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冲击扳手控制器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14355发布日期:2022-10-14 22:0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高功率冲击扳手控制器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器散热结构,尤其是一种高功率冲击扳手控制器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冲击扳手广泛应用于建筑、铁路、风电、汽修等各个行业,对于高功率冲击扳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着冲击扳手的功率不断提升,冲击扳手工作电流也随之增大,对于整机的温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控制器的温升尤为重要,制约了机器连续工作时间及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功率冲击扳手控制器散热结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功率冲击扳手控制器散热结构,包括机壳、控制器散热片,所述机壳在控制器散热片位置上至少一个方向上开设至少一个进风窗,且机壳内进风窗与控制器散热片之间设有至少一条将风引导至控制器散热片的风路导向筋。
5.进一步,所述机壳在控制器散热片位置上三个方向开设有多个进风窗,并在多个进风窗位置增加风路导向筋,将三个方向的冷却风引导至控制器散热片位置。
6.进一步,所述风路导向筋为l型风路导向筋。
7.进一步,所述l型风路导向筋遮蔽机壳内部其他凹凸结构,用于减少冷却风在流动过程中的损耗及增加控制器散热片位置的风速,提高控制器散热片的散热效率。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能够提升控制器散热片的散热效率,保证控制器在长时间高负载工作情况下将温度控制在安全温度范围,避免较早时间触发控制器温度保护装置,延长机器连续工作时间及寿命。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功率冲击扳手控制器装配示意图;
11.图2是上机壳结构示意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高功率冲击扳手控制器散热结构后视图;
13.图4是下机壳结构示意图;
14.图5是图2中沿a-a的剖视图;
15.图6是图5中沿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本实用新型的高功率冲击扳手控制器散热结构,机壳在控制器散热片位置三个方向开设有多个风窗,在多个风窗位置增加l型风路导向筋,将三个方向的冷却风引导至控制器散热片位置,增加控制器散热片的风量,同时l型风路导向筋可以遮蔽机壳内部其他凹凸结构,减少冷却风在流动过程中的损耗及增加控制器散热片位置的风速,提高控制器散热片的散热效率。
18.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上机壳1与下机壳2在控制器3位置具有风窗一5,风窗二6,风窗三7,且上机壳1和下机壳2具有l型风路导向筋8,引导风窗一5,风窗二6,风窗三7进入的风吹向控制器散热片4,同时l型风路能够降低机壳内部结构对空气的流动阻力,增大空气流速,提升控制器散热片4的散热效率,保证控制器3在长时间高负载工作情况下将温度控制在安全温度范围,避免较早时间触发控制器温度保护装置,延长机器连续工作时间及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功率冲击扳手控制器散热结构,包括机壳、控制器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在控制器散热片位置上至少一个方向上开设至少一个进风窗,且机壳内进风窗与控制器散热片之间设有至少一条将风引导至控制器散热片的风路导向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冲击扳手控制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在控制器散热片位置上三个方向开设有多个进风窗,并在多个进风窗位置增加风路导向筋,将三个方向的冷却风引导至控制器散热片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冲击扳手控制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路导向筋为l型风路导向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功率冲击扳手控制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风路导向筋遮蔽机壳内部其他凹凸结构,用于减少冷却风在流动过程中的损耗及增加控制器散热片位置的风速,提高控制器散热片的散热效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功率冲击扳手控制器散热结构,包括机壳、控制器散热片,所述机壳在控制器散热片位置上至少一个方向上开设至少一个进风窗,且机壳内进风窗与控制器散热片之间设有至少一条将风引导至控制器散热片的风路导向筋。本实用新型能够提升控制器散热片的散热效率,保证控制器在长时间高负载工作情况下将温度控制在安全温度范围,避免较早时间触发控制器温度保护装置,延长机器连续工作时间及寿命。间及寿命。间及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周智 刘小北 魏安满 颜华 励文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麦太保电动工具(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3
技术公布日:2022/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