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主机检测设备的箱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19500发布日期:2023-01-13 22:5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主机检测设备的箱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电主机检测设备的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2.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是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风电主机的塔架内敷设有发电机的电力电缆、控制信号等电缆,塔底处有塔门,塔底内放置电柜,塔架内分若干层,各个层之间架设有直梯便于人员上下。传统的风电行业主机在出厂前或使用养护前需要对各部位安装的传感器的运行数据进行校验,检测各参数数据是否运行正常,如:油冷风扇数据、润滑油泵转速数据、电机运转数据、离线油过滤泵数据、齿轮箱加热控制回路数据、润滑泵电机和油管及外壳加热控制回路数据、转子液压刹车泵控制回路数据、旋转电机控制回路数据等等。通常,检测是通过两位操作者实现,一位是在塔底的总控电柜处的显示屏进行观看数据,另一位则拖拽总控电柜上的控制数据电缆线并围绕在风电主机周边进行操作设备,两人共同配合完成检测。然而,风电主机设备一般搭建在风能采取方便的高处地带,并且围绕检测时每次留在风电主机周边的控制数据线缆还要较长,人员拖拽数据线缆极其不方便;而且,数据线堆落在一起每次都容易打结,需要两个人配合梳理数据线缆才能将线缆顺畅的拉拽出,较为麻烦,如果梳理线缆的人梳理慢了则另一个人还容易将线缆继续拉出使打结处的结拉的更紧更难解开,严重的打结处甚至会弄断数据线使其不能完全的使用,影响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主机检测设备的箱体结构,以解决上述提出的电柜箱上的控制数据线缆堆落后拖拽容易打结、梳理并拖拽数据线的过程较为麻烦、及打结处线缆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电主机检测设备的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5.基架,栓接在箱体内部两侧;
6.绕线器,以转动连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基架内,所述绕线器还包括缠线轮、分离坨、伺服电机和正反转传感器;
7.扶线组件,置于所述缠线轮的上方并且与所述基架栓接连接,所述扶线组件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末端转动连接有扶正架,所述扶正架上设置有滚轮;
8.套拉管单元,缠绕在所述缠线轮上并且搭放在所述滚轮的内侧,所述套拉管单元包括胶皮管、内衬钢丝套、公豁头、母凸套和卡紧螺钉,所述内衬钢丝套置于所述胶皮管内部一体浇铸制成,所述公豁头和所述母凸套分别压接在所述胶皮管和所述内衬钢丝套的两端,所述公豁头与所述母凸套可插挂后呈卡挂式的转动配合连接并且通过卡紧螺钉进行栓接锁紧以防止卡挂处脱开。
9.优选的,所述缠线轮与所述基架为轴承式的转动连接,所述分离坨与所述缠线轮
以销键轴连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分离坨与所述伺服电机为带传动连接,所述正反转传感器与所述基架栓接连接,所述正反转传感器监控所述缠线轮的转动方向。
10.优选的,所述缠线轮上设置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在所述缠线轮上为螺旋式的环绕,所述半圆槽的直径与所述半圆槽在所述缠线轮上的环绕螺距的尺寸相等。
11.优选的,所述分离坨包括坡轮、斜花齿、弹销、弹簧、单向驱动带轮和滑槽,所述斜花齿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坡轮的外圆上,所述滑槽对称的分布在所述单向驱动带轮的内侧,所述弹销压着所述弹簧并且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弹销与所述滑槽间隙配合,所述弹销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12.优选的,所述弹销通过所述弹簧在所述滑槽内部顶出,所述滑槽的深度是所述弹销的高度的1.5倍。
13.优选的,所述斜花齿呈单侧倾斜的斜齿状,所述斜花齿与所述坡轮一体制成。
14.优选的,所述斜花齿与所述弹销为滑动配合,所述弹销上设置有坡面,所述坡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斜花齿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坡面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斜花齿的倾斜角度。
15.优选的,所述单向驱动带轮的外部为皮带轮的沟槽状,所述单向驱动带轮与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带传动连接。
16.优选的,所述套拉管单元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套拉管单元通过首尾的所述公豁头和所述母凸套进行插挂式的卡挂连接,所述公豁头和所述母凸套连接后的豁口处通过所述卡紧螺钉进行锁紧。
17.优选的,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网关模块,所述箱体上方依次设置有控制器和移动控制屏,所述移动控制屏通过所述网关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进行无线数据传输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伺服电机、所述正反转传感器和所述电动推杆进行电性连接。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套拉管单元首尾卡挂式的连接,相邻的套拉管单元之间可以通过公豁头和母凸套进行转动,避免打结的现象发生,同时,数据线缆穿插在套拉管单元的内部,拉拽时直接拉拽套拉管单元即可,并且套拉管单元可以通过扶线组件缠绕在绕线器上,避免了散落堆放易打结的现象,拉拽时较为顺畅并且不会损坏数据线。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快捷,搭配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分离坨的截面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图3的左视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套拉管单元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图5的俯视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图5的仰视示意图;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套拉管单元的连接的示意图;
27.图中:1箱体;2基架;3绕线器;31缠线轮;311半圆槽;32分离坨;321坡轮;322斜花
齿;323弹销;3231坡面;324弹簧;325单向驱动带轮;326滑槽;33伺服电机;34正反转传感器;4扶线组件;41电动推杆;42扶正架;43滚轮;5套拉管单元;51胶皮管;52内衬钢丝套;53公豁头;531豁口;54母凸套;541凸柱;55卡紧螺钉;6网关模块;7移动控制屏;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选定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电主机检测设备的箱体结构,箱体包括:基架2、绕线器3、扶线组件4、套拉管单元5、网关模块6、移动控制屏7和控制器8。在下文中,将具体描述上述箱体1部件的部分结构和原理。
30.作为示例,如图1、图2所示,基架2为金属方管焊接成的架体,基架2栓接在箱体1内部两侧;绕线器3以转动连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基架2内,所述绕线器3还包括缠线轮31、分离坨32、伺服电机33和正反转传感器34;所述缠线轮31为“工”字型的圆柱绕线轮状,所述缠线轮31上设置有半圆槽311,所述半圆槽311在所述缠线轮31上为螺旋式的环绕,所述半圆槽311的直径与所述半圆槽311在所述缠线轮31上的环绕螺距的尺寸相等,所述半圆槽311采用车削加工的方式在所述缠线轮31的中轴上进行螺纹式的车削制出,套拉管单元5可以缠绕在所述缠线轮31内,套拉管单元5的管外径可以与所述半圆槽311的直径相等。所述缠线轮31与所述基架2为轴承式的转动连接,所述分离坨32与所述缠线轮31以销键轴连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分离坨32与所述伺服电机33为带传动连接,所述正反转传感器34可以采用深圳市信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sph3a0系列正反转转速传感器,所述正反转传感器34的磁铁安装在所述缠线轮31的一侧端面上,所述正反转传感器34对称的栓接安装在所述基架2上,所述正反转传感器34监控所述缠线轮31的转动方向。
31.在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所示,所述伺服电机33顺时针方向正转时通过所述分离坨32可以带动所述缠线轮31进行旋转,所述伺服电机33反转时所述缠线轮31不会发生转动,即拉拽所述缠线轮31上的套拉管单元5时所述缠线轮31通过套拉管单元5的拉拽进行转动,此时所述缠线轮31的转动通过所述分离坨32不会带动所述伺服电机33的电机轴转动,保证使用人员使用时可以直接向外拉出所述套拉管单元5,拉出的所述套拉管单元5进行收集时可以通过所述伺服电机33驱动所述缠线轮31进行缠绕式收集,将所述套拉管单元5缠绕在所述缠线轮31上,无需人工缠绕,使用方便。具体的,所述分离坨32可以包括坡轮321、斜花齿322、弹销323、弹簧324、单向驱动带轮325和滑槽326,所述坡轮321与所述斜花齿322为一体铣削制成,所述斜花齿322呈单侧倾斜的斜齿状,所述斜花齿322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坡轮321的外圆上;所述单向驱动带轮325的外部为皮带轮的沟槽状,所述单向驱动带轮325与所述伺服电机33通过带传动连接;所述滑槽326为方形的坑槽状,方形的所述滑槽326对称的分布在所述单向驱动带轮325的内侧,所述滑槽326可以在所述单向驱动带轮325上铣
削制出,所述滑槽326的长度的中心线可以与所述单向驱动带轮325的轴心线的中点进行垂直状分布;所述弹销323为方柱形的销状,所述弹销323与所述滑槽326间隙式的滑动配合;所述弹簧324可以放置于所述滑槽326内部,所述弹销323压着所述弹簧324并且置于所述滑槽326内,所述弹销323可以通过所述弹簧324在所述滑槽326内进行顶出;所述滑槽326的深度可以是所述弹销323的高度的1.5倍,当所述弹销323受到推压时可以压缩所述弹簧324并且缩回至所述滑槽326内。
32.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具体实施例中,作为示例,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坡轮321与所述缠线轮31的轴进行销键式的轴连接方式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单向驱动带轮325的外部的皮带槽与所述伺服电机33的带轮进行带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33带传动驱动所述单向驱动带轮325进行顺时针方向正转时,所述弹销323在所述斜花齿322的斜坡上滑动,所述弹销323可以通过所述弹簧324进行顶出,并且顶出后的所述弹销323可以卡在相邻的所述斜花齿322的立面上,所述单向驱动带轮325可以通过所述弹销323和所述斜花齿322的立面的卡挡来驱动所述坡轮321进行转动,所述坡轮321同步带动所述缠线轮31进行顺时针方向的转动。所述缠线轮31进行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可以将所述套拉管单元5进行缠绕式的使管路进行收起来。当拉拽所述套拉管单元5时所述缠线轮31会逆时针的转动,所述缠线轮31同步带动所述坡轮321进行逆时针的转动,所述弹销323上可以设置有磨削制出的坡面3231状,所述坡面3231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斜花齿322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坡面3231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斜花齿322的倾斜角度,所述坡轮321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所述弹销323的坡面3231可以有效的将所述弹销323顶回至所述滑槽326内,此时,所述弹销323无法与所述坡轮321上分布的斜花齿322形成卡挡,因此所述坡轮321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单向驱动带轮325不会转动,保证所述坡轮321逆时针转动时可以与所述单向驱动带轮325形成分离,有效的保证了当拉拽所述套拉管单元5使所述缠线轮31转动时不会伤害到所述伺服电机33。
33.作为示例,参照图1和图2所示,扶线组件4可以置于所述缠线轮31的上方。所述扶线组件4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41,所述电动推杆41的轴线可以与所述缠线轮31的轴线平行分布,所述电动推杆41的底座可以与所述基架2栓接连接,所述电动推杆41的伸缩末端转动连接有扶正架42,所述扶正架42可以套在所述电动推杆41的伸缩末端并通过螺帽进行卡挡,所述电动推杆41的伸出或者缩回可以带动所述扶正架42在所述缠线轮31的上方进行移动。所述扶正架42的一端可以绕所述电动推杆41的轴线进行转动,所述扶正架42的另一端可以设置有滚轮43,所述滚轮43与所述扶正架42转动连接,所述滚轮43的轮面为凹弧形,可以将所述套拉管单元5卡在所述滚轮43的凹弧形槽的内部。箱体1的一侧可以设置有网关模块6,所述箱体1上方依次设置有控制器8和移动控制屏7,控制器8可以为箱体1原有的总控器,移动控制屏7可以采用平板电脑进行使用,所述移动控制屏7通过所述网关模块6可以与所述控制器8进行无线数据传输连接,所述控制器8还可以分别与所述伺服电机33、所述正反转传感器34和所述电动推杆41进行电性连接。
34.在实施例中,控制器8可以根据所述正反转传感器34的反馈数据分辨所述缠线轮31是否为正转或者反转,所述控制器8可以联动控制所述电动推杆41伸出或者缩回,使所述扶正架42内滚轮43始终可以与所述缠线轮31上拉出或者缠绕的所述套拉管单元5进行摆正,保证所述套拉管单元5可以整齐的缠绕在所述缠线轮31上。具体的所述控制器8可以根据所述缠线轮31和所述套拉管单元5的大小对所述电动推杆41的控制参数进行设定,使用
所述移动控制屏7与控制器8的无线连接也可以对各个控制参数进行快速的设定。
35.作为示例,如图1、图2、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套拉管单元5缠绕在所述缠线轮31上并且搭放在所述滚轮43的内侧。所述套拉管单元5包括胶皮管51、内衬钢丝套52、公豁头53、母凸套54和卡紧螺钉55,所述内衬钢丝套52可以置于所述胶皮管51的管皮内与其一体浇铸制成,所述内衬钢丝套52可以增强所述胶皮管51的耐拉性能;所述公豁头53和所述母凸套54分别粘合后压接连接在所述胶皮管51和所述内衬钢丝套52的两端。所述套拉管单元5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所述套拉管单元5的单个长度可以为10厘米至40厘米长,使用时优选的所述套拉管单元5的单个长度不超过螺旋的所述半圆槽311处的外圆周长的长度,并且多个所述套拉管单元5可以通过首尾的所述公豁头53和所述母凸套54进行插挂式的卡挂连接,所述公豁头53上可以铣削有豁口531,所述母凸套54内可以留有凸柱541,所述凸柱541与所述豁口531间隙配合,所述凸柱541与所述豁口531对称分布;所述母凸套54套在所述公豁头53时,所述凸柱541穿过所述豁口531并且与所述公豁头53的法兰沿形成钩挂,所述母凸套54与所述公豁头53之间可以通过所述卡紧螺钉55的旋入形成卡挡。所述卡紧螺钉55为外圆通扣螺纹的稳钉状,所述母凸套54上可以预留钻有大于所述卡紧螺钉55的孔,当所述母凸套54插入所述公豁头53后,手动转动所述母凸套54将预留的孔转动至所述公豁头53的豁口531处,并将所述卡紧螺钉55旋拧在所述豁口531内,并且所述卡紧螺钉55的露出的高度与所述公豁头53的法兰沿的高度一致,保证所述母凸套54与所述公豁头53之间怎么绕轴线转动也不会出现脱离的现象,同时避免所述凸柱541与所述豁口531脱离,保证相邻的两个所述套拉管单元5可以通过所述公豁头53和所述母凸套54的连接处将产生的旋拧进行释放,避免了打结的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套拉管单元5首尾卡挂式的连接,相邻的套拉管单元5之间可以通过公豁头53和母凸套54进行转动,避免打结的现象发生,同时,数据线缆穿插在套拉管单元5的内部,拉拽时直接拉拽套拉管单元5即可,并且套拉管单元5可以通过扶线组件4缠绕在绕线器3上,避免了散落堆放易打结的现象,拉拽时较为顺畅并且不会损坏数据线。
36.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控制器8可以与风电主机进行基础数据连接,控制器8有操作按钮及显示屏,所述控制器8可以通过所述网关模块6与所述移动控制屏7进行无线数据传输连接,在电厂干扰较小时,可以直接通过所述移动控制屏7与所述控制器8的无线连接进行同步的数据共享实现检测风电主机的各个运行参数。如果电厂的干扰较大,无线连接干扰较大时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中数据线缆直接将所述控制器8与所述移动控制屏7进行连接,保证可以快速高效的对风电主机各个运行数据的快速检测,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快捷,搭配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检测的效率。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