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处理器的散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68544发布日期:2023-05-15 02:0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处理器的散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散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处理器的散热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科技的进步也日新月异,各类数据也层出不穷,为了方便信息的处理,大数据处理器应运而生,可对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大数据处理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温度,尤其是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时,其温度的变化更加巨大,而数据处理器的运行效率与温度密切相关,现有的机柜通常采用顶部开设风扇以通过换气起到散热效果,而这种散热方式功率较低,一旦机柜中的处理器功率较大时,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处理器的散热设备,用以设计水冷散热回路,实现精准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处理器的散热设备,包括容置处理器的机柜1以及与机柜1并排固定设置的水冷柜2,其中所述机柜1包括柜体、柜门11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柜体中的用于放置处理器的若干层隔板;

3、所述散热设备包括:

4、顶部风扇12,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柜1的顶部,用以实现所述机柜1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5、侧方风扇22,固定安装在所述水冷柜2与所述机柜1相连的一侧柜体上,用以实现所述机柜1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6、水箱21,固定安装在水冷柜2中;

7、顶部风扇水冷通道32,与所述水箱21连通,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柜顶部,且位于所述顶部风扇的下方,用以对顶部风扇进行降温;

8、侧方风扇水冷通道35,与所述水箱21连通,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柜内,且位于所述侧方风扇的一侧,用以对侧方风扇进行降温;

9、回收通道36,与所述水箱21的进水口、所述顶部风扇水冷通道的出口以及侧方风扇水冷通道的出口连通,用以对冷却液进行回收循环;

10、水泵31,设置在所述回收通道36上,以实现冷却液的循环。

11、可选的,任一层所述隔板下方均设置有一水冷通道,任一水冷通道的进水口均与所述水箱连通,出水口均与所述回收通道连通。

12、可选的,任一水冷通道均呈折线型安装在相应的隔板的底部。

13、可选的,所述顶部风扇水冷通道32呈凹槽型结构,所述顶部风扇12置于凹槽内。

14、可选的,所述侧方风扇水冷通道35呈凹槽型结构,所述侧方风扇22置于凹槽内。

15、可选的,任一水冷通道、顶部风扇水冷通道以及侧方风扇水冷通道上均设置有流速计33,以统计相应通道的水流流速。

16、可选的,所述回收通道36设置于所述机柜1的底部。

17、可选的,所述隔板的层数为3,相应的水冷通道的数量也为3。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计了水冷散热回路,实现精准散热,提高设备的散热效果。

19、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处理器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置处理器的机柜(1)以及与机柜(1)并排固定设置的水冷柜(2),其中所述机柜(1)包括柜体、柜门(11)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柜体中的用于放置处理器的若干层隔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处理器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任一层所述隔板下方均设置有一水冷通道,任一水冷通道的进水口均与所述水箱连通,出水口均与所述回收通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处理器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任一水冷通道均呈折线型安装在相应的隔板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处理器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风扇水冷通道(32)呈凹槽型结构,所述顶部风扇(12)置于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处理器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方风扇水冷通道(35)呈凹槽型结构,所述侧方风扇(22)置于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处理器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任一水冷通道、顶部风扇水冷通道以及侧方风扇水冷通道上均设置有流速计(33),以统计相应通道的水流流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处理器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通道(36)设置于所述机柜(1)的底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处理器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层数为3,相应的水冷通道的数量也为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处理器的散热设备,包括容置处理器的机柜(1)以及与机柜(1)并排固定设置的水冷柜(2),其中机柜(1)包括柜体、柜门(11)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柜体中的用于放置处理器的若干层隔板;所述散热设备包括:顶部风扇(12),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柜(1)的顶部;侧方风扇(22),固定安装在所述水冷柜(2)与所述机柜(1)相连的一侧柜体上;水箱(21),固定安装在水冷柜(2),水泵(31),设置在所述回收通道(36)上,以实现冷却液的循环。本技术实施例设计了风冷水冷结合的散热回路,实现精准散热,提高设备的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苏焕坤,薛晨泽,吕蒙,潘亚东,崔靖淳,王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6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