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发变组微机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29352发布日期:2023-03-14 18:45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重发变组微机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重发变组微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微型计算机简称“微型机”和“微机”,由于其具备人脑的某些功能,所以也称其为“微电脑”,微型计算机是由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体积较小的电子计算机,它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及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裸机。
3.随着社会的发展,微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因此微机保护器的使用也随之增多,现有的微机保护器大多是安装在电力控制柜的外部,缺乏一定的保护措施,容易在出现外力冲击下,可能会造成微机内部元器件损坏导致其无法使用,且造成微机保护装置的控制面板直接裸露在外的,极其沾染上外界粉尘,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重发变组微机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微机保护器缺乏一定的保护措施,容易在出现外力冲击下,可能会造成微机内部元器件损坏导致其无法使用及微机保护装置的控制面板直接裸露在外的,极其沾染上外界粉尘,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重发变组微机保护装置,包括防护外壳、微机本体和控制面板,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微机本体,所述微机本体的前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防护外壳与微机本体之间的夹缝处形成了散热腔,所述散热腔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防护外壳前表面的上下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另一侧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外壳的两侧及背部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的外侧设置有挡板。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外壳,使该装置具有对微机本体进行安全防护的功效,减少微机本体及控制面板直接裸露在外的风险,降低外界粉尘污染的风险,加上散热腔、通孔、散热槽及挡板的相互配合下,大大地提高防护外壳内外气体的流动效率,有效地避免微机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热量地堆积,延长其使用寿命,且设置的缓冲机构,能够进一步增强防护外壳的缓冲效果,提高对微机的保护效果,减少出现微机内部元器件出现损坏的情况,使用效果更佳;另外,设置的防护板能够方便使用者灵活地推拉,以便快速地打开或闭合防护外壳内部空间,方便使用者操作,提高了操作效率。
7.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为风琴状结构设置,且挡板的外侧涂覆有防静电防水涂层,所述挡板的覆盖面积大于散热槽的截面面积,且散热腔通过散热槽与外部相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外界粉尘及液体等杂质能够沿着挡板的倾斜面远离散热槽,大大减少了外界因素对该微机的影响,同时,有助于将微机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温热量通过散热槽与外界低温气体进行交换,保障微机的使用效果。
9.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弧形板、缓冲弹簧和通孔,所述弧形板的内侧固定连
接有缓冲弹簧,所述弧形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交错分布的通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增强防护外壳的缓冲效果,提高对微机的保护效果,减少出现微机内部元器件出现损坏的情况,使用效果更佳。
11.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为空心半圆柱体,且若干数量的弧形板呈交错分布,所述弧形板为橡胶弹性材质制成,且弧形板的半径与散热腔的宽度相适配。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利用自身的特性,提高该防护外壳对微机的保护性能,进一步减少外界冲击力对微机的影响,保障微机的使用效果,实用性较佳。
13.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包括可视窗和条形槽,所述防护板的内部安装有可视窗,且可视窗为透明塑料薄膜,所述防护板一侧的内部开设有条形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使用者可以观察防护外壳内部的情况,并根据实际需求推拉防护板对控制面板进行灵活地操作,省时省力,同时也不会影响微机的防护效果。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微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充盈在散热腔中,并穿过若干通孔进行流动,最终经由散热槽输送至外界,达到热交换的目的,另外,风琴状结构设置的挡板能降低外界粉尘或液体等杂质通过散热槽进入防护外壳内对微机本体造成影响的情况,使该装置具有对微机本体进行安全防护的功效,减少微机本体及控制面板直接裸露在外的风险,降低外界粉尘污染的风险,加上散热腔、通孔、散热槽及挡板的相互配合下,大大地提高防护外壳内外气体的流动效率,有效地避免微机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热量地堆积,延长其使用寿命。
17.2、本实用新型一旦出现外力冲击的情况下,防护外壳会将其受到的外力传递至多个弧形板,以便利用其自身特性对外力进行初步抵消缓解,同时,随着外力的逐渐增加,会使缓冲弹簧受力收缩,从而根据弹簧的弹力作用,将部分外力进行吸收缓冲,然后,使用者需要操控控制面板时,可抓握条形槽,通过滑块于滑槽内滑动的配合下,将防护板水平推移至最末端位置,以便将控制面板完全裸露,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对应的按键,并在操作完毕后,将防护板复位,使防护外壳重新处于一个封闭的空间,保障微机安全防护的效果,提高对微机的保护效果,减少出现微机内部元器件出现损坏的情况,使用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板打开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防护外壳;2、微机本体;3、控制面板;4、散热腔;5、缓冲机构;501、弧形板;502、缓冲弹簧;503、通孔;6、散热槽;7、挡板;8、滑槽;9、滑块;10、防护板;1001、可视窗;1002、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5.一种双重发变组微机保护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防护外壳1、微机本体2和控制面板3,防护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微机本体2,微机本体2的前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3,防护外壳1与微机本体2之间的夹缝处形成了散热腔4,散热腔4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机构5,防护外壳1前表面的上下端开设有滑槽8,滑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9,滑块9的另一侧连接有防护板10,防护外壳1的两侧及背部开设有散热槽6,散热槽6的外侧设置有挡板7。
26.请参阅图1,挡板7为风琴状结构设置,且挡板7的外侧涂覆有防静电防水涂层,挡板7的覆盖面积大于散热槽6的截面面积,且散热腔4通过散热槽6与外部相连通,使外界粉尘及液体等杂质能够沿着挡板7的倾斜面远离散热槽6,大大减少了外界因素对该微机的影响,同时,有助于将微机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温热量通过散热槽6与外界低温气体进行交换,保障微机的使用效果。
27.请参阅图2,缓冲机构5包括弧形板501、缓冲弹簧502和通孔503,弧形板5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502,弧形板501的内部开设有多个交错分布的通孔503,能够进一步增强防护外壳1的缓冲效果,提高对微机的保护效果,减少出现微机内部元器件出现损坏的情况,使用效果更佳。
28.请参阅图2和4,弧形板501为空心半圆柱体,且若干数量的弧形板501呈交错分布,弧形板501为橡胶弹性材质制成,且弧形板501的半径与散热腔4的宽度相适配,有助于利用自身的特性,提高该防护外壳1对微机的保护性能,进一步减少外界冲击力对微机的影响,保障微机的使用效果,实用性较佳。
29.请参阅图1-3,防护板10包括可视窗1001和条形槽1002,防护板10的内部安装有可视窗1001,且可视窗1001为透明塑料薄膜,防护板10一侧的内部开设有条形槽1002,有助于使用者可以观察防护外壳1内部的情况,并根据实际需求推拉防护板10对控制面板3进行灵活地操作,省时省力,同时也不会影响微机的防护效果。
30.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在微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充盈在散热腔4中,并穿过若干通孔503进行流动,最终经由散热槽6输送至外界,达到热交换的目的,另外,风琴状结构设置的挡板7能降低外界粉尘或液体等杂质通过散热槽6进入防护外壳1内对微机本体2造成影响的情况,而在此过程中,一旦出现外力冲击的情况下,防护外壳1会将其受到的外力传递至多个弧形板501,以便利用其自身特性对外力进行初步抵消缓解,同时,随着外力的逐渐增加,会使缓冲弹簧502受力收缩,从而根据弹簧的弹力作用,将部分外力进行吸收缓冲,然后,使用者需要操控控制面板3时,可抓握条形槽1002,通过滑块9于滑槽8内滑动的配合下,将防护板10水平推移至最末端位置,以便将控制面板3完全裸露,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对应的按键,并在操作完毕后,将防护板10复位,使防护外壳1重新处于一个封闭的空间,保障微机安全防护的效果。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
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