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型硅碳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69503发布日期:2022-11-29 22:5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孔型硅碳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热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孔型硅碳棒。


背景技术:

2.电热元件产品类别繁多,常规品种,电热合金,电热材料,微波加热装置,电磁感应热装置,电热线,电热板,电热带,电热缆,电热盘,电热偶,电加热圈,电热棒,电伴热带,电加热芯,云母发热片,陶瓷发热片,钨钼制品,钼粉,钨条,电热丝等。硅碳棒是用高纯度绿色六方碳化硅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料比加工制坯,经2200℃高温硅化再结晶烧结而制成的棒状、管状非金属高温电热元件。氧化性气氛中正常使用温度可达1450℃,连续使用可达2000小时。硅碳棒使用温度高,具有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升温快、寿命长、高温变形小、安装维修方便等特点,且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与自动化电控系统配套,可得到精确的恒定温度,又可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按曲线自动调温。使用硅碳棒加热既方便,又安全可靠。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磁性材料、粉末冶金、陶瓷、玻璃、半导体、分析化验、科学研究等高温领域,成为隧道窑、辊道窑、玻璃窑炉、真空炉、马弗炉、冶炼炉以及各类加热设备的电加热元件。
3.现有的硅碳棒的发热端为柱状体,其内部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散发至棒体外,导致散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型硅碳棒,通过在其表面设置通孔,增加了硅碳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使硅碳棒内部产生的热量直接散发至棒体外,散热效率较高。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多孔型硅碳棒,包括第一发热管和第二发热管,所述第一发热管和第二发热管之间互相平行设置,且第一发热管的直径与第二发热管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发热管的一端和第二发热管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棒;所述第一发热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发热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棒,所述第一发热管的表面和第二发热管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棒的表面和第二连接棒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二通孔。
7.优选的,所述第一发热管靠近第二连接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变径,所述第二发热管靠近第二连接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变径,所述第一变径均连接有第一冷端。
8.优选的,所述第一发热管靠近第一连接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变径,所述第二发热管靠近第一连接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变径,所述第一变径均连接有第二冷端。
9.优选的,所述第一变径为圆台形结构,所述第一变径的细端与相应的第一发热管或者第二发热管连接,所述第一变径的粗端与第一冷端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发热管与第一连接棒的连接处、第一发热管与第二连接棒的连接处、第二发热管与第一连接棒的连接处、第二发热管与第二连接棒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固
定棒。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发热管与第一连接棒的连接处、第一发热管与第二连接棒的连接处、第二发热管与第一连接棒的连接处、第二发热管与第二连接棒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弧形片。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发热管和第二发热管的内侧均插接有固定管。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发热管的表面和第二发热管的表面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冷端的表面设置有涂铝层。
14.优选的,所述第一冷端和第二冷端的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孔。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型硅碳棒,通过在第一发热管的表面和第二发热管表面设置通孔,增加了硅碳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使硅碳棒内部产生的热量直接散发至棒体外,散热效率较高。
17.(2)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型硅碳棒,通过在第一发热管的表面和第二发热管表面设置凹槽,进一步增加了硅碳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使硅碳棒内部产生的热量直接散发至棒体外,提高散热效率。
18.(3)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型硅碳棒,通过设置固定棒和弧形片,增加了装置连接处的强度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了装置自身的强度,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19.(4)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型硅碳棒,通过设置固定孔,便于对装置的定位与固定,使用过程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发热管剖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变径示意图。
24.图中:1、第一冷端;2、涂铝层;3、固定孔;4、第一变径;5、第一发热管;6、第一通孔;7、第一连接棒;8、第二变径;9、第二冷端;10、固定棒;11、第二发热管;12、凹槽;13、第二连接棒;14、弧形片;15、固定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
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如图1-3所示,一种多孔型硅碳棒,包括第一发热管5和第二发热管11,所述第一发热管5和第二发热管11之间互相平行设置,且第一发热管5的直径与第二发热管11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发热管5的一端和第二发热管11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棒7;所述第一发热管5的另一端与第二发热管1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棒13,所述第一发热管5的表面和第二发热管11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通孔6,所述第一连接棒7的表面和第二连接棒13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二通孔16,通过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增加了装置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使内部的热量散发至装置外,加热效果较好。
28.所述第一发热管5靠近第二连接棒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变径4,所述第二发热管11靠近第二连接棒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变径4,所述第一变径4均连接有第一冷端1。所述第一发热管5靠近第一连接棒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变径8,所述第二发热管11靠近第一连接棒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变径8,所述第二变径8均连接有第二冷端9,所述第一冷端1和第二冷端9的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孔3,固定孔3便于对装置进行固定和安装,使用过程比较便捷。
29.所述第一变径4为圆台形结构,所述第一变径4的细端与相应的第一发热管5或者第二发热管11连接,所述第一变径4的粗端与第一冷端1连接。
30.所述第一发热管5与第一连接棒7的连接处、第一发热管5与第二连接棒13的连接处、第二发热管11与第一连接棒7的连接处、第二发热管11与第二连接棒1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固定棒10。所述第一发热管5与第一连接棒7的连接处、第一发热管5与第二连接棒13的连接处、第二发热管11与第一连接棒7的连接处、第二发热管11与第二连接棒1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弧形片14。通过设置的固定棒和弧形片,增加了装置的强度,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31.实施例二
32.如图1-3所示,一种多孔型硅碳棒,包括第一发热管5和第二发热管11,所述第一发热管5和第二发热管11之间互相平行设置,且第一发热管5的直径与第二发热管11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发热管5的一端和第二发热管11的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棒7;所述第一发热管5的另一端与第二发热管1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棒13,所述第一发热管5的表面和第二发热管11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通孔6,所述第一连接棒7的表面和第二连接棒13的表面均设置有第二通孔16,通过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增加了装置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使内部的热量散发至装置外,加热效果较好。
33.所述第一发热管5和第二发热管11的内侧均插接有固定管15,所述固定管对第一发热管5和第二发热管11起到了支撑作用,使装置具有较大的强度,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的现象,使用过程比较稳定。所述第一发热管5的表面和第二发热管11的表面均设置有凹槽12,通过设置的凹槽12,进一步增加了装置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使热量更好的散发至管体外侧,所述第一冷端的表面设置有涂铝层2。
34.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孔型硅碳棒,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发热管5和第二发热管11产生热量,热量经过管体的表面和相应的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16处散发至管体的外侧,散热效率较高。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