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调试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4636发布日期:2023-03-29 09:43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路板调试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板散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路板调试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电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在工作时要先进行调试,调试时,由于要测试电路板的各种状态下的数值,在此过程中,电路板会持续的发热,所以就需要一种可以帮助电路板散热的散热装置。
3.目前,电路板的散热装置大多为风扇扇动空气,使空气流通,从而减少热气停滞导致导致的温度持续较高,但风扇需要电机驱动,在电机驱动时,电机也会发出热量,导致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一)实用新型目的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板调试用散热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驱动风扇、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路板调试用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1、第二支撑座2、循环管4、驱动轮5、泵水件6和散热转轴7,所述第一支撑座1内部底端设置有冷却液槽12;所述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相对设置,且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相对的侧面靠近顶部的相同位置处均设置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用于放置电路板3;循环管4位于所述支撑板13的下方,所述循环管4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所述第一循环管41为两段,所述第二循环管42为一段,两段所述第一循环管41对称设置在所述电路板3的下方两端,所述第二循环管42位于两段第一循环管41之间,且两端分别连通两个第一循环管41,靠近所述第一支撑座1的第一循环管41的另一端为出水口43,所述出水口4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的内部顶端,另一个第一循环管41的另一端为进水口44,所述进水口44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内;驱动轮5设置在所述出水口43的竖直投影下,驱动轮5上设置多个驱动扇叶51,所述出水口43落下的水流打在所述驱动扇叶51上来驱动驱动轮5转动;泵水件6设置在所述进水口44上,通过驱动轮5提供动力来将冷却液送入循环管4中;散热转轴7上设置有散热扇叶71,所述散热转轴7一端与所述驱动轮5的转轴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座2的侧面上。
8.(三)有益效果
9.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电路板调试用散热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液通过泵水件不断的进行循环,出水口流出的冷却液不断的驱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驱动泵水件循环冷却液,形成一个永动的循环,相比于电机驱动
产生的热量而言,此循环产生热量可忽略不计,且散热扇热扇动电路板下的热空气使其流动,循环管4内的冷却液对空气进行降温,更提高了散热效果。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移动的支撑板,并且支撑板上开设有散热孔,可对多种尺寸的电路板进行支撑,即本实用新型能胜任多种尺寸的电路板调试的散热工作。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水口处设置加压管头,在驱动轮上设置多个弧形的驱动扇叶,提高了驱动轮的转速,使其能够更轻易的驱动泵水件的叶轮,通过叶轮完成冷却液的循环。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轮结构示意图的右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泵水件结构示意图的右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循环管排布图的俯视图。
17.其中,1、第一支撑座,11、万向轮,12、冷却液槽,13、支撑板,2、第二支撑座,3、电路板,4、循环管,41、第一循环管,42、第二循环管,43、出水口,431、加压管头,44、进水口,5、驱动轮,51、驱动扇叶,6、泵水件,61、叶轮,611、积水槽,62、供水管,63、抽水管,7、散热转轴,71、散热扇叶,8、套筒,81、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9.下面结合附图1到附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电路连接均采用常规的电路连接方式,不涉及到任何创新。
22.实施例
23.如图1到图4所示,本实施例电路板调试用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1、第二支撑座2、循环管4、驱动轮5、泵水件6和散热转轴7,所述第一支撑座1内部底端设置有冷却液槽12;所述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相对设置,且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相对的侧面靠近顶部的相同位置处均设置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用于放置电路板3;循环管4位于所述支撑板13的下方,所述循环管4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循环管41和第二循环管42,所述第一循环管41为两段,所述第二循环管42为一段,两段所述第一循环管41对称设置在所述电
路板3的下方两端,所述第二循环管42位于两段第一循环管41之间,且两端分别连通两个第一循环管41,靠近所述第一支撑座1的第一循环管41的另一端为出水口43,所述出水口4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的内部顶端,另一个第一循环管41的另一端为进水口44,所述进水口44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内;驱动轮5设置在所述出水口43的竖直投影下,驱动轮5上设置多个驱动扇叶51,所述出水口43落下的水流打在所述驱动扇叶51上来驱动驱动轮5转动;泵水件6设置在所述进水口44上,通过驱动轮5提供动力来将冷却液送入循环管4中;散热转轴7上设置有散热扇叶71,所述散热转轴7一端与所述驱动轮5的转轴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座2的侧面上。
24.具体的,所述泵水件6包括:叶轮61、供水管62、抽水管63,叶轮61设置在所述泵水件6壳体的中心位置,所述叶轮61的转轴与所述驱动轮5的转轴相连接;供水管62与所述进水口44连通;抽水管63与所述出水口43连通。
25.为了防止中途意外出现卡壳,导致冷却液槽12中的冷却液无法进入循环管4内,本实施例在泵水件6壳体内位于所述叶轮61的下方开设有积水槽611,卡壳时,积水槽611中的冷却液将作为备用继续对电路板3进行散热。
26.为了提高驱动轮5的转速,本实施例在出水口43上连接一个加压管头431,使水流的流速更快,从而使驱动扇叶51驱动驱动轮5更快的转动。
27.为了循环管4更稳定的固定在电路板3的下方,散热装置还包括两个套筒8,每个所述套筒8的顶部连接有多根支撑柱81,支撑柱81的另一端与第一循环管41的底端相连接,所述套筒8套在所述散热转轴7的两端,且两个套筒8的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座1和第二支撑座2的侧面上。
28.由于调试的电路板的尺寸不同,为了使散热装置可以支撑更多尺寸的电路板,本实施例将支撑板13设置为可伸长和缩短的支撑板13,且支撑板13上开设多个散热孔,支撑板13可在第一支撑座1和所述第二支撑座2上滑动,即可调整支撑板13露在支撑座外一端的距离。
29.为了方便移动,所述第一支撑座1和所述第二支撑座2的底部均设置有万向轮11。
30.为了加快驱动轮5的转动速度,如图2所示,驱动轮5上设置有多个驱动扇叶51,每个驱动扇叶51均为弧形板,其凹槽一面面向出水口43。
31.本实施例电路板调试用散热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32.抽出支撑板13,将电路板放置在支撑板13上;
33.在第二支撑座2中设置一个备用电机,电机的转轴与所述散热转轴7连接,驱动散热转轴7转动后,叶轮61开始转动,冷却液从抽水管63进入从供水管62流入循环管4内,在从出水口43流出,此时可以关闭电机,冷却液通过加压管头431的加压作用,水流打在驱动扇叶51上,使驱动轮5在水力的作用下开始转动,从而散热转轴7开始转动,散热扇热71扇动电路板3下的热空气流动,循环管4内的冷却液对空气进行降温,冷却液通过泵水件6不断循环,出水口43的冷却液不断驱动驱动轮5,形成一个循环。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