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控制面板和包括光控制面板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9675发布日期:2023-06-17 20:4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光控制面板和包括光控制面板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光控制面板和包括光控制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通过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图像,有机发光二极管通过电子和空穴的复合而产生光。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是自发光显示装置。由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有快速的响应速度并且以低功耗驱动,因此其作为下一代显示器备受关注。

2、通过使装置内的晶体管或发光元件透明或者通过分离电路部分和透明部分,可以将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形成为透明显示装置。典型的透明显示装置具有矩形透明部分和约40%的透明度。在这种透明显示装置中,由于固定的透明部分允许用户在视觉上识别透明显示装置的背景(background),所以图像的可读性降低,并且难以实现全黑色。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设置有悬浮粒子显示器(spd),并且因此具有提高的透射率并且能够实现全黑色。

3、技术方案

4、一个实施方式为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其中设置有像素的像素区域和与像素区域相邻地设置的透射区域;以及光控制面板,该光控制面板被配置为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并且根据外部施加的数据电压来控制光透射率。光控制面板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并且被提供有电压;悬浮粒子层,该悬浮粒子层插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以及绝缘聚合物层,该绝缘聚合物层插置在悬浮粒子层和第一电极之间,并且包括以岛的形式图案化的导电金属电极。

5、悬浮粒子层可以包括分散在透明溶剂中并且带电的有色的悬浮粒子。

6、金属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设置为与像素区域交叠,并且金属电极的其余部分可以被设置为与透射区域交叠。

7、绝缘聚合物层可以包括其中形成有多个孔的透明聚合物绝缘材料。金属电极可以被形成为填充孔中的每个孔的全部或一部分。

8、孔和金属电极可以被形成为使得其与悬浮粒子层接触的顶表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其与第一电极接触的底表面的宽度。

9、当向第一电极施加电压时,电压可以传输到与第一电极接触的金属电极。悬浮粒子可以通过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聚集在金属电极周围。

10、当悬浮粒子聚集在金属电极周围时,从光控制面板的外部入射的光的一部分可以穿过显示面板的透射区域和光控制面板,并且可以被发射到显示面板的顶表面。

11、当未向第一电极施加电压时,从光控制面板的外部入射的光可以被分散的悬浮粒子阻挡而不发射到显示面板的顶表面。

12、可以将第一电极图案化为多个区域,该多个区域彼此分开并且独立地接收电压。

13、可以响应于通过显示面板提供的分屏模式来确定多个区域的尺寸和形状。

14、当向多个区域中的第一区域施加电压时,电压可以传输到设置在第一区域上的第一金属电极,并且悬浮粒子可以仅聚集在第一金属电极周围。

15、当悬浮粒子仅聚集在第一金属电极周围时,入射在第一区域上的外部光可以穿过显示面板的透射区域和光控制面板,并且可以被发射到显示面板的顶表面,并且入射在其余区域上的外部光可以被分散的悬浮粒子阻挡而不发射到显示面板的顶表面。

16、另一实施方式为一种光控制面板,该光控制面板包括: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并且接收第一电压;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并且接收第二电压;悬浮粒子层,该悬浮粒子层插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以及绝缘聚合物层,该绝缘聚合物层插置在悬浮粒子层和第一电极之间,并且包括以岛的形式图案化的导电金属电极。

17、悬浮粒子层可以包括分散在透明溶剂中并且带电的有色的悬浮粒子。

18、绝缘聚合物层可以包括其中形成有多个孔的透明聚合物绝缘材料。金属电极可以被形成为填充孔中的每个孔的全部或一部分。

19、孔和金属电极可以被形成为使得其与悬浮粒子层接触的顶表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其与第一电极接触的底表面的宽度。

20、金属电极之间的间距与金属电极的宽度之比可以为约89%。

21、悬浮粒子层可以由其中碳黑分散在流体或油溶剂中的电子墨水组成。

22、可以通过在相邻堤部之间滴入或施加电子墨水来形成悬浮粒子层。

23、聚合物绝缘材料可以是粘合膜或uv树脂。

24、有益效果

25、根据实施方式的光控制面板和包括光控制面板的显示装置可以具有提高的透射率,并且同时可以通过实现全黑色来提高图像的可读性。

26、此外,根据实施方式的光控制面板和包括光控制面板的显示装置具有降低的制造成本,并且通过以低电压驱动而具有提高的可靠性和提高的驱动速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光控制面板设置在与所述显示面板的用于显示图像的顶表面相反的所述显示面板的底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悬浮粒子层包括分散在透明溶剂中并且带电的有色的悬浮粒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金属电极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为与所述像素区域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金属电极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为与所述透射区域交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悬浮粒子为黑色粒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孔和所述金属电极被形成为使得在所述孔和所述金属电极的与所述悬浮粒子层接触的顶表面处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在所述孔和所述金属电极的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的底表面处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向所述第一电极施加电压时,所述电压传输到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的所述金属电极,并且其中,所述悬浮粒子通过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而聚集在所述金属电极周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悬浮粒子聚集在所述金属电极周围时,从所述光控制面板的外部入射的光的一部分穿过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透射区域和所述光控制面板,并且被发射到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顶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未向所述第一电极施加电压时,从所述光控制面板的外部入射的光被分散的所述悬浮粒子阻挡而不被发射到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顶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将所述第一电极图案化为多个区域,所述多个区域彼此分开并且独立地接收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响应于通过所述显示面板提供的分屏模式来确定所述多个区域的尺寸和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向所述多个区域当中的第一区域施加电压时,所述电压传输到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上的第一金属电极,并且所述悬浮粒子仅聚集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金属电极周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悬浮粒子仅聚集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所述第一金属电极周围时,入射在所述第一区域上的外部光穿过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透射区域和所述光控制面板并且被发射到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顶表面,并且入射在所述多个区域当中的其余区域上的外部光被分散的所述悬浮粒子阻挡而不被发射到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顶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仅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部分上显示图像,而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其余部分上不显示图像时,电压不施加到所述第一电极的所述多个区域当中的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一部分交叠的区域,而施加到所述多个区域当中的其余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上方或下方。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被配置为接收高电位电压和低电位电压中的一个,并且所述第二电极被配置为接收所述高电位电压和所述低电位电压中的另一个。

19.一种光控制面板,所述光控制面板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控制面板,其中,所述悬浮粒子层包括分散在透明溶剂中并且带电的有色的悬浮粒子。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控制面板,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控制面板,其中,所述孔和所述金属电极被形成为使得在所述孔和所述金属电极的与所述悬浮粒子层接触的顶表面处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在所述孔和所述金属电极的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的底表面处的宽度。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控制面板,其中,所述金属电极之间的间距与所述金属电极的宽度之比为89%。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控制面板,其中,所述悬浮粒子层由碳黑分散在流体中的电子墨水组成。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控制面板,其中,所述悬浮粒子层由碳黑分散在油溶剂中的电子墨水组成。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光控制面板,其中,通过在相邻堤部之间滴入或施加所述电子墨水来形成所述悬浮粒子层。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控制面板,其中,所述聚合物绝缘材料是粘合膜或uv树脂。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控制面板和包括光控制面板的显示装置。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区域和透射区域;以及光控制面板,所述光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并且被配置为根据外部施加的数据电压来控制光透射率。所述光控制面板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悬浮粒子层,所述悬浮粒子层插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以及绝缘聚合物层,所述绝缘聚合物层插置在所述悬浮粒子层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并且包括以岛的形式图案化的导电的金属电极。

技术研发人员:朴栽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