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器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07273发布日期:2023-04-29 21:0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发光器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半导体,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器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量子点发光(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器件结构具有色域广,功耗低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器件最佳的结构。qled器件有两种发光方式,一种是光致发光结构,一种是电致发光结构。光致发光结构相对简单,但是材料中还有散射粒子,工艺难度大,而且需要背光源。电致发光器件结构相对复杂,而且,目前的材料成熟度低,器件性能不稳定。与之相对,有机电激光显示(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已经稳步进入量产阶段,而且效率较高,色域相对于qd稍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器件,其中,包括:

2、衬底基板;

3、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4、第一膜层,所述第一膜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膜层包括:中间部,以及包围所述中间部的边缘部,其中,所述中间部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表面距所述衬底基板具有第一距离,所述边缘部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表面距所述衬底基板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不同;

5、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膜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所述发光结构包括有机发光层以及平坦部,所述平坦部位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中较小一者所在的区域,且与接触的膜层能级匹配,以经所述平坦部填充后,所述发光结构背离所述第一膜层的表面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膜厚一致;

6、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发光结构背离所述第一膜层的一侧。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坦部的材料为量子点。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平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边缘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大致重合。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器件还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的第一像素限定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像素限定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具有第二开口的第二像素限定层,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10、所述第一像素限定层对乙二醇,取代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二甲醚,庚烷,甲苯,或异丙醇具有亲液性;所述第二像素限定层对乙二醇,取代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二甲醚,庚烷,甲苯,或异丙醇具有疏液性。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所述平坦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中间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大致重合。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器件还包括具有第三开口的第三像素限定层;

13、所述第三像素限定层对乙二醇,取代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二甲醚,庚烷,甲苯,或异丙醇具有输液性;所述第一膜层中与所述平坦部接触的膜层对乙二醇,取代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二甲醚,庚烷,甲苯,或异丙醇具有疏液性。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阳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阴极层,所述第一膜层包括:空穴注入层,以及位于所述空穴注入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层一侧的空穴传输层;所述发光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还具有电子传输层;

15、所述平坦部位于所述空穴传输层与所述有机发光层之间。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阴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阳极层,所述第一膜层包括:电子注入层,以及位于所述电子注入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层一侧的电子传输层;所述发光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还具有空穴传输层;

17、所述平坦部位于所述空穴传输层与所述有机发光层之间。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坦部的homo能级位于所述空穴传输层的homo能级与所述有机发光层的homo能级之间。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坦部的homo能级范围为-5.5ev~-5.2ev。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坦部的材料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

21、cds;

22、cdse;

23、cdte;

24、znse;

25、znte;

26、inp;

27、gap;

28、inas;

29、gaas。

3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阳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阴极层,所述第一膜层包括:空穴注入层,以及位于所述空穴注入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层一侧的空穴传输层;所述发光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还具有电子传输层;

31、所述平坦部位于所述电子传输层与所述有机发光层之间。

3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阴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阳极层,所述第一膜层包括:电子注入层,以及位于所述电子注入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层一侧的电子传输层;所述发光结构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还具有空穴传输层;

33、所述平坦部位于所述电子传输层与所述有机发光层之间。

3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坦部的lumo能级位于所述电子传输层的lumo能级与所述有机发光层的lumo能级之间。

3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坦部的lumo能级范围为-3.3ev~-2.7ev。

3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坦部的材料包括以下之一或组合:

37、zns;

38、znte;

39、gap。

4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同一所述发光器件中,所述平坦部的发光颜色与所述有机发光层的发光颜色相同。

4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发光层的厚度在2~20nm之间。

4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发光层的厚度在5~15nm之间。

4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发光层中,掺杂剂的含量为0~10%。

4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发光层中,掺杂剂的含量为5%~8%。

4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和掺杂剂,所述掺杂剂为荧光掺杂剂或者磷光掺杂剂。

4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坦部覆盖所述中间部和所述边缘部。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反射材料,所述第二电极层为至少部分透过电极。

47、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

48、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49、第一膜层,所述第一膜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50、发光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膜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所述发光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量子点层和有机发光层;

51、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发光结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5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发光层的厚度在2~20nm之间。

5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发光层的厚度在5~15nm之间。

5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发光层中,掺杂剂的含量为0~10%。

5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发光层中,掺杂剂的含量为5%~8%。

5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发光层包括主体材料和掺杂剂,所述掺杂剂为荧光掺杂剂或者磷光掺杂剂。

5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器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结构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第二膜层;

58、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中的一者,为调节空穴注入和传输的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中的另一者,为调节电子注入和传输的膜层。

5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中的一者,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中的一层或者层叠的多层;

60、所述第一膜层和所述第二膜层中的另一者,包括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中的一层或者层叠的多层。

6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结构还包括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具有暴露所述第一电极层的至少部分区域的开口;

62、所述第一膜层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开口中,且厚度均匀。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发光层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量子点层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基本重合。

63、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中,包括如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发光器件。

64、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如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显示基板。

65、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66、提供一衬底基板;

67、在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电极层;

68、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膜层,其中,所述第一膜层包括:中间部,以及包围所述中间部的边缘部,其中,所述中间部背离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距所述衬底基板具有第一距离,所述边缘部背离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距所述衬底基板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不同;

69、在所述第一膜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形成发光结构,并使所述发光结构包括有机发光层以及平坦部,所述平坦部位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中较小一者所在的区域,且与接触的膜层能级匹配,以经所述平坦部填充后,所述发光结构背离所述第一膜层的表面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膜厚一致。

70、在所述发光结构背离所述第一膜层的一侧形成第二电极层。

7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膜层,包括:

72、通过喷墨打印工艺,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打印第一液体,并对所述第一液体进行烘干定型,形成空穴注入层;

73、通过喷墨打印工艺,在所述空穴注入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打印第二液体,并对所述第二液体进行烘干定型,形成空穴传输层,其中,所述第二液体与烘干定型后的所述空穴注入层互不溶解。

7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打印第一液体,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打印包括聚苯乙烯磺酸盐的所述第一液体;

75、所述在所述空穴注入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打印第二液体,包括:在n,n′-二(1-萘基)-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形成两个乙烯基,并通过所述乙烯基聚合,形成所述第二液体,并在所述空穴注入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打印所述第二液体。

7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一膜层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形成发光结构,包括:

77、通过喷墨打印工艺,在所述空穴传输层背离所述空穴注入层的一侧打印第三液体,并对所述第三液体烘干定型,形成有机发光层,其中,所述第三液体与所述空穴传输层互不溶解;

78、通过喷墨打印工艺,在所述有机发光层背离所述空穴传输层的一侧打印第四液体,并对所述第四液体烘干定型,形成所述平坦部,其中,所述第四液体与烘干定型后的所述有机发光层互不溶解。

7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空穴传输层背离所述空穴注入层的一侧打印第三液体,包括:将包括咔唑和苯基吡啶基的主体发光体,与包括三(2-苯基吡啶)合铱的客体发光体共聚在聚乙烯的侧链,形成所述第三液体,并在所述空穴传输层背离所述空穴注入层的一侧打印所述第三液体;

80、所述在所述有机发光层背离所述空穴传输层的一侧打印第四液体,包括:将所述量子点溶解于乙二醇,形成所述第四液体,并在所述有机发光层背离所述空穴传输层的一侧打印所述第四液体。

8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