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隐患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2169发布日期:2022-12-28 04:07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隐患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生产隐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安全生产一直是国家所要求的,若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了生产隐患,轻则影响到生产进程,重则影响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还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影响企业的声誉,同时涉及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企业在生产时要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对生产隐患作为重点进行巡查,所以越来越多的技术出现使得生产隐患大大减少。
3.如现有技术利用申请号为201920462291.4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隐患采集预警处理装置》,此方案明确表示了“当预警柜内部的电子元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对预警柜进行散热,解决了物联网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隐患采集预警装置散热效果过于单一的问题,但是此方案存在着无法准确区分大量热量是电子元件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还是由于环境温度过高引起电子元件产生过高的热量,进而导致误将电机启动的现象出现,出现误散热的情况,影响到散热的有效性。
4.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隐患处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提供的方案存在着误散热的问题导致预警柜散热的有效性下降的问题。
6.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产隐患处理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散热确认模块,所述散热确认模块根据预警柜内部的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来启动电机进行散热。
7.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确认模块包括温度检测电路和温度处理电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利用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并输出温度信号至温度处理电路,所述温度处理电路根据温度信号得到的差值信号启动电机进行散热。
8.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利用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得到温度信号,并将温度信号进行比较后启动温度处理电路,并将温度信号输出至温度处理电路。
9.进一步地,所述温度处理电路将温度信号进行比较和运算后输出差值信号,根据差值信号来启动电机。
10.进一步地,所述温度处理电路还根据差值信号向中央控制器输出信号。
1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如下有益效果:
12.通过设置在预警柜中设置散热确认模块,对预警柜中的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进行检测以及处理,实现将预警柜中的热量进行准确掌控,并设置两种散热方式对预警柜进行散热,避免了现有技术的方案存在着无法准确区分大量热量是电子元件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还是由于环境温度过高引起电子元件产生过高的热量,进而导致误将电机启动的现象出现,提高了对预警柜进行散热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温度处理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3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17.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18.一种生产隐患处理装置,应用在预警柜1的内部,包括中央控制器25和电机14,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散热确认模块,所述散热确认模块根据预警柜1内部的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来启动电机14进行散热。
19.所述散热确认模块包括温度检测电路和温度处理电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利用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并输出温度信号至温度处理电路,所述温度处理电路根据温度信号得到的差值信号启动电机14进行散热。
20.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利用温度传感器u1来检测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而得到温度信号,其中温度传感器u1采用型号类似为os136 a
–ꢀ
1-k的红外温度传感器进行使用,温度信号经电阻r1传输至运放器u1b上与电阻r2提供的预警柜1内温度信号进行比较,其中预警柜1内温度信号即为预警柜1的环境温度,当运放器u1b通过电阻r3不能将三极管q1导通时,表明此时预警柜1内的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与环境温度相比是正常的,无需进行散热,而当运放器u1b通过电阻r3将三极管q1导通时,表明此时预警柜1内的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与环境温度相比较高,则此时三极管q1通过二极管d2、电容c1将晶闸管q3导通,晶闸管q3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温度处理电路;
21.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电故障r1,电阻r1的一端与温度传感器u1的out引脚相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放器u1b的同相端、晶闸管q3的阳极,运放器u1b的反相端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运放器u1b的输出端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温度传感器u1的vcc引脚并连接正极性电源 vcc,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18的一端相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连接晶闸管q3的控制极、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温度传感器u1的gnd引脚并连接地。
22.所述温度处理电路将温度信号分两路进行接收,其中运放器u3b的同相端接收的是直接传输过来的温度信号,而运放器u3b的反相端接收的是经电阻r5和电容c2进行延时后的温度信号,运放器u3b输出两信号的差值信号,此差值信号即为预警柜1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的温度变化,当差值信号将反向的稳压管d1导通时,表明此时电子元件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很大,则稳压管d1通过电容c3将晶闸管q4导通,晶闸管q4则将温度信号传输至运放器u2b上与电阻r9提供的标准信号进行比较,其中标准信号为电子元件在工作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温度最大值,当运放器u2b将三极管q2导通,表明此时产生的温度还在电子元件的承受温度范围内,则此时三极管q2通过二极管d3输出信号至中央控制器25,由中央控制
器25来启动预警柜1内的电机14进行散热处理,而当运放器u2b将二极管d4导通,表明此时产生的温度已经高于电子元件的承受温度范围,则此时二极管d4之间将电机14启动,直接进行散热处理;
23.所述温度处理电路包括运放器u3b,运放器u3b的同相端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晶闸管q4的阳极、温度检测电路中的晶闸管q6的阴极,运放器u3b的反相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运放器u3b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稳压管d1的负极,稳压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3的一端、晶闸管q4的控制极,晶闸管q4的阴极与运放器u2b的同相端相连接,运放器u2b的反相端与电阻r9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标准信号,运放器u2b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三极管q2的基极、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14的负极连接电机14,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温度检测电路中的电阻r4的另一端并连接正极性电源vcc,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中央控制器25,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温度检测电路中的电阻r18的另一端并连接地。
24.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设置散热确认模块,所述散热确认模块根据预警柜1内部的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来启动电机14进行散热,所述散热确认模块包括温度检测电路和温度处理电路,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利用温度传感器u1来检测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而得到温度信号,温度信号经电阻r1传输至运放器u1b上与电阻r2提供的预警柜1内温度信号进行比较,当运放器u1b通过电阻r3不能将三极管q1导通时,表明此时预警柜1内的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与环境温度相比是正常的,无需进行散热,而当运放器u1b通过电阻r3将三极管q1导通时,表明此时预警柜1内的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与环境温度相比较高,则此时三极管q1通过二极管d2、电容c1将晶闸管q3导通,晶闸管q3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温度处理电路,所述温度处理电路将温度信号分两路进行接收,其中运放器u3b的同相端接收的是直接传输过来的温度信号,而运放器u3b的反相端接收的是经电阻r5和电容c2进行延时后的温度信号,运放器u3b输出两信号的差值信号,当差值信号将反向的稳压管d1导通时,表明此时电子元件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很大,则稳压管d1通过电容c3将晶闸管q4导通,晶闸管q4则将温度信号传输至运放器u2b上与电阻r9提供的标准信号进行比较,当运放器u2b将三极管q2导通,表明此时产生的温度还在电子元件的承受温度范围内,则此时三极管q2通过二极管d3输出信号至中央控制器25,由中央控制器25来启动预警柜1内的电机14进行散热处理,而当运放器u2b将二极管d4导通,表明此时产生的温度已经高于电子元件的承受温度范围,则此时二极管d4之间将电机14启动,直接进行散热处理。
25.本实用新型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26.(1)通过设置在预警柜1中设置散热确认模块,对预警柜1中的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进行检测以及处理,实现将预警柜1中的热量进行准确掌控,并设置两种散热方式对预警柜1进行散热,避免了现有技术的方案存在着无法准确区分大量热量是电子元件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还是由于环境温度过高引起电子元件产生过高的热量,进而导致误将电机14启动的现象出现,提高了对预警柜1进行散热的有效性;
27.(2)通过散热模块设置的温度检测电路和温度处理电路,利用温度检测电路将利用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温度信号,并利用运放器u1b来判断出来预警柜1内电
子元件的温度是否是环境温度过高引起的,利用温度处理电路中产生的差值信号从而产生两种散热方式,当电子元件的温度在其温度承受范围之内,则利用预警柜1中的中央控制器25进行散热,而当电子元件的温度不在其温度承受范围之内,则直接启动电机14进行散热,从而减少了部分中央控制器25调动散热装置的时间,从而实现最快散热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