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97078发布日期:2022-11-15 23:55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频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波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滤波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设备工作频率迅速提高,电磁干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高频的干扰信号导致辐射干扰问题日益严重,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对辐射干扰的高频信号有较大衰减的滤波器,这种滤波器就是射频滤波器。
3.现有技术中,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ltcc)的带通滤波器(band-pass filter,bpf)能提供较大的频宽(频宽》10%),但因其材料特性的品质因子(品质因子=60~100)较低,导致具有较差的带通边缘选择;基于表面声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或立体声波(bulk acoustic wave,baw)的带阻滤波器(band-stop filters,bsf)具有高品质因子(saw品质因子=600~1500,baw品质因子》2000),因而具有较佳的带通边缘选择,但其仅能提供较小的频宽(saw频宽<8%,baw频宽<6%)。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频滤波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带通滤波器具有较差的带通边缘选择和带阻滤波器具有较小频宽的技术问题,提高射频滤波器对高频干扰信号的衰减效果。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射频滤波器,包括带通滤波器和至少一个带阻滤波器;
6.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和/或输出端与至少一个所述带阻滤波器连接;
7.其中,所述带通滤波器包括基于低温共烧陶瓷的带通滤波器,所述带阻滤波器包括基于表面声波或立体声波的带阻滤波器。
8.可选的,所述射频滤波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一个输出端口以及a个级联的所述带阻滤波器;
9.第1级所述带阻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端口连接,第a级所述带阻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端口连接;
10.其中,a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11.可选的,所述射频滤波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一个输出端口以及b个级联的所述带阻滤波器;
12.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1级所述带阻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第b级所述带阻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端口连接;
13.其中,b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14.可选的,所述射频滤波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一个输出端口、c个级联的第一带阻滤波器以及d个级联的第二带阻滤波器;
15.第1级所述第一带阻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端口连接,第c级所述第一带阻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1级所述第二带阻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第d级所述第二带阻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端口连接;
16.其中,c、d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17.可选的,所述射频滤波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e个输出端口以及f个级联的所述带阻滤波器,所述带通滤波器包括e个输出端;
18.第1级所述带阻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端口连接,第f级所述带阻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的第i输出端与第i个所述输出端口连接;
19.其中,f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0《i≤e,i为整数,e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20.可选的,所述射频滤波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e个输出端口以及h组g个级联的所述带阻滤波器,所述带通滤波器包括e个输出端;
21.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的h个输出端与第1级所述带阻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第g级所述带阻滤波器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的e-h个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口连接;
22.其中,g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0《h≤e,h为整数,e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23.可选的,所述射频滤波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e个输出端口、j个级联的第三带阻滤波器以及k个级联的第四带阻滤波器,所述带通滤波器包括e个输出端;
24.第1级所述第三带阻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端口连接,第j级所述第三带阻滤波器输出端与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的某一输出端与第1级所述第四带阻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第k级所述第四带阻滤波器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的e-1个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口连接;
25.其中,j、k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e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26.可选的,所述射频滤波器包括m组k个级联的第四带阻滤波器;
27.所述带通滤波器的m个输出端与第1级所述第四带阻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第k级所述带阻滤波器的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的e-m个输出端与对应的所述输出端口连接;
28.其中,1《m≤e,m为整数。
29.可选的,所述带通滤波器和所述带阻滤波器集成于同一基板上。
30.可选的,所述带通滤波器和所述带阻滤波器之间设置有匹配单元,所述匹配单元包括表面贴装器件。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提供的射频滤波器,包括带通滤波器和至少一个带阻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和/或输出端与至少一个带阻滤波器连接;其中,带通滤波器包括基于低温共烧陶瓷的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包括基于表面声波或立体声波的带阻滤波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带通滤波器具有较差的带通边缘选择和带阻滤波器具有较小频宽的技术问题,可同时满足具有较大的频宽和较佳的带通边缘选择,提高了对高频干扰信号的衰减效果。
32.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
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滤波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射频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38.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wi-fi 6e混合射频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3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射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4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射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4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射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42.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含有匹配单元的射频滤波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射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射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射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射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射频滤波器,包括带通滤波器bpf1和至少一个带阻滤波器bsf2;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和/或输出端与至少一个带阻滤波器bsf2连接;其中带通滤波器bpf1包括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的带通滤波器bpf1,带阻滤波器bsf2包括基于表面声波或立体声波的带阻滤波器bsf2。
49.其中,带通滤波器bfp1是指允许特定频段(两个截止频率之间的频率段)的波通过,同时屏蔽其他频段的波的滤波器;带阻滤波器bsf2指抑制一定频段内的波,允许该频段以外的波通过的滤波器。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的带通滤波器bpf1是采用厚膜材料,根据预先设计的版图图形和层叠次序,将所有电路被叠层热压并一次烧结形成的带通滤波器bpf1;表面声波滤波器是采用石英晶体、压电陶瓷等压电材料,利用其压电效应和声表面波传播的物理特性而制成的一种滤波专用器件;立体声波滤波器与表面声波滤波器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立体声波滤波器中声波是垂直传播的。
50.需要明确的是,图1仅示例性的示出了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与一个带阻滤波器bsf2连接的情况,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还可以连接多个带阻滤波器bsf2,或者,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出端可以连接一个或多个带阻滤波器bsf2,或者,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可以分别连接一个或多个带阻滤波器bsf2。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还可以分别连接一个带阻滤波器bsf2。在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核心发明点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和/或输出端连接的带阻滤波器bsf2的数量不做限制。
51.可选的,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滤波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2和图3所示,带通滤波器bpf1和带阻滤波器bsf2集成于同一基板3上,将所有电路被叠层热压并一次烧结形成射频滤波器。
52.其中,图2和图3示出了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一个带阻滤波器bsf2,并形成于同一基板3的情况,射频滤波器的输入端口通过第一连接柱4与一个带阻滤波器bsf2的输入端连接,该带阻滤波器bsf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连接柱5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出端通过第三连接柱6与另一带阻滤波器bsf2的输入端连接,该带阻滤波器bsf2的输出端通过第四连接柱7与射频滤波器的输出端口连接,从而使带通滤波器bpf1和带阻滤波器bsf2连通,以整合带通滤波器bpf1和带阻滤波器bsf2的优点,提高射频滤波器的品质因子和带通边缘选择。
53.具体的,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和/或输出端与至少一个带阻滤波器bsf2连接,该射频滤波器通过带通滤波器bpf1和带阻滤波器bsf2串联,以整合带通滤波器bpf1和带阻滤波器bsf2的优点,提供一种具有较大的频宽和较佳的带通边缘选择的射频滤波器,提高对高频干扰信号的衰减效果,同时,带通滤波器bpf1和带阻滤波器bsf2集成于同一基板3上,可以将所有电路层叠热压并一次烧结而成,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减小了电路的尺寸。
54.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射频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参考图4的a所示,可以看出,当射频滤波器只有一个基于低温共烧陶瓷的带通滤波器bpf1组成时,其过渡带幅频曲线的倾斜度较大,对通带外频率成分的衰减能力较弱,即射频滤波器的带通边缘选择较差;参考图4的b所示,可以看出,当带通滤波器bpf1连接一个阻带与其高频过渡带频率相同的带阻滤波器bsf2时,射频滤波器的低频过渡带幅频曲线的倾斜度依旧较大,对通带外频率成分的衰减能力较弱,而高频过渡带的振幅曲线倾斜度较小,其幅值几乎垂直下降,即高频过渡带处的插入损耗变小,这是由于带通滤波器bpf1连接了一个阻带与其高频过渡带频率相同的带阻滤波器bsf2,高频过渡带处的波被带阻滤波器bsf2抑制,从而高频过渡带处的振幅曲线的幅值直线下降,提高了高频处的带通边缘选择;如图4的c所示,我们还可以将带通滤波器bpf1连接两个带阻滤波器bsf2,使带阻滤波器bsf2的阻带恰好与其高频过渡带频率重合,从而使高频过渡带处的振幅曲线的幅值直线下降,高频过渡带处的插入损耗变小,提高高频处的带通边缘选择;如图4的d所示,当带通滤波器bpf1连接一个阻带与其低频过渡带频率相同的带阻滤波器bsf2时,其低频过渡带的振幅曲线倾斜度较小,其幅值几乎垂直下降,这是由于带通滤波器bpf1连接了一个阻带与其低频过渡带频率相同的带阻滤波器bsf2,低频过渡带处的波被带阻滤波器bsf2抑制,从而低频过渡带处的振幅曲线的幅值直线下降,即低频过渡带处的插入损耗变小,提高了高频处的带通边缘选择。同样的,带通滤波器bpf1还可以同时连接阻带与其高频过渡带频率相同的带阻滤波器bsf2和阻带与其低
频过渡带频率相同的带阻滤波器bsf2,从而同时抑制其低频和高频的过渡带幅值,进一步提高射频滤波器的带通边缘选择,同时,带通滤波器bpf1具有较大的频宽,而带阻滤波器bsf2不会抑制带通滤波器bpf1通带处的幅值,从而射频滤波器可以在提高边缘选择的同时,依然保持较大的频宽。结合参考图4的a-d可以看出,连接带阻滤波器bsf2的射频滤波器相较于单独的带通滤波器bpf1的回波损耗变大。
55.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wi-fi 6e混合射频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5的a所示,该wi-fi 6e混合射频滤波器的第一带的通带为5.17~5.835ghz,该混合滤波器连接了一个阻带为5.935~6.2ghz的带阻滤波器bsf2,由于带阻滤波器bsf2的阻带与带通滤波器bpf1的高频过滤带的频率重合,从而抑制了高频过渡带的幅值,对比连接带阻滤波器bsf2的回波损耗01和未连接带阻滤波器bsf2的回波损耗02,以及,连接带阻滤波器bsf2的插入损耗03和未连接带阻滤波器bsf2的插入损耗04,可以发现连接带阻滤波器bsf2的回波损耗变大,同时,带阻滤波器bsf2的阻带频率处的插入损耗变小,提高了wi-fi 6e混合射频滤波器的品质因子和高频边缘选择;如图5的b所示,该wi-fi 6e混合射频滤波器的第二带的通带为5.953~7.125ghz,该混合滤波器连接了一个阻带为5.5~5.815ghz的带阻滤波器bsf2,由于带阻滤波器bsf2的阻带与带通滤波器bpf1的低频过滤带的频率重合,从而抑制了低频过渡带的幅值,对比连接带阻滤波器bsf2的回波损耗01和未连接带阻滤波器bsf2的回波损耗02,以及,连接带阻滤波器bsf2的插入损耗03和未连接带阻滤波器bsf2的插入损耗04,可以发现连接带阻滤波器bsf2的回波损耗01变大,同时,带阻滤波器bsf2的阻带频率处的插入损耗03变小,提高了wi-fi 6e混合射频滤波器的品质因子和低频边缘选择。
56.可选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射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射频滤波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一个输出端口以及a个级联的带阻滤波器bsf2;第1级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与输入端口连接,第a级带阻滤波器bsfa2的输出端与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出端与输出端口连接;其中,a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57.具体的,射频滤波器的输入端口连接第1级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第一级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出端连接第2级带阻滤波器bsf22的输入端,直至第a级带阻滤波器bsfa2的输出端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带通滤波器1的输出端与输出端口连接,从而使带通滤波器1的输入端依次连接a个带阻滤波器bsf2,带阻滤波器bsf2的阻带频率和带通滤波器bpf1的过滤带频率重合,以整合带通滤波器bpf1和带阻滤波器bsf2的优点,提高射频滤波器的品质因子和带通边缘选择。
58.可选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射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射频滤波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一个输出端口以及b个级联的带阻滤波器bsf2;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与输入端口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出端与第1级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连接,第b级带阻滤波器bsfb2的输出端与输出端口连接;其中,b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59.具体的,射频滤波器的输入端口与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出端与第1级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连接,第1级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出端与第2级带阻滤波器bsf22的输入端连接,直至第b级带阻滤波器bsfb2的输出端与输出端口连
接,从而使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出端依次连接b个带阻滤波器bsf2,带阻滤波器bsf2的阻带频率和带通滤波器bpf1的过滤带频率重合,以整合带通滤波器bpf1和带阻滤波器bsf2的优点,提高射频滤波器的品质因子和带通边缘选择。
60.可选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射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射频滤波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一个输出端口、c个级联的第一带阻滤波器bsf2以及d个级联的第二带阻滤波器bsf2;第1级第一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与输入端口连接,第c级第一带阻滤波器bsfc2的输出端与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出端与第1级第二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连接,第d级第二带阻滤波器bsfd2的输出端与输出端口连接;其中,c、d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61.具体的,射频滤波器的输入端口连接第1级第一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第1级第一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出端与第2级第一带阻滤波器bsf22的输入端连接,直至第c级第一带阻滤波器bsfc2的输出端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出端与第1级第二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连接,第1级第二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出端连接第2级第二带阻滤波器bsf22的输入端,直至第d级第二带阻滤波器bsfd2的输出端与输出端口连接,从而使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连接c个带阻滤波器bsf2,同时,其输出端连接d个带阻滤波器bsf2,带阻滤波器bsf2的阻带频率和带通滤波器bpf1的过滤带频率重合,以整合带通滤波器bpf1和带阻滤波器bsf2的优点,提高射频滤波器的品质因子和带通边缘选择。
62.可选的,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含有匹配单元的射频滤波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8和图9所示,带通滤波器bpf1和带阻滤波器bsf2之间设置有匹配单元8,匹配单元8包括表面贴装器件。
63.其中,结合参考图8和图9,带通滤波器bpf1和带阻滤波器bsf2集成于同一基板3上,带阻滤波器bsf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匹配单元8,将所有电路被叠层热压并一次烧结形成射频滤波器。
64.具体的,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多个带阻滤波器bsf2,并形成于同一基板3,射频滤波器的输入端口通过第一连接柱4和金属板9连接匹配单元8,同时匹配单元8通过金属板9连接第1级第一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第c级第一带阻滤波器bsfc2的输出端通过金属板9连接另一匹配单元8,匹配单元8通过金属板9和第二连接柱5与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出端通过第三连接柱6和金属板9连接匹配单元8,匹配单元8通过金属板9连接第1级第二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第d级第二带阻滤波器bsfd2的输出端通过金属板9连接匹配单元8,匹配单元8通过金属板9和第四连接柱7与输出端口连接,以输出信号。上述各匹配单元8用于使电路稳定,其可以是不同的匹配单元,也可以是相同的匹配单元,满足射频滤波器的设计要求即可,以及,上述金属板9用于不同电路元件的电连接,各金属板9互不相连。
65.示例性的,射频滤波器模组还可以仅在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连接多个带阻滤波器bsf2,此时,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出端直接通过第四连接柱7与输出端口连接,模组的其他部分结构不变;此外,射频滤波器模组还可以仅在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出端连接多个带阻滤波器bsf2,此时,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直接通过第一连接柱4与输入端口连接,模组的其他部分结构不变,这样,同样可以达到提高射频滤波器的品质因子和带通边缘选择的目的。
66.可选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射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射频滤波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e个输出端口以及f个级联的带阻滤波器bsf2,带通滤波器bpf1包括e个输出端;第1级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与输入端口连接,第f级带阻滤波器bsff2的输出端与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连接,带通滤波器bsf1的第i输出端与第i个输出端口连接;其中,f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0《i≤e,i为整数,e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67.具体的,射频滤波器的输入端口连接第1级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第1级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出端连接第2级带阻滤波器bsf22的输入端,直至第f级带阻滤波器bsff2的输出端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带通滤波器bpf1的e个输出端分别一一对应地连接输出端口,从而可以输出e个相同经过滤波的信号,此e个相同的信号同样具有高品质因子和较佳的带通边缘选择的优点。
68.可选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射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射频滤波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e个输出端口以及h组g个级联的带阻滤波器bsf2,带通滤波器bpf1包括e个输出端;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与输入端口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的h个输出端与第1级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连接,第g级带阻滤波器bsfg2的输出端与对应的输出端口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的e-h个输出端与对应的输出端口连接;其中,g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0《h≤e,h为整数,e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69.具体的,射频滤波器的输入端口与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具有e个输出端,其中有h个输出端分别与第1级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连接,每个第1级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2级带阻滤波器bsf22的输入端,直至第g级带阻滤波器bsfg2的输出端与对应的输出端口连接,其余的e-h个输出端口一一对应地直接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的剩余的输出端,从而可以输出两种不同的信号,此两种不同的信号同样具有高品质因子和较佳的带通边缘选择的优点。
70.可选的,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射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射频滤波器包括一个输入端口、e个输出端口、j个级联的第三带阻滤波器bsf2以及k个级联的第四带阻滤波器bsf2,带通滤波器bpf1包括e个输出端;第1级第三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与输入端口连接,第j级第三带阻滤波器bsfj2输出端与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的某一输出端与第1级第四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连接,第k级第四带阻滤波器bsfk2的输出端与对应的输出端口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的e-1个输出端与对应的输出端口连接;其中,j、k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e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71.具体的,射频滤波器的输入端口连接第1级第三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第1级第三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出端与第2级第三带阻滤波器bsf22的输入端连接,直至第j级第三带阻滤波器bsfj2的输出端与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的某一输出端与第1级第四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连接,第1级第四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出端与第2级第四带阻滤波器bsf22的输入端连接,直至第k级第四带阻滤波器bsfk2的输出端与对应的输出端口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的其余e-1个输出端与对应的输出端口连接,从而射频滤波器可以输出两种不同的信号,此两种不同的信号同样具有高品质因子和较佳的带通边缘选择的优点。
72.可选的,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射频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射频滤波器包括m组k个级联的第四带阻滤波器bsf2;带通滤波器bpf1的m个输出端
与第1级第四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连接,第k级带阻滤波器bsfk2的输出端与对应的输出端口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的e-m个输出端与对应的输出端口连接;其中,1《m≤e,m为整数。
73.具体的,射频滤波器的输入端口连接第1级第三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第1级第三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出端与第2级第三带阻滤波器bsf22的输入端连接,直至第j级第三带阻滤波器bsfj2的输出端与带通滤波器bpf1的输入端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的m个输出端分别与第1级第四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入端连接,第1级第四带阻滤波器bsf12的输出端与第2级第四带阻滤波器bsf22的输入端连接,直至第k级带阻滤波器bsfk2的输出端与对应的输出端口连接,带通滤波器bpf1其余的e-m个输出端与剩余的输出端口对应连接,从而射频滤波器可以输出两种不同的信号,此两种不同的信号同样具有高品质因子和较佳的带通边缘选择的优点。
74.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