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型内外双循环自冷式大功率高频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1146发布日期:2023-03-29 14:18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型内外双循环自冷式大功率高频电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密封型内外双循环自冷式大功率高频电源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静电除尘器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设备,在工业粉尘处理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其核心器件高压供电电源的好坏则直接影响到其最终的除尘效率。同时,随着燃煤电厂对于静电除尘器愈加严苛的要求,大功率高频电源随之接连出现,其具有诸多方面益处,如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可在更多的恶劣工况下正常使用。
3.现有的大功率高频电源在工作过程中因功率高等原因,通常存在发热量大的问题,因此为了避免柜内温度升高进而影响设备正常运行或导致电子器件损坏,必须保证柜内具有良好的散热性。目前,大功率高频电源的散热方式主要包括循环油冷式和风冷式两种。其中,风冷式的大功率高频电源以结构简单且故障点少等特点而广受欢迎。然而,对于风冷式的大功率高频电源而言,其在具有良好的散热性之外,为了保证其内部各个电子部件的正常工作,还必须同时考虑防水、防尘问题。在国内外一些潮湿且风尘大的内陆沿海地区,风冷式的大功率高频电源常因密闭性不够导致柜内电子器件被腐蚀,老化速度加快。也就是说,对于大功率高频电源而言,衡量其结构好坏的关键为散热性能和密封性的好坏。随着大功率高频电源的应用普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可协调设备散热性与密封性且适用性更广的大功率高频电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密封型内外双循环自冷式大功率高频电源,整体散热效果佳,密封性能好,可为柜体内各回路正常运行提供稳定环境。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密封型内外双循环自冷式大功率高频电源,包括控制柜、变压器、喇叭口、逆变回路组件、低压控制回路组件、外循环冷却组件、内循环冷却组件和高压接线装置,所述变压器设置在控制柜与喇叭口之间,所述外循环冷却组件包括外循环离心风机、冷却风道和散热板,所述内循环冷却组件包括第一内循环离心风机、第二内循环离心风机和换热器,所述低压控制回路组件、逆变回路组件、散热板和第一内循环离心风机分别安装在控制柜的内腔之中,所述冷却风道独立设置在控制柜之外,所述散热板的一端穿出控制柜并伸入冷却风道的风腔之中,所述外循环离心风机不断将外界空气沿着入风口抽入冷却风道的风腔之中再沿着出风口送回外界,所述换热器安装在控制柜的外壁处且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内循环离心风机不断将控制柜内的空气沿着入风口抽入第一换热通道的风腔之中再沿着出风口送回控制柜的内腔之中,所述第二内循环离心风机不断将外界空气沿着入风口抽入第二换热通道的风腔之中再沿着出风口送回外界。
6.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柜之中设有互不连通的主腔室和副腔室,所述低压控制回路组件包括直流电源、控制器、断路器和接触器,所述逆变回路组件、直流电源、控制器、第一内循环离心风机和高压接线装置分别安装在主腔室之中,所述断路器和接触器分别安装在副腔室之中。
7.更进一步的,所述主腔室和副腔室之上分别设有主开口和副开口,所述主开口由第一主封门和第二主封门进行双重封闭,所述副开口由副封门所封闭。
8.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封门位于第二主封门的外侧,所述第一主封门的尺寸大于第二主封门的尺寸。
9.作为优选,还包括散热片,若干片所述散热片分别固定在变压器的外壁处。
10.更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片为波纹片。
11.作为优选,所述逆变回路组件包括三相整流桥、直流滤波电容、igbt装置和谐振电容,所述igbt装置和谐振电容分别安装在散热板之上。
12.更进一步的,所述谐振电容远离控制柜内的其他电子元件设置。具体而言,所述谐振电容可设置在控制柜的内腔顶部,遵循热循环规则,减少对其他器件的影响。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出风方向与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出风方向相反。具体而言,由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均与控制柜的内腔相连通,并且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均与外界相连通,此时可使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入风口位于出风口的上方,同时使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入风口位于出风口的下方,从而使换热器在内侧令风上进下出,而在外侧令风下进上出。
14.作为优选,所述外循环冷却组件还包括导热网柱,若干根所述导热网柱分别可拆卸式置入冷却风道的风腔之中。
15.更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风道的内壁处设有若干个定位凸起。
16.作为优选,所述冷却风道呈l字形且紧贴控制柜安装有变压器的一侧以及底部。
17.作为优选,所述散热板为铝板。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循环离心风机、冷却风道和散热板共同构成外循环冷却组件,可利用散热板将控制柜内腔的热量直接送入冷却风道内,再配合外循环离心风机对冷却风道进行送风,实现外循环散热,同时设置第一内循环离心风机、第二内循环离心风机和换热器共同构成内循环冷却组件,一方面利用第一内循环离心风机对柜内进行气流内循环并不断送入换热器之中,另一方面利用第二内循环离心风机将外部冷空气不断送入换热器之中,从而利用冷热空气之间的换热实现内循环散热,整体散热效果佳,密封性能好,为柜体内各回路正常运行提供稳定环境;通过在控制柜之中设置互不连通的主腔室和副腔室,并将低压控制回路组件的控制器与逆变回路组件设置在主腔室内,同时将低压控制回路组件的剩余部件设置在副腔室,从而使控制回路、逆变回路与变压器相分开,整体结构更为紧凑,装配布线更为方便,抗干扰能力更为强,运行更为稳定可靠;通过将逆变回路组件的igbt装置和谐振电容直接安装在散热板之上,保证逆变回路的散热要求;通过对主腔室采用双门式密封,密闭性能佳,进一步确保其内回路地稳定运行;通过在冷却风道内可拆卸式置入导热网柱,有效提高冷却风道的散热效率,进一步加强外循环散热效果。
20.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型内外双循环自冷式大功率高频电源在去除冷却风道和导热网柱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型内外双循环自冷式大功率高频电源在去除冷却风道和导热网柱后的俯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型内外双循环自冷式大功率高频电源在去除冷却风道和导热网柱后的主视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型内外双循环自冷式大功率高频电源在去除冷却风道和导热网柱后的左视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型内外双循环自冷式大功率高频电源的冷却风道、散热板和导热网柱的装配示意图。
26.图中:1-控制柜、11-第一主封门、12-第二主封门、13-副封门、2-变压器、3-散热片、4-喇叭口、5-逆变回路组件、51-三相整流桥、52-直流滤波电容、53-igbt装置、54-谐振电容、6-低压控制回路组件、61-控制器、62-断路器、63-接触器、7-外循环冷却组件、71-外循环离心风机、72-冷却风道、721-定位凸起、73-散热板、74-导热网柱、8-内循环冷却组件、81-换热器、9-高压接线装置。
实施方式
27.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型内外双循环自冷式大功率高频电源,包括控制柜1、变压器2、喇叭口4、逆变回路组件5、低压控制回路组件6、外循环冷却组件7、内循环冷却组件8和高压接线装置9,所述变压器2设置在控制柜1与喇叭口4之间,所述外循环冷却组件7包括外循环离心风机71、冷却风道72和散热板73,所述内循环冷却组件8包括第一内循环离心风机、第二内循环离心风机和换热器81,所述低压控制回路组件6、逆变回路组件5、散热板73和第一内循环离心风机分别安装在控制柜1的内腔之中,所述冷却风道72独立设置在控制柜1之外,所述散热板73的一端穿出控制柜1并伸入冷却风道72的风腔之中,所述外循环离心风机71不断将外界空气沿着入风口抽入冷却风道72的风腔之中再沿着出风口送回外界,所述换热器81安装在控制柜1的外壁处且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内循环离心风机不断将控制柜1内的空气沿着入风口抽入第一换热通道的风腔之中再沿着出风口送回控制柜1的内腔之中,所述第二内循环离心风机不断将外界空气沿着入风口抽入第二换热通道的风腔之中再沿着出风口送回外界。
28.所述控制柜1之中设有互不连通的主腔室和副腔室,所述低压控制回路组件6包括直流电源、控制器61、断路器62和接触器63,所述逆变回路组件5、直流电源、控制器61、第一内循环离心风机和高压接线装置9分别安装在主腔室之中,所述断路器62和接触器63分别安装在副腔室之中。
29.所述主腔室和副腔室之上分别设有主开口和副开口,所述主开口由第一主封门11和第二主封门12进行双重封闭,所述副开口由副封门13所封闭。
30.所述第一主封门11位于第二主封门12的外侧,所述第一主封门11的尺寸大于第二主封门12的尺寸。
31.还包括散热片3,若干片所述散热片3分别固定在变压器2的外壁处。
32.所述散热片3为波纹片。
33.所述逆变回路组件5包括三相整流桥51、直流滤波电容52、igbt装置53和谐振电容54,所述igbt装置53和谐振电容54分别安装在散热板73之上。
34.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出风方向与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出风方向相反。
35.所述外循环冷却组件7还包括导热网柱74,若干根所述导热网柱74分别可拆卸式置入冷却风道72的风腔之中。
36.所述冷却风道72的内壁处设有若干个定位凸起721。
37.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38.igbt装置53和谐振电容54工作产生的热量可直接沿着散热板73送入冷却风道72内。此时,外循环离心风机71启动,不断将外界的冷空气沿着入风口抽入冷却风道72再沿着出风口送回外界,从而对散热板73进行降温并形成外循环冷却。与此同时,第一内循环离心风机与第二内循环离心风机均同步启动。其中,第一内循环离心风机不断将控制柜1内热空气沿着入风口抽入第一换热通道的风腔之中再沿着出风口送回控制柜1的内腔之中,而第二内循环离心风机则不断将外界的冷空气沿着入风口抽入第二换热通道的风腔之中再沿着出风口送回外界,从而对控制柜1的内部环境进行降温并形成内循环冷却。此外,变压器2则直接通过其外的若干片散热片3进行散热。
3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循环离心风机、冷却风道和散热板共同构成外循环冷却组件,可利用散热板将控制柜内腔的热量直接送入冷却风道内,再配合外循环离心风机对冷却风道进行送风,实现外循环散热,同时设置第一内循环离心风机、第二内循环离心风机和换热器共同构成内循环冷却组件,一方面利用第一内循环离心风机对柜内进行气流内循环并不断送入换热器之中,另一方面利用第二内循环离心风机将外部冷空气不断送入换热器之中,从而利用冷热空气之间的换热实现内循环散热,整体散热效果佳,密封性能好,为柜体内各回路正常运行提供稳定环境;通过在控制柜之中设置互不连通的主腔室和副腔室,并将低压控制回路组件的控制器与逆变回路组件设置在主腔室内,同时将低压控制回路组件的剩余部件设置在副腔室,从而使控制回路、逆变回路与变压器相分开,整体结构更为紧凑,装配布线更为方便,抗干扰能力更为强,运行更为稳定可靠;通过将逆变回路组件的igbt装置和谐振电容直接安装在散热板之上,保证逆变回路的散热要求;通过对主腔室采用双门式密封,密闭性能佳,进一步确保其内回路地稳定运行;通过在冷却风道内可拆卸式置入导热网柱,有效提高冷却风道的散热效率,进一步加强外循环散热效果。
40.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