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振荡器及其恒定输出共模电压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043672发布日期:2022-11-03 06:1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形振荡器及其恒定输出共模电压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通信集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形振荡器及其恒定输出共模电压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振荡器是通信集成电路中最重要的模块之一,其作用是为数字电路提供时钟信号或者为模拟电路提供本振信号。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振荡器的性能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低功耗、低噪声、小型化等。
3.环形振荡器结构简单,由多个延时单元反相级联构成,不需要电感器件,因此在通信芯片的基带模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环形振荡器在调整振荡频率的过程中,所输出振荡信号的直流分量或共模电压也将发生偏移,常导致信号摆幅减小或波形失真。当偏移量足够大导致环路增益不足时,还可能中止振荡。因此,稳定环形振荡器共模电压的技术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振荡器及其恒定输出共模电压的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5.本发明中所述一种环形振荡器,由多个延时单元反相级联构成;还包括一个共模反馈环路,所述共模反馈环路包括一个共模电压跟随器和一个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每个延时单元的共模反馈端,反相输入端连接参考电压,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共模电压跟随器的电压输出端;所述共模电压跟随器的结构和尺寸与所述延时单元相同;共模电压跟随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共模输入端连接参考电压,调制端和所述延时单元的调制端共点。
6.所述的延时单元包括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所述的第一pmos管源极和第二pmos管源极共点后连接工作电源;第一pmos管漏极与第二nmos管漏极共点后作为正相共模输出端连接下一级延时单元的反相共模输入端;第二pmos管漏极与第三nmos管漏极共点后作为反相共模输出端连接下一级延时单元的同相共模输入端;第一pmos管栅极和第二pmos管栅极共点后作为共模反馈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nmos管栅极作为同相共模输入端;第三nmos管栅极作为反相共模输入端;第二nmos管源极和第三nmos管源极共点后连接第一nmos管漏极;第一nmos管源极接地,栅极连接调制电压;所述的共模电压跟随器包括第一镜像nmos管、第二镜像nmos管、第三镜像nmos管、第一镜像pmos管和第二镜像pmos管;所述的第一镜像pmos管源极和第二镜像pmos管源极共点后连接工作电源;第一镜像pmos管漏极、第二镜像nmos管漏极、第二镜像pmos管漏极与第
三镜像nmos管漏极共点后作为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第一镜像pmos管栅极和第二镜像pmos管栅极共点后作为控制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镜像nmos管栅极和第三镜像nmos管栅极共点后连接参考电压;第二镜像nmos管源极和第三镜像nmos管源极共点后连接第一镜像nmos管漏极;第一镜像nmos管源极接地,栅极连接调制电压;其中,第一nmos管、第一镜像nmos管的尺寸相同,第二nmos管、第二镜像nmos管、第三nmos管、第三镜像nmos管的尺寸相同,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镜像pmos管、第二镜像pmos管的尺寸相同。
7.所述一种环形振荡器集成在一块芯片中,所述共模电压跟随器与其连接的延时单元靠近且版图布局一致。
8.本发明中所述一种环形振荡器恒定输出共模电压的控制方法,利用一个与延时单元结构和尺寸均相同的共模电压跟随器获取所述延时单元输出的共模电压,再在负反馈环路中利用运算放大器输入端的虚短作用将所述共模电压恒定控制在参考电压;所述的负反馈环路由运算放大器和共模电压跟随器构成。
9.本发明中所述一种环形振荡器及其恒定输出共模电压的控制方法,其优点在于,通过引入共模反馈环路,稳定了环形振荡器的共模电压。共模电压跟随器能够跟随延时单元输出的共模电压并转化成单端电压输出。在负反馈环路的作用下,运算放大器将延时单元输出的共模电压锁定至与参考电压相同。稳定了环形振荡器输出的共模电压,从而提高了振荡信号的质量。在对振荡器频率进行调谐时,振荡信号的摆幅能够保持恒定,波形也不会发生畸变。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发明中所述一种环形振荡器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延时单元共模电压的直流仿真结果图。
12.图3是本发明中所述一种环形振荡器的交流增益仿真结果图。
13.图4是本发明中所述一种环形振荡器在调制电压为450mv时的瞬态输出波形仿真结果图。
14.图5是本发明中所述一种环形振荡器在调制电压为550mv时的瞬态输出波形仿真结果图。
15.附图标记:u1-运算放大器;m11-第一nmos管、m12-第二nmos管、m13-第三nmos管、m14-第一pmos管、m15-第二pmos管;m21-第一镜像nmos管、m22-第二镜像nmos管、m23-第三镜像nmos管、m24-第一镜像pmos管、m25-第二镜像pmos管;v
ref-参考电压、v
tune-调谐电压、v
f-单端输出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所述一种环形振荡器,由多个延时单元反相级联构成。在本
实施例中,由5级延时单元反相级联构成。
17.还包括一个共模反馈环路,所述共模反馈环路包括一个共模电压跟随器和一个运算放大器u1。
18.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每个延时单元的共模反馈端,相当于每个延时单元的共模反馈端共点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参考电压。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共模电压跟随器的电压输出端。
19.所述共模电压跟随器的结构和尺寸与所述延时单元相同。共模电压跟随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共模输入端连接参考电压,调制端和所述延时单元的调制端共点。
20.所述的延时单元包括第一nmos管m11、第二nmos管m12、第三nmos管m13、第一pmos管m14和第二pmos管m15。所述的第一pmos管m14源极和第二pmos管m15源极共点后连接工作电源。第一pmos管m14漏极与第二nmos管m12漏极共点后作为正相共模输出端连接下一级延时单元的反相共模输入端。第二pmos管m15漏极与第三nmos管m13漏极共点后作为反相共模输出端连接下一级延时单元的同相共模输入端。第一pmos管m14栅极和第二pmos管m15栅极共点后作为共模反馈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第二nmos管m12栅极作为同相共模输入端。第三nmos管m13栅极作为反相共模输入端。第二nmos管m12源极和第三nmos管m13源极共点后连接第一nmos管m11漏极。第一nmos管m11源极接地,栅极连接调制电压。
21.所述的共模电压跟随器包括第一镜像nmos管m21、第二镜像nmos管m22、第三镜像nmos管m23、第一镜像pmos管m24和第二镜像pmos管m25。所述的第一镜像pmos管m24源极和第二镜像pmos管m25源极共点后连接工作电源。第一镜像pmos管m24漏极、第二镜像nmos管m22漏极、第二镜像pmos管m25漏极与第三镜像nmos管m23漏极共点后作为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第一镜像pmos管m24栅极和第二镜像pmos管m25栅极共点后作为控制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第二镜像nmos管m22栅极和第三镜像nmos管m23栅极共点后连接参考电压。第二镜像nmos管m22源极和第三镜像nmos管m23源极共点后连接第一镜像nmos管m21漏极。第一镜像nmos管m21源极接地,栅极连接调制电压。
22.其中,第一nmos管m11、第一镜像nmos管m21的尺寸相同,第二nmos管m12、第二镜像nmos管m22、第三nmos管m13、第三镜像nmos管m23的尺寸相同,第一pmos管m14、第二pmos管m15、第一镜像pmos管m24、第二镜像pmos管m25的尺寸相同。
23.所述一种环形振荡器集成在一块芯片中,为了提高共模电压跟随器的跟随准确性,所述共模电压跟随器与其连接的延时单元靠近且版图布局一致。
24.本发明中所述一种环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在于:由于第一镜像pmos管m24、第二镜像pmos管m25的栅极与第一pmos管m14、第二pmos管m15的栅极短接,第一镜像nmos管m21的栅极与第一nmos管m11的栅极短接。因此共模电压跟随器能够产生一个大小与延时单元共模电压v
cm
完全相同的单端输出电压vf,即能够跟随延时单元的共模电压,以便于运算放大器u1采集。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接参考电压v
ref
,同相输入端采集单端输出电压vf,经比较后,运算放大器u1将输出信号反馈至第一镜像pmos管m24、第二镜像pmos管m25、第一pmos管m14、第二pmos管m15的栅极。在负反馈环路的作用下,根据运算放大器u1的“虚短”效应,共模电压跟随器输出的单端电压将vf被固定至与参考电压相同。因此有如下关系:v
ref
=vf=v
cm
。只要参考电压不发生改变,延时单元输出的共模电压就是恒定的。v
tune
是环形振荡
器的调谐电压,用于改变环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
25.进一步优化:为了提高共模电压跟随器的跟随准确性,该模块需要尽可能靠近振荡器的延时单元,版图布局需要与延时单元一致,其中第二镜像nmos管m22与第三镜像nmos管m23,第一镜像pmos管m24与第二镜像pmos管m25需要进行晶体管配对。
26.本发明中所述一种环形振荡器的电学性能仿真结果如下。
27.直流仿真:将v
tune
设置成直流电压,并从0v扫描至电源电压,然后检测延时单元共模电压的变化情况。当v
tune
大于某个值使负反馈环路启动时,延时单元的共模电压将不随v
tune
发生变化,而取决于参考电压v
ref
,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
28.交流仿真:将v
tune
设置成交流电压,仿真从v
tune
到延时单元输出共模电压v
cm
之间的交流增益,并进行频率扫描。该增益表征在v
tune
端口输入交流信号的情况下,延时单元输出共模电压的稳定程度,增益越低,延时单元共模电压越稳定,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
29.瞬态仿真:分别设置v
tune
=450mv和550mv,对环形振荡器进行瞬态仿真,提取所输出的差分振荡信号波形,如图4和图5所示。在引入共模反馈电路后,当v
tune
改变时,振荡信号的摆幅未发生明显变化,波形也未发生畸变。
30.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