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硬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9169发布日期:2023-03-29 16:19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硬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硬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硬板。


背景技术:

2.目前软硬板制作工艺的主流开盖方式为硬板使用fr4覆铜板结构,工艺上使用激光控深或者机械盲锣控深开盖,此后开盖工艺能够有效保证产品平整度同时对内层软板形成有效保护,适用于各种厚度规格类型的软硬板。但后开盖工艺经过激光控深或机械盲锣后需要人力进行手工开盖,而手工开盖需额外增加开盖下手位置,不利于拼版利用率,开盖过程还容易对产品进行弯折导致变形,若使用手术刀进行挑开废料开盖则容易造成产品擦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升产品良率的软硬板。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软硬板,包括fpc以及设于所述fpc上的第一硬板;所述第一硬板包括相连的第一产品硬板和第一开盖区,所述fpc上对应所述第一开盖区设有第一顶出孔,所述第一顶出孔靠近所述第一开盖区的一侧边沿设置。
5.进一步的,所述fpc远离所述第一硬板的一面设有第二硬板,所述第二硬板包括相连的第二产品硬板和第二开盖区,所述fpc上对应所述第二开盖区设有第二顶出孔,所述第二顶出孔靠近所述第二开盖区的一侧边沿设置。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出孔延伸至所述第二硬板上;所述第二顶出孔延伸至所述第一硬板上。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出孔和/或所述第二顶出孔经激光控深或机械盲锣工艺成型。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出孔和所述第二顶出孔的深度和内径均相等。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盖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产品硬板的宽度。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盖区呈矩形,所述fpc上对应所述第一开盖区一侧的两个角部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一顶出孔。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出孔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硬板与fpc的结合面。
12.进一步的,所述fpc与所述第一硬板通过pp双面胶层粘接,所述pp双面胶层上对应所述第一开盖区设有窗口。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硬板为ccl材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软硬板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通过在fpc上开设与第一开盖区的一侧对应的第一顶出孔,使得本软硬板可通过顶针治具将第一开盖区的一侧顶开,令第一开盖区的一侧边沿凸出软硬板表面,从而便于手工撕离第一开盖区,无需额外增加开盖下手位置,同时还能避免手工开盖对产品进行弯折导致变形,有效保证了
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软硬板的截面剖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软硬板的俯视图。
17.标号说明:
18.1、fpc;11、第一顶出孔;12、第二顶出孔;
19.2、第一硬板;21、第一产品硬板;22、第一开盖区;
20.3、第二硬板、31、第二产品硬板;32、第二开盖区;
21.4、pp双面胶层;41、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3.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软硬板,包括fpc1以及设于所述fpc1上的第一硬板2;所述第一硬板2包括相连的第一产品硬板21和第一开盖区22,所述fpc1上对应所述第一开盖区22设有第一顶出11孔,所述第一顶出孔11靠近所述第一开盖区22的一侧边沿设置。
24.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软硬板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通过在fpc1上开设与第一开盖区22的一侧对应的第一顶出孔11,使得本软硬板可通过顶针治具将第一开盖区22的一侧顶开,令第一开盖区22的一侧边沿凸出软硬板表面,从而便于手工撕离第一开盖区22,无需额外增加开盖下手位置,同时还能避免手工开盖对产品进行弯折导致变形,有效保证了产品良率。
25.进一步的,所述fpc1远离所述第一硬板2的一面设有第二硬板3,所述第二硬板3包括相连的第二产品硬板31和第二开盖区32,所述fpc1上对应所述第二开盖区32设有第二顶出孔12,所述第二顶出孔12靠近所述第二开盖区32的一侧边沿设置。
26.由上述描述可知,本软硬板两侧均可设置便于开盖的结构。
2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出孔11延伸至所述第二硬板3上;所述第二顶出孔12延伸至所述第一硬板2上。
28.由上述描述可知,在俯视视角下,第一开盖区22和第二开盖区32可重叠设置,不会对彼此的顶出过程造成干涉。
2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出孔11和/或所述第二顶出孔12经激光控深或机械盲锣工艺成型。
30.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顶出孔11和/或第二顶出孔12的加工方式简单便捷,加工精度高。
3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出孔11和所述第二顶出孔12的深度和内径均相等。
32.由上述描述可知,本软硬板两侧开盖时能够适用于同一个顶针治具,有利于降低治具的设计和制造成本。
3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盖区2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产品硬板21的宽度。
34.由上述描述可知,增大第一开盖区22和/或第二开盖区32的宽度有利于降低顶出
难度,方便手工撕离开盖区。
3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盖区22呈矩形,所述fpc1上对应所述第一开盖区22一侧的两个角部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一顶出孔11。
36.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分别对应第一开盖区22一侧的两个角部的第一顶出孔11能够使第一开盖区22两端受力平衡,有利于令第一开盖区22的一侧边沿完全被顶开。
3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出孔11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硬板2与fpc1的结合面。
38.由上述描述可知,顶针治具的顶出方向竖直,方便操作。
39.进一步的,所述fpc1与所述第一硬板2通过pp双面胶层4粘接,所述pp双面胶层4上对应所述第一开盖区22设有窗口41。
40.由上述描述可知,fpc1与第一硬板2的连接方式简单。
4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硬板2为ccl材质。
42.实施例一
43.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软硬板,包括fpc1以及设于所述fpc1上的第一硬板2;所述第一硬板2包括相连的第一产品硬板21和第一开盖区22,所述fpc1上对应所述第一开盖区22设有第一顶出11孔,所述第一顶出孔11靠近所述第一开盖区22的一侧边沿设置。所述fpc1远离所述第一硬板2的一面设有第二硬板3,所述第二硬板3包括相连的第二产品硬板31和第二开盖区32,所述fpc1上对应所述第二开盖区32设有第二顶出孔12,所述第二顶出孔12靠近所述第二开盖区32的一侧边沿设置。所述第一顶出孔11和所述第二顶出孔12的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硬板2与fpc1的结合面。
44.优选的,所述第一开盖区22和所述第二开盖区32均呈矩形,所述fpc1上对应所述第一开盖区22一侧的两个角部以及所述第二开盖区32另一侧的两个角部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一顶出孔11。
45.优选的,所述第一顶出孔11延伸至所述第二硬板3上;所述第二顶出孔12延伸至所述第一硬板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硬板2和所述第二硬板3的形状和厚度均相等,在俯视视角下,第一开盖区22与第二开盖区32所在的矩形空间重叠设置,第一顶出孔11和第二顶出孔12的深度和内径均相等,以使本软硬板两侧开盖时能够使用同一个顶针治具。
4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出孔11和/或所述第二顶出孔12经激光控深或机械盲锣工艺成型。
47.优选的,所述第一开盖区2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产品硬板21的宽度,所述第二开盖区3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产品硬板31的宽度,以便于增大顶出治具的外型尺寸,方便顶开以及手工撕离第一开盖区22和第二开盖区32。
48.优选的,所述fpc1的上下两面分别通过pp双面胶层4粘接所述第一硬板2和所述第二硬板3,所述pp双面胶层4上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开盖区22和所述第二开盖区32设有窗口41,位于fpc1上下两面的pp双面胶层4的厚度相等。
4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硬板2为ccl材质。
5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硬板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通过在fpc上开设与第一开盖区的一侧对应的第一顶出孔,使得本软硬板可通过顶针治具将第一开盖区的一侧顶开,令第一开盖区的一侧边沿凸出软硬板表面,从而便于手工撕离第一开盖区,无需额外增加开盖下手位置,同时还能避免手工开盖对产品进行弯折导致变形,有效保证了产
品良率。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