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安全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0037发布日期:2023-05-07 02:2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智能安全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隔离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安全栅。


背景技术:

1、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实现自动控制需要用到各种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它们之间的信号传输既有微弱到亳伏级、微安级的小信号,又有几十伏,甚至数千伏、数百安培的大信号;既有低频直流信号,也有高频脉冲信号等等,构成系统后往往发现在仪表和设备之间信号传输互相干扰,造成系统不稳定甚至误操作。

2、安全栅是一种采用线性光耦隔离原理,将输入信号进行转换输出。输入,输出和工作电源三者相互隔离,特别适合与需要电隔离的设备仪表配用。

3、安全栅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的长期稳定运行,需要使得安全栅处于正常温度范围(-30 c-70℃)之内,现有的安全栅,散热主要是通过在安全栅外壳上开设散热口,通过散热口形成散热格栅,使得外侧与安全栅内部连通,使其保持一定的散热效果,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保证散热效果,但是,由于该散热格栅使得外侧与安全栅内侧连通,长期使用后,会在安全栅内部积累一定的灰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全栅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安全栅,在保证各个安全栅散热效果的前提下,能够隔离外侧灰尘,保证各个安全栅内侧清洁,进而提高隔离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安全栅,包括安装座,在所述安装座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安全栅单体;所述安全栅单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接线模块;所述壳体上且位于相对平行的两侧边上开设有散热格栅,所述安装腔内侧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散热格栅和所述接线模块分割,所述隔离板和所述散热格栅之间形成散热通道;在所述隔离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插接口,所述插接口上可拆卸设置有换热组件;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每一个安全栅单体连接的吹风组件和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获取每一个散热通道内的温度值,并基于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吹风组件向散热通道内鼓风。

5、优选的,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嵌合于所述插接口处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侧间隔设置有第一半导体柱和第二半导体柱,所述第一半导体柱和第二半导体柱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隔离板的两侧,且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一半导体柱和第二半导体柱一端串联,另一端连接有接线柱,通过接线柱连接电源;所述插接口的中部一体成型有支撑片,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第一支撑槽,所述支撑片插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槽内。

6、优选的,所述插接口内还设置有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导热块,所述导热块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插接口处,在所述导热块上且位于靠近和远离所述散热格栅的一侧面分别开设有若干个散热槽,所述若干散热槽之间形成散热板;所述导热块上开设有第二支撑槽,所述支撑片可插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槽内。

7、优选的,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安全栅单体的一侧面开设有截面呈“t”形的插槽,所述插槽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座,另一端为闭合端;

8、所述安全栅单体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且位于竖直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卡接槽,并通过所述卡接槽与所述插槽相互卡接;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一侧面开设有检测口和通风口;所述检测单元通过所述检测口对散热通道内侧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吹风组件通过所述通风口向所述散热通道内侧进行鼓风。

9、优选的,所述检测口和所述通风口之间设置有挡风板。

10、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内侧开设有供风腔,所述插槽底部开设有进风孔,所述壳体与所述安装座安装后,所述进风孔与所述通风口对齐;所述吹风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供风腔内的微型风机,所述微型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进风孔;所述供风腔内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闭合时可控制所述微型风机工作。

11、优选的,所述插槽的底部开设有沉孔,所述壳体与所述安装座安装后,所述沉孔与所述检测口对齐;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沉孔内的温度传感器,和设置于所述供风腔内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并基于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控制开关断开或闭合。

12、优选的,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卡。

13、 (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只能安全栅,在工作时,通过设置安装座、安装座上侧的若干个安全栅单体以及隔离板,在工作时,能够会外侧的灰尘进行分割,避免其进入到隔离板内侧,同时,通过设置的导热组件、换热组件和吹风组件,在工作时,能够对壳体内侧的热量进行传导,使其快速通过散热通道、散热格栅传递至外侧。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安全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00),在所述安装座(100)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安全栅单体(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全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230)包括嵌合于所述插接口(221)处的安装块(231),所述安装块(231)的内侧间隔设置有第一半导体柱(232)和第二半导体柱(233),所述第一半导体柱(232)和第二半导体柱(233)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隔离板(220)的两侧,且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热板(234)和第二导热板(235),所述第一半导体柱(232)和第二半导体柱(233)一端串联,另一端连接有接线柱,通过接线柱连接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安全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口(221)内还设置有导热组件(240),所述导热组件(240)包括导热块(241),所述导热块(24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插接口(221)处,在所述导热块(241)上且位于靠近和远离所述散热格栅(212)的一侧面分别开设有若干散热槽(241a),所述若干散热槽(241a)之间形成散热板(242);所述导热块(241)上开设有第二支撑槽(241b),所述支撑片(222)可插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槽(241b)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全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0)靠近所述安全栅单体(200)的一侧面开设有截面呈"t"形的插槽(110),所述插槽(110)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座(100),另一端为闭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安全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口(214)和所述通风口(215)之间设置有挡风板(21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安全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0)内侧开设有供风腔(120),所述插槽(110)底部开设有进风孔(130),所述壳体(210)与所述安装座(100)安装后,所述进风孔(130)与所述通风口(215)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安全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10)的底部开设有沉孔(140),所述壳体(210)与所述安装座(100)安装后,所述沉孔(140)与所述检测口(214)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安全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0)远离所述壳体(21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卡(15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隔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安全栅,包括安装座,在安装座上可拆卸连接有若干个安全栅单体;安全栅单体包括壳体,壳体内侧形成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接线模块;壳体上且位于相对平行的两侧边上开设有散热格栅,安装腔内侧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将散热格栅和接线模块分割,隔离板和散热格栅之间形成散热通道;在隔离板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插接口,插接口上可拆卸设置有换热组件;在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每一个安全栅单体连接的吹风组件和检测单元,检测单元获取每一个散热通道内的温度值,并基于温度值控制吹风组件向散热通道内鼓风。在保证各个安全栅散热效果的前提下,能够隔离外侧灰尘,保证各个安全栅内侧清洁。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友,华启国,陈业军,张俊,陈萍,刘明志,梁福秋,曹爱民,段桂梅,王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