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铝发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1659发布日期:2022-07-30 00:3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串铝发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上发热装置改进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铝发热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取暖设备上的加热装置一般采用ptc发热体,ptc是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的缩写,意思是正的温度系数,泛指正温度系数很大的半导体材料或元器件。通常我们提到的ptc是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ptc热敏电阻,ptc热敏电阻是一种典型具有温度敏感性的半导体电阻,超过一定的温度(居里温度)时,它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的增高。ptc发热体长期使用后,功率会明显变小,使用过程中外壳会带电,存在安全隐患,此外,ptc发热体的风阻大,导致热风量小,散热效率低,最后ptc发热体超温时会减低功率,这样可降低烧毁ptc发热体的风险,使用体验差。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串铝发热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串铝发热装置,采用串铝翅片发热体,发热管的电压功率可根据套管长度而改变,温控器直接安装在发热管上,减少整机安装温控器数量,测温敏捷,整体尺寸应用范围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串铝发热装置,包括串铝翅片发热体,所述的串铝翅片发热体包括发热管和发热管上套装的若干散热片,散热片表面设有凹凸压槽,发热管两端分别引出两个接线端,所述的发热管包括金属管壳,金属管壳两端分别嵌装瓷头,金属管壳中设置绝缘填充料,绝缘填充料中安装有电热丝,电热丝两端分别连接有引出棒,引出棒向外延伸形成接线端;
6.还包括套管和温控器,套管套设在散热片之间的发热管外部,温控器套设在发热管上且位于散热片侧部。
7.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套管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的长度不超过相邻的两个散热片间距。
8.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第二套管的长度小于相邻的两个散热片间距。
9.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温控器包括第一温控器和第二温控器,第一温控器位于多个发热管组成的串铝翅片发热体的端部。
10.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第二温控器位于单个发热管上若干散热片的中部。
11.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串铝翅片发热体为环形或方形,引出棒贯穿瓷头,引出棒均焊接连接电热丝。
12.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发热管的截面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散热片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
13.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散热片的整体形状为平面状、波浪状或两侧弯折为u型状,
发热管的材质为不锈钢、铁或铝等金属材料。
14.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散热片包括第一铝片、第二铝片和第三铝片,散热片通过冲模冲压形成若干互相隔开的盲孔槽。
15.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第一铝片上的盲孔槽为三角形槽和长条形槽,第三铝片上的盲孔槽为等距排列的长条槽。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采用串铝翅片发热体,发热管的电压功率可根据套管长度而改变,发热管通过套管完全包裹后,散热片直接将热量散发出来产生自然对流,套管包裹发热管一部分,此发热管外露部分会发出暗红光,具有热辐射效果,而温控器直接安装在发热管上,减少整机安装温控器数量,节省材料和人工成本,同时测温敏捷,安全性能提高,能够配合进行智能测温和调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串铝翅片发热体结构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管半剖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主视图;
20.图4为图3的侧视图;
21.图5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管上无套管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主视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主视图。
25.图中:1.发热管;11.第一套管;12.第二套管;2.接线端;3.散热片;31.第一铝片;32.第二铝片;33.第三铝片;5.电热丝5;6.瓷头6;7.金属管壳7;8.绝缘填充料8;9.引出棒9;101.第一温控器101;102.第二温控器102。
具体实施方式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安装”、“连接”、“设置”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认为“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28.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参照图1-8所示,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串铝发热装置,包括串铝翅片发热体,所述的串铝翅片发热体包括发热管1和发热管1上套装的若干散热片3,如图4所示,散热片3表面设有凹凸压槽,增加散热片3的表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发热管1两端分别引出两个接线端2,如图2所示,所述的发热管1包括金属管壳7,金属管壳7两端分别嵌装瓷头6,金属管壳7中设置绝缘填充料8,绝缘填充料8中安装有电热丝5,电热丝5两端分别连接有引出棒9,引出棒9向外延伸形成接线端2,接线端2外接电源线和市电即可通电工作;还包括套管和温控器,套管套设在散热片3之间的发热管1外部,温控器套设在发热管1上且位于散热片3侧部。
31.进一步的,所述的串铝翅片发热体为环形或方形,本实施例中散热片3为方形,引出棒9贯穿瓷头6,引出棒9均焊接连接电热丝5。进一步的,所述的发热管1的截面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本实施例中发热管1截面形状为圆形,发热管1为两个并排垂直插入散热片3的管件,散热片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本实施例中散热片3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片3的整体形状为平面状、波浪状或两侧弯折为u型状,本实施例中散热片3的表面凹凸不平,发热管1的材质为不锈钢、铁或铝等金属材料。
32.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串铝发热装置,包括串铝翅片发热体,所述的串铝翅片发热体包括发热管1和发热管1上套装的若干散热片3,如图4所示,散热片3表面设有凹凸压槽,增加散热片3的表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发热管1两端分别引出两个接线端2,如图2所示,所述的发热管1包括金属管壳7,金属管壳7两端分别嵌装瓷头6,金属管壳7中设置绝缘填充料8,绝缘填充料8中安装有电热丝5,电热丝5两端分别连接有引出棒9,引出棒9向外延伸形成接线端2,接线端2外接电源线和市电即可通电工作;还包括套管和温控器,套管套设在散热片3之间的发热管1外部,温控器套设在发热管1上且位于散热片3侧部。
33.进一步的,所述的串铝翅片发热体为环形或方形,本实施例中散热片3为方形,引出棒9贯穿瓷头6,引出棒9均焊接连接电热丝5。进一步的,所述的发热管1的截面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本实施例中发热管1截面形状为圆形,发热管1为两个并排垂直插入散热片3的管件,散热片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本实施例中散热片3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片3的整体形状为平面状、波浪状或两侧弯折为u型状,本实施例中散热片3的表面凹凸不平,发热管1的材质为不锈钢、铁或铝等金属材料。
34.进一步的,所述的套管包括第一套管11和第二套管12,第一套管11的长度不超过相邻的两个散热片3间距。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套管12的长度小于相邻的两个散热片3间距。如图5所示,发热管1通过第一套管11完全包裹后,发热管1不外露,此时散热片3直接将热量散发出来产生自然对流,第二套管12包裹发热管1一部分,第二套管12的一般高出散热片32毫米,此发热管1外露部分会发出暗红光,具有热辐射效果,该设计可以在原对流传热的基础上增加热辐射效果。如图6所示,在确保散热片3安装牢靠的情况下,也可不用安装第一套管11或第二套管12,散热片3通孔安装,发热管1大部分裸露,此发热管1外露部分会发出暗红光,从而产生热辐射。
35.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串铝发热装置,包括串铝翅片发热体,所述的串铝翅片发热体包括发热管1和发热管1上套装的若干散热片3,如图4所示,散热片3表面设有凹凸压槽,增加散热片3的表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发热管1两端分别引出两个接线端2,如图2所示,所述的发热管1包括金属管壳7,金属管壳7两端分别嵌装瓷头6,金属管壳7中设置绝缘填充料8,绝缘填充料8中安装有电热丝5,电热丝5两端分别连接有引出棒9,引出棒9向外延伸形成接线端2,接线端2外接电源线和市电即可通电工作;还包括套管和温控器,套管套设在散热片3之间的发热管1外部,温控器套设在发热管1上且位于散热片3侧部。
36.进一步的,所述的串铝翅片发热体为环形或方形,本实施例中散热片3为方形,引出棒9贯穿瓷头6,引出棒9均焊接连接电热丝5。进一步的,所述的发热管1的截面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本实施例中发热管1截面形状为圆形,发热管1为两个并排垂直插入散热片3的u型管件,散热片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本实施例中散热片3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片3的整体形状为平面状、波浪状或两侧弯折为u型状,本实施例中散热片3的表面凹凸不平,发热管1的材质为不锈钢、铁或铝等金属材料。
37.如图7所示,所述的温控器包括第一温控器101和第二温控器102,第一温控器101位于多个发热管1组成的串铝翅片发热体的端部。第一温控器101设有两个,分别用于两个u型散热管的温度测量。发热管1的端部上自带第一温控器101,可减少取暖设备整机上的温控传感器数量,节省材料和人工成本,同时由于第一温控器101直接作用在发热管1表面,测温反应敏捷,能更好的保护整机工作运行,安全系数高,最后还可以配合人机系统实现智能操作,精准调控温度。
38.实施例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串铝发热装置,包括串铝翅片发热体,所述的串铝翅片发热体包括发热管1和发热管1上套装的若干散热片3,如图4所示,散热片3表面设有凹凸压槽,增加散热片3的表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发热管1两端分别引出两个接线端2,如图2所示,所述的发热管1包括金属管壳7,金属管壳7两端分别嵌装瓷头6,金属管壳7中设置绝缘填充料8,绝缘填充料8中安装有电热丝5,电热丝5两端分别连接有引出棒9,引出棒9向外延伸形成接线端2,接线端2外接电源线和市电即可通电工作;还包括套管和温控器,套管套设在散热片3之间的发热管1外部,温控器套设在发热管1上且位于散热片3侧部。
39.进一步的,所述的串铝翅片发热体为环形或方形,本实施例中散热片3为方形,引出棒9贯穿瓷头6,引出棒9均焊接连接电热丝5。进一步的,所述的发热管1的截面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本实施例中发热管1截面形状为圆形,发热管1为单个垂直插入散热片3的管件,散热片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本实施例中散热片3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片3的整体形状为平面状、波浪状或两侧弯折为u型状,本实施例中散热片3的表面凹凸不平,发热管1的材质为不锈钢、铁或铝等金属材料。
40.如图8所示,所述的温控器包括第一温控器101和第二温控器102,第二温控器102位于单个发热管1上若干散热片3的中部。第二温控器102设有多个且分别位于多个散热片3之间,可分段测温。发热管1的中部上自带多个第二温控器102分段测温,可减少取暖设备整机上的温控传感器数量,节省材料和人工成本,同时由于第二温控器102直接作用在发热管1表面,测温反应敏捷,能更好的保护整机工作运行,安全系数高,最后还可以配合人机系统实现智能操作,精准调控温度。
41.实施例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串铝发热装置,包括串铝翅片发热体,所述的串铝翅
片发热体包括发热管1和发热管1上套装的若干散热片3,如图4所示,散热片3表面设有凹凸压槽,增加散热片3的表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发热管1两端分别引出两个接线端2,如图2所示,所述的发热管1包括金属管壳7,金属管壳7两端分别嵌装瓷头6,金属管壳7中设置绝缘填充料8,绝缘填充料8中安装有电热丝5,电热丝5两端分别连接有引出棒9,引出棒9向外延伸形成接线端2,接线端2外接电源线和市电即可通电工作;还包括套管和温控器,套管套设在散热片3之间的发热管1外部,温控器套设在发热管1上且位于散热片3侧部。
42.进一步的,所述的串铝翅片发热体为环形或方形,本实施例中散热片3为方形,引出棒9贯穿瓷头6,引出棒9均焊接连接电热丝5。进一步的,所述的发热管1的截面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本实施例中发热管1截面形状为圆形,发热管1为两个并排垂直插入散热片3的管件,散热片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或椭圆形,本实施例中散热片3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片3的整体形状为平面状、波浪状或两侧弯折为u型状,本实施例中散热片3的表面凹凸不平,发热管1的材质为不锈钢、铁或铝等金属材料。
43.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散热片3包括第一铝片31、第二铝片32和第三铝片33,散热片3通过冲模冲压形成若干互相隔开的盲孔槽。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的第一铝片31上的盲孔槽为三角形槽和长条形槽,如图8所示的第三铝片33侧视图中,第三铝片33上的盲孔槽为等距排列的长条槽。
44.本实用新型装置中,通过绝缘填充料8将两根接线端2的引出棒9分隔,两个引出棒9之间连接电热丝5,电热丝5通过绝缘填充料8分隔设置,增加发热效率,优化电热丝5在绝缘填充料8中的排列布置,铝片、电热丝5和绝缘填充料8为现有技术或材料,所属的技术人员根据所需的产品型号和规格,可以直接从市面购买或者订做。
45.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或工业用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作用的常规已知设备。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