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共广播分区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3039发布日期:2022-09-03 00:5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共广播分区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广播分区切换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公共广播分区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视屏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但广播系统仍以它的实用性、经济性、便捷性被各类场所应用,它主要应用于各种公共场合,如学校,商场等。广播分区控制器:由一系列切换开关和产生切换信号的电路组成,按下相应的切换开关就可以对不同位置的音源进行控制。控制器一般都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可以非常方便的切换各种音源、各个播放区。可在不同的播放区域播放不同的音源。
3.现有的公共广播分区切换装置,一般只在装置的背面开设有单个散热口,散热口内安装有cpu散热风扇,但单个散热口的设置使装置内部的空气流通速度较慢,从而影响散热效果,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共广播分区切换装置,旨在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公共广播分区切换装置,一般只在装置的背面开设有单个散热口,散热口内安装有cpu散热风扇,但单个散热口的设置使装置内部的空气流通速度较慢,从而影响散热效果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公共广播分区切换装置,包括分区控制器,所述分区控制器的背面开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相对设置,所述分区控制器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风机,所述分区控制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位于所述进风口的内部,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防尘板的正面,所述分区控制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风机构,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导风机构的内部,所述分区控制器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排风口的内部,使用时进风口与排风口配合使空气能够在分区控制器的内部进行流通,设置的第一风机朝分区控制器的内部吹风,第二风机朝分区控制器的外部吹风,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配合加快了分区控制器内部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能增强散热效果。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分区控制器包括矩形壳体,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均开设在所述矩形壳体的背面,所述第一风机、所述导风机构和所述第二风机均位于所述矩形壳体的内部,所述矩形壳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均匀开设有将所述安装板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板上均匀固定连接有操作钮,所述矩形壳体的背面均匀固定连接有插接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尘板包括位于所述进风口内部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矩形壳体内
部的导风管,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导风管的内部,所述导风管上均匀开设有将所述导风管贯穿的散热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矩形壳体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操作钮位于对称设置的所述把手之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风管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为倾斜设置。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1)本技术设置的分区控制器可以非常方便的切换各种音源、各个播放区,可在不同的播放区域播放不同的音源,进风口与排风口配合使空气能够在分区控制器的内部进行流通,从而能够对分区控制器的内部进行散热,防尘板能够对进风口进行防护,尽量避免异物通过进风口进入分区控制器的内部,第一风机朝分区控制器的内部吹风,第二风机朝分区控制器的外部吹风,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配合能够加快分区控制器内部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能够增强散热效果,导风机构能够限制空气的流通位置,从而能够使分区控制器的内部更加均匀的进行散热,使本技术更加的利于使用。
14.(2)本技术设置的矩形壳体内部安装有一系列切换开关和产生切换信号的电路等,安装板和安装孔能够便于分区控制器进行安装,操作钮能够对分区控制器进行控制,插接孔使分区控制器能够与其它设备进行连接,安装框使防尘板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拆卸,过滤网能够对空气中的部分异物进行过滤。
15.(3)本技术设置的导风管能够限制空气的流通位置,散热孔使导风管内部的空气能够通过散热孔向外流通,从而对矩形壳体的内部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导风板能够起到一定的导风作用,尽量确保导风管内部的风能够通过散热孔向外流通。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区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0.图中标号说明:
21.1、分区控制器;101、矩形壳体;102、安装板;103、安装孔;104、操作钮;105、插接孔;2、进风口;3、第一风机;4、防尘板;401、安装框;402、过滤网;5、导风机构;501、导风管;502、散热孔;6、排风口;7、第二风机;8、导风板;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
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实施例:
26.请参阅图1-4,一种公共广播分区切换装置,包括分区控制器1,分区控制器1的背面开设有进风口2和排风口6,进风口2与排风口6相对设置,分区控制器1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风机3,分区控制器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防尘板4,防尘板4位于进风口2的内部,第一风机3位于防尘板4的正面,分区控制器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风机构5,第一风机3位于导风机构5的内部,分区控制器1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风机7,第二风机7位于排风口6的内部。
27.本实施例中,设置的分区控制器1可以非常方便的切换各种音源、各个播放区,可在不同的播放区域播放不同的音源,进风口2与排风口6配合使空气能够在分区控制器1的内部进行流通,从而能够对分区控制器1的内部进行散热,防尘板4能够对进风口2进行防护,尽量避免异物通过进风口2进入分区控制器1的内部,第一风机3朝分区控制器1的内部吹风,第二风机7朝分区控制器1的外部吹风,第一风机3与第二风机7配合能够加快分区控制器1内部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能够增强散热效果,导风机构5能够限制空气的流通位置,从而能够使分区控制器1的内部更加均匀的进行散热,使本技术更加的利于使用。
28.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分区控制器1包括矩形壳体101,进风口2和排风口6均开设在矩形壳体101的背面,第一风机3、导风机构5和第二风机7均位于矩形壳体101的内部,矩形壳体10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2,安装板102上均匀开设有将安装板102贯穿的安装孔103,安装板102上均匀固定连接有操作钮104,矩形壳体101的背面均匀固定连接有插接孔105。
29.本实施例中,矩形壳体101内部安装有一系列切换开关和产生切换信号的电路等,安装板102和安装孔103能够便于分区控制器1进行安装,设置的操作钮104能够对分区控制器1进行控制,插接孔105使分区控制器1能够与其它设备进行连接。
30.请参阅图2,导风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矩形壳体101内部的导风管501,第一风机3位于导风管501的内部,导风管501上均匀开设有将导风管501贯穿的散热孔502。
31.本实施例中,导风管501能够限制空气的流通位置,散热孔502使导风管501内部的空气能够通过散热孔502向外流通,从而对矩形壳体101的内部起到一定的散热作用。
32.请参阅图2,导风管501的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导风板8,导风板8为倾斜设置。
33.本实施例中,导风板8能够起到一定的导风作用,尽量确保导风管501内部的风能够通过散热孔502向外流通。
34.请参阅图1,安装板102远离矩形壳体101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把手9,操作钮104位于对称设置的把手9之间。
35.本实施例中,设置的把手9便于分区控制器1进行拿取和移动。
36.请参阅图3和图4,防尘板4包括位于进风口2内部的安装框401,安装框4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02。
37.本实施例中,设置的安装框401使防尘板4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拆卸,过滤网402能够对空气中的部分异物进行过滤。
38.工作原理:
39.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分区控制器1上开设有进风口2与排风口6,进风口2与排风口6配合,使空气能够在分区控制器1的内部进行流通,且设置的第一风机3朝分区控制器1的内部吹风,第二风机7朝分区控制器1的外部吹风,第一风机3与第二风机7配合加快了分区控制器1内部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能增强散热效果,导风机构5能限制空气的流通位置,从而能够使分区控制器1的内部更加均匀的进行散热,使本技术更加的利于使用。
4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