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干燥液剂及其封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11096发布日期:2023-05-31 21:20阅读:53来源:国知局
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干燥液剂及其封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显示,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干燥液剂及其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1、qled(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结构与oled技术非常相似,主要区别在于qled的发光中心是由量子点(quantum dots)物质制作成的量子点薄层,并将该层置入于液晶显示器(lcd)的背光模组(blu,backlight unit)中。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以其优异的性能在光电工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色纯度、亮度和发射可调性方面,且在效率和稳定性方面都达到了优异的性能,使其成为显示和照明技术的优选器件。

2、作为发光器件金属阴极的活泼金属易与大气中的水汽发生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影响电荷的注入;此外,大气中的水、氧还会与qled器件中的发光材料及功能材料等发生化学反应,造成色纯度、亮度、效率等性能下降。为了维持qled器件的性能和合理寿命,采用合适的封装阻隔材料,使得水蒸气渗透率(wvtr)<1×10-3g/m2/天(25℃,40%rh))、氧渗透率<1×10-3cm3/m2/天是qled显示器件发展的关键之一。

3、目前,通过对qled器件进行封装,使其与空气中的氧气、水汽气体隔开,并在器件内部填充干燥剂(或贴干燥片),吸收器件内部的水汽和氧气及各类酸/碱性气体,可以有效的延长器件的寿命。

4、通常qled等发光器件的封装采用三明治结构,在基体薄膜(聚酯pet、聚酰亚胺薄膜p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乙烯醇pva)等采用真空蒸镀、离子溅射、化学气相沉积等方式沉积金属氧化物或无机氧化物,然后再通过涂覆有机薄膜构成三层或多层结构的封装薄膜。三层结构中,金属氧化物或无机氧化物薄膜起到阻隔水氧渗透的关键作用。如一种已知的高阻隔电子封装膜的制备方法,是采用原子层沉积(ald)方法将氧化铝/氧化镁沉积到基膜上作为水氧阻隔层(j.mater.chem c,2017,5,4017-4024)。但是受制于原子层沉积的腔体尺寸,难以进行大面积、连续化规模制备,成本较高。中国发明专zl(02149122.4)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封装层包括聚合物材料层和陶瓷材料层以一定周期数交替组成的薄膜层以及位于薄膜层上的一层有机绝缘体材料厚膜层,该方法需要重复多次进行陶瓷层和聚合物层制作,工艺较为繁琐。中国发明专利(zl200710105977.x)也报道一种柔软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封装结构包括一层由聚合物材料形成的厚膜层,其中厚膜层掺杂有碱金属、碱土金属、金属氧化物、沸石、长链烷烃的金属纯化物、硫酸盐、氯化物、高氯酸盐的至少一种,通过在器件两侧引入这种封装材料实现对于水氧的有效吸附。中国发明专利(cn 201510132928.x)公开了另一种应用于柔性电子与显示器件防水氧封装的防水氧阻隔层,利用无机物颗粒散布于聚合物层上,或无机物颗粒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或接枝在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乙烯或苯乙烯等具有碳碳双键的聚合物单体或以二酐与二胺单体、二酸与二胺单体或二酸与二醇单体,然后通过聚合反应获得聚合物层实现高效的防水氧阻隔性能。

5、这类阻隔膜能够实现高达10-5-10-6水氧阻隔的要求,用于qled器件虽然能够达到水氧阻隔的目的,但是制造成本太高,难以满足这些中端阻隔薄膜的差异化、低成本化的需求。再有,现有的干燥剂需要惰性气体的保护,保存条件苛刻。

6、因此亟需实现一种简单高效、成本低廉、便于大面积和连续化制备的封装材料,以进一步提高qled器件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干燥液剂及其封装方法,简单高效,成本低廉,封装效果好,吸附能力强。

2、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包括掺杂金属原子的zno纳米粒子,所述掺杂金属原子的zno纳米粒子表面具有含-oh结构的有机官能团。

3、作为上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有机官能团相对于所述固体膜的质量百分比为8~25%。

4、作为上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的一种优选方案,掺杂的金属原子包括mg、li、al、ga、sn中的至少一种。

5、作为上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的一种优选方案,金属原子的掺杂量为0.1%-30%。

6、作为上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体膜的厚度小于500微米。

7、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用干燥液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醇类溶剂以及干燥剂,所述干燥剂包括掺杂金属原子的zno纳米粒子,所述掺杂金属原子的zno纳米粒子表面具有含-oh结构的有机官能团。

8、作为上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用干燥液剂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醇类溶剂包括沸点低于100℃的短链单元醇或二元醇。

9、作为上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用干燥液剂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有机官能团相对于所述干燥剂的质量百分比为8~25%。

10、作为上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用干燥液剂的一种优选方案,掺杂的金属原子包括mg、li、al、ga、sn中的至少一种。

11、作为上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用干燥液剂的一种优选方案,金属原子的掺杂量为0.1%-30%。

12、作为上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用干燥液剂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掺杂金属原子的zno纳米粒子占所述干燥液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30%。

13、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电致发光器件进行封装的方法,将上述的干燥液剂滴加于封装盖板内表面,加热去除溶剂。

14、作为上述的对电致发光器件进行封装的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加热后形成的固体膜的厚度小于500微米。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掺杂金属原子的zno纳米粒子表面具有含-oh结构的有机官能团,可与h2o形成氢键以起到吸附作用,且其疏松多孔的纤锌矿结构尤其对环氧类uv胶固化过程中产生的小分子有吸附作用;

17、2、掺杂的金属原子有助于延长吸附剂的保质期,掺杂金属原子的zno纳米粒子作为吸附剂可以溶液形式保存在空气环境中,制备方便,成本低廉,且易于保存;

18、3、将吸附剂附着在封装盖板上对其他材料无影响;

19、4、吸附剂可以吸附水/氧以及其他在器件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物质,提高了器件效率;

20、5、利用该吸附剂封装qled器件时,只需将吸附剂滴加于封装盖板内表面,加热去除溶剂成膜即可,操作简单;

21、6、利用该吸附剂成膜附着于封装盖板内表面,无需再层叠其他功能性阻隔膜,有利于减小器件的厚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掺杂金属原子的zno纳米粒子,所述掺杂金属原子的zno纳米粒子表面具有含-oh结构的有机官能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官能团相对于所述固体膜的质量百分比为8~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其特征在于,掺杂的金属原子包括mg、li、al、ga、sn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其特征在于,金属原子的掺杂量为0.1%-3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膜的厚度小于500微米。

6.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用干燥液剂,其特征在于,含有醇类溶剂以及干燥剂,所述干燥剂包括掺杂金属原子的zno纳米粒子,所述掺杂金属原子的zno纳米粒子表面具有含-oh结构的有机官能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用干燥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溶剂包括沸点低于100℃的短链单元醇或二元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用干燥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官能团相对于所述干燥剂的质量百分比为8~2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用干燥液剂,其特征在于,掺杂的金属原子包括mg、li、al、ga、sn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用干燥液剂,其特征在于,金属原子的掺杂量为0.1%-30%。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用干燥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金属原子的zno纳米粒子占所述干燥液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30%。

12.一种对电致发光器件进行封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6-11任一项所述的干燥液剂滴加于封装盖板内表面,加热去除溶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对电致发光器件进行封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后形成的固体膜的厚度小于500微米。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干燥液剂及其封装方法,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包括掺杂金属原子的ZnO纳米粒子,所述掺杂金属原子的ZnO纳米粒子表面具有含‑OH结构的有机官能团;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用干燥液剂含有作为溶剂的醇以及干燥剂,所述干燥剂包括掺杂金属原子的ZnO纳米粒子,所述掺杂金属原子的ZnO纳米粒子表面具有含‑OH结构的有机官能团;对电致发光器件进行封装的方法包括将权上述的干燥液剂滴加于封装盖板内表面,加热去除溶剂形成固体膜的步骤。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发光器件封装干燥剂固体膜、干燥液剂及其封装方法,简单高效,成本低廉,易于保存,封装效果好,吸附能力强。

技术研发人员:温明月,李敬群,王允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