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GBT高频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94700发布日期:2023-01-03 22:0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IGBT高频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igbt高频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igbt模块的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igbt高频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自关断型大功率器件一绝缘栅双基晶体管(igbt),它是一种复合器件,集vmos场效应管电压激励和达林顿功率晶体管大电流低导通电阻特性于一体,控制时有mosfet管的特点,导通时具有双极晶体管的特点。它具有高速、高压、大功率、易驱动和低通态压降等优良性能,将igbt用于感应加热设备。
3.现有的igbt高频加热装置,使用igbt模块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从而会导致igbt模块过热负载,造成igbt模块的损坏,传统的散热大多使用自然散热以及吹风散热的方式,散热效果低,无法及时将热量散出,并且装置内部元件损坏时,不能够快速地将盖板拆下来并对内部元件进行维修与更换,非常不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igbt高频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使用igbt模块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从而会导致igbt模块过热负载,造成igbt模块的损坏,传统的散热大多使用自然散热以及吹风散热的方式,散热效果低,无法及时将热量散出,并且装置内部元件损坏时,不能够快速地将盖板拆下来并对内部元件进行维修与更换,非常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igbt高频加热装置。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igbt高频加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所述箱盖的正面与箱体的正面之间共同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箱体的内部底侧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顶壁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放置有磁感应线圈,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放置板的顶侧,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与底侧均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所述隔板位于放置板的底侧,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igbt模块,所述igbt模块位于隔板的底侧,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位于igbt模块的底侧,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电路板的底侧,接通电源,将带加热的器件放置在箱体的顶部,然后启动该加热装置对带加热器件进行加热,首先igbt模块与磁感应线圈共同作用使得磁感应线圈的内部产生涡流,促使磁感应线圈升温,磁感应线圈将热量传递给箱体的顶部,进而能够对箱体顶部的器件进行加热,通过温度传感器能够感知加热的温度变化,进而能够方便对温度进行调节。
6.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两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箱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尘板,且所述防尘板位于散热孔的一侧,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孔。
7.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位于箱体的内部,所述冷凝管的一
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箱体的内部底壁,所述冷凝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冷凝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制冷器,且所述制冷器位于循环泵的一侧。
8.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箱体的内壁,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一端管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管接有气管,且所述气管的数量设置为多个,通过散热机构进行散热时,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到箱体的内部,然后启动气泵进行工作,气泵通过连接管以及气管将空气吹向箱体内部的元件上进行散热,之后热空气通过散热孔排出,通过防尘板能够防止外界的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到箱体的内部,通过启动循环泵以及制冷器进行工作,水箱中的水在循环泵的作用下进行流动,然后通过制冷器进行制冷,制冷后的水流使得箱体中的空气降温,进而能够使得冷空气对箱体内部的元件进行快速的降温,见降温效果增强。
9.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壳,所述第一固定壳固定连接于箱体的正面,所述第一固定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穿过第一固定壳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位于第一固定壳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第二固定壳,所述第二固定壳固定连接于箱盖的正面,所述第二固定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槽块,所述卡块与卡槽块相互卡接,通过固定机构能够使得箱体与箱盖之间能够快速地安装与拆卸,进而能够方便将箱盖打开对箱体的内部元件进行维修与更换,拆卸时,通过手柄旋拧转轴,从而转动的转轴带动卡块进行旋转,使得卡块与卡槽块之间进行脱离,进而能够使得第一固定壳与第二固定壳之间进行脱离,即能够将箱盖与箱体之间进行分离,安装时,转动箱盖至箱体的正面,然后通过旋拧手柄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带动卡块转动到卡槽块的内部,进而使得卡块与卡槽块之间进行卡接,实现了将第一固定课与第二固定壳之间的固定,即能够将箱盖与箱体之间进行固定,使用时方便快捷。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机构,通过散热机构进行散热时,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到箱体的内部,然后启动气泵进行工作,气泵通过连接管以及气管将空气吹向箱体内部的元件上进行散热,之后热空气通过散热孔排出,通过防尘板能够防止外界的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到箱体的内部,通过启动循环泵以及制冷器进行工作,水箱中的水在循环泵的作用下进行流动,然后通过制冷器进行制冷,制冷后的水流使得箱体中的空气降温,进而能够使得冷空气对箱体内部的元件进行快速的降温,见降温效果增强,避免了箱体内部元件由于高温而损坏。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机构,通过固定机构能够使得箱体与箱盖之间能够快速地安装与拆卸,进而能够方便将箱盖打开对箱体的内部元件进行维修与更换,拆卸时,通过手柄旋拧转轴,从而转动的转轴带动卡块进行旋转,使得卡块与卡槽块之间进行脱离,进而能够使得第一固定壳与第二固定壳之间进行脱离,即能够将箱盖与箱体之间进行分离,安装时,转动箱盖至箱体的正面,然后通过旋拧手柄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转轴带动卡块转动到卡槽块的内部,进而使得卡块与卡槽块之间进行卡接,实现了将第一固定课与第二固定壳之间的固定,即能够将箱盖与箱体之间进行固定,使用时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箱体;2、箱盖;3、观察窗;4、散热孔;5、防尘板;6、固定机构;61、第一固定壳;62、转轴;63、手柄;64、卡块;65、第二固定壳;66、卡槽块;67、第一固定块;68、凸块;69、第二固定块;610、凹槽;7、支撑腿;8、散热机构;81、冷凝管;82、水箱;83、循环泵;84、制冷器;85、固定板;86、气泵;87、连接管;88、气管;9、散热板;10、放置板;11、磁感应线圈;12、温度传感器;13、隔板;14、绝缘层;15、igbt模块;16、电路板;17、安装板;18、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一
23.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igbt高频加热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箱盖2,箱盖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3,箱盖2的正面与箱体1的正面之间共同设置有固定机构6,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7,箱体1的内部底侧设置有散热机构8,箱体1的内部顶壁固定连接有散热板9,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0,放置板10的顶部放置有磁感应线圈11,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2位于放置板10的顶侧,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3,隔板13的顶部与底侧均固定连接有绝缘层14,隔板13位于放置板10的底侧,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igbt模块15,igbt模块15位于隔板13的底侧,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16,电路板16位于igbt模块15的底侧,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7,安装板17位于电路板16的底侧,接通电源,将带加热的器件放置在箱体1的顶部,然后启动该加热装置对带加热器件进行加热,首先igbt模块15与磁感应线圈11共同作用使得磁感应线圈11的内部产生涡流,促使磁感应线圈11升温,磁感应线圈11将热量传递给箱体1的顶部,进而能够对箱体1顶部的器件进行加热,通过温度传感器12能够感知加热的温度变化,进而能够方便对温度进行调节。
24.其中,箱体1的两侧开设有散热孔4,箱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尘板5,且防尘板5位于散热孔4的一侧,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孔18。
25.其中,散热机构8包括冷凝管81,冷凝管81位于箱体1的内部,冷凝管8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82,水箱82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箱体1的内部底壁,冷凝管8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循
环泵83,冷凝管8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制冷器84,且制冷器84位于循环泵83的一侧。
26.其中,散热机构8还包括固定板85,固定板85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箱体1的内壁,固定板8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泵86,气泵86的一端管接有连接管87,连接管87的顶部管接有气管88,且气管88的数量设置为多个,通过散热机构8进行散热时,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孔18进入到箱体1的内部,然后启动气泵86进行工作,气泵86通过连接管87以及气管88将空气吹向箱体1内部的元件上进行散热,之后热空气通过散热孔4排出,通过防尘板5能够防止外界的灰尘通过散热孔4进入到箱体1的内部,通过启动循环泵83以及制冷器84进行工作,水箱82中的水在循环泵83的作用下进行流动,然后通过制冷器84进行制冷,制冷后的水流使得箱体1中的空气降温,进而能够使得冷空气对箱体1内部的元件进行快速的降温,见降温效果增强。
27.其中,固定机构6包括第一固定壳61,第一固定壳61固定连接于箱体1的正面,第一固定壳6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62,转轴62的顶端穿过第一固定壳61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手柄63,转轴6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64,卡块64位于第一固定壳61的内部。
28.其中,固定机构6还包括第二固定壳65,第二固定壳65固定连接于箱盖2的正面,第二固定壳6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槽块66,卡块64与卡槽块66相互卡接,通过固定机构6能够使得箱体1与箱盖2之间能够快速地安装与拆卸,进而能够方便将箱盖2打开对箱体1的内部元件进行维修与更换,拆卸时,通过手柄63旋拧转轴62,从而转动的转轴62带动卡块64进行旋转,使得卡块64与卡槽块66之间进行脱离,进而能够使得第一固定壳61与第二固定壳65之间进行脱离,即能够将箱盖2与箱体1之间进行分离,安装时,转动箱盖2至箱体1的正面,然后通过旋拧手柄63带动转轴62进行转动,转轴62带动卡块64转动到卡槽块66的内部,进而使得卡块64与卡槽块66之间进行卡接,实现了将第一固定课与第二固定壳65之间的固定,即能够将箱盖2与箱体1之间进行固定,使用时方便快捷。
29.实施例二
30.请参阅图4-5所示,对比实施例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固定块6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67,第一固定块6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68,第二固定壳6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69,第二固定块69的一侧开设有凹槽610,第一固定块67与第二固定块69具有相反的磁性,通过第一固定块67上的凸块68与第二固定块69上的凹槽610之间的卡接,并且第一固定块67与第二固定块69之间具有相反的磁性,因此第一固定块67与第二固定块69之间相互吸引,使得第一固定壳61与第二固定壳65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31.工作原理:接通电源,将带加热的器件放置在箱体1的顶部,然后启动该加热装置对带加热器件进行加热,首先igbt模块15与磁感应线圈11共同作用使得磁感应线圈11的内部产生涡流,促使磁感应线圈11升温,磁感应线圈11将热量传递给箱体1的顶部,进而能够对箱体1顶部的器件进行加热,通过温度传感器12能够感知加热的温度变化,进而能够方便对温度进行调节;
32.通过散热机构8进行散热时,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孔18进入到箱体1的内部,然后启动气泵86进行工作,气泵86通过连接管87以及气管88将空气吹向箱体1内部的元件上进行散热,之后热空气通过散热孔4排出,通过防尘板5能够防止外界的灰尘通过散热孔4进入到箱体1的内部,通过启动循环泵83以及制冷器84进行工作,水箱82中的水在循环泵83的作
用下进行流动,然后通过制冷器84进行制冷,制冷后的水流使得箱体1中的空气降温,进而能够使得冷空气对箱体1内部的元件进行快速的降温,见降温效果增强;
33.通过固定机构6能够使得箱体1与箱盖2之间能够快速地安装与拆卸,进而能够方便将箱盖2打开对箱体1的内部元件进行维修与更换,拆卸时,通过手柄63旋拧转轴62,从而转动的转轴62带动卡块64进行旋转,使得卡块64与卡槽块66之间进行脱离,进而能够使得第一固定壳61与第二固定壳65之间进行脱离,即能够将箱盖2与箱体1之间进行分离,安装时,转动箱盖2至箱体1的正面,然后通过旋拧手柄63带动转轴62进行转动,转轴62带动卡块64转动到卡槽块66的内部,进而使得卡块64与卡槽块66之间进行卡接,实现了将第一固定课与第二固定壳65之间的固定,即能够将箱盖2与箱体1之间进行固定,使用时方便快捷。
3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