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1438发布日期:2023-06-29 17:0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使用通过有机电致发光(el:electro luminescence)现象而发光的有机电致发光部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1、近些年,对于使用有机el元件的发光装置的构造,有许多提案(例如专利文献1~4)。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01/039554号小册子

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44713号公报

6、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59431号公报

7、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1594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在这样的发光装置中,对于顶部发光型,伴随大型化,不易同时确保供电性能与色度的视角特性。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可以同时确保供电性能与色度的视角特性的发光装置。

2、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具备:多个有机电致发光部,各自依次包括第一反射层、有机发光层和第二反射层;光提取面,通过第二反射层取出从各个有机电致发光部发出的光;以及层积部,设置在各个有机电致发光部与光提取面之间,并且由与金属反射膜不同的多种透明材料层构成。第二反射层从有机发光层侧依次包括第一金属层、透明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比第一金属层薄。在各个有机电致发光部中,通过包括第一反射层的有机发光层侧的反射界面a、第一金属层的有机发光层侧的反射界面b、第一金属层的光提取面侧的反射界面c、第二金属层的有机发光层侧的反射界面d和由层积部内的折射率差形成的1个或多个反射界面e的构造,形成干涉构造。

3、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中,在各个有机电致发光部中,构成为:从有机发光层侧依次包括第一金属层、透明层和比第一金属层薄的第二金属层。在各个有机电致发光部中,通过包括第一反射层的有机发光层侧的反射界面a、第一金属层的有机发光层侧的反射界面b、第一金属层的光提取面侧的反射界面c、第二金属层的有机发光层侧的反射界面d和由层积部内的折射率差形成的1个或多个反射界面e的构造,形成干涉构造。由此,即使在第一金属层为厚膜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色度的视角特性的劣化。

4、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具备:多个有机电致发光部,各自依次包括第一反射层、有机发光层和第二反射层;以及光提取面,通过第二反射层取出从各个有机电致发光部发出的光。第二反射层从有机发光层侧依次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一透明层、比第一金属层薄的第二金属层、第二透明层和比第一金属层薄的第三金属层。在各个有机电致发光部中,通过包括第一反射层的有机发光层侧的反射界面a、第一金属层的有机发光层侧的反射界面b、第一金属层的光提取面侧的反射界面c、第二金属层的有机发光层侧的反射界面d和第三金属层的有机发光层侧的反射界面e的构造,形成干涉构造。

5、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中,在各个有机电致发光部中,构成为:从有机发光层侧依次包括第一金属层、第一透明层、比第一金属层薄的第二金属层、第二透明层和比第一金属层薄的第三金属层。在各个有机电致发光部中,通过包括第一反射层的有机发光层侧的反射界面a、第一金属层的有机发光层侧的反射界面b、第一金属层的光提取面侧的反射界面c、第二金属层的有机发光层侧的反射界面d和第三金属层的有机发光层侧的反射界面e的构造,形成干涉构造。由此,即使在第一金属层为厚膜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色度的视角特性的劣化。

6、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和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因为即使在第一金属层为厚膜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色度的视角特性的劣化,所以能够同时确保供电性能与色度的视角特性。再有,不一定限定于这里所记载的效果,也可以是本公开中记载的任何一个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光装置,具备:

2.一种发光装置,具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


技术总结
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具备:多个有机电致发光部,各自依次包括第一反射层、有机发光层和第二反射层;光提取面,通过第二反射层取出从各个有机电致发光部发出的光;以及层积部,设置在各个有机电致发光部与光提取面之间,并且由与金属反射膜不同的多种透明材料层构成。第二反射层从有机发光层侧依次包括第一金属层、透明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比第一金属层薄。在各个有机电致发光部中,通过包括第一反射层的有机发光层侧的反射界面A、第一金属层的有机发光层侧的反射界面B、第一金属层的光提取面侧的反射界面C、第二金属层的有机发光层侧的反射界面D和由层积部内的折射率差形成的1个或多个反射界面E的构造,形成干涉构造。

技术研发人员:福田俊広,竹泽浩义,岸佑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日本有机雷特显示器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