5向外壳主体1进行推动,使散热鳍片5向外壳主体1进行移动,此时散热鳍片5的两侧皆对第二连接块64产生挤压,使第二连接块64向连接腔62的内部进行移动并对连接弹簧63产生挤压,使连接弹簧63产生弹性形变解除,当散热鳍片5的底端与外壳主体1抵接时散热鳍片5的两侧对第二连接块64的挤压力消失,此时第二连接块64在自身的还原力的作用下恢复至原位并与第二连接槽65卡合,起到对散热鳍片5进行固定,使散热鳍片5与外壳主体1之间连接的效果,当要对散热鳍片5进行拆卸清洁时反向拉动散热鳍片5即可。
45.当第二连接块64在进行移动时带动固定连接的活动块66同步在活动槽67的内部进行滑动,通过活动块66和活动槽67组合的作用对第二连接块64的移动距离进行限位,防止第二连接块64在连接弹簧63的还原力的作用下因移动过度而从连接腔62的内部脱出。
46.当散热鳍片5在向外壳主体1进行移动时插块68也随着散热鳍片5的移动同步插入至插槽69的内部,在插块68插入至插槽69的内部时插槽69的内壁对卡接块71产生挤压,使卡接块71产生弹性形变,当散热鳍片5与外壳主体1抵接时插块68也完全插入至插槽69的内部,此时插槽69的内壁对卡接块71的挤压力消失,卡接块71在自身的还原力的作用下恢复至原状并与卡接槽72卡合,起到进一步的对散热鳍片5进行固定的效果,当在对散热鳍片5
进行拆卸时则相反。
4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