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摘钩遥控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90576发布日期:2023-01-31 23:0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摘钩遥控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摘钩遥控控制器。


背景技术:

2.遥控器是一种用来远控机械的装置,主要是由集成电路电板和用来产生不同讯息的按钮所组成,目前现有翻车机系统运行摘钩方式,一是作业人员利用拨车机牵车减速停车摘钩;二是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出现车辆钩舌受力锁紧无法摘钩现象,操作人员只能到距摘钩位3-4米的地面操作箱按下接车按钮,向接车方向二次接车,利用拨车机缓冲间隙摘钩,如摘不开只能再进行一次类似操作,甚至会出现反复操作的现象,所以需要用到摘钩遥控控制器来提高工作效率;
3.在公开专利为cn201921726853.8的一种用于打磨机调速的可拆卸遥控控制器中,通过侧活动板、限位加强块和连接块的设置,将连接块顺着连接滑槽插入到限位加强块中即可将上盖板与控制器壳体进行连接,且限位加强块与控制器壳体的内壁相贴合,还能对控制器壳体进行限位,由于侧活动板的下端与控制器壳体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上端与上盖板通过锁紧栓进行螺纹固定,在拆卸时只需将侧活动板与上盖板之间固定的锁紧栓松开,将上盖板滑出即可将控制器快速拆卸,解决了控制器使用多个锁紧件进行连接,对控制器进行拆装过程繁杂,拆装不便的问题,但是在该装置进行拆卸安装时还是会需要用到螺丝刀或者电动螺丝刀进行单个拆卸安装,在拆装的过程中还是会浪费拆装时间,并不会提高对控制器拆装的操作效率,不方便后期对遥控控制器进行拆装维修;
4.因此我们便提出了新型摘钩遥控控制器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摘钩遥控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但是在该装置进行拆卸安装时还是会需要用到螺丝刀或者电动螺丝刀进行单个拆卸安装,在拆装的过程中还是会浪费拆装时间,并不会提高对控制器拆装的操作效率,不方便后期对遥控控制器进行拆装维修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摘钩遥控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底座、控制显示灯和连接线束板,底座,其内部上方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侧卡合连接有控制器本体,并且控制器本体的体积小于底座的体积;
7.还包括:所述控制器本体的上方开槽设置有控制显示灯,所述底座的底部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线束板,且两个所述连接线束板的结构等同,并且两个连接线束板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有连接线束;
8.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底部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滑槽,且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并且两个限位块是关于控制器本体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9.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限位块的结构等同,并且两个限位块的外侧均连接有限位槽,所述底座的底部前后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限位块构成卡合连接,两个所述
限位块的上方均设置有拉杆,且两个所述拉杆的结构等同,并且两个拉杆的上方均贯穿延伸至控制器本体的外侧,可以很好的通过拉动两个拉杆带动两个限位块进行位置移动,从而方便将限位块移动至限位槽的内部进行卡合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外侧连接有限位块,并且限位块通过复位弹簧与控制器本体构成弹性运动,可以很好的通过两个复位弹簧自身的弹力对两个限位块进行弹性复位,更加方便后期对控制器本体与底座进行拆卸安装使用。
11.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两端均开槽设置有防护垫,且两个所述防护垫均是由橡胶材质组成,并且两个防护垫的内侧均贴合连接至控制器本体的底部两端,可以很好的通过两个防护垫对控制器本体的底部两端进行限位防护,更加方便后期控制器本体的使用。
12.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内侧开槽设置有透气板,且透气板的上方对应有控制器本体,可以很好的透气板对控制器本体使用产生的热能进行散热透气,更加方便后期延长控制器本体的使用寿命。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新型摘钩遥控控制器设置有限位块、限位槽和复位弹簧,利用在控制器本体的底部前后两端均开槽滑动连接有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均通过限位槽卡合连接至底座的前后两端,当需要对控制器本体与底座进行拆卸分离时,拉动两个拉杆进行位置收缩移动,然后可以带动限位块与限位槽进行拆卸分离,随后即可对控制器本体与底座进行拆卸分离,然后再利用两个复位弹簧与两个限位块构成弹性运动,可以很好的方便对控制器本体与底座进行限位固定,更好的方便后期对控制器本体与底座进行拆卸安装,并不会需要用到螺丝刀或者电动螺丝刀对螺钉进行拆卸安装,更加方便后期对遥控控制器进行维修使用;
15.(2)该新型摘钩遥控控制器设置有透气板和防护垫,利用在底座的上方内侧开设安装槽连接有控制器本体,可以很好的方便对控制器本体的位置进行安装使用,然后在安装槽的两端内侧均设置有防护垫,并且两个防护垫均是由橡胶材质组成,可以很好的方便对控制器本体的底部两端进行限位防护,然后在底座的底部下方是设置有透气板,可以很好的方便对控制器本体使用产生的热能进行透气散热,更好的方便控制器本体后期的使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本体与底座俯剖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本体与底座局部主剖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无源输出连接示意图。
22.图中:1、控制器本体;2、底座;3、控制显示灯;4、连接线束板;5、限位块;6、限位槽;7、拉杆;8、滑槽;9、复位弹簧;10、透气板;11、安装槽;12、防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摘钩遥控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1、底座2、控制显示灯3、连接线束板4、限位块5、限位槽6、拉杆7、滑槽8、复位弹簧9、透气板10、安装槽11和防护垫12;
25.底座2,其内部上方开设有安装槽11,且安装槽11的内侧卡合连接有控制器本体1,并且控制器本体1的体积小于底座2的体积,控制器本体1的上方开槽设置有控制显示灯3,底座2的底部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线束板4,且两个连接线束板4的结构等同,并且两个连接线束板4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有连接线束,如图1-3、5所示,先在plc控制柜内加装控制器本体1,再把“接车、再循环、急停三个按钮”在plc控制柜内接线端分别与相对应的连接线束板4相连接,可以很好的方便后期控制器本体1的使用;
26.控制器本体1的底部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滑槽8,且两个滑槽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5,并且两个限位块5是关于控制器本体1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27.两个限位块5的结构等同,并且两个限位块5的外侧均连接有限位槽6,底座2的底部前后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6,且限位槽6与限位块5构成卡合连接,两个限位块5的上方均设置有拉杆7,且两个拉杆7的结构等同,并且两个拉杆7的上方均贯穿延伸至控制器本体1的外侧,当控制器本体1长时间使用后发生故障需要进行维修使用时,拉动两个拉杆7带动两个限位块5进行收缩移动,随后即可使得限位块5与限位槽6进行拆卸分离,随后即可对控制器本体1与底座2进行拆卸分离。
28.滑槽8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9,且复位弹簧9的外侧连接有限位块5,并且限位块5通过复位弹簧9与控制器本体1构成弹性运动,然后将维修好之后的控制器本体1再次放置在底座2内部开设的安装槽11中,控制器本体1底部前后两端设置的复位弹簧9会通过自身的弹力将两个限位块5弹出至底座2前后两端开设的限位槽6中,可以很好的方便对控制器本体1与底座2进行拆卸安装,更加方便减少拆卸螺钉的繁琐过程,更好的提高后期的维修效率。
29.底座2的内部两端均开槽设置有防护垫12,且两个防护垫12均是由橡胶材质组成,并且两个防护垫12的内侧均贴合连接至控制器本体1的底部两端,如图2、4、6所示,利用在底座2的两端内侧均设置有防护垫12,可以很好的方便对安装后的控制器本体1进行限位防护,可以方便控制器本体1在受到碰撞时对控制器本体1进行限位防护。
30.底座2的底部内侧开槽设置有透气板10,且透气板10的上方对应有控制器本体1,然后在底座2的底部开槽设置有透气板10,可以很好的方便对控制器本体1使用产生的热能进行散热透气,避免控制器本体1在使用时过热而影响后期控制器本体1的使用寿命,更加方便后期控制器本体1的使用。
31.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型摘钩遥控控制器时,首先,拉动两个拉杆7带动两个限位块5进行收缩移动,随后即可对控制器本体1与底座2进行拆卸分离,然后将维修好之后的控制器本体1再次放置在底座2内部开设的安装槽11中,控制器本体1底部前后两端设置的复
位弹簧9会通过自身的弹力将两个限位块5弹出至底座2前后两端开设的限位槽6中,可以很好的方便对控制器本体1与底座2进行拆卸安装。
32.利用在底座2的两端内侧均设置有防护垫12,可以很好的方便对安装后的控制器本体1进行限位防护,然后在底座2的底部开槽设置有透气板10,可以很好的方便对控制器本体1使用产生的热能进行散热透气,避免控制器本体1在使用时过热而影响后期控制器本体1的使用寿命。
33.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