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其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130720发布日期:2023-02-01 08:14阅读:59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及其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电子设备的液冷散热方法中,通常以固定的流量将冷却液输入冷板,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忽略了电子设备的实际使用工况,可能会因为冷却液不足导致散热不够,而引发宕机甚至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能够根据电子设备的实际使用工况调节冷却液的流量,从而避免了因冷却液不足引起的宕机甚至故障。
4.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子器件、冷板、流量调节单元、运行参数采集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冷板与所述电子器件相邻设置,所述冷板用于流通冷却液,以为所述电子器件散热,所述冷板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流量调节单元设置于所述进液口处,所述流量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流入所述冷板的冷却液的流量。所述运行参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电子器件的运行参数。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运行参数采集单元采集到的所述电子器件的运行参数,并至少根据采集到的运行参数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单元调节流入所述冷板的冷却液的流量。
5.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电子设备,所述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包括:采集所述电子器件的运行参数;获取采集到的所述电子器件的运行参数,并至少根据采集到的运行参数控制调节流入所述冷板的冷却液的流量。
6.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及其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通过实时采集电子设备中电子器件的运行参数,并至少根据采集到的运行参数控制调节冷却液的流量,实现了根据电子器件的实际使用工况来调节冷却液的流量,从而能够避免因冷却液流量不足引起的宕机甚至机器故障以及因冷却液流量过大引起的电子器件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部分构件的连接示意图。
1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1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1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3.电子设备
ꢀꢀꢀꢀꢀꢀꢀꢀꢀꢀꢀꢀꢀꢀꢀ
100
14.电子器件
ꢀꢀꢀꢀꢀꢀꢀꢀꢀꢀꢀꢀꢀꢀꢀ
10
15.特定电子器件
ꢀꢀꢀꢀꢀꢀꢀꢀꢀꢀꢀ
11
16.冷板
ꢀꢀꢀꢀꢀꢀꢀꢀꢀꢀꢀꢀꢀꢀꢀꢀꢀꢀꢀ
20
17.进液口
ꢀꢀꢀꢀꢀꢀꢀꢀꢀꢀꢀꢀꢀꢀꢀꢀꢀ
21
18.出液口
ꢀꢀꢀꢀꢀꢀꢀꢀꢀꢀꢀꢀꢀꢀꢀꢀꢀ
22
19.流量调节单元
ꢀꢀꢀꢀꢀꢀꢀꢀꢀꢀꢀ
30
20.运行参数采集单元
ꢀꢀꢀꢀꢀꢀꢀ
40
21.控制单元
ꢀꢀꢀꢀꢀꢀꢀꢀꢀꢀꢀꢀꢀꢀꢀ
50
22.第一温度采集单元
ꢀꢀꢀꢀꢀꢀꢀ
60
23.第二温度采集单元
ꢀꢀꢀꢀꢀꢀꢀ
70
24.流量采集单元
ꢀꢀꢀꢀꢀꢀꢀꢀꢀꢀꢀ
80
25.冷却液温度调节组件
ꢀꢀꢀꢀꢀ
90
26.第三温度采集单元
ꢀꢀꢀꢀꢀꢀꢀ
95
27.供液管路
ꢀꢀꢀꢀꢀꢀꢀꢀꢀꢀꢀꢀꢀꢀꢀ
110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另外,术语“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0.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1.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电子器件10、冷板20、流量调节单元30、运行参数采集单元40以及控制单元50。所述冷板20与所述电子器件10相邻设置,所述冷板20用于流通冷却液,以为所述电子器件10散热,所述冷板20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设置于所述进液口处,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用于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所述运行参数采集单元40用于采集所述电子器件10的运行参数。所述控制单元50用于获取所述运行参数采集单元40采集到的所述电子器件10的运行参数,并至少根据采集到的运行参数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
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电子设备100,通过实时采集所述电子器件10的运行参数,并至少根据采集到的运行参数控制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实现了根据电子器件10的实际使用工况来调节冷却液的流量,从而能够避免因冷却液流量不足引起的机器故障以及因冷却液流量过大引起的电子器件10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33.其中,所述控制单元50与所述运行参数采集单元40以及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连接。
34.其中,所述控制单元50可为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等处理芯片。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可为电动阀、调速水泵、节流阀等。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行参数可包括输出功率,所述运行参数采集单元40用于采集所述电子器件10的输出功率。
36.其中,所述冷板20内设置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在所述电子器件10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电子器件10的范围内,所述冷却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口及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进液口与供液管路110(如图2所示)连通,用于供所述供液管路110输入冷却液至所述冷却流道内,所述出液口用于供所述冷却流道中的冷却液流出。所述冷却液从所述供液管路110通过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及所述进液口流入所述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液在流经所述冷却流道时,吸收所述电子器件10产生的热量,并从所述出液口流出,从而实现为所述电子器件10散热。
37.其中,所述冷却液可为等。
38.请参阅图1与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部分构件的连接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一温度采集单元60,设置于所述进液口21处,用于采集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进液温度,所述控制单元50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采集单元60采集到的进液温度,并根据采集到的进液温度以及采集到的运行参数确定目标流量范围,以及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处于所述目标流量范围内。
39.其中,通过实时采集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温度及所述电子器件10的运行参数,并根据采集到的进液温度及运行参数控制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使得不仅能够根据电子器件10的实际使用工况来调节冷却液的流量,还能根据冷却液的温度来调节冷却液的流量,其中,结合冷却液的温度以及电子器件10的使用工况来调节冷却液的流量,能够为所述电子器件10提供流量更加准确及合适的冷却液进行散热,使所述电子器件10的温度不会过高或过低。
40.其中,所述第一温度采集单元60可为温度传感器,例如,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式温度传感器等。所述第一温度采集单元60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所述控制单元50连接。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50根据预设的所述进液温度、所述运行参数以及所述冷却液的流量范围的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采集到的进液温度以及当前采集到的运行参数对应的流量范围为所述目标流量范围。
42.其中,所述流量范围可为一流量范围,例如10-12l/min;所述流量范围还可包括一流量值,例如10l/min。
43.其中,所述电子设备100可包括存储器(图中未示),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可预先
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
4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定义了多个进液温度、多个运行参数以及冷却液的流量范围的对应关系,所述控制单元50在获取到当前采集到的进液温度及运行参数时,根据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当前的进液温度及当前的运行参数对应的目标流量范围。
45.示例性地,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其中,所述运行参数为输出功率,所述流量范围包括一流量值。如图3所示,横坐标为所述输出功率,纵坐标为所述流量值,曲线代表所述进液温度。若当前采集到的进液温度为25℃,当前采集到的输出功率为30kw,所述控制单元50根据所述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目标流量范围包括一流量值,具体为8l/min。
4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50直接根据采集到的运行参数确定目标流量范围。具体的,根据预设的所述运行参数与所述冷却液的流量范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采集到的进液温度以及当前采集到的运行参数对应的流量范围为所述目标流量范围。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电子器件10包括特定电子器件11,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二温度采集单元70,所述第二温度采集单元70设置于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上,用于采集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所述控制单元50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温度采集单元70采集到的所述电子器件10的温度,并在采集到的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之外时,确定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异常,以及根据采集到的所述电子器件10的温度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直至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处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
48.其中,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为所述电子器件10中的重要级别高于预设级别的电子器件。
4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与所述电子器件10连接的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用于输出直流电信号至所述电子器件10,所述电子器件10用于将所述直流电信号转换为预设电信号并输出。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可包括所述电子器件10中的将所述直流电信号转换为所述预设电信号的关键器件。其中,所述预设电信号可为方波信号、脉冲信号等。
50.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
51.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采集单元70可为温度传感器,例如,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式温度传感器等。所述第二温度采集单元70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所述控制单元50连接。
52.其中,通过采集重要级别较高的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并判断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是否异常,可准确地确定出当前的冷却液的流量是否能够满足关键器件的散热需求。并且,在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异常时,通过及时调节所述冷却液的流量为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散热,使得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处于正常范围,能够避免关键器件温度过高而保护关键器件,以及避免关键器件的温度过低而能提高所述关键器件的工作效率。
53.其中,所述控制单元50在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处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时,确定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正常。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异常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电子器件10断电,以保护所述电子器件10,直至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处于所述第一温度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再次启动所述电子器件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50可在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异常时,立即或者延迟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电子器件10断电。
5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流量采集单元80,设置于所述进液口21与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之间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用于采集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所述控制单元50还用于获取所述流量采集单元80采集到的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并在采集到的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处于所述目标流量范围之外时,确定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异常,以及在采集到的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处于所述目标流量范围内时,确定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正常。
56.其中,所述流量采集单元80可为流量计。
57.其中,所述流量采集单元80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所述控制单元50连接。
58.其中,通过采集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可判断流经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是否处于目标流量范围,从而可在流量异常时及时地通过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调节冷却液的流量,以避免流量异常导致散热效果不佳或者冷却液温度过低导致所述电子器件10过冷。
59.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异常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电子器件10断电,以保护所述电子器件10,直至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正常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再次启动所述电子器件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50可在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异常时,立即或者延迟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电子器件10断电。
6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50在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异常时,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直至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处于所述目标流量范围内。
6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50还用于在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异常时,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以第一调节幅度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直至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处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以及在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正常且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异常时,间隔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需要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正常且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异常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第二温度采集单元70在间隔预设时长后再次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并在再次采集到的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处于所述目标流量范围之外时,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以第二调节幅度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直至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处于所述目标流量范围内,以及在再次采集到的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处于所述目标流量范
围内时,确定无需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幅度与所述第二调节幅度不同。
63.其中,若在间隔所述预设时长后,再次采集到的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处于所述目标流量范围内,说明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处于所述目标流量范围之外,是短暂的输液不稳定导致的,而此时保持所述冷却液的流量不变,不仅能够避免频繁调节所述冷却液的流量,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保持稳定且良好的工作状态,而且还能降低功耗。
64.其中,若在间隔所述预设时长后,再次采集到的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仍处于所述目标流量范围之外时,说明所述冷却液的流量已稳定在当前值,而此时通过调节所述冷却液的流量,使得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在所述目标范围内,能够避免因冷却液流量不足或者过量导致的散热功能不满足要求。
6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幅度大于所述第二调节幅度。所述第一调节幅度及第二调节幅度的具体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此处不作限定。
6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异常,且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正常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以第一调节幅度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直至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处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
6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异常,且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异常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以第一调节幅度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直至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处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
68.其中,由于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为关键器件,在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处于异常时,立即控制调节所述冷却液的流量使得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处于正常范围,能够及时避免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损坏。
69.其中,在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以及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均异常时,所述控制单元50优先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以第一调节幅度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以更快地将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调节至正常范围内,以避免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长时间处于过热或者过冷状态,而导致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损坏或者效率不足。
7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冷却液温度调节组件90,所述冷却液温度调节组件90与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连接,用于调节所述进液温度。所述控制单元50用于在所述第一温度采集单元60采集到的进液温度处于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之外时,控制所述冷却液温度调节组件90对所述冷却液进行加热或冷却,所述控制单元50并用于在所述冷却液温度调节组件90将所述进液温度调节至处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控制将所述冷却液输入所述冷板20。
71.其中,所述冷却液温度调节组件90可包括冷却器和加热器,当所述冷却液的进液温度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的下限值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加热器加热所述冷却液,直至所述冷却液的进液温度处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之内;当所述冷却液的进液
温度高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的上限值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冷却器冷却所述冷却液,直至所述冷却液的第二温度处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之内。所述冷却器和加热器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所述控制单元50连接。
72.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温度范围可为25-30℃。
73.其中,通过在将所述冷却液输入所述冷板20之前,将所述冷却液的温度调节至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能够避免输入至所述冷板20内的冷却液的温度过低或者过高,而影响散热效果。
7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器件10运行的过程中,当所述冷却液的进液温度处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之外时,所述控制单元50确定所述进液温度异常,并控制所述电子器件10断电,以保护所述电子器件10,直至所述冷却液的进液温度被调节至处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再次启动所述电子器件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50可在所述冷却液的进液温度异常时,立即或者延迟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电子器件10断电。
7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设备100上电后,初次启动所述电子器件10之前,所述控制单元50用于通过所述冷却液温度调节组件90将所述冷却液的进液温度调节至处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并在温度处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的冷却液以预设流量输入所述冷板20后,控制启动所述电子器件10。
76.其中,所述预设流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流量可为最大流量,显然也可为其它值。
77.其中,在初次启动所述电子器件10之前,通过按照所述预设流量输入冷却液至所述冷板20,可为所述电子设备100中的除所述电子器件10之外的器件散热,使得所述电子设备100内的温度不会过高,可避免所述电子器件10在较高的温度下启动,进而保护所述电子器件10。
78.其中,在启动所述电子器件10之后,所述控制单元50获取所述运行参数采集单元40采集到的运行参数,并至少根据采集到的运行参数确定目标流量范围,以及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将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从所述预设流量调节为所述目标流量范围内的值,从而实现根据所述电子器件10的实际工况为所述电子器件10进行散热。
79.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50根据采集到的运行参数确定目标流量范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50根据采集到的运行参数以及进液温度确定目标流量范围。
8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三温度采集单元95,设置于所述出液口22处,用于采集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出液温度。所述控制单元50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三温度采集单元95采集到的出液温度,并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出液温度、进液温度以及运行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100是否异常,以及在确定所述电子设备100异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100发出异常提示信息,以便于用户及时对所述电子设备100进行检修。
81.其中,所述电子设备100可包括报警组件,在所述电子设备100异常时,所述控制单元50控制所述报警组件发出所述异常提示信息。所述报警组件可为蜂鸣器、语音组件、提示灯等,所述控制单元50可控制蜂鸣器发出蜂鸣、语音组件发出语音、提示灯亮红灯等。
8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50根据预设的进出液温差区间以及运行参数的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采集到的运行参数对应的目标进出液温差区间,并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出液温度以及当前采集到的进液温度确定当前进出液温差,以及在所述当前进出液温差处于所述目标进出液温差区间之外时,确定所述电子设备100异常。
83.其中,当所述电子器件10以一定的运行参数运行时,所述冷却液吸收所述电子器件10的热量而产生的温升位于一与该运行参数对应的范围内,即出液温度与进液温度之差位于一与该运行参数对应的范围内,若出液温度与进液温度之差位于该范围之外,则所述电子器件10发热异常。例如,出液温度与进液温度之差大于该范围的上限值,所述电子器件10可能过度发热;出液温度与进液温度之差小于该范围的下限值,所述电子器件10可能功率不足或者效率不足。而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比较当前进出液温差与目标进出液温差区间,来判断所述进出液温差是否过大或者过小,从而确定出所述电子设备100是否异常。
84.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可预先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所述第二预设对应关系定义了多个进出液温差区间以及多个运行参数的对应关系,每一进出液温差区间与一运行参数对应。其中,所述进出液温差区间可为一温差范围,例如10-12℃;所述进出液温差区间可包括一温差值,例如10℃。
85.请参阅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应用于前述的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如图4所示,所述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6.s10:采集所述电子器件10的运行参数。
87.s20:获取采集到的所述电子器件10的运行参数,并至少根据采集到的运行参数控制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
88.其中,可通过前述的运行参数采集单元40采集所述电子器件10的运行参数。
89.其中,可通过前述的控制单元50控制前述的流量调节单元30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
9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通过实时采集所述电子设备100中电子器件10的运行参数,并至少根据采集到的运行参数控制调节冷却液的流量,实现了根据电子器件10的实际使用工况来调节冷却液的流量,从而能够避免因冷却液流量不足引起的机器故障以及因冷却液流量过大引起的电子器件10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9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还包括:采集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进液温度;获取采集到的进液温度,并根据采集到的进液温度以及采集到的运行参数确定目标流量范围,以及控制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处于所述目标流量范围内。
92.其中,可通过前述的第一温度采集单元60采集所述进液温度,以及可通过所述控制单元50获取采集到的进液温度,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50根据采集到的进液温度以及采集到的运行参数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
9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采集到的进液温度以及采集到的运行参数控制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包括:根据预设的所述进液温度、所述运行参数以及所述冷却液的流量范围的第一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采集到的进液温度以及当前采集到的运行参数对应的流量范围为所述目标流量范围。
9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还包括:采集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获取采集到的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并在采集到的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之外时,确定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异常,以及根据采集到的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控制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直至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处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
95.其中,可通过前述的第二温度采集单元70采集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
9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还包括:采集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获取采集到的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并在采集到的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处于所述目标流量范围之外时,确定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异常。
97.其中,可通过前述的流量采集单元80采集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
9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异常时,控制以第一调节幅度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直至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处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以及在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正常且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异常时,间隔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需要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
9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隔预设时长后判断是否需要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包括:在所述特定电子器件11的温度正常且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异常时,在间隔预设时长后再次采集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在再次采集到的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处于所述目标流量范围之外时,控制以第二调节幅度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直至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处于所述目标流量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幅度与所述第二调节幅度不同;以及在再次采集到的所述进液口21处和/或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流量处于所述目标流量范围内时,确定无需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
10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还包括:采集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进液温度;在采集到的进液温度处于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之外时,控制对所述冷却液进行加热或冷却;以及在将所述进液温度调节至处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控制将所述冷却液输入所述冷板20。
101.其中,可通过前述的冷却液温度调节组件90对所述冷却液进行加热或冷却。
10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器件10运行的过程中,当所述冷却液的进液温度处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之外时,所述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电子器件10断电,以保护所述电子器件10,直至所述冷却液的进液温度被调节至处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控制再次启动所述电子器件10。
10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设备100上电后,初次启动所述电子器件10之前,所述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冷却液的进液温度调节至处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并在温度处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范围的冷却液以预设流量输入所述冷板20后,控
制启动所述电子器件10。
104.其中,在初次启动所述电子器件10之后,所述至少根据采集到的运行参数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单元30调节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包括:至少根据采集到的运行参数确定目标流量范围;控制将流入所述冷板20的冷却液的流量从所述预设流量调节为所述目标流量范围内的值。
1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还包括:采集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出液温度;获取当前采集到的出液温度、进液温度以及运行参数,并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出液温度、进液温度以及运行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100是否异常;以及在确定所述电子设备100异常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100发出异常提示信息。
106.其中,可通过前述的第三温度采集单元95采集所述出液口22处的冷却液的出液温度。
1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出液温度、进液温度以及运行参数,判断所述电子设备100是否异常,包括:根据预设的进出液温差区间以及运行参数的第二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当前采集到的运行参数对应的目标进出液温差区间;根据当前采集到的出液温度以及当前采集到的进液温度确定当前进出液温差;以及在所述当前进出液温差处于所述目标进出液温差区间之外时,确定所述电子设备100异常。
108.在前述的方法实施例中,未具体指明执行主体的步骤可由所述控制单元50执行。
109.其中,所述电子设备100可包括射频电源设备或者其它类型的电子设备。
110.其中,所述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与前述的电子设备100对应,更详细的描述可参见前述的电子设备100的各个实施例的内容,所述液冷散热流量控制方法与前述的电子设备100的内容也可相互参照。
111.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技术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技术,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技术所必须的。
112.以上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