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调光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60558发布日期:2023-01-17 17:4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调光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适应调光电路。


背景技术:

2.led调光电路在工业或家庭中是较为常用的电源电路。目前,现有市面上的二合一或多合一调光电源通常采用单片机处理两种或多种输出调光信号,调光信号经单片机整合处理后输出一个调光信号控制led电源的输出,从而实现调光。然而,在信号处理过程需经过数字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而这个过程可能存在信号转换产生误差和处理时间延迟,从而影响调光效果;且上述调光电路需要硬件和软件配合,导致制造成本较高。
3.因此,如何避免信号转换产生误差和处理时间延迟以保证调光效果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在信号处理过程需经过数字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而这个过程可能存在信号转换产生误差和处理时间延迟,从而影响调光效果的缺陷,提供一种信号切换较为稳定且可靠性较高的自适应调光电路。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自适应调光电路,具备:
6.功率驱动电路,其配置于调光电路内,其用于输出驱动信号;
7.直流滤波电路,其输入端耦接于所述功率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功率驱动电路输入的所述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用于控制灯具的工作状态;
8.第一调光电路,其一信号输入端与调光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第一调控信号;
9.第一光电耦合器,其输入端耦接于所述第一调光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调控信号;
10.第二调光电路,其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调光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第二调控信号;
11.第二光电耦合器,其输入端耦接于所述第二调光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调控信号;其中,
12.所述功率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及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调控信号及所述第二调控信号;
13.当所述第一调控信号的信号值小于所述第二调控信号时,所述功率驱动电路根据所述第一调光电路输出的所述第一调控信号调节所述灯具的亮度;
14.当所述第一调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所述第二调控信号时,所述功率驱动电路根据所述第二调光电路输出的所述第二调控信号调节所述灯具的亮度。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并联连接的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及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与所
述功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串联连接。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功率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调光电路包括相切信号输入电路及第一控制电路,
18.所述相切信号输入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耦接于所述调光控制器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调控信号,
19.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相切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20.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及第一输出电压取样分压电路,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相切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调控信号,
22.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取样分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电压信号,
23.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一端连接。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调光电路包括0-10v信号输入电路及第二控制电路,
25.所述0-10v信号输入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耦接于所述调光控制器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调控信号,
26.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0-10v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27.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耦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
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放大器及第二输出电压取样分压电路,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0-10v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调控信号,
29.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取样分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电压信号,
30.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一端连接。
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变压器隔离电路,所述变压器隔离电路的一端与所述功率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32.所述变压器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耦接于所述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
3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恒压/恒流电路,所述恒压/恒流电路的一输入端与所述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34.所述恒压/恒流电路的另一输入端与2.5v电源端连接,
35.所述恒压/恒流电路的输出端耦接于所述功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
3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恒压/恒流电路包括第三放大器及第三光电耦合器,
37.所述第三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2.5v电源端连接,
38.所述第三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39.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的一端耦接于所述第三放大器的输出端,
40.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耦接于所述功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
41.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适应调光电路中,包括功率驱动电路、直流滤波电路、第一调光电路、第一光电耦合器、第二调光电路及第二光电耦合器,其中,功率驱动电路的信号
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光电耦合器及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其用于接收第一调控信号及第二调控信号;当第一调控信号的信号值小于第二调控信号时,功率驱动电路根据第一调光电路输出的第一调控信号调节灯具的亮度;当第一调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第二调控信号时,功率驱动电路根据第二调光电路输出的第二调控信号调节灯具的亮度。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两路调光电路中分别设置第一光电耦合器及第二光电耦合器,功率驱动电路选取第一光电耦合器及第二光电耦合器输出的调控信号中信号值较低一方进行调节灯具的亮度,在控制过程中,另一方不影响其正常工作,从而实现自适应两种调光方式进行调光,可有效解决使用单片机处理信号,存在信号转换产生误差和处理时间延迟,从而影响调光效果。
附图说明
42.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43.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自适应调光电路一实施例的框架图;
44.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功率因数校正、功率驱动电路及变压器隔离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45.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直流滤波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46.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调光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47.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二调光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48.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恒压/恒流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9.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50.如图1-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调光电路第一实施例中,自适应调光电路10包括交直流滤波电路100、率驱动电路203(属于功率因数校正、功率驱动电路及变压器隔离电路200)、直流滤波电路300、第一光电耦合器500、第二光电耦合器600、第一调光电路700及第二调光电路800。
51.其中,交直流滤波电路100用于接收市电侧的电压,经整流、滤波后,分别输出至功率因数校正、功率驱动电路及变压器隔离电路200及第一调光电路700。
52.功率因数校正、功率驱动电路及变压器隔离电路200其包括:
53.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其用于检测及计算交直流滤波电路100工作时的功率因数;
54.变压器隔离电路202,其用于接收交直流滤波电路100输出的电流/电压信号,并将该电流/电压信号进行降压处理,以输出适合后级电路工作的电压;
55.功率驱动电路203,其用于接收调控信号,并根据输入的调控信号对灯具400进行调光控制。
56.直流滤波电路300用于接收功率因数校正、功率驱动电路及变压器隔离电路200输出的驱动信号或调控信号,其中,驱动信号用于触发灯具400,调控信号用于调节灯具400工作时的亮度。
57.第一调光电路700用于接收相切控制器(属于前沿相切或后沿相切调光器未图示)输入的第一调控信号(或led电源相切信号),并对输入的第一调控信号(或led电源相切信号)进行处理(对其电压进行调节)。
58.第一光电耦合器500具有隔离作用,其用于接收经第一调光电路700处理后的第一调控信号(或led电源相切信号),再输出至功率驱动电路203。
59.第二调光电路800用于接收调光控制器(对应mcu)输入的第二调控信号(或0-10v信号),并对输入的第二调控信号(或0-10v信号)进行处理(对其电压进行调节)。
60.第二光电耦合器600具有隔离作用,其用于接收经第二调光电路800处理后的第二调控信号(或0-10v信号),再输出至功率驱动电路203。
61.具体地,如图2所示,功率驱动电路203配置于自适应调光电路内,用于接收前级电路(对应交直流滤波电路100)输出的电压信号,经功率驱动电路203处理后,形成为可用于控制灯具400导通或关闭的驱动信号。
62.进一步地,直流滤波电路300的输入端耦接于功率驱动电路203的输出端,用于接收功率驱动电路203输入的驱动信号,驱动信号用于控制灯具400的工作状态。
63.具体而言,给交直流滤波电路100供电,功率因数校正、功率驱动电路及变压器隔离电路200、直流滤波电路300及灯具400得电,开始工作;此时第一调光电路700及第二调光电路800均为最大值,直流滤波电路300输出为最大值,灯具400(对应led1
‑‑
ledn)的状态为最亮。
64.此时,第一调光电路700及第二调光电路800均无接入调光控制器(对应mcu)。
65.进一步地,第一调光电路700的一信号输入端与调光控制器(对应mcu)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第一调控信号,并对该第一调控信号进行处理,再输出至第一光电耦合器500。
66.第一光电耦合器500的输入端耦接于第一调光电路700的输出端,用于接收第一调控信号,并将该第一调控信号输出至功率驱动电路203。
67.第二调光电路800的一信号输入端与调光控制器(对应mcu)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第二调控信号,并对该第二调控信号进行处理,再输出至第二光电耦合器600。
68.第二光电耦合器600的输入端耦接于第二调光电路800的输出端,用于接收第二调控信号,并将该第二调控信号输出至功率驱动电路203。
69.具体地,功率驱动电路203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光电耦合器500的输出端及第二光电耦合器600的输出端连接,其用于接收经第一光电耦合器500及第二光电耦合器600输出的第一调控信号及第二调控信号。
70.当第一调控信号的信号值小于第二调控信号时,功率驱动电路203根据第一调光电路700输出的第一调控信号调节灯具400的亮度;
71.当第一调控信号的信号值大于第二调控信号时,功率驱动电路203根据第二调光电路800输出的第二调控信号调节灯具400的亮度。
72.具体而言,自适应调光电路10在不同信号控制调光过程中,遵循功率因数校正、功率驱动电路及变压器隔离电路200及直流滤波电路300受控于第一调光电路700或第二调光电路800输出调控信号之中信号值较低一方,因此,当第一调光电路700输出的调控信号小于第二调光电路800输出的调控信号时,功率因数校正、功率驱动电路及变压器隔离电路200选取第一调光电路700输出的调控信号对灯具400的亮度进行调节;反之亦然。
73.举例而言,led电源的第一调光电路700接入相切控制器(属于前沿相切或后沿相切调光器),经第一光电耦合器500控制功率驱动电路203,使直流滤波电路300跟随第一调光电路700变化、直流滤波电路300的电压值或电流值与第一调光电路700成正比关系变化,当第一调光电路700从最大值到最小值变化时,直流滤波电路300从最大值到最小值变化,灯具400的亮度随之从100%到0%变化;
74.另一方面,当第一调光电路700从最小值到最大值变化时,直流滤波电路300从最小值到最大值变化,灯具400的亮度随之从0%到100%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第二调光电路800保持最大值,功率因数校正、功率驱动电路及变压器隔离电路200、直流滤波电路300及灯具400不受第二调光电路800控制。
75.led电源的第二调光电路800接入0-10v控制器(对应810),经第二光电耦合器600及功率驱动电路203,使直流滤波电路300跟随第二调光电路800变化,直流滤波电路300的电压值或电流值与第二调光电路800成正比关系变化,当第二调光电路800从最大值到最小值变化时,直流滤波电路300从最大值到最小值变化,灯具400的亮度随之从100%到0%变化;
76.再一方面,当第二调光电路800从最小值到最大值变化时,直流滤波电路300从最小值到最大值变化,灯具400的亮度随之从0%到100%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第一调光电路700保持最大值,功率因数校正、功率驱动电路及变压器隔离电路200、直流滤波电路300及灯具400不受第一调光电路700控制。
77.使用本技术方案,采用两个或多个调光信号自适应切换的调光控制电路,可免去使用单片机处理信号,用硬件(光电耦合器)实现不同信号切换,控制led电源的输出电压高低或输出电流大小实现调光,由于整个过程都是模拟信号控制,有效提升了调光过程的顺滑度,而且调光过程不会产生调光频率和调光级数,调光效果相当优越,而成本较低。
7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信号输入的可靠性,可将并联连接的第一光电耦合器500及第二光电耦合器600与功率驱动电路203的输入端串联连接。
79.如图2、图4及图5所示,其中,第一光电耦合器500(对应u5a及u5b)的一输入端与第一调光电路70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第一调光电路700输出的第一调控信号(或led电源相切信号),第一光电耦合器500(对应u5a及u5b)的输出与功率驱动电路203的输入端连接,并将该第一调控信号(或led电源相切信号)输入功率驱动电路203;
80.第二光电耦合器600(对应u4a及u4b)的一输入端与第二调光电路80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第二调光电路800输出的第二调控信号(或0-10v信号),第二光电耦合器600(对应u4a及u4b)的输出与功率驱动电路203的输入端连接,并将该第二调控信号(或0-10v信号)输入功率驱动电路203。
81.功率驱动电路203再根据输入调控信号,选取信号值较低的一方作为调控灯具400亮度的调控信号。
8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信号输出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可在功率驱动电路203中设置第一控制器u101及第二场效应管vt203,其中,第一控制器u101具有信号值比较、选取及调控的作用。
83.第二场效应管vt203具有开关的作用。
84.具体地,第一控制器u101的输入端(对应2脚)通过第十电阻r210分别与第一光电耦合器500的输出端及第二光电耦合器60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经第一光电耦合器500
及第二光电耦合器600输出的调控信号,再对输入的调控信号进行信号值比较,选取二者中信号值较小的一方作为调控灯具400亮度的调控信号。
85.进一步地,第二场效应管vt203的栅极通过并联连接的第二十二电阻r222及第五二极管vd205与第一控制器u101的输出端(对应5脚)连接,第二场效应管vt203的漏极与变压器隔离电路202(属于功率因数校正、功率驱动电路及变压器隔离电路200)的一端连接,第二场效应管vt203的源极通过第十七电阻r217与第一控制器u101的反馈端(对应3脚)连接。
86.当第一光电耦合器500或第二光电耦合器600向第一控制器u101输入调控信号时,第一控制器u101的输出端(对应5脚)输出的脉冲信号通过第二十二电阻r222及第五二极管vd205输入第二场效应管vt203的栅极,且在第二场效应管vt203的漏极施加正向电压,第二场效应管vt203被触发导通,此时,第一控制器u101输出的调控信号通过变压器隔离电路202(属于功率因数校正、功率驱动电路及变压器隔离电路200)及直流滤波电路300以对灯具400进行亮度调控。
8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为了提高信号输出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可在第一调光电路700中设置相切信号输入电路701及第一控制电路702,其中,相切信号输入电路701用于获取第一调控信号(或led电源相切信号),并对该第一调控信号(或led电源相切信号)进行电压调节。
88.第一控制电路702用于接收处理后的第一调控信号(或led电源相切信号),再将其输出至第一控制器u101(属于功率驱动电路203)。
89.具体地,相切信号输入电路701的信号输入端耦接于调光控制器(对应aci端的后级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接收第一调控信号(或led电源相切信号),并对该第一调控信号(或led电源相切信号)进行电压调节处理。
90.进一步地,第一控制电路702的输入端(对应td-2.5v端)通过第五十四电阻r726、第五十五电阻r727与相切信号输入电路701的输出端(对应td-2.5v端)连接,第一控制电路702的输出端(对应u5b侧)与第一控制器u101的信号输入端(对应u5a侧)连接。
9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输出调控信号的可靠性,可在第一控制电路702中设置第一放大器u9c及第一输出电压取样分压电路(由第五十六电阻r728、第五十七电阻r729、第五十九电阻r731、第六十电阻r732及取样电阻vr2连接而成),其中,第一输出电压取样分压电路用于获取直流滤波电路300输出端(对应v+及v-)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经其处理后,获取一个参考电压(对应td)。
92.具体地,第一放大器u9c的同相输入端(对应8脚)通过第五十四电阻第五十五电阻r727与相切信号输入电路701的输出端(对应td-2.5v端)连接,用于接收第一调控信号(或led电源相切信号)。
93.第一放大器u9c的反相输入端(对应9脚)与第一输出电压取样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对应tdin端)连接,用于接收电压信号(或参考电压),第一放大器u9c的输出端(对应10脚)通过第九二极管vd702与第一光电耦合器500的一端(对应u5b的一端)连接。
94.需要说明的是,第九二极管vd702的阴极与第一放大器u9c的输出端(对应10脚)连接,第九二极管vd702的阳极与第一光电耦合器500的一端(对应u5b的一端)连接。
95.具体而言,给l/n端供电,经交直流滤波电路100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开始工
作,得到一个430v左右的直流电压,此时的因数大于0.9;
96.功率驱动电路203得电开始工作,经变压器隔离电路202的变压器t2c给次级直流滤波电路300输送电能,经过直流滤波电路300后输出到灯具400,点亮灯具400。因没有接入相切控制器(属于前沿相切或后沿相切调光器)和0-10v控制器,电路输出为设定的最大值,灯具亮度100%。
97.相切调光原理:在l/n端接入相切控制器(属于前沿相切或后沿相切调光器),相切信号输入电路701及第一控制电路702开始受控;
98.其中, 第二十九电阻r701、第三十电阻r702、第三十一电阻r703、第三十二电阻r704、第三十三电阻r705、第三十四电阻r706、第四十九电阻r721、第五十电阻r722、第五十一电阻r723、第五十二电阻r724、第五十三电阻r725、第五十四电阻r726、第十九电容c701、第二十二电容c704、第八二极管vd701、第三场效应管vt701、第二三极管vt702、第五三极管vt705及第六三极管vt706组成的相切电流维持电路给相切控制器(属于调光控制器mcu)提供维持电流,使得相切控制器(属于前沿相切或后沿相切调光器)在0-100%调光时可以正常相切;
99.第四十四电阻r716、第四十五电阻r717、第四十三电阻r715、第四十二电阻r714、第四十六电阻r718、第四十八电阻r720、第三十八电阻r710、第四十一电阻r713、第四十七电阻r719、第三十五电阻r707、第三十七电阻r709、第二十电容c702、第二十一电容c703、第四三极管vt704、第四光电耦合器u8a组成相切输入电路,相切控制器(属于前沿相切或后沿相切调光器)在0-100%相切时,交流端相切后的交流波形经第三十五电阻r707、第三十六电阻r708、第三十七电阻r709衰减后经第三三极管vt703反相的脉冲信号输入到第四光电耦合器u8a输入端,经第四光电耦合器u8a传输至输出端,经第四十二电阻r714、第四十一电阻r713、r712、第四三极管vt704再次反相,使得第四三极管vt704的集电极的相位与第四光电耦合器u8a的相位一致;
100.其中,第四十四电阻r716、第四十五电阻r717、第四十三电阻r715、第四十六电阻r718、第四十八电阻r720、第四十七电阻r719、第二十电容c702、第二十一电容c703组成低通滤波分压电路,第四三极管vt704的集电极的脉冲信号经第四十三电阻r715、第四十六电阻r718、第二十电容c702、第二十一电容c703滤波后,在td-2.5v处得到一个0-2.5v的直流电压。
101.其中,第二十九电阻r701及第四十八电阻r720为下拉电阻,调节电压最大值,第四十四电阻r716及第四十五电阻r717为上拉电阻,调节电压最小值;此时0-2.5v与第三三极管vt703基极的脉冲电压成正比关系,当相切控制器(属于调光控制器mcu)从0-100%相切时,td-2.5v处的电压也随之从0-2.5v变化;
102.第六十一电阻r733、第六十二电阻r734、第五十五电阻r727、第五十六电阻r728、第九二极管vd702、第二十三电容c705、第一光电耦合器(对应u5a及u5b)、第一放大器u9c组成误差放大反馈环路,
103.第五十七电阻r729、第五十八电阻r730、第五十九电阻r731及第六十电阻r732为输出电压取样分压电路,vr2为电流取样电路,可以切换输出电压或电流控制,第六十一电阻r733及第六十二电阻r734给第一光电耦合器(对应u5a及u5b)供电,第一放大器u9c的同相输入端(对应8脚)经第五十五电阻r727与td-2.5v端连接,第一放大器u9c反相输入端(对
应9脚)与tdin端连接;
104.当td-2.5v端从0-2.5v变化时,经误差放大反馈环路控制,输出电压也成正比例变化,使得灯具的亮度从0-100%变化,实现调光;
105.反之,相切控制器(属于前沿相切或后沿相切调光器)从100-0%相切时,灯具400的亮度也从100-0%变化,实现循环调光;在这个过程中,第二调光电路800不参与工作,不受第二调光电路800的影响。
1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为了提高信号输出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可在第二调光电路800包括0-10v信号输入电路801及第二控制电路802,其中,0-10v信号输入电路801用于获取第二调控信号(或0-10v信号),并对该第二调控信号(或0-10v信号)进行电压调节。
107.第二控制电路802用于接收处理后第二调控信号(或0-10v信号),再将其输出至第一控制器u101(属于功率驱动电路203)。
108.具体地,0-10v信号输入电路801的信号输入端(对应电阻第六十六电阻r805与电阻第六十七电阻r806连接端)耦接于0-10v控制器(属于调光控制器mcu)的输出端(对应d+),其用于接收第二调控信号(或0-10v信号),并对该第二调控信号(或0-10v信号)进行电压调节处理。
109.进一步地,第二控制电路802的输入端(对应0-10v 2.5v端)通过电阻第七十八电阻r816与0-10v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对应0-10v
‑ꢀ
2.5v端)连接,用于接收第二调控信号(或0-10v信号),第二控制电路802的输出端(对应u4b侧)耦接于第一控制器u101的信号输入端(对应u4a侧)。
1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输出调控信号的可靠性,可在第二控制电路802中设置第二放大器u9d及第二输出电压取样分压电路(由电阻第七十二电阻r811-第五十九电阻r814及取样电阻vr1连接而成),其中,第二输出电压取样分压电路用于获取直流滤波电路300输出端(对应v+及v-)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经其处理后,获取一个参考电压(对应10vin)。
111.第二放大器u9d的同相输入端(对应12脚)通过电阻r815与0-10v信号输入电路801的输出端(对应0-10v 2.5v端)连接,用于接收第二调控信号;
112.第二放大器u9d的反相输入端(对应13脚)与第二输出电压取样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对应10vin端)连接,用于接收第二输出电压取样分压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或参考电压),第二放大器u9d的输出端(对应14脚)通过二极管vd801与第二光电耦合器600的一端(对应u4b一侧)连接。
113.需要说明的是,二极管vd801的阴极与第二放大器u9d的输出端(对应14脚)连接,二极管vd801的阳极与第二光电耦合器600的一端(对应u4b的一端)连接。
114.具体而言,0-10v调光原理:在d +/d-端接入0-10v控制器810,第二调光电路800开始受控。
115.其中,第六十四电阻r802、第六十五电阻r803、第六十六电阻r805、第六十六电阻r804、第四放大器u9a及第三稳压二极管vs801组成10v供电电路,给d+端提供10v电压,可兼容有源或无源10v电压控制器。
116.第六十七电阻r806、第六十八电阻r807、六十九电阻r808、第七十电阻r809、第七十一电阻r810、第七十二电阻r811及第二十五电容c802组成分压滤波电路。
117.当d+端电压为10v时,0-10v-2.5v端的电压为2.5v。
118.第七十一电阻r810及第七十二电阻r811为下拉电阻,可调节0-10 v-2.5v端的最大值;第六十九电阻r808及第七十电阻r809为上拉电阻,可调节最小值。
119.第七十八电阻r816、第七十九电阻r816、第八十电阻r818、第八十一电阻r819、第二十六电容c803、第二十七电容c804、第十二极管vd801、第二光电耦合器(对应u4b)及第二放大器u9d组成误差放大反馈环路。
120.其中, 第七十四电阻r812、第七十五电阻r813、第七十六电阻r814及第七十七电阻r815为输出电压取样分压电路,vr1为电流取样电路,可以切换输出电压或电流控制,第八十电阻r818及第八十一电阻r819给第二光电耦合器(对应u4b)供电,第二放大器u9d的同相输入端(对应12脚)经第七十八电阻r816与0-10v-2.5v端连接,u9d反相输入端(对应13脚)与10vin端连接;
121.当0-10v控制器从0-10v调节时,0-10v-2.5v端的电压随之从0-2.5v变化,经误差放大反馈环路控制,输出电压也成正比例变化,使得灯具400的亮度从0-100%变化,实现调光;反之,0-10v控制器从10-0v调节时灯具400的亮度也从100-0%变化,实现循环调光。在这个过程中,第一调光电路700不参与工作,不受第一调光电路700的影响。
1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灯具400工作的稳定性,可在功率驱动电路203的输出侧设置变压器隔离电路202,其具有变压和电压隔离的作用。
123.具体地,变压器隔离电路202的输入端与交直流滤波电路10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获取电压信号,变压器隔离电路202的一端与功率驱动电路203的输出端连接,在变压器隔离电路202的初级侧形成电流回路。
124.变压器隔离电路202的输出端耦接于直流滤波电路300的输入端,并将电流信号耦合至直流滤波电路300侧。
125.具体地,变压器隔离电路202设有变压器t2c,其中,变压器t2c初级绕组的一端(对应1脚)与交直流滤波电路100的输出端连接,用于获取电压信号,变压器t2c初级绕组的另一端(对应3脚)与功率驱动电路203的输出端连接,在变压器t2c的初级侧形成电流回路。
126.变压器t2c磁级绕组(对应9脚及10脚)分别与直流滤波电路300的输入端连接,并将变压后的电压/电流输出至直流滤波电路300一侧。
1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为了提高灯具400工作的安全性,可在电路中恒压/恒流电路900,其用于控制调光电路输出电流或电压的稳定性,避免灯具400因电压波动而影响其工作的可靠性。
128.具体地,恒压/恒流电路900的一输入端与直流滤波电路300的输出端(对应v+、v-端)连接,用于获取直流滤波电路300输出的电压/电流信号。
129.恒压/恒流电路900的另一输入端与2.5v电源端连接,恒压/恒流电路900的输出端(对应u6b侧)耦接于功率驱动电路203的输入端(对应u6a侧)。
130.进一步地,恒压/恒流电路900包括第三放大器u9b及第三光电耦合器(对应u6a、u6b),其中,第三放大器u9b的同相输入端(对应5脚)与2.5v电源端连接,第三放大器u9b的反相输入端(对应6脚)与直流滤波电路300的输出端(对应v+、v-端)连接,第三光电耦合器(对应u6a、u6b)的一端(对应2脚)通过二极管vd901与第三放大器u9b的输出端(对应7脚)连接,第三光电耦合器(对应u6a、u6b)的输出端(对应u6b侧)与功率驱动电路203的输入端(对
应u6a侧)连接。
131.即,恒压/恒流电路900将获取直流滤波电路300输出的电压/电流信号处理后,再通过第三光电耦合器(对应u6a、u6b)输入第一控制器u101内,第一控制器u101根据反馈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输出电流/电压调控。
1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电源的可靠性,可在自适应调光电路中设置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其中,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用于检测交直流滤波电路100的输出侧。
133.当l/n端接入市电时,电源经交直流滤波电路100处理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开始工作,获取一个430v左右的直流电压,经功率因数校正电路201内的第二控制器u201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出电路工作时的功率因数,且该功率因数大于0.9。
13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