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表的水冷节能定时调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978128发布日期:2023-01-17 21:3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表的水冷节能定时调控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制冷机组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表的水冷节能定时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数据时代的蓬勃发展,数据中心的规模越来越大,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对于耗电大户数据中心的节能工作迫在眉睫。数据中心需要制冷机组提供冷源,抵消掉机房内it设备的内负荷和外界天气产生的外热量,从而使机房内的温度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因温度过高产生设备损坏、数据丢失的现象。但是不合理的机组调控策略和冗余的制冷量,导致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急剧增加,因此需要对制冷机组的控制方法深入研究,以实现数据中心的数据安全和节能的动态平衡。
3.现有的水冷机组调控方法中,运维人员根据以往经验,手动调控现场的机组设备,以安全性为主要目的,粗粒度调节,造成了很多冷量的冗余,并且没有考虑冷冻水压差、蓄冷罐温度等值的动态变化,在调控精细度与节能方面均有欠缺。依赖人的主观行为,并且单个数据中心的经验不具有普适性。
4.现有的水冷机组调控手段,只调控有限的信号量,同时调节频率太低,有很大的制冷冗余量;现有水冷机组调控,没有考虑天气的影响,同时对于季节的变化,没有对应的节能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根据现场运维人员经验,对数据中心制冷系统调控进行手动调控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动态时间表,配合群控系统的点位控制,自动化下发指令,调控现场设备,减少人力成本,同时适用于所有数据中心基于动态时间表的水冷节能定时调控方法。
6.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表的水冷节能定时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设定机房温感上限温度阈值;s2、现场人员通过手动调节将所有温感温度,并将温感温度保持在接近且低于温感上限温度阈值的位置,持续观察六个月以上;s3、在观察期间收集制冷机组设备点位的数据,制冷机组设备包括制冷主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和蓄冷罐,其中,制冷主机收集数据包括点位冷冻水出水温度和主机开机台数,冷冻泵收集数据包括点位冷冻泵两端压力,冷却泵收集数据包括点位冷却泵进出水温度,冷却塔收集数据包括点位冷却塔出水温度,蓄冷罐收集数据包括点位蓄冷罐温度;冷冻泵压力作差形成冷冻水压差,冷却泵进出水温度作差形成冷却水温差,并按照时间序列形成以时间序列为索引的训练集;s4、在观察期间,同时采集数据中心所在经纬度点的气象数据;并按照制冷机组设备点位的采集时间,将气象数据进行分组,构造成相应的数据集;s5、对采集的数据集和训练集进行预处理,即在数据集或训练集内,对缺失值使用上下临近时间点的数据进行均值补
全处理,对于异常值进行分箱平滑处理,最后进行标准化处理;s6、对预处理后的数据集和训练集,使用时序预测算法进行多变量输入输出的预测,形成预测模型;s7、在当天22:00前预测模型进行迭代,当天22:00后根据迭代后的预测模型更新时间表,并预测第二天24小时内的参数值,参数值包括制冷主机开机台数、制冷主机出水温度、冷冻水压差、冷却水温差、冷却塔出水温度;在当天23:55,将更新后的时间表更新至配置中,且一次更新全部第二天24小时内的参数值;s8、定时动态读取当天的时间表的配置信息,同时通过接口读取当前制冷机组中制冷主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和蓄冷罐设备的静态信息,静态信息包括调控id,只读信息id,设备调控阈值,其中蓄冷罐只有只读信息id,没有调控id,他不需要调控,只是通过读取实时蓄冷罐温度来做逻辑判断;s9、串行进行制冷机组设备的策略校验与生成;s10、若策略校验不需要调节,则不生成子策略;s11、若策略校验需要调节,则生成子策略,并将子策略写入父策略词典;s12、所有制冷机组设备策略校验结束后,判断父策略词典是否存有子策略;s13、若父策略词典中存在子策略,则将父策略词典中所有子策略集合并构建成父策略,下发执行。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s4中气象数据包括地表温度和太阳辐射。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s7中时间表包括:运行模式、蓄冷罐温度、冷冻水压差、a管冷却水回水温度、b管冷却水回水温度、机组供水温度。所述运行模式参数不由预测模型产出,通过季节划分来人工指定。根据数据中心实际气象情况,一般划分如下:3-4、10-11月份为过渡季,采用混合制冷模式;5-9月份气温较高,采用机械制冷模式;12、1-2月份气温较低,采用自然制冷模式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s8中具体步骤如下:s8.1、每隔一段时间,定时任务开启,进行新一轮的制冷机组设备设定值校验,定时间隔可配置;s8.2、定时任务开启后,读取当天时间表的配置信息,更新所有参数配置项,包括策略接口地址、历史数据获取时间范围、设备信号量id、参数调节范围、调节步长、调节间隔、时间表、相关设备校验浮动值;s8.3、读取所有配置信息后,重新初始化制冷机组设备,将配置参数进行更新。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s8中只读信息包括机组蒸发器出水温度、冷却供回水温度、平台开机台数、冷冻水压差、a管冷却塔进水温度、b管冷却塔进水温度、a管冷却塔出水温度、b管冷却塔进水温度、蓄冷罐温度、a集水器回水温度、b集水器回水温度、a分水器出水温度、b分水器出水温度、机组运行负载、当前室外湿球温度、机组开关机状态。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s9 制冷机组设备子策略包括制冷主机开机台数调控策略、冷冻水压差调控策略、冷却水温差、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调控策略和制冷主机供水温度调控策略。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制冷主机开机台数调控策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9.1.1、获取当前制冷主机开机台数;s9.1.2、判断蓄冷罐当前温度与时间表蓄冷罐温度的大小;s9.1.3、若蓄冷罐当前温度大于等于时间表蓄冷罐温度,则开机目标台数为两台;s9.1.4、如果蓄冷罐当前温度小于时间表蓄冷罐温度,则开机目标台数为一台;s9.1.5、判断开机目标台数与当前开机台数是否相等;s9.1.6、若相等,则不调节;s9.1.7、若不相等,则判断开机目标台数是否在设定开机台数阈值范围内;s9.1.8、若在设定开机台数阈值范围内,则形成开机台数调控策略,并存入父策略词典,等待下发执行。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冷冻水压差调控策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9.2.1、
获取蓄冷罐当前冷冻水温度;s9.2.2、获取时间表蓄冷罐温度数据;s9.2.3、判断蓄冷罐当前温度是否超过时间表蓄冷罐温度,s9.2.4、若超过,则冷冻水压差目标值设为180kpa,并直接调节到180kpa;s9.2.5、若未超过,则获取调节步长和调节间隔;s9.2.6、判断距离上次调节间隔是否小于调节时间;s9.2.7、若小于,则不调节;s9.2.8、若距离上次调节间隔大于或等于调节时间,则当前冷冻水压差
±
调节步长,得到新的冷冻水压差目标值;s9.2.9、判断冷冻水压差目标值与当前冷冻水压差是否相等;s9.2.10、若相等,则不调节;s9.2.11、若不相等,判断冷冻水压差目标值是否在冷冻水压差阈值范围内;s9.2.12、若在,则形成冷冻水压差调控策略,存入父策略词典,等待下发执行;s9.2.13、若不在,则将冷冻水压差目标值相邻的冷冻水压差阈值作为目标值,对冷冻水压差进行调节,形成制冷主机供水温度调控策略,并存入父策略词典。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冷却水温差、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调控策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9.3.1、调节冷却水温差;s9.3.1.1、获取冷却水目标值温差;s9.3.1.2、获取上一次冷却水温差策略执行值;s9.3.1.2、若冷却水目标值温差与上一次冷却水温差策略执行值相同,则不进行调节;s9.3.1.3、若冷却水目标值温差与上一次冷却水温差策略执行值不同,则判断冷却水目标值温差是否在冷却水温差阈值范围内;s9.3.1.4、若在冷却水温差阈值范围内,则形成冷却水温差调控策略,并存入父策略词典,等待下发执行;s9.3.2、调节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s9.3.2.1、获取当前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s9.3.2.2、获取a管、b管冷却塔出水目标时刻表温度;s9.3.2.3、若a管、b管冷却塔出水目标时刻表温度与当前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相同,则不调节;s9.3.2.4、若a管、b管冷却塔出水目标时刻表温度与当前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不同,则判断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目标时刻表温度是否在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阈值范围内;s9.3.2.5、若在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阈值范围内,则形成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调控策略,并存入父策略词典,等待下发执行。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制冷主机供水温度调控策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9.4.1、获取当前制冷主机开机状态,如果关机,则不调节;s9.4.2、开机,获取则当前蓄冷罐出水温度,获取时间表蓄冷罐温度;s9.4.3、判断时间表蓄冷罐温度与当前蓄冷罐出水温度之差是否大于0.2℃;s9.4.4、若时间表蓄冷罐温度与当前蓄冷罐出水温度之差大于0.2℃,则通过配置信息调取冷冻水供水温度的调节步长和调节间隔;s9.4.5、判断距离上次调节间隔是否小于调节时间,若小于,则不调节;s9.4.6、若距离上次调节间隔大于或等于调节时间,则当前冷冻水供水温度
±
调节步长;s9.4.7、判断冷冻水供水温度
±
调节步长是否在温度阈值范围内;s9.4.8、若在温度阈值范围内,则判断当前冷冻水供水温度与时间表冷冻水供水温度值是否相等;s9.4.9、若相等,则不进行调节;s9.4.10、若不相等,则形成制冷主机供水温度调控策略,并存入父策略词典,等待下发执行;s9.4.11、若不在温度阈值范围内,则将时间表冷冻水供水温度相邻的温度阈值作为目标值,对冷冻水供水温度进行调节,形成制冷主机供水温度调控策略,并存入父策略词典,等待下发执行;s9.4.12、若时间表蓄冷罐温度与当前蓄冷罐出水温度之差小于等于0.2℃,则通过定时任务对当前蓄冷罐出水温度进行连续观察,当时间表蓄冷罐温度与当前蓄冷罐出水温度之差小于0.2℃时,计数;s9.4.13、判断是否连续小于3次;s9.4.14、若连续小于3次,则将冷冻水供水温度目标值设置为8.5℃,并直接调节到8.5℃,并将计数清零,重新计数;s9.4.15、若观察到时间表蓄冷
罐温度与当前蓄冷罐出水温度之差连续小于0.2℃的次数不足3次时,则调用s9.4.4-s9.4.9,并且计数清零,重新计数;s9.4.16、通过定时任务继续观察,判断时间表蓄冷罐温度减去当前蓄冷罐出水温度是否大于0.5度;s9.4.17、若大于,则调用s9.4.4-s9.4.9;s9.4.18、若小于或等于,则不调节。
15.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在原有设备上进行改进,不需要增加额外设备,在群控基础上,通过分析训练数据,得出最优策略,同时自动智能化,节省人力成本;本发明采用时间表方法,动态持续的调整机组参数,做到贴合实际天气情况、贴合温度变化周期,可根据机房内it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增减制冷量,将制冷量冗余降到最低;本发明采用动态时间表,配合群控系统的点位控制,自动化下发指令,调控现场设备,减少人力成本,同时适用于所有数据中心;本发明通过点位采集和群控系统的联动,支持多个设备点位的调控,同时根据动态反馈实时调节参数配置,能够在充分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控制制冷成本;本发明能够充分考虑季节及温度因素,通过采集点位控制切换水冷机组运行模式、切换过渡季湿球温度设定等。
附图说明
16.图1是制冷主机开机台数调控策略流程示意图;图2是冷冻水压差调控策略流程示意图;图3是冷却水温差、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调控策略流程示意图图4是制冷主机供水温度调控策略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18.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表的水冷节能定时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定机房温感上限温度阈值,机房温度设置有报警温度,在此基础上下降3℃的浮动裕量即为温感上限温度阈值。
19.s2、现场人员通过手动调节将所有温感温度,并将温感温度保持在接近且低于温感上限温度阈值的位置,持续观察六个月以上。
20.s3、在观察期间收集制冷机组设备点位的数据,制冷机组设备包括制冷主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和蓄冷罐,其中,制冷主机收集数据包括点位冷冻水出水温度和主机开机台数,冷冻泵收集数据包括点位冷冻泵两端压力,冷却泵收集数据包括点位冷却泵进出水温度,冷却塔收集数据包括点位冷却塔出水温度,蓄冷罐收集数据包括点位蓄冷罐温度;冷冻泵压力作差形成冷冻水压差,冷却泵进出水温度作差形成冷却水温差,并按照时间序列形成以时间序列为索引的训练集。
21.s4、在观察期间,同时采集数据中心所在经纬度点的气象数据;气象数据包括地表温度和太阳辐射,并按照制冷机组设备点位的采集时间,将气象数据进行分组,构造成相应的数据集。
22.s5、对采集的数据集和训练集进行预处理,即在数据集或训练集内,对缺失值使用上下临近时间点的数据进行均值补全处理,对于异常值进行分箱平滑处理,最后进行标准化处理。
23.s6、对预处理后的数据集和训练集,使用时序预测算法进行多变量输入输出的预测,形成预测模型;其中,在时序预测算法预测时,采用48小时的输入步长,并预测接下来24小时的制冷机组设备点数据信息。
24.s7、在当天22:00前预测模型进行迭代,当天22:00后根据迭代后的预测模型更新时间表,并预测第二天24小时内的参数值。
25.参数值包括制冷主机开机台数、制冷主机出水温度、冷冻水压差、冷却水温差、冷却塔出水温度,参数值与子策略一一对应的。
26.在当天23:55,将更新后的时间表更新至配置中,且一次更新全部第二天24小时内的参数值。
27.时间表是一个调节制冷机组设备的流程,其中包含了策略来源和调控逻辑。
28.时间表包括:运行模式、蓄冷罐温度、冷冻水压差、a管冷却水回水温度、b管冷却水回水温度、机组供水温度。
29.运行模式参数不由预测模型产出,通过季节划分来人工指定。根据数据中心实际气象情况,一般划分如下:3-4、10-11月份为过渡季,采用混合制冷模式;5-9月份气温较高,采用机械制冷模式;12、1-2月份气温较低,采用自然制冷模式。
30.s8、定时动态读取当天的时间表的配置信息,同时通过接口读取当前制冷机组中制冷主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和蓄冷罐设备的静态信息,静态信息包括调控id,调控id用于下发执行策略,每个设备不同,只读信息id,只读信息id用于查看设备当前状态,比如制冷主机的出水温度,每个设备不同,设备调控阈值,其中蓄冷罐只有只读信息id,没有调控id,他不需要调控,只是通过读取实时蓄冷罐温度来做逻辑判断。
31.只读信息包括机组蒸发器出水温度、冷却供回水温度、平台开机台数、冷冻水压差、a管冷却塔进水温度、b管冷却塔进水温度、a管冷却塔出水温度、b管冷却塔进水温度、蓄冷罐温度、a集水器回水温度、b集水器回水温度、a分水器出水温度、b分水器出水温度、机组运行负载、当前室外湿球温度、机组开关机状态。
32.步骤s8中具体步骤如下:s8.1、每隔一段时间,定时任务开启,进行新一轮的制冷机组设备设定值校验,定时间隔可配置。
33.s8.2、定时任务开启后,读取当天时间表的配置信息,更新所有参数配置项,包括策略接口地址、历史数据获取时间范围、设备信号量id、参数调节范围、调节步长、调节间隔、时间表、相关设备校验浮动值;时间表是一个调节制冷机组设备的-流程,其中包含了策略来源和调控逻辑。
34.s8.3、读取所有配置信息后,重新初始化制冷机组设备,将配置参数进行更新。
35.s9、串行进行制冷机组设备的策略校验与生成,因为设备之间具有相关性,并且执行速度较快,所以没必要并行,目前5秒内能生成所有策略。
36.步骤s9 制冷机组设备子策略包括制冷主机开机台数调控策略、冷冻水压差调控策略、冷却水温差、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调控策略和制冷主机供水温度调控策略。
37.制冷主机开机台数调控策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9.1.1、获取当前制冷主机开机台数。
38.s9.1.2、判断蓄冷罐当前温度与时间表蓄冷罐温度的大小。
39.s9.1.3、若蓄冷罐当前温度大于等于时间表蓄冷罐温度,则开机目标台数为两台。
40.s9.1.4、如果蓄冷罐当前温度小于时间表蓄冷罐温度,则开机目标台数为一台。
41.s9.1.5、判断开机目标台数与当前开机台数是否相等。
42.s9.1.6、若相等,则不调节。
43.s9.1.7、若不相等,则判断开机目标台数是否在设定开机台数阈值范围内。
44.s9.1.8、若在设定开机台数阈值范围内,则形成开机台数调控策略,并存入父策略词典,等待下发执行。
45.冷冻水压差调控策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9.2.1、获取蓄冷罐当前冷冻水温度。
46.s9.2.2、获取时间表蓄冷罐温度数据。
47.s9.2.3、判断蓄冷罐当前温度是否超过时间表蓄冷罐温度。
48.s9.2.4、若超过,则冷冻水压差目标值设为180kpa,并直接调节到180kpa。
49.s9.2.5、若未超过,则获取调节步长和调节间隔。
50.s9.2.6、判断距离上次调节间隔是否小于调节时间。
51.s9.2.7、若小于,则不调节。
52.s9.2.8、若距离上次调节间隔大于或等于调节时间,则当前冷冻水压差
±
调节步长,得到新的冷冻水压差目标值。
53.s9.2.9、判断冷冻水压差目标值与当前冷冻水压差是否相等。
54.s9.2.10、若相等,则不调节。
55.s9.2.11、若不相等,判断冷冻水压差目标值是否在冷冻水压差阈值范围内。
56.s9.2.12、若在,则形成冷冻水压差调控策略,存入父策略词典,等待下发执行。
57.s9.2.13、若不在,则将冷冻水压差目标值相邻的冷冻水压差阈值作为目标值,对冷冻水压差进行调节,形成制冷主机供水温度调控策略,并存入父策略词典。
58.所述冷却水温差、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调控策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9.3.1、调节冷却水温差。
59.s9.3.1.1、获取冷却水目标值温差。
60.s9.3.1.2、获取上一次冷却水温差策略执行值。
61.s9.3.1.2、若冷却水目标值温差与上一次冷却水温差策略执行值相同,则不进行调节。
62.s9.3.1.3、若冷却水目标值温差与上一次冷却水温差策略执行值不同,则判断冷却水目标值温差是否在冷却水温差阈值范围内。
63.s9.3.1.4、若在冷却水温差阈值范围内,则形成冷却水温差调控策略,并存入父策略词典,等待下发执行。
64.s9.3.2、调节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
65.s9.3.2.1、获取当前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
66.s9.3.2.2、获取a管、b管冷却塔出水目标时刻表温度。
67.s9.3.2.3、若a管、b管冷却塔出水目标时刻表温度与当前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相同,则不调节。
68.s9.3.2.4、若a管、b管冷却塔出水目标时刻表温度与当前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
不同,则判断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目标时刻表温度是否在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阈值范围内。
69.s9.3.2.5、若在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阈值范围内,则形成a管、b管冷却塔出水温度调控策略,并存入父策略词典,等待下发执行。
70.制冷主机供水温度调控策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9.4.1、获取当前制冷主机开机状态,如果关机,则不调节。
71.s9.4.2、开机,获取则当前蓄冷罐出水温度,获取时间表蓄冷罐温度。
72.s9.4.3、判断时间表蓄冷罐温度与当前蓄冷罐出水温度之差是否大于0.2℃。
73.s9.4.4、若时间表蓄冷罐温度与当前蓄冷罐出水温度之差大于0.2℃,则通过配置信息调取冷冻水供水温度的调节步长和调节间隔。
74.s9.4.5、判断距离上次调节间隔是否小于调节时间,若小于,则不调节。
75.s9.4.6、若距离上次调节间隔大于或等于调节时间,则当前冷冻水供水温度
±
调节步长。
76.s9.4.7、判断冷冻水供水温度
±
调节步长是否在温度阈值范围内。
77.s9.4.8、若在温度阈值范围内,则判断当前冷冻水供水温度与时间表冷冻水供水温度值是否相等。
78.s9.4.9、若相等,则不进行调节。
79.s9.4.10、若不相等,则形成制冷主机供水温度调控策略,并存入父策略词典,等待下发执行。
80.s9.4.11、若不在温度阈值范围内,则将时间表冷冻水供水温度相邻的温度阈值作为目标值,对冷冻水供水温度进行调节,形成制冷主机供水温度调控策略,并存入父策略词典,等待下发执行。
81.s9.4.12、若时间表蓄冷罐温度与当前蓄冷罐出水温度之差小于等于0.2℃,则通过定时任务对当前蓄冷罐出水温度进行连续观察,当时间表蓄冷罐温度与当前蓄冷罐出水温度之差小于0.2℃时,计数。
82.s9.4.13、判断是否连续小于3次。
83.s9.4.14、若连续小于3次,则将冷冻水供水温度目标值设置为8.5℃,并直接调节到8.5℃,并将计数清零,重新计数。
84.s9.4.15、若观察到时间表蓄冷罐温度与当前蓄冷罐出水温度之差连续小于0.2℃的次数不足3次时,则调用s9.4.4-s9.4.9,并且计数清零,重新计数。
85.s9.4.16、通过定时任务继续观察,判断时间表蓄冷罐温度减去当前蓄冷罐出水温度是否大于0.5度。
86.s9.4.17、若大于,则调用s9.4.4-s9.4.9。
87.s9.4.18、若小于或等于,则不调节。
88.制冷主机调控,首先比较蓄冷罐温度值与时间表蓄冷罐,如果蓄冷罐温度比时间表温度值大,且连续观察,大于次数超过三次(一次定时任务观察一次),则目标值定为8.5度,直接调节到8.5度,没有步长和时间间隔限制。当前实时温度值为8.2度,时间表目标值9.0度,步长为0.2,则本次可以调节到8.4度,制冷主机调节间隔为25分钟,如果距离上次调节间隔小于25分钟,则不进行调节,如果本次调节值8.4度和上次策略调节值一样,那也不
调节,如果和当前实时值一样,也不进行调节。最后要判断本次调节值8.4度是否在可调节范围内,制冷主机温度可调节范围为8-11度。上述逻辑完成后,符合条件则生成子策略。
89.s10、若策略校验不需要调节,则不生成子策略。
90.s11、若策略校验需要调节,则生成子策略,并将子策略写入父策略词典。
91.父策略词典针对整个制冷机组,只有名称和id,没有具体操作。
92.s12、所有制冷机组设备策略校验结束后,判断父策略词典是否存有子策略。
93.s13、若父策略词典中存在子策略,则将父策略词典中所有子策略集合并构建成父策略,下发执行。
94.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在原有设备上进行改进,不需要增加额外设备,在群控基础上,通过分析训练数据,得出最优策略,同时自动智能化,节省人力成本。本发明采用时间表方法,动态持续的调整机组参数,做到贴合实际天气情况、贴合温度变化周期,可根据机房内it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增减制冷量,将制冷量冗余降到最低。本发明采用动态时间表,配合群控系统的点位控制,自动化下发指令,调控现场设备,减少人力成本,同时适用于所有数据中心。本发明通过点位采集和群控系统的联动,支持多个设备点位的调控,同时根据动态反馈实时调节参数配置,能够在充分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控制制冷成本。本发明能够充分考虑季节及温度因素,通过采集点位控制切换水冷机组运行模式、切换过渡季湿球温度设定等。
9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