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总烃检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36298发布日期:2023-01-14 07:46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总烃检测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气体浓度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总烃检测结构。


背景技术:

2.便携式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监测仪是一款基于催化氧化+fid技术的监测设备,既可应用于固定污染源的排放监测,又可用于环境空气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其原理方法与设计工艺符合gb/t 16157、hj 1012-2018的要求。取样系统与分析系统全程保持在受控的高温状态,能有效防止样品冷凝或损失。催化氧化装置能将除甲烷以外的其它有机化合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实现总烃、甲烷、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现有的总烃检测仪中所采用的储氢瓶需要一定的热量升温以释放氢气,而专门设置为储氢瓶提供热量的装置则会使得仪器内部结构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合理布局、散热效果好及能合理利用热量的便携式总烃检测结构。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中设置有保温区、储氢瓶、电源及对流散热区,所述储氢瓶位于所述保温区的一侧,所述保温区位于所述对流散热区的散热区域中。
5.进一步,所述的便携式总烃检测结构还包括第一风扇及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及所述第二风扇分别位于所述保温区的两端以形成所述对流散热区。
6.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外部设有储氢瓶安装口,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与所述储氢瓶安装口连通的储氢瓶安装通道,所述储氢瓶可通过所述储氢瓶安装口安装于所述储氢瓶安装通道中。
7.进一步,所述箱体中还设置有主机及显控器电源,所述箱体的外部还安装有与所述显控器电源电连接的显控器,所述保温区、所述储氢瓶、所述电源、所述对流散热区及所述显控器均与所述主机电连接。
8.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外部还设置有工况数据线接口、usb接口、开关、载气接口、采样枪接口、电源接口及采样枪,所述采样枪连接在所述采样枪接口上,所述箱体中设置有与所述载气接口连接的载气瓶,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工况数据线接口、所述usb接口、所述开关、所述载气接口及所述采样枪接口均与所述主机电连接。
9.进一步,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提手。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本实用新型中,将所述储氢瓶设置在所述保温区的一侧,使得所述储氢瓶能够利用所述保温区所产生的热量,而通过将所述保温区设置在所述对流散热区的散热区域中的设置,能够对保温区进行散热降温,并通过所述对流散热区的
设置将所述箱体的内部腔体分为冷区及热区,从而充分利用所述箱体的内部腔体的自身热量,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合理布局、散热效果好及能合理利用热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5.附图标记如下:
16.1、箱体;2、保温区;3、储氢瓶;5、电源;7、第一风扇;8、第二风扇;9、储氢瓶安装口;10、储氢瓶安装通道;13、显控器;15、工况数据线接口;16、usb接口;17、开关;18、载气接口;19、采样枪接口;20、电源接口;22、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中设置有保温区2、储氢瓶3、电源5及对流散热区,所述储氢瓶3位于所述保温区2的一侧,所述保温区2位于所述对流散热区的散热区域中。所述电源5位于所述保温区2的另一侧,所述储氢瓶3能储存固态氢气37l,所述保温区2内温度可高达210摄氏度。
18.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箱体1设置有mcu控制模块,该mcu控制模块包括型号为stm32f429z1t6的芯片,该mcu控制模块与人机交互模块、数据存储模块、蓝牙模块、usb模块、泵机控制模块及温控模块连接,该mcu控制模块控制温控模块进行加热以形成所述保温区2。
19.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本实用新型中,将所述储氢瓶3设置在所述保温区2的一侧,使得所述储氢瓶3能够利用所述保温区2所产生的热量,而通过将所述保温区2设置在所述对流散热区的散热区域中的设置,能够对保温区2进行散热降温,并通过所述对流散热区的设置将所述箱体1的内部腔体分为冷区及热区,从而充分利用所述箱体1的内部腔体的自身热量,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合理布局、散热效果好及能合理利用热量的优点。
20.具体地,所述的便携式总烃检测结构还包括第一风扇7及第二风扇8,所述第一风扇7及所述第二风扇8分别位于所述保温区2的两端以形成所述对流散热区。通过所述第一风扇7吸入冷气,并通过所述第二风扇8散热气,实现所述箱体1的前进气、后排气,从而形成对流空气以提升散热效果。
21.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的外部设有储氢瓶安装口9,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与所述储氢瓶安装口9连通的储氢瓶安装通道10,所述储氢瓶3可通过所述储氢瓶安装口9安装于所述储氢瓶安装通道10中。具体地,由于现有技术安装储氢瓶时是通过管线连接,而管线在使用多几次后会存在破损的情况,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储氢瓶时,可不需要打开所述箱体1便可实现储氢瓶的拆卸。
22.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中还设置有主机及显控器电源,所述箱体1的外部还安装有与所述显控器电源电连接的显控器13,所述保温区2、所述储氢瓶3、所述电源5、所述对流散热区及所述显控器13均与所述主机电连接。
23.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的外部还设置有工况数据线接口15、usb接口16、开关
17、载气接口18、采样枪接口19、电源接口20及采样枪,所述采样枪连接在所述采样枪接口19上,所述箱体1中设置有与所述载气接口18连接的载气瓶,所述电源接口20与所述电源5电连接,所述工况数据线接口15、所述usb接口16、所述开关17、所述载气接口18及所述采样枪接口19均与所述主机电连接。
24.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提手22。
25.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总烃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中设置有保温区(2)、储氢瓶(3)、电源(5)及对流散热区,所述储氢瓶(3)位于所述保温区(2)的一侧,所述保温区(2)位于所述对流散热区的散热区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总烃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总烃检测结构还包括第一风扇(7)及第二风扇(8),所述第一风扇(7)及所述第二风扇(8)分别位于所述保温区(2)的两端以形成所述对流散热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总烃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部设有储氢瓶安装口(9),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与所述储氢瓶安装口(9)连通的储氢瓶安装通道(10),所述储氢瓶(3)可通过所述储氢瓶安装口(9)安装于所述储氢瓶安装通道(10)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总烃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中还设置有主机及显控器电源,所述箱体(1)的外部还安装有与所述显控器电源电连接的显控器(13),所述保温区(2)、所述储氢瓶(3)、所述电源(5)、所述对流散热区及所述显控器(13)均与所述主机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总烃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部还设置有工况数据线接口(15)、usb接口(16)、开关(17)、载气接口(18)、采样枪接口(19)、电源接口(20)及采样枪,所述采样枪连接在所述采样枪接口(19)上,所述箱体(1)中设置有与所述载气接口(18)连接的载气瓶,所述电源接口(20)与所述电源(5)电连接,所述工况数据线接口(15)、所述usb接口(16)、所述开关(17)、所述载气接口(18)及所述采样枪接口(19)均与所述主机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总烃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提手(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总烃检测结构,旨在提供一种合理布局、散热效果好及能合理利用热量的便携式总烃检测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中设置有保温区、储氢瓶、电源及对流散热区,所述储氢瓶位于所述保温区的一侧,所述保温区位于所述对流散热区的散热区域中。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有机气体浓度检测的技术领域。术领域。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乔椋 刘泽文 邓春磊 韩志刚 任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崂应海纳光电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8
技术公布日:2023/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