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尺寸驱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1252发布日期:2023-06-02 03:5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小尺寸驱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源,具体为小尺寸驱动电源。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的电源驱动电路以及色温调控电路内通常均设置有恒流dc-dc线路,如中国专利cn104582169b公开的一种变色温led光源的控制装置,公开了一种变色温led光源的控制装置,包括冷色温led光源、暖色温led光源、交流电源、与交流电源相连的稳压开关模块、用于输出稳定的电流信号的恒流驱动模块、用于输出稳定的开关信号的光电耦合模块、用于输出控制信号的信号处理模块以及极性变换模块。该装置内的电源驱动与色温切换电路不够简洁,使电路板的体积较大,不能适用于小尺寸的方管电源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小尺寸驱动电源,通过ac-dc部分的ic调节亮度,并采用双mos管切换色温,从而能够减少两个dc-dc电路,使电路简洁。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小尺寸驱动电源,包括ac-dc驱动电路、3.3v供电电路和色温转换电路,所述ac-dc驱动电路包括u2,所述u2的一端设置有调光dim脚,所述色温转换电路包括u4,所述u4内设置有双mos管,所述3.3v供电电路包括电感l2和续流二极管d7。

3、优选的,所述u2的vcc脚连接有扩容电路,所述u2的dim脚接有电容c9,所述u2的cs端连接有并联电阻,所述u2的drain脚连接有电容c20,所述扩容电路包括电容c8和c7,所述并联电阻包括r40和r13,所述u2的vcc端还连接有共模互感电路。

4、优选的,所述共模互感电路包括t1,所述电容c8的一端串联有r9和二极管d6,所述d6的输入端与t1连接,所述t1的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4,所述t1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2,所述电容c2的一侧并联有电阻r2,所述r2的一端连接有r4和r8,所述r4和r8串联。

5、优选的,所述色温转换电路还包括光耦u3,所述u4的s1脚和s2脚相互连接后接入有稳压二极管dz1和稳压二极管dz2,所述dz2的一侧并联有电容c14,所述u4的d1端连接有二极管d9,所述dz1的一端连接有插座con1。

6、优选的,所述稳压二极管dz1与二极管d9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0,所述d10的输入端连接有电阻r19,所述电阻r19的一端与插座con1连接。

7、优选的,所述光耦u3的一端连接有r18和r42,所述r18的一端与插座con1连接,所述u4的s2端连接有三极管q6,所述三极管q6的一端接入有电阻r36,所述三极管q6的另一端与光耦u3连接,所述u4的g2端连接有r27,所述r27的一端连接有r28,所述r28的一侧并联有电容c13,所述u2的pwm端接入r28和r27之间。

8、优选的,所述3.3v供电电路包括u5,所述u5的vdd端与续流二极管d7的截止端连接,所述u5的icg端与电感l2连接,所述电感l2与续流二极管d7之间接入有c10,所述电感l2的一端连接有电阻r30和电容c25,所述电容c25的一端并联有c15,所述u5的一端连接有插座con4。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源管理芯片的pwm端,由ac-dc驱动恒流电路,使该电源能够通过ac-dc部分的ic调节亮度,该方式能够减少一个dc-dc恒流电路,通过设置内置有双mos管ic的u4,使三极管q6和光耦u3以及d10二极管之间产生互补信号,实现pwm信号变换,输出产生两路的色温变化,该方式在能够实现色温调节的状况下,也能够减少一个dc-dc恒流电路,从而使电路更加简洁,在电路板焊接时,能够减少电路板的体积,使电路板能够呈方块状竖置插在方管内,实现小尺寸方管电源的安装。



技术特征:

1.小尺寸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ac-dc驱动电路、3.3v供电电路和色温转换电路,所述ac-dc驱动电路包括u2,所述u2的一端设置有调光dim脚,所述色温转换电路包括u4,所述u4内设置有双mos管,所述3.3v供电电路包括电感l2和续流二极管d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尺寸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u2的vcc脚连接有扩容电路,所述u2的dim脚接有电容c9,所述u2的cs端连接有并联电阻,所述u2的drain脚连接有电容c20,所述扩容电路包括电容c8和c7,所述并联电阻包括r40和r13,所述u2的vcc端还连接有共模互感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尺寸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互感电路包括t1,所述电容c8的一端串联有r9和二极管d6,所述d6的输入端与t1连接,所述t1的一端连接有二极管d4,所述t1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2,所述电容c2的一侧并联有电阻r2,所述r2的一端连接有r4和r8,所述r4和r8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尺寸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温转换电路还包括光耦u3,所述u4的s1脚和s2脚相互连接后接入有稳压二极管dz1和稳压二极管dz2,所述dz2的一侧并联有电容c14,所述u4的d1端连接有二极管d9,所述dz1的一端连接有插座con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尺寸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二极管dz1与二极管d9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0,所述d10的输入端连接有电阻r19,所述电阻r19的一端与插座con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尺寸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u3的一端连接有r18和r42,所述r18的一端与插座con1连接,所述u4的s2端连接有三极管q6,所述三极管q6的一端接入有电阻r36,所述三极管q6的另一端与光耦u3连接,所述u4的g2端连接有r27,所述r27的一端连接有r28,所述r28的一侧并联有电容c13,所述u2的pwm端接入r28和r27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尺寸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3.3v供电电路包括u5,所述u5的vdd端与续流二极管d7的截止端连接,所述u5的icg端与电感l2连接,所述电感l2与续流二极管d7之间接入有c10,所述电感l2的一端连接有电阻r30和电容c25,所述电容c25的一端并联有c15,所述u5的一端连接有插座con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小尺寸驱动电源,包括AC‑DC驱动电路、3.3V供电电路和色温转换电路,所述AC‑DC驱动电路包括U2,所述U2的一端设置有调光DIM脚,所述色温转换电路包括U4,所述U4内设置有双MOS管,所述3.3V供电电路包括电感L2和续流二极管D7,所述U2的VCC脚连接有扩容电路,所述U2的DIM脚接有电容C9;本技术通过电源管理芯片的PWM端,由AC‑DC驱动恒流电路,使该电源能够通过AC‑DC部分的IC调节亮度,该方式能够减少一个DC‑DC恒流电路,通过设置内置有双MOS管IC的U4,也能够减少一个DC‑DC恒流电路,从而使电路更加简洁,在电路板焊接时,能够减少电路板的体积,使电路板能够呈方块状竖置插在方管内,实现小尺寸方管电源的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曾献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安规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